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界评说北京奥运-文炜-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6:11

日本人对北京奥运的看法是各式各样,有很热心的人,也有冷言旁观的。奥运会开幕式后,网络上亦有不少对开幕式的议论,大多数人通过看奥运感叹中国人口众多,但对开幕式所表现出的中华文化元素不大理解也不大感兴趣。奥运的各项比赛开始之后,日本人基本上只关心本国选手的参赛情况,电视台也是重点转播本国选手比赛场次。有日本网友认为,中国太重视选手的金牌,好像只有金牌才是有价值的,而不重视银牌和铜牌。

石原慎太郎惊叹中国美女如云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8日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可他当天深夜即赶回日本,因为第二天还要参加长崎市的和平集会。相比之下,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北京的时间就充裕多了,他呆到9日下午才回日本,与北京市的领导人有了和谐的交流。石原访北京,主要目的是观摩并宣传东京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他说,日本会以日本人的想法和心灵感受性来办。他深知如果要成功地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就必须有中国的支持。
石原被媒体问到观赏开幕式后的感想时表示,充分感受到中国13亿人口之多,但开幕式时间超过3个钟头实在太冗长。石原8日晚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之后说:“充分感受到中国13亿人口之多的惊人之处,有一种人山人海的感觉。或许人海战术是中国最拿手的说不定。总之,就是觉得人多。”
除了提到人海战术之外,石原也暗指中国擅于利用美女战术。他说:“开幕式到了最后,国际奥委会主席侯格在致词时,地毯旁排列着许多美女,个个身材高挑,相貌出众,那种美女如云的景象,我从没看过。”
不过,石原说,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志愿者的大学生们。他说:“不像美国机场的安检人员一副很牛的模样,中国的大学生真的又亲切又有礼貌。问了之后才知道,就连残障奥运会,他们都是义务帮忙的。我想,主办单位至少供应午餐之类的吧。”
他还说:“或许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会有所批判,我也经常对中国政治发表异论,但对于国家社会前途的看法,中国大学生很明显的与日本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们对于国家有所期待,让人感受到青春生命的意义,听了他们的想法之后,真教人羡慕。”
他说,开幕式节目,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600人左右的太鼓表演,同样规格的太鼓,表演动作整齐划一,与日本的太鼓表演不一样,给人一种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感受。

评论家感叹中国进入盛世
日本外交评论家冈本行夫在看过北京奥运开幕式后,写了一篇《期待2008北京》的文章,他把北京奥运和中国国力进行一番联想和比较。文中写道:今天的北京上空究竟有多少五星红旗呢?13亿人举办的奥运像打一场战役,中国选手们入场时气势如猛虎,中国有史以来的首次辉煌祭典应会成功吧。现在的中国是唐朝以后的难得的盛世。上世纪80年代,人们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所指的中心是日本,现在不同了,全世界人们眼中看到的不再是日本,亚洲的发展,看中国,还有印度。中国在顷刻之间开始繁荣,英国超越西班牙,德国超越英国,美国超越欧洲,最少都花了几十年,中国在日本停滞不前的时候正以迅猛速度追赶并正在超越中。
冈本行夫也谈到了他眼中的中国的“负面”:民众没有充分的自由,但是当中国反驳说“民众很幸福,别把你们的价值观强加于人”,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连一直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国都停止了把中国当作“对抗对手”,中国式的“民主主义”究竟在世界能获得话语权吗?我们祝福和支援北京奥运,同时更衷心期望中国能够调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方式,成为更和谐的国家。
国际教养大学的学长中岛嶺雄则发文谈到北京奥运和中国深层危机的关系,在奥运的华丽外表下,实质上今日中国底层潜藏着诸多危机,贫富不均,社会不平等。当今中国有三重专制工具,一解放军,二是武装警察,三是公安,所以虽然发生了袭警事件,但是不容易发生颠覆政府、社会解体的事件。

媒体历数中国的磨难
NHK电视台是转播奥运节目最多的电视台。该电视台在转播时评论说:开幕式上的表演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如京剧、提线木偶等节目,表演壮观而有气势,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主持人不时为精彩的表演发出由衷的赞叹。
8月8日《朝日新闻》的两篇社论都是与北京奥运有关的。其中一篇完全是从体育的角度来谈的,说到20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云集北京,是国际奥运会的全部成员,这本身就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另一篇社论则从北京奥运开幕式谈起,历数中国所经历的种种磨难,44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中国没有参加,但是在东京奥运会开幕6天后,中国进行了原子弹试验,震惊了世界。那时候,中国做梦都没想过举办奥运会吧。东京奥运会之后不久,中国就进入了多灾多难的文化大革命……
8日《读卖新闻》的社论说:世界在注视中国。中国在利用这一机会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国家威信,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但是,3月以来中国因西藏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责难,在圣火传递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混乱局面。在开幕式前,又发生云南公交车爆炸以及新疆袭警事件,这和奥运盛典的气氛是格格不入的。关于报道的自由还有待加强,在奥运会媒体中心,一些反华的网站无法看到。在奥运前,人们一直很担心北京的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9日《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认为,北京奥运是在森严戒备下召开的。这是中国作为21世纪的大国获得国际社会认同的一个机会,但中国的人权状况还有待改善。1908年的中国杂志《天津青年》曾经提出三个有关奥运的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选手参加奥运?什么时候能取得金牌?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百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三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