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鲜为人知的1644部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34:44
转帖]鲜为人知的1644部队鲜为人知的1644部队  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战试验的“731部队”臭名昭著,已广为人知。然而,总部设在南京中山东路原南京陆军中央医院(现南京军区总医院和南京无线电厂)的日本“荣字第1644部队”,从1939年成立到日本战败,在南京活动了6年之久,一直不断从事细菌战研究和惨绝人寰的活体细菌试验,并在宁波、常德和浙赣进行了3次主要的细菌作战,残害了大量中国人。它是同时期建立的华北、华中和华南三大细菌战部队之一。但由于保密严格,对外公开名称又是“ 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其内幕至今鲜为人知。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的公开身份是某方面军或师团的防疫给水部队。在日本野战部队的系统中,每一个方面军均设有防疫给水部本部,每一个师团设有防疫给水部,另外,每个防疫给水本部还设有支部。从防疫给水部的规定条文来看,师团防疫给水部的任务主要有四项:一是防疫,二是给水,三是地区卫生状态调查,四是机器修理。方面军防疫给水部本部的任务除了上述任务之外,它还承担防疫与给水相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为部队提供标准痘苗血清、防疫与给水的训练等。但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军为了适应长期作战,弥补兵力不足的需要,试图在必要时通过发动细菌战来打败中国军队。因此,日军防疫给水部队特别是方面军防疫给水部本部的职能在事实上发生了转化,它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为了防疫与治疗,研制细菌和承担对敌占区实施细菌作战的任务成为其主要功能。因此,挂在这些部队门口的某某防疫给水部名称,只是一块掩人耳目的招牌而已。
  在侵华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的主力部队除关东军外,还有1938年2月在南京设立的华中派遣军(原为1937年11月成立的华中方面军,后撤并为中国派遣军),1940年2月在第21军基础上设立华南方面军。随着各个方面军的建立,各方面军的防疫给水部队也相继成立,关东军防疫部早在1936年8月就已成立;1938年2月,华北防疫给水部本部即北支甲字1855细菌部队在北平成立;1939 年4月18日,华中防疫给水部本部即“荣字第1644部队”在南京中央陆军医院成立。对外公开叫“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实为南京日军细菌试验基地,是由日本细菌战犯石井四郎在1939年4月带领731部队的部分人员、设备来南京建立的。
  细菌战剂厂:隐蔽伪装,戒备森严,居民误认为是制药厂
  “荣字第1644部队’的总部设在南京中山东路原南京陆军中央医院。大院内一幢4层楼的大楼是整个1644部队的心脏,细菌武器与毒气武器试验都在这里进行。
  日军当局与石井四郎对南京“荣字第1644部附的细菌战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日军当局不仅为其配备了最好的营区、房屋、设备、物资,而且提供了超常的、充足的经费。“荣字第1644部队”总部机构主要有总务部、防疫科等7个部门。此外,在上海、苏州、常州、杭州、九江、南昌、安庆、汉口等地设立了12个分部,总部与各分部的工作人员总数达1500多人。
  “荣字第1644部附的致命的生产工厂位于南京城东北角,在九华山下,太平门内,距其总部约1公里。同样是利用高墙、铁丝网、岗哨,守卫森严。为了伪装和隐蔽,该地对外伪称是“血清疫苗制造厂”,既没有任何标志也不准中国人进入。四周的居民都以为是一家制药厂
