黄河——害河?利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1:32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而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及世界最高的悬河,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难题。黄河究竟是害河?还是利河?人类与黄河应该如何相处?让我们一起聆听黄河专家尤老师的深刻阐述与独到见解。


黄河之害


第一、洪水肆虐,危害人民。特别是在下游、河南、山东这两个省的地方,经常性的有洪水的危害。公元前168年到1840年,平均每六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决口,而从1840年到1938年,有52年发生决口,所以,越到近代,它决口的频率是在增加的。

讲两个例子。1,1933年8月份在河南境内多次决口,淹及30个县,受灾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273万。2,1938年花园口决口,44个县市受淹,300多万人背井离乡,89万人死于非命。就是因为黄河洪水决口造成这样大的灾难,因此说它是有害的。


 

第二、频繁摆动,殃及池鱼。一般的河流决口范围就在河道两侧,可是黄河偏偏不一样,它是要左右来回摆动,一摆动可不得了,它把周围广大地区都给侵占了。不仅这样,旁边还有许多其他的河流,这些河流跟着一起就遭殃了。黄河有史记载以来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改道。第一次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行水613年,称为“西汉故道”。第二次是公元11年,称为“东汉唐代改道。第三公元1048年,第四公元1127年。第五1855年,一大片受它摆动的干扰。


 

泛滥后果怎样呢?如果向北边走,有一系列的计算,12万平方公里要受到它的干扰,耕地730万公顷,人口8000万。如果往南方,4万平方公里,打乱淮河流域。这是它第二个危害。


 

第三、黄河的害处—断流。黄河原来不断流,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断流就逐渐出现。70年代断流大概是一二十天,可是到了九十年代猛增上去,最多的时候,黄河下游一年里面没有水200多天。


 

断流带来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主要是生态上的问题。首先,两岸的广大地区没有水可用,黄河的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灌溉两边的农田、两边的人畜生活用水,没有水后果很严重。第二点,没有水,河道自然就萎缩了,河内的生命全靠河水的流动,河道就萎缩了,一旦碰到大的洪水它就走不了。第三点,没有水了,露出一片沙漠,如果刮大风,周围是很可怕的一片现象。第四点,恶化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大家知道,黄河河水是淡水,海水是咸水,咸水跟淡水交界的地方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有很多生物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如果淡水没有了,原来的生物种群会受到很大的破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五点,它改变了华北平原地面水跟地下水之间的自然关系。黄河水是地表水,还有地下水。地表水跟地下水之间是存在交换的,有的时候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有时候上面水少了,地下水可以上升补给地表水,黄河水没有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平衡的关系就破坏了。


 

第四、这也是近年发生的问题,水污染。一般的水根据水质的好坏分成一二三四五类。一类水当然是最好的,二类水可以,三类水马马虎虎,四类、五类是不能饮用的。近年以来,随着那些大量的废水、废弃物排放到河里面,特别是中上游内蒙、宁夏、甘肃一些企业大量的排污,造成黄河河水被污染,这些报道我想各位在电视里或者媒体里都会看到。


 

黄河,一条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第一、黄河水是沿黄河两岸广大地区的生命之源。中国其实水资源是非常贫乏的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排起来并不是富裕的。特别是中国人多,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水资源数量是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数字的。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是不平均的,南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水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而北方水更缺。所以,我们南水北调就是这个意思。华北地区是缺水的,全国人均2300立方米,而且华北地区来说,只有350—700立方米。黄河流域人口占全国8.5%,耕地占全国12.8%,而水资源只占全国2.7%。


 

正因为缺水,黄河在这个地方是一个最好的,相对来说最有保障的水源,在华北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河流域天然水资源580亿立方米。长江的长度,黄河比它短不了多少,可是长江的水量比黄河远远多得多,它的平均水量是9000—10000亿,同样一条大河,在中国排老二,可是它的水只占长江十几分之一。华南地区的一条比较小的河流水量都要超过黄河,这就是说中国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平衡,黄河水尽管少,但是它在少的地区是老大,占重要的地位。靠黄河水两岸的广大地区都靠它来灌溉。


 

