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三十而立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26:54
80后的三十而立心灵安全岛    发表于2010年03月12日 10:47 阅读(24395) 评论(35) 分类: 心岛活动 举报 下文为《中国青年报》(简称:中青报)就80后三十而立的问题,对心灵安全岛心旅伴的采访。

报道媒体:中国青年报
报道时间:2010年3月
被采访心旅伴:四四

中青报:你怎么理解"三十而立"?在你看来,"立"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四四:立,在心理意义上是自我的稳定性,自我不再冲突,达成统一。我们从十几岁起,就经历"青春期",二十多岁是"青春后期",叛逆、矛盾、迷茫……这都是正常的"自我同一性"混乱,但人近三十时,自我通过之前的混乱探索出协调一致的步伐--自我认知完全、性格塑造完成、人格发展完整,理性功能初步形成,本我、自我、超我能有效率的协调工作。标准是:开始悦纳自己,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能够安于做自己,懂得自己的需要。

中青报:在你跟那么多80后的交流中,你觉得他们"立"了没有?
四四:三十而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存在一个龙门,越过去了,就立了,没越过去的就不算立。应该称为,已完成"自立"的,和还在"立"的路上的。80后的现状呢,我的感觉是一半立了,一半在立的路上。

中青报:作为80后,你觉得自己"立"了吗?为什么呢?说说你的做法和体会吧。
四四:我离30还有几年,但我想我是在"立"的路上吧,现在的我能很好的接纳过去的我,也掌握了一些自我认识的方法,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持续的观察和认识自己,和自己亲近。每日记好自己时间和心理的使用状态。我会把每天做了什么,都记一个流水账,这样我能很好的知道自己时间的使用,对时间进行管理,这是认识和观察自己最基本也最简单的方法。然后我会在第二天早晨记录前一天的九宫格日自己,从工作、家庭、私我、健康、经济、灵感、经验和人际九个方面,记录收获和思考--这是自省的部分。这两个习惯帮助我了解自己,并且更清晰的把握每一天。建议同龄人试一试。只要坚持3个月,你就会看到心理上的不同。

中青报:你认为对当今青年来说,"而立之年"还应该是三十岁吗?80后的"而立之年"比起上一辈人,是推迟还是提前了?为什么?
四四:"而立之年"从孔子时期起,就是一个普遍标准了,虽然有人说我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应该可以提速,但我觉得作为普遍标准,"三十"很合适。未来的人类,可能也还是要三十才能而立,因为这是一个普遍标准,就是一个平均数,是心理意义上的自然规律。所以每代人与每代人立的时间,都是一致的,80后也不例外。从媒体的报道,啃老族,草莓族,蚁族什么的,好像暗示着80后会"晚熟",其实并不是,因为媒体的兴盛是这几年的事,很多事古时候也发生过,只是没有媒体报道,所以大家对一些负面的客观都不关注。而我们现在倾向于关注负面--其实这说明我们整个人类也在"立"的路上呢……呵呵……说实话,80后懂事的,完成而立,适应人生的也有很多,他们创业努力,默默发光。

中青报:在你看来,导致部分80后"三十难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四: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社会责任的悬空和对自己认知的偏离。这三个原因都会令人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80后安于作原生家庭中的孩子,而不愿成为自己家庭的男人和女人。有部分剩男剩女被剩下的心理原因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而社会责任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传递,50后、60后、70后都多多少少在努力撑着,所以很多社会的责任还压不到80后身上,没有人"逼"我们长大,所以就会"赖皮"一些。而对自己认知的偏离,这与80后摄取的信息有关,80后的信息能力其实是超越前辈的,可以说,我们知道的事比父母多得多,但在这个年龄上,知道太多,没有能力筛选信息,没有认识世界的稳定价值观,就更容易"自我混乱",导致对自我的认识偏离,容易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这些都会让部分80后无法顺利完成自我的统一,在混乱和探索的路上,在多磨炼一段日子。

中青报:当下社会环境下,80后的生活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高房价、高生活成本、教育医疗费用等。这些社会问题不是80后自己所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80后自身可以如何作为?
四四:其实这些生活困难,和我们的前辈比,并没有"更难"。每代人都有自己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是无法比的。所谓"立"、"自立",就是能够在任何人生难题前,都稳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调整不能达到的那些目标,把真实的内心需要作为愿望,落实在每一天的日程表里。80后自身最好的作为,就是不要把这些问题标定为"不能实现"的难题,然后一瞥头逃避之。所有的问题,只要面对,就有智慧能解决。所以,先面对,把大目标分解成纳米级别的小目标,慢慢来做,只要在做,就是在解决问题。无论是买房、生活还是创立自己的家庭,很多80后都做到了,也生活的很好,这些压力并不是坏事,压力也是摩擦力,能让我们"享受责任",能让我们更好的走在"立"的轨道上。

中青报:还有人把一部分游离在城市边缘的80后称为"蚁族"。你认为,对于"蚁族"来说,还有没有"立"的可能?他们该怎样"立"?
四四:当然有可能。虽然媒体给他们起了名叫"蚁族",但据我所知,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是小于30岁的,所以他们没有立,是正常的。他们表现的就是青春晚期的迷茫状态。其实解决迷茫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不安全的地方看看。对于蚁族来说,就去校园以外的地方看看,脱离了某种保护,人会容易长大。而其实我对这样的群体的态度是,只要他们觉得自己做蚁族很开心,依然可以自我实现,接纳这种存在状态的自己,不空虚迷茫,那他就是一个"立"的蚁族,也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人规定"立"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经济地位、物质基础,我还是强调,"立"是一个人对自我的把握,是内心的状态。

中青报:对于那些"三十难立"的80后,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要告诉他们?
四四:把眼光放回自己的每一天,每件事。像我前面说的,每天观察自己的时间使用,就算是发呆的时间,也要记录下来--只要一个人持续观察自己是如何活着的,实实在在的每一分钟是怎么使用的,不出3个月,他一定能知道自己马上要开始做点什么了。做,就是"立"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