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学者”的奇特大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59:23
        

  脑科学的发展速度总是无法令人满意,有着太多的未知数,对于“雨人”这类一方面智商极高,一方面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科学家现在已经知道了什么?

  崔伏特(Darold Treffert)是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的精神病医生,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学者综合征”,研究对象包括著名的“雨人”原型金·匹克。去年底,金·匹克去世,他悲伤地写道:“2009年12月19日周六17点,我接到弗兰克·匹克(Frank Peek,金·匹克的父亲)悲伤的电话。他告诉我金下午忽然去世了,死于突发的心脏病。金平时并没有病,他们还盼望着圣诞假期。他们在当天早些时候打开了圣诞贺卡,金喜欢所有的卡片,包括我送给他的……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金·匹克。他就是一个活Google。”

  金天生智障,小时候医生建议家长把他送到精神病院,但是父亲弗兰克希望把他当做正常孩子在家抚养。后来金的母亲抛弃了他们,弗兰克自此之后一直独立抚养儿子,每晚要探视他的睡眠情况,总是担心自己比儿子早逝,结果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金父子俩不会上网,崔伏特医生代收了很多发给他们的邮件。这些邮件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波兰、印度、中国、英国、美国、新西兰、委内瑞拉。一些智障孩子的家长说他们要像弗兰克那样一生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有人感谢他们的努力让社会开始关注这样一个群体,让这些家庭的生活变得不同。有位有着同样孩子的母亲说:“不论残疾与否我们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在人性上是一样的。”

  “金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特殊才能,还在于他的出现让人们在后续的20年中对学者综合征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之前的100年。”崔伏特说。

  如果你看过《雨人》这部电影,就能很好地理解金和他同类的生活。历史上第一次报告这种疾病在1789年,当年有位几乎无法理解任何抽象和具体事物的病人,但是当他被问到一个人活到70岁17天12小时一共活了多少秒时,他在90秒钟内说出“2210500800”这个正确的数字,甚至包括了其间的17个闰年。而“学者综合征”这个词首先由英国医生杜恩(J.Langdon Down)于1887年提出的,当年他引用的病例是一位可以背诵《罗马帝国衰亡史》的患者。从此之后这个词就指那些某方面出类拔萃,却缺乏基本社交和自理能力的人。

  金也是这样一位“白痴天才”,他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至死都没学会扣扣子;他走路有点斜,理解抽象的事情有困难。有一次让他低点声音说话,他就跌坐在椅子上让自己的喉咙位置下降。与此同时,他也有令人震惊的才能,被人称为“金电脑”(Kimputer)。他熟记数千本书的内容,能10秒钟读完一页,看一遍之后就能逐字逐句地背诵;如果你随便告诉他一个日期,他会立刻告诉你当天是星期几,比如他生于1951年11月11日,如果你问他,他会说“星期日”。

  不过,你在电影《雨人》中看到的那个可爱而又行为怪异的男病人,并非所有细节都来自金一个人,编剧还收集了其他患者的典型举动。比如1964年有一对患有孤独症的双胞胎登上了美国神经学会年会的讲台,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和精神病学教授萨凯斯(Olive Sacks)后来将他们的生活细节描述下来,也成为《雨人》中的一些场景。

  这些小细节让我们窥探了他们的生活,大脑扫描让我们得以窥视他们颅骨内的秘密,但是无人能解这些秘密。脑科学的发展速度总是无法令人满意,有着太多的未知数,对于“雨人”现在已经知道了什么?为此,本刊采访了崔伏特医生。

  ……

  ◎ 曹玲 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