第二、生命不息,造陆不止。河流跟人一样,它是一个无机物,但实际上它也是有生命的,只有河水流动才能称为河流,只要有水流动,黄河就造陆不止。这什么意思呢?在黄河的河口,由于黄河从上游带来很多泥沙,这些泥沙靠水的带动,到了河口留到海里面去了。海平面是一个平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水不流了,水如果不流,它所带的泥沙就要沉积下来,沉积下来的结果,河口不断的向前延伸,陆地面积就扩大了。


 

黄河的造陆有很大的好处,面积扩大了,我们国家面积也增大了,这是最直观的。同样的,黄河的造陆,多少千万年以前,几十万年,几百万年以前黄河一直在做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所处的河南的、河北的相当大的地方原来在地质时期是海洋所占据的,就是由于千百万年,地质时期是几千万年,几百万年计算的,黄河从上游,当然不仅仅是黄河,还有其他河流,把上游的泥沙不断往下推,往下推,建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平原,广大的华北平原就是这样来的,黄河也是有很大的功劳。


 

第三、由于黄河的存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黄河在环境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水资源、水循环的平衡。整个华北地区如果黄河不来了,整个环境都会被卡,物质交换、输移的平衡,黄河带来的泥沙、养分源源不断的输到周围的地区。


 

自然及人文的因素造成黄河的“利”与“害”


 

首先,自然因素里面,第一,黄河流域所处的自然地理大环境决定的。黄河位于中国的北方。首先,降水的总量偏少,但是变率大。我国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南方降雨多,北方少。黄河流域是偏少的地区,但是还不算最少,最少的再往西边去,新疆,内蒙的西部这些地方,降雨很少就成为沙漠。黄河流域是300—600毫米。这样的条件下,河水主要从降雨来,所以,降雨的特性决定了黄河的特性,总的降雨不多,所以,黄河水不大,但是它有时候下暴雨很厉害,所以,黄河的水暴涨暴落,来势非常凶猛。下游在花园口这个地方,1958年曾经出现22300立方米/秒的流量。平时黄河的平均流量也就是几百立方米每秒钟,但是一下子可以涨到22000多。


 

黄河水是这样子,必然的要泛滥出去,猛涨起来,来势非常之凶,怎么样?往两边走,所以,就造成频繁的决口,由于地理环境,降水不多,但是又非常集中,造成黄河的河水具有这样的特性,总量不多,但是来势非常凶猛。


 

第二,黄土高原的存在。黄土有很大的一个特点,黄土非常疏松,很容易被侵蚀,特别是下暴雨的时候,一下子土就泡松了,泡松了就要垮散。每年被冲刷掉的表土有22亿吨,侵蚀强度是全世界平均数的3.36倍。黄河高原地区最强烈的地方,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可以冲掉2万到3万吨土地,泥沙被流水带走,所以,它的侵蚀强度全世界来讲是最厉害的,是全世界平均数的3.36倍,22亿吨。这22亿吨不仅仅光是泥沙,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营养物质,由于不断的冲刷,养分都被带走了,所以,被冲了以后的土地就变的越来越贫。这样的结果,大量的泥沙进到黄河里面去了。


 

现在讲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特别是黄土高原区,土地是千沟万壑,很陡的,在陡的地方我们是不允许开垦耕地的,因为一旦开垦耕地上面长的草,小的灌层就被破坏了,所以,是不允许开垦的。但是偏偏有人为了打粮食生存,特别是上世纪以粮为纲,扩大粮食生产,开垦土地。坡度超过25度的也开垦,原来有树的地方也砍掉了,必然造成黄土高原地区的加速侵蚀。这就是我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产生的后果。


 