  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当时“荣字第1644部队”的细菌生产能力十分惊人。其第四任部队长在苏联伯力法庭审判时供认,当时有石井式培养器约200具,孵育室(容积5×5×3米)一所,管式营养液消毒器(直径1.5米,长25米)两具,孵育器约40 —50具,蒸汽灭菌器40—50具,科哈式锅炉约40~50具。此外还有蒸馏营养液的大玻璃蒸馏器。利用全部生产设备时,每周期能制造出细菌十公斤。而在日军投降后,将南京这家细菌战剂生产厂尚存的细菌培养原料——琼脂、蛋白胨和牛肉膏等约数十吨运回上海江湾的国防医学院,竟装了十节火车厢,国防医学院又将这批原料转给上海生物制品所应用,据说用了十多年还未用完。可以说,要是没有“荣字第1644部队’的支持,侵华日军在华的三次细菌作战是很难完成的。
  细菌研制:活体实验,惨绝人寰,许多无辜中国人遇害
  培养霍乱、伤寒、鼠疫等致命细菌是“荣字第1644部队”的显著特点。731部队主要生产化学毒气,而1644部队则侧重霍乱、鼠疫等细菌生物试验,研究、生产大量鼠疫跳蚤是他们的特长,可以大规模培养致命细菌。
  当年,1644部队除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外,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活人试验。活体的来源主要是战俘,当时大多数是从老虎桥监狱获得。战俘们一般是在深夜里被偷偷运来,向他们体内注射各种细菌,然后取出其体内的血液,最后将其杀害。在“荣字第1644 部队”总部副楼的四层是关押受试者的地方,通常关押20到30人,人多时超过100人。受试者多是中国人,其中还有许多无辜的妇女儿童,少数其他国籍的人也被关押在这里。受试者完全被当成动物,日军则称他们为“材木”,即是细菌与毒素的实验材料。他们一旦被关进这里,就不可能活着出去。他们在试验中被折磨死去后,尸体还要被日军试验人员作解剖研究。
  据一位日军士兵回忆:这是一些特别的房间。房间的形状并不像牢房,而是像一个大教室,里面放置着几个笼子。“我记得,在朝南的大房间常放着五个笼子,在西面的小间里有两个。这些笼子就像动物园里关狮子的笼子,其大小只有一张三尺床铺那么大,里面关一个供试验的活人。不同的时期关押的人数会有变化,倘若不够供试验用就再补充。同室内的人能互相望见”。
  由于当时驻南京的日军部队也极少知道1644部队的真相,被抓去作试验的人更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据美国哈里斯教授研究判断:虽然被1644部队当作“材木”的具体人数还没有准确数字,但按最低估算,被杀害者至少达1200人以上。此外,1998 年8月,在南京市北京东路九华山附近基建建设工地挖出几十具被肢解的尸骨,散发着刺鼻药味。经化验,尸骨含霍乱弧菌,专家考证断定,这就是日军“荣字第 1644部附当年进行细菌活体试验留下的遗骨。
  刨根问底:“荣字第1644部队”与731部队关系甚密
  一是与731部队表里一体。1939年4月18日,华中防疫给水部即“荣字第1644部队”成立时,其首任部队长由731部队的部队长石井四郎兼任,由此可见731部队与1644部队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石井兼任部队长期间,石井的心腹增田知贞在南京为其代理部长一职。同石井一样,1901年出生的增田也是细菌战狂热鼓吹者,并很快为石井所赏识。1937年9月之后,他一直在东北并成为石井细菌部队中十分重要的成员。1941年2月,增田知贞正式就任1644部队的部队长一职。5个月后,增田返回东京担任陆军军医大学教官,这样731部队第二部部长大田澄成为1644部队第三任部队长。1943年2月,广州波字第8604细菌部队的部队长佐藤俊二接替大田澄成为1644部队的第四任部队长,佐藤是东大医学院毕业,其后曾任关东军第五军团军医处长,少将军衔。1944年2月,近野寿男接替佐藤。1644部队最后一任部队长是山崎新,他的任期不到四个月,日本便宣布投降。
  1644部队最初成立之时,由于石井四郎兼任该部队的首任部队长,因此,刚开始部队的名称也称为“石井(四)部队”,1941年时曾一度被称为“多摩部队,不久又改称为“荣字1644部队”。据说荣1644部队这—数字来历也同石井四郎及731部队相关,“l与 6之和为 7,3与 1之和为4”,“1644”中的第一个数字“1”和最后一个数字“4”的日语发音为“石”,可以说“731部队与1644部队是表里一体”。而更为重要的是,1644部队在成立之初,731部队曾向其提供大量研究细菌的人才以及重要器材。显然,1644部队的成立得到了731部队的全力支持和石井四郎的高度重视。
