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病痛之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0:44:56
阅读,教育病痛之第一2009-10-31 13:11

    

 

        阅读是人之必备修养。广泛阅读能使人乐生、乐学、乐社会,深度阅读能使人思想深刻、问道明理。面对当今国人之阅读,有识教育之士深表担忧,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更加倍感现状堪忧。

 

        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对全国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6个城市的6066个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阅读现状,分0—8岁、9—13岁、14—17岁三个年龄段进行了考察。

       调查结果是:(一)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81.4%,未成年人阅读率高于成年人。其中0—8岁人群阅读率为72.3%,9—13岁人群阅读率为93.5%,14—17岁人群阅读率为79%。

                            (二)27.4的家长在孩子1岁前就开始引导孩子早期阅读。76%(0—8岁)的家长在孩子3周岁以前就开始引导孩子进行挂图、识字卡片等图书的早期阅读,55%的家庭平均每天家长陪孩子读书时间在20分钟以上。

                           (三)9.6%的老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心耽误学习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

                           (四)超过半数的未成年人阅读报刊。14—17周岁未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为61.5%,杂志阅读率为62.2%,人均年杂志阅读量为14.6期,选择比例最高的三类分别是流行时尚、作文类和辅导类杂志。9—13岁未成年人杂志阅读率为50.2%,人均年杂志阅读量为3.7期。

                          (五)9—17岁未成年人动漫产品使用率为86.7%。其中动漫产品包括“漫画书、漫画杂志、动画片、动漫影视、单机游戏等”。

        数据表象,当今未成年人的阅读率较高,值得欣慰,然而细细分析,情况可能令人担忧。在现代传媒社会中,人们的阅读已变在一种大阅读,即通过读、听、看、谈和网络阅读,很显然,今天的青少年,他们接受知识的时间和数量已大大的超过了前代,所谓的高阅读率也就自然而然了。这种阅读有利于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成长,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辩能力却日渐低下。阅读数量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质量和能力相反在下降。

        就其原因:一是这是一种泛娱乐化的浅阅读,游戏代替了阅读,娱乐代替了思考。“娱乐至死”成为天经地义,快餐式“十五分钟”盛行,急功近利的实用性阅读大行其道,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

                        二是这是一种领导开会的短阅读,读代替了阅读,“符号”代替了思考。“过后即忘”成为一种策略,应付、临时盛行,这种短命式阅读,很难使人们有很深的思考。

                       三是这是一种惟书惟考的考阅读,背代替了阅读,做代替了思考。“死记硬背”、课本辅导成为学生的阅读,“阅读”加重了学生负担,模糊了学生的思想,长期下去,分数的背后一定是人们灵性的丢失。

       特别是进入初、高中,学生已近乎不存在阅读,家长反对、教师害怕,甚至学校也紧锁图书室,唯恐学生借书、看书。少数学校图书只是达标的数字之一,几万册图书无人问津;有的图书从进校,甚至连书架未上过,就被淘汰作为旧书旧报处理掉。资源的极大浪费,学生有限的时空被无效资源占领,可谓是谋财害命,学校罪不可恕,家长难逃其责,社会责任不小。

       于是,我斗胆进言,与其要头脑简单的高分数,不如要分数一般的思想深邃者。与其让图书束之高阁,不如大胆让其走进课堂教室;与其让图书贬值浪费,不如大胆让其进入学生书包

       教育之病痛,老朽妄为,阅读,教育病痛之第一。正是没有广泛的阅读,才使我们不少人眼光短浅,思想肤浅,推波助澜于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惟考论英雄,苦了家长,害了孩子,必然有损于国家的昌盛。正是因为阅读的肤浅,才使我们一些人忧患意识不强,享乐主义盛行,成为物质上的巨人,思想上的侏儒,将来必然害已害国家。

      痛定思痛,请坚信:阅读,从成人做起;

                                        阅读,从教育抓起;

                                        阅读就一定能使中国人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