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末日方舟:人类文明的救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1:03
       “同胞们,这是我最后一次对你们讲话,灾难将要降临,而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将要灭亡。真希望我能告诉你们,我们有能力来抵御这场灾难,可是我们没有……”这是《2012》中美国总统的“诀别留言”。电影加深了人类的末世情结,而欧洲航天局正在积极研究“末日方舟”计划。不过,我们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现实中,科学家们早就考虑到了地球遭受灭顶之灾的可能性。欧洲航天局就未雨绸缪地制定了一项“末日方舟”月球信息库计划。如果地球真的惨遭毁灭,那么“末日方舟”将自动被激活,帮助幸存下来的人类重新繁衍和建设新家园。作为欧洲航天局的首席科学家,伯纳德·福音特别忙碌。电话那头的福音先生语气缓慢,思路清晰,给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始终强调一点—未来月球上的“末日方舟”,很有必要建立,并且必须囊括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DNA,一个都不能少!

       “一旦地球上发生巨大灾难的话,比如行星撞地球、核子战争,那么人们有必要在其他星球上存放地球上的生物基因,其中当然要包括人类的。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就成为了首选。”福音说,“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地球上的生物在未来得以延续生命,就像《圣经》中诺亚方舟的使命。”

月球上的“诺亚方舟”

       为了这项“末日方舟”计划,欧洲航天局早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准备,并且于2006年发射了月球探测器“SMART-1”号,对月球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索。当年的那次“撞月”行动,首席科学家就是福音。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为欧洲航天局传回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和资料,也为“末日方舟”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选择月球,是因为地球曾经遭受过小行星的重创,而且未来依然还存在这种来自太空的威胁。今年7月底,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的科学家发布警告说,一颗名为RQ36的巨大小行星可能会在2182年撞击地球,并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破坏和物种灭绝。科学家们通过数学模型测算,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千分之一,但实际上,这概率已经是很高的了。更令人震惊的是,不仅是RQ36在2182年可能撞向地球,太空探测器监测的一些其他小行星也有可能在2182年左右撞向地球。这就意味着,地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遭受小行星撞击的概率会非常大。

       另外,人类不同国家和种族之间的冲突,也给我们生活的地球造成了一大隐患。而离地球最近,也是人类迄今为止登上过的唯一一个“外星球”——月球,自然成了安置“末日方舟”的最合适地点。

       这个信息库会建立在月球上一个合适储藏的“地下城”,然后将地球上最重要的信息全部放进地下城中。在这个地下城周围,还将会有一定数量的、负责保卫“方舟”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当然不是“护卫”方舟,而是不间断地发射“方舟”所在位置的信息。在人类灭绝以前,会在地球上放置数个受良好保护的信息接收器,如果所有的接收器不幸也在大灾难中被摧毁,“末日方舟”会不间断地发送信息,直到幸存的人类重新制造接收器接收完毕信息为止。

       为了防止地球在遭到毁灭性破坏之后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这个地下城还将储藏有一些适合人类快速恢复生态环境的微生物、动物胚胎、植物种子等天然物质。另外,在这个地窖中或许还会存放一些各国博物馆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在未来10年,福音和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就将对此展开研究,尤其是进行细菌和植物生态系统的实验。他们将模拟月球上的这个“方舟”的环境,并对细菌和植物生态系统进行不断改良,以最终适合微生物和动物胚胎的生存。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正在创造一种人工的环境—一个封闭的人造大气和土壤的“月球”环境,并且逐渐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态系统。在月球上,最缺乏的是生命必需的氧气。因此,科学家们的计划是,通过腐烂植物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养活海藻,而海藻在光合作用下,会生成生命所必需的氧气。“可以预见的是,最终,一个具有物种多样性的生物圈将在月球上被建立起来。”福音说。