  二是与731部队合作研制细菌武器。南京作为对华中地区进行细菌作战的最佳基地,并不是石井四郎高度关注和支持南京这支细菌部队的唯一原因,寻找研制适应不同环境的细菌武器的场所,应该也是石井四郎特别重视南京的另一重要原因。1644部队刚成立时,由于研制细菌的专家人员大都是石井原731部队的部属,因此,1644部队研制细菌的模式几乎完全模仿平房。据哈里斯研究:“‘荣字第1644部队’ 并不局限于研究一两种用于细菌战的病原体,与石井从事的研究一样,南京也研究每一种已知的疾病,包括常见病和特异病,简直就像一部病原体医学辞典和一位杀人动物毒素收藏家的奇特的收藏品。”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1644部队就如同731部队的一个分部。在石井任部队长期间,1644部队代理部队长增田知贞是一位生物学博士,他对于研制细菌和进行细菌作战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他任职期间,1644部队比较侧重于研究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特别是生产跳蚤进行鼠疫实验,这是1644部队的特长。由于培养细菌急需大量老鼠,1940年2、3月,1644部队曾利用浦镇机厂厂长日本人武藤下令全体工人捕捉老鼠,据李志杨回忆说:“当时厂里每天集中很多的笼子,有时几百只几千只的运走。”
  同731部队相比,1644部队的规模并不大,但1644部队在成立之后不久,很快就拥有了相当强的细菌生产能力。1943年4月,据陆军省军医局医事课长金原节三大佐的业务日记载:“荣字第1644部队”月生产鼠疫跳蚤5公斤,如能补充2万只鼠,月生产量可达15公斤。曾任1644部队长的佐藤证实,1644部队在培养致命细菌方面的生产能力,每一生产周期内计达10公斤。为出产这—数量的细菌,1644部队拥有:“石井式”培养器约200具,一个宽长各5米高2.5米的一间孵育室,口径1﹒5米长为2﹒5米的两个筒形的消毒器,孵育器约40 至50具,蒸气灭菌器40至50具,科哈式锅炉40至50具,另有100个汽油桶繁殖跳蚤。
  在使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方面,同731部队相比,1644部队也毫不逊色。据1940年4月24日石井(四)部队(即1644部队)的研究会记录记载,第一科村上仁男、山中太木等人曾使用活人进行培养炭疽菌的实验。
  一些原1644部队的成员也都证言,在1644部队一科的三层,有几间关押中国俘虏的房间,每个房间里放着五、六个像动物园里关狮子一样的笼子,每个笼子里面囚禁着一个全身裸露的中国人。
  原1644部队的老兵松本博证言:“进行实验时,由我负责给俘虏带上黑头罩送往处置室,处置室类似手术室,有手术台、台子两头有捆绑手脚的皮带,把俘虏绑在床上,旁边有一个很大的瓶子,放上标签,然后军医上前动刀,切开腹股沟的主动脉,再插人导管,松开钳子,俘虏的血就汩汩的流入瓶子里,直到鲜血流尽,然后军医去敲打俘虏的前胸,因为血已经流尽,俘虏很激烈的痉挛,最后在痉挛中死去。俘虏死后,处置室旁边有—个烧却炉,把尸体丢进去烧掉。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做。”
  从1939年到1945年6年期间,究竟有多少中国人成为其实验的对象而被害,目前尚未发现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据资料显示,仅1942年10月,就曾有100余名中国人被送进1644部队。令人惊讶的是,1644部队的研究范围还扩大到了毒物方面,在这方面,它的合作对象并不是731部队,而是设在日本国内神奈川县的陆军科学研究所登户研究所(又称陆军第九技术研究所)。登户研究所位于日本多摩河畔,因此,两者进行合作研究期间,1644部队曾一度被称为“多摩部队”。据目前所见资料显示,1941年夏,登户研究所派遣7名科研人员到达南京,1644部队的两名细菌专家同他们进行了合作研究。