第二,与水争地,限制流路。大家知道大禹治水很成功,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那个时候人是很少的,黄河的本性不变。但是人少无所谓,黄河要改道也改,我们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大禹治水只是一个传说。那么,只要稍微加一点引导黄河就好了,黄河就是摆,旁边没有人,也会造成损失,所谓灾害是相对而言的,有人造成了灾害,没有人也无所谓灾害,所以,大禹治水应该是比较好治的。到后来人多了,人类要生存,要种地,我就不允许河随便走,最简单的办法是修堤。黄河第一次开始修堤就是我刚才讲的春秋战国时期,2600年以前,这个时候开始修堤,修堤以后黄河只能在堤里走。一般情况下它不会跑出去,这样情况下它河道是要随便摆的,人为的给它限到里面,它不自由,正因为不自由,水大的时候它就要冲出来。所以,20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的修堤,堤不断加高加固,加的很宽很厚。从解放到现在五六十年,黄河大堤没有决过一次。但是河是受到限制的,限制它的流路,修堤是一个双刃剑,当然保护了我们自己,不能让它泛滥,但是把它逼急了爆发出来的力量更大。河道更高,居高临下更厉害,一旦发生问题,危害就更大了。


 

第三个人的因素是过度、无序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刚才讲了黄河是比较重要的水资源,我要发展就要用水。黄河总共水500多亿,有300多亿拿去灌溉,刚才讲为什么黄河要断流?拿走的太多了,都拿到旁边灌溉了,留下的水不够了。所以,过度的开发,无序的利用外,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也造成极度的浪费。还有上下游的矛盾,上游把水用完,下游有没有不管,内蒙、宁夏是处在上游的,河套为什么比较富裕?靠的就是黄河水的灌溉。这个地方是大水漫灌多的,上下游的矛盾,这也是一个原因。


 

第四个很重要的,我们治河工程的失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头一次国务院副总理做了一个报告,开发黄河水利,根治黄河水害。在黄河上建46个水坝,把黄河变成一个渠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建三门峡水库。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让黄河变清,黄河是浑水,泥沙很多。我要建一个很大的水库把黄河的泥沙拦下来,下游就清了,同时拦下来以后可以用来发很多电,当然,黄河的泥沙,当时这样想的,库容很大,三门峡大概是46亿立方米,比北京密云水库还大,我有那么大的库容可以放大量的泥沙。所以,60年代初就建成了,建成了的确一段时间三门峡下面水变清了,但是马上问题就来了,由于上游的泥沙源源不断的来,很块就把三门峡水库将近一半填满了,那么这个水库就要死亡了,起不了作用了,怎么办?更可怕的是由于三门峡修了水库以后,水位抬高了,三门峡的上面是陕西关中地区,关中平原是陕西最好的地方,土壤盐碱化的问题出来了。在建坝的时候这些问题是不考虑的,建坝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听了前苏联专家的意见,苏联没有像黄河这样的河流,它的河流也有,建了很多坝很成功,但是像黄河这样泥沙多的河流没有。把苏联的经验搬到我们这儿是行不通的。


 

水库成了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改建。原来花了很多钱,又改建,一次还不行,改建了两次。头一次,打了两个很大的钢管,把两个库里的泥沙排下来,还是不行,把水库最下面再打开,把高层往下挖,把泥沙排下来,并且运用方式上也改了,原来要蓄水发电,现在改了,不能再蓄水了,一蓄水泥沙还要要填满的,刚才讲了,在黄河泥沙来的少时候把闸门关一下可以蓄一些水,黄河泥沙来的多的时候不关门。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以后,一直到今天,三门峡水库还没有死亡,还在继续运行。所以,这是我们治河的一个很大的失误。


 

第五,把黄河作为兵家的武器。我们知道打仗用火攻是赤壁之战,但是用水的也不少,用水作为武器打击敌人。


 

还有工业废水、废弃物排放。这一系列的都是因为人为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自然原因当然是一个,这是本身就存在的,但是我们这几年来,黄河的害处为什么变?跟我们人的自己的不合理的利用它,不合理的使用它,为了自己的繁荣有很大关系,这是我要讲的第三个。


 

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统一


 

这几年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健康河流。河流跟有机界是一样的,是有生命的过程,人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河流也一样。河流的健康应该跟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健康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持续和良好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而不仅仅是经济。河流健康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个,满足人类社会合理的要求的能力。第二个,河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不要因为不断索取造成河流衰退、死亡、不健康。


 

