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大学破格录取成才的名师大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46:15
     核心提示复旦8名教授请求破格录取偏科生被陕西省招办拒绝事件引发教育界轩然大波,参与讨论者基本上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要“要公平”,对陕西招办表示支持;一方是“要天才”,认为陕西招办太过“墨守成规”,当然,争议的胜负姑且不论,笔者也相信孙见坤同学若真是“钱钟书”式的人物,最后终将绽放光芒。那么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慧眼识珠的大学校长,不拘一格地选拔出的天才们。

  曾任清华校长的罗家伦

  

  罗家伦(1897-1969),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大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革新。

  这一年夏天,北大在上海招生,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参加了考试的阅卷工作。在招生会议上,只是一个普通教授的他激动地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名有才华的考生。”可当委员们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单时,却发现他的数学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并不出众。

  这样一名考生,若放在今日,就连一所普通大学都很难考上。但在当时,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却明确表态,支持胡适的意见。在蔡、胡二人的执意要求下,这名除了会写作文几乎毫无特长的考生,最终被北大外国文学专业录取了。他,就是罗家伦。

  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罗家伦与同学傅斯年、徐彦之一起创办了新潮社,并出版《新潮》月刊。同年,他被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罗家伦亲笔起草了印刷传单中的白话宣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被沿用至今。

  1920年,罗家伦从北京大学毕业。当时,上海纺织业巨子穆藕初资助了5个留美奖学金名额,罗家伦是获奖人之一。同年,罗家伦赴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和哲学,1921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并于1926年回国参加北伐。

  从北大毕业8年后,罗家伦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的校长。他的革命思想,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华三剑客”之一代大师钱钟书

  

  1929年,钱钟书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数学只得了15分(100分制),但国文、英文成绩十分突出。32岁的校长罗家伦做主破格录取钱钟书。这可能部分源于这位年轻的校长对英才的惺惺相惜:1917年,刚刚从美国归来就任燕京大学教授的胡适,阅卷时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国学天才,在他的要求和校长蔡元培的默许下,这名数学成绩为0的学生被燕京大学破格录取。这名学生就是罗家伦。

  钱钟书于1929年投考清华时,是第五级,或称1933级。外传钱钟书数学考零分,按例不得录取,因他中英文特优,获罗家伦校长破格录取。这一说法,似合情合理,也很富传奇性,但钱钟书本人否认了外传考0分之说。

  1979年钱钟书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时,于4月23日在哥伦比亚大学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当年考清华时数学0分,但英文特佳而被破格录取,确否?钱钟书回答说,确有其事,然后他说:“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躬申谢。”在座谈会上,钱钟书没有说考多少分,只说不及格。翌年钱钟书应邀访问日本,在京都座谈会上,也有人问他同样的问题。他答说是考得比零分稍高的15分,“不过仍然不及格就是”。杨绛于1982年应胡乔木之请,写了一篇《记钱钟书与〈围城〉》,她说:“钟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15分。”0分或15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钱钟书进了清华。

  著名诗人臧克家

  

  1930年,一位考生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为0分,作文只有三句话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做主将这名学生录取,后来这名叫臧克家的学生成了著名的诗人。

  实际上,当时破格录取的现象比如今更常见。民国的高等教育延续自清末引进的西方教育模式,高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招生权,各类学校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考试。此外,近代高等教育刚刚兴起时,中等学校毕业生不足,加上当时社会动荡,高校要招到足够的优秀学生,也需根据自身实际多途并举。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

  

  


   吴晗,字伯辰。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吴店苦竹塘村人。

     7岁始在乡村学堂读书

     11岁时读《御批通鉴》,成了他学习历史的启蒙教材。

     17岁毕业于省立金华中学后,在本村湖山小学教。

     1927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预科。

     1928年入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

     1931年被清华大学史学系破格录取(数学0分)。

     1934年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一代才女张充和

  

  同样也是数学考零分,却得以破格跨进北大校门的,还有合肥才女、“张家四姐妹”中的老四张充和。

  张充和3岁前就学会了背唐诗,七八岁开始学做对子、写诗。

  1933年9月,19岁的张充和来到北平,参加姐姐兆和的婚礼。也是在这个时候,第二年夏天将举行大学入学考试的消息传了出来。亲人和朋友都劝充和参加,她自己也觉得不妨一试。当时的大学入学考试,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国文、历史、数学和英语。对于前两门,张充和信心十足,因为自幼基础打得牢。加上她曾在父亲的学校中学过一年英语,又在上海中学里学了一年,所以觉得英语也并不难掌握,但充和之前从未接触过数学,她看不出学证明题和代数方程式的意义何在,也不明白该从何入手。