  他们为了观察蜈蚣、蝎子、蝮蛇等小动物的毒液、毒草、毒药对人体的影响而进行了人体试验。在同登户研究所合作研究期间,1644部队几乎每天都要用活人进行实验,因此,当时人们称“多摩部队”为魔鬼部队。
  三是与731部队在细菌战场上三次“联手”。1993年6月,日本中央大学吉见义明教授在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图书馆内发现原日军支那派遣军参谋井本熊男日记,《井本日记》为我们研究1644部队和731部队共同进行细菌作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从《井本日记》中可以发现,日军在华中地区进行的细菌作战,从制定作战计划到具体实施,1644部队与731部队关系十分密切,而且1644部队因其同华中派遣军的直接联系而使在其中的角色显得十分重要。在华中地区所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的细菌作战中,1940年和1942年浙赣地区细菌作战的主力是由 731部队,1644部队给予积极配合,而在1941年的常德细菌战中,1644部队则充当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联手”。1940年8月,根据日军参谋本部命令,石井四郎奉命组织细菌作战部队,以杭州市原笕桥机场及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为基地,对浙江省实施细菌攻击。在这次作战中,由石井四郎兼任部队长的1644部队竭力配合了731部队的行动。首先,这次作战发动之前,1644部队代理部队长增田知贞积极协助了这次作战诸如作战计划、作战经费、人员等事前的准备工作。其次,在作战过程中,增田还同井本熊男等人就作战效果等进行研究,1941年2月5日,增田知贞还作为重要成员参加了此次作战的总结会。第三,为了更好地研究总结这次细菌作战的成果,1644部队还同731部队派来的5名专家前往鼠疫重灾区的宁波进行研究调查。
  另外,据哈里斯研究,1644部队还为这次作战提供了大量的跳蚤用来散布可怕的疫病。
  第二次“联手”。是1942年5月在浙赣地区的细菌作战,日军发动了此次战役主要是为了摧毁中国东南沿海的作战机场。在这次战役中,作战计划仍以731部队为作战主力,1644部队派遣作战人员配合,并提供鼠疫带菌跳蚤1公斤。不过资料显示,1644部队担任了这次细菌作战的先锋,在6、7月份,1644部队曾以浙江省金华地区为中心,配合第13军进行了独立作战,但这次作战除了许多中国贫民深受其害之外,许多日军士兵也因未及撤退而染上疫病而伤亡达1700余人。其后不久,731部队组成的远征队南下到达南京,与1644部队会合,当时 1644部队约有三、四十人参加了这支远征队。
  这次作战导致了浙赣沿线大量平民感染细菌。在作战结束之后,1644部队曾派人前往受灾区金华等地进行调查,其中以第1科科长近秀大为首的调查班曾进驻义乌松山(即崇山村)等村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使他们对自己的杰作感到十分得意。
  第三次“联手”。1941年11月4日,日军发动常德细菌作战,发动作战的主力仍是731部队,一是731部队为这次作战“准备了130公斤副伤寒和炭疽热菌”。二是担任执行作战任务的是731部队中的增田美保少佐,投掷细菌炸弹的飞机是由他操纵的。但1644部队在此次作战中担任的角色较上述两次作战更为重要。其一,担任此次作战总指挥是新任1644部队长的大田澄,大田澄原是731部队第二部即作战部的部长,7月刚被任命为1644部队的部队长。其二,参加这次作战的人员约为100人,其中1644部队的人员占一半以上,731部队“约有四五十人”参加。但目前仍无材料说明1644部队为此次作战提供了多少细菌武器。此次作战结束后,大田澄曾回哈尔滨向石井四郎作了详细汇报。
  随着1644部队生产细菌能力的不断提高,1644部队独立作战的能力也飞速提高。据资料显示,1943年和1944年,1644部队曾两次对浙赣地区实施细菌作战。 2009-6-25 11:3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