怎么样确定河流是不是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这几年文章无论是国内国外都发表了一些,Schofield和Davies下了个定义。河流健康就是指与相同类型的还未受干扰的(原始的)河流的相似程度,尤其是在生物完整性和生态功能方面。世界上有一些人类干扰很少的,比如青藏高原,那里的河流基本上是处在健康的状态。我们说把现在看到的河流,任意的河流跟还没有受到干扰的河流比较,如果他们差不多,在生物完整性相距不远,那么,我们说这个河流是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河流健康的对象包括很多要素,我们怎么评价它可以用很多指标进行测算,这是现在这些文章里提出来的。当然国家有标准。大体上包括堤岸、河床、河水感官、水质指标、水生无脊椎动物指标和鱼类指标等等。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包括:生态指标、物理化学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人类健康指标等等。


 

具体到黄河来讲,我们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已经做了很多事情。


 

第一,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做的是不好的,以粮为纲,拼命的开垦。到了八十年代以后,这个问题逐渐逐渐的纠正,所谓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把原来开垦的耕地不耕了,种草或者造林,这样一来,这几十年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到现在为止,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测算,进到黄河里的泥沙减少了3亿吨。刚才讲了年均是16亿吨,现在已经减少了2—3亿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是我们对人类活动做的一个很大的限制。


 

第二,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修建。黄河按照原来的规划46个水坝,但是现在这个事已经不再提了,但是必要的水库还是在修,重要的就是小浪底。为什么建小浪底?现在还有人争议,建坝在全世界都有争论,到底应该建还是不应该建。小浪底应不应该建?肯定的讲建小浪底是有好处的,至于这个好处见仁见智,这个就不说了。


 

小浪底修了以后大水的时候可以关门,把洪水拦起来,暂时拦一下,等洪水小了以后,再把它放下来,这样,下面的洪灾可以免除了。也许有人问,泥沙来了不是要遭受像三门峡一样的命运吗?这个也对。所有的水库总是要有死亡的一天。泥沙少的河流寿命会很长,泥沙多的河流寿命会短。我们为了维持一个长的寿命,就在水库的运用方式上下功夫。三门峡水库修的时候,盲目的拦起来发电,现在小浪底不是这样子,为了避免淤积,黄河有一个特点,它的泥沙主要是在汛期的时候,也就是每年的7、8、9几个月,其他时间来的并不多,主要是在这个期间来的。所以,小浪底怎么样来运用呢?7、8、9三个月门全部打开,如果外部大的洪水,当时临时要关一下门,关门的权力不是水利部决定,而是更高的部门决定。少水的时候,春天、冬天的时候可以蓄水,这时候水是比较清的,把它拦起来,尽管会有一些淤积,但是7、8、9三月份闸门全部打开,可以把上面的泥沙带下去。这样的方式是我国水库的一个经验,一个创造,包括长江三峡的水库也是这样运用,目的就是增加延长水库的寿命。这是一个方面,改变运用方式。


 

小浪底还可以通过调水调沙,大家在这几年的电视里都看到小浪底通过调水调沙把里面的泥沙带到海里面去。调水调沙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的修一段水,认为的把它修高了,哗一下子把门打开,流量就很大。我记得我老师曾经打过这么一个比喻,就像抽水马桶里面,那个水一下涨了,调水就是这个意思,一下子水掉的很多,造成一个大的流量,可以把水带下去,这样的工作这几年在做,应该说还是有一点成绩的。所以,修小浪底水库到现在为止,反对的声音到现在还有。但是这个问题由实践来检验吧。


 

第三泥沙的合理利用——淤背和固滩。把有害的泥沙放出来,两岸的地面是很低的,由于比较低,比较危险,我把这个泥沙吸出来,吸到河的对面,地面抬高了,地面加固了。还有就是水资源的调度管理现在也在起作用。一直到1999年黄河断流,1999年以后黄河没有断流,断流不是黄河水不多了,而是从调度上加强了。我到底配给你多少水,给你多少水就用多少水,不许多用,上游和下游之间,上游不许盲目的用水,所以,管理加强了。正因为管理加强了,从1999年到现在黄河没有发生断流。所以,我们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还是做了很多成绩,我们的黄河也在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尽管这个还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