       按照预计,科学家们将在2020年以前将第一批实验性信息库送往月球,随后将在2035年以前将完整版的信息库送往月球。完整版的信息库中所容载的信息将包括汉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不同语种版本。该信息库将和地球上建造的4000余座“大灾难避难所”相链接,由这些“大灾难避难所”为幸免于难的人们储存一定量的食物、淡水及信息接收器。

“杞人忧天”之辩

       已经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欧洲航天局与其花这么大力气在月球上建造这个“末日方舟”,还不如防患于未然。一位名叫劳拉·艾弗伦的美国媒体人,在Discovery频道的博客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这么做,就是相当于间接承认未来地球将会被毁灭。与其这样,还不如采取一些重要的措施,避免灾难的发生不是更好吗?地球人一起行动起来,放弃核武器,不是更好吗?”

       但是,面对这种质疑的声音,福音博士当然也坚持自己的看法:“虽然目前来看,地球暂时不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地球上曾经遭受过类似小行星撞击的重大灾难,太阳系中,这类灾难也并不罕见。”因此,他认为,只要有一次重大的撞击,就可能会对地球形成毁灭性的破坏。现在非常有必要防患于未然。

       “我认为,在任何时候考虑这样一件事情,都是正确的。因为不管人类未来的科技取得怎样的进步,文明会如何发达,都离不开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这个地球。所以,建立这样一个关于我们家园的信息库,我认为无可争议。”

       福音博士还给《周末画报》记者透露了“末日方舟”另一个重要的使命—在他看来,最好的结果并不是只建立一个月球上的“末日方舟”那么简单,更要成为地球文明的一个“中转站”。“我们既可以把这个‘末日方舟’看成是对地球文明的一次拯救,也可以看成是一次总结和中转,”福音博士说,“我们最终还是希望将人类逐渐‘移民’到外太空去,而在月球上建立文明,只是第一步。”福音以及欧洲航天局建立的这个“末日方舟”,看来仅仅是他们未来“宇宙蓝图”的一个起点而已。

《周末画报》×福音博士
M=Modernweekly  F=Bernard Foing

M:为什么会想到要建造这样一座“末日方舟”?
F:已经有科学研究在探寻,在未来数百年里,是否将会有小行星同地球相撞。事实上,地球和月球上出现的陨石坑告诉人类,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一旦发生这样的灾难,那么对地球上的生物,将是毁灭性打击。6500万年前的恐龙,就是最好的先例。当然,除了小行星撞击这样的自然灾害外,“人祸”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旦地球上发生核战争,那么对于整个地球的影响也是无法想象的。而目前已经出现的全球变暖和地球环境变化,也正在让一部分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我们现在研究的这座现代版“诺亚方舟”,也可以看成是一个“DNA银行”或者“物种池”,有了它,我们就有可能在发生灾难若干年后,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地球来。

M:建造这样一个工程,肯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们目前有怎样的计划?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F:其实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还考虑过火星。因为火星上的自然条件,可能比月球上更适合储藏。但是,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在火星上建造这样一个“末日方舟”,所以就先考虑在月球上实现这个计划。目前我们正在模拟月球环境,建造一个虚拟的“方舟”。以便将来让运送上去的“地球生命样本”,包括DNA、胚胎、微生物等等,能够在月球上生存下来。至于时间表,我们有中期和长期的计划,中期是未来10年内,也就是2020年,建成“末日方舟”的雏形,并运送一批“生命样本”上月球;长期是到2035年,在月球上正式建成“末日方舟”。

M:在送往这个月球“方舟”的名单中,还包括一些植物。您能透露一些吗?是否会包含一些动物?
F:是的。我们正在对一些植物进行研究比如郁金香和拟南芥,因为这两种植物特别适合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生物。我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之前我们的条件有限,所以只能选择一些生物上月球。我很喜欢鲸鱼,但因为条件不允许,所以不可能将鲸鱼送上月球。但我们可以将地球上所有鲸鱼的“DNA银行”送上去—甚至可以这样设想:等未来条件成熟之后,我们还能够重新让可爱的鲸鱼们在月球上“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