  1934年,数千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北平。考试当天,家人为充和准备了圆规和曲尺。“我没用,”她说,“因为我简直连题目都看不懂。”

  张充和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国文、历史、英语成绩都十分出色,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更是拿到了满分,总成绩相加,居然超过录取分数线。

  此时,胡适已升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在看到张充和作文的第一时间,他立刻大喊:“这个学生我要了!”但当时的北大规定,“任何一科是零分,都不能被录取”,胡适便跑去找到数学改卷老师,请对方无论如何在张充和的卷子上找出几分。谁知这位老师也很坚持原则,反驳说“零分就是零分”,一分也不肯多给。胡适只好找到校务委员会拍桌子吵架。北大终于答应破格录取张充和,而她也成了北大中文系当年录取的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

  当时北京有报纸报道了此事,不过说该生名“张旋”——那是充和有意用的假名,连她的中学文凭也是假的,是弟弟宗和托在宁夏当中学校长的朋友帮忙出具的。充和这样做,一是怕用真名考不取,给家人丢脸,二是不想让北大方面知道她与兆和是姐妹,从而联想到沈从文。张充和的姐姐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而沈从文与胡适私交甚笃——胡适这种“举贤不避亲”的做法若放在今日,大约舆论会一边倒地批驳他徇私舞弊吧。

  台湾叶曼

  

  罗家伦和张充和之后,另一位名叫叶曼的女生也因胡适的赏识被北大破格录取。提起叶曼,不少内地人或许会感到陌生,但70多年前她曾是北大法学院政、经、法三系唯一的女生,是胡适相当器重的女才子。她还是南怀瑾盛赞的弟子,三毛、林清玄等著名作家推崇的前辈,也是当今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

  1936年,叶曼参加了北大、北师大和清华三所高校的考试,其中,清华是她心目中最向往的高等学府。可结果是,叶曼并未在清华的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至于北大,则以试读生的名义录取了她。

  叶曼在多年后这样回忆自己的“高考经过”。那一年,北大国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你生平最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或“喜欢的一件事”,或“感动的一件事”。当时,叶曼的父亲刚过世不久,她便选了“最悲哀的一件事”。“我简直是一边哭一边写这篇文章,真的是用真情写的。”

  胡适看了这篇文章,大为赏识。但因为其他评委一致认为,这考生的其他科目确实差了点儿,胡适只好让步:“好了,想办法能让她来就行。”而他所想的办法,就是给叶曼安了个试读生的名号。这种做法,最终成就了一代才女。

  像罗家伦、叶曼、张充和、这样被“破格录取”的学生,一直被视为北大“不拘一格录人才”的现实体现,也是中国现当代教育的佳话。而今年首批90个中学校长推荐学生名单出台后,一些教育界的专家和北大的教授表示:除了成绩拔尖的学习能手、学生干部甚至传闻中的校花等,真正的偏才、怪才几乎没有——北大很难招到自己想要的学生,甚至由于一开始定位不明,其后又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已经骑虎难下。(部分资料摘自《环球人物》)

  ★小资料★

  中国高考制度的演变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和张之洞联名向清政府递交了史称《奏定学堂章程》的奏章,规定了选拔招生的两种途径——大学预科生和各省高等学堂毕业生。二者的考核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北大建校之初享有完全自主招生权的体现。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提出,应将考试作为评价人才的一种手段。而从那时候起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包括北大在内的各大学基本都是独立招生,招生规模、考试科目、命题、阅卷及录取学生等,都由学校自行决定。校方甚至可以举行多次(在第一次招生没有足额的情况下)和多层次(专门学校的预科和本科、大学的预科和本科以及大学院的预科和本科)的入学招生考试。在这种考试体制下,学生可以分别报考几所学校,被录取后再决定自己上哪一所大学。一些拥有自主招生权的名校,也会破格录取文史、英文等学科特优的学生。

  1937年后,国民政府实行了近代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分区阅卷,录取结果则完全依赖于考试成绩。教育部表示,这样做主要是想“借统一的标准,提高学生的程度,免考生彷徨歧路兼考数校之苦”。1941年,由于连年战乱,高校统一招考被迫中止,各高校酌情采用了单独招考、联合招考、委托招生、成绩审查以及保送免试5种招生方式。

  目前现行的全国或某些地区统一命题、完全依靠高考成绩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最终形成于“文化大革命”之后。

   · “国学天才”悲剧再唤高招改革

   · 大学,有时也需要一扇“后门”

   ·教授扳不动“一颗公章” 何时“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