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特色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0:36

2010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含中职学校)

德育工作若干意见

 

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家、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之年,同时也是中央8号、16号文件颁布实施5周年的总结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推进“两纲”为抓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扎实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上海教育中长期规划为引领,系统谋划德育工作的科学发展;以世博会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把抓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与抓经常性的基础工作结合起来,把推进德育工作创新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将德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一、以“世博实践年”为契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1.科学把握世博教育资源的内涵。一要从世博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中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情感。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明,展示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崛起、文化繁荣、科技创新、民族兴旺的辉煌成就。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体验世博会,从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二要从世博蕴含的世界多元文化教育资源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世博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会,让中小学生置身于全球多元文化的大舞台,进一步增强文化沟通鉴别力。三要从世博蕴含的创新精神教育资源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世博会文化内涵的主要精神之一,要组织学生近距离感受创新创意成果,培养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养成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四要从世博蕴含的文明素养教育资源中铸练学生的公民素质。要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世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良好形象,帮助他们进一步磨砺意志品质、提升道德实践能力。

2.明确“世博实践年”的重点任务。结合世博会的教育资源,重点实施“一个计划、五大系列”:实施世博志愿者激励计划。扎实推进世博志愿精神引领、世博文化展示、世博文明践行、世博创意行动、世博风采宣传等五大系列活动,特别要发动广大中小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世博引风尚——2010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争当世博‘风尚好少年’系列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开展好与家庭的文明公约承诺、文明志愿行动、亲子共游世博园区、创意实践展示、世博“风尚好少年”评选等活动,通过学生自我教育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为世博尽一份力。

3.抓住三个节点,精心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世博前,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前指导,强调与学科德育与育德能力培养结合。要积极协调科委、高校及教育电视台的资源,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开设论坛与讲座,引导教师以世博科技文化传播者的身份,为学生解说世博创意原理,领略世博的科技魅力和文化内涵。世博中,要注重百万学生进园参观及亲子同游世博会的学习体验过程,强调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组织学生结合参观“世博城市最佳生活实践区”等场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创新实践的体验效果;世博后,要注重交流分享和总结提炼,强调“海宝精神”的彰显与传承。通过网上和现场体验参加“我的世博参观攻略”征集活动,促进观前指导,课后延伸,帮助学生凝练“海宝一代”精神,展现良好的道德风貌和综合素质。

二、认真学习宣传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挑战

要认真总结2004年中央8号文件颁发5年以来上海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交流经验,深入分析德育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把握新时期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及其特点,力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根据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重点构建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和相关重大工程的实施。特别要做好 “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和“学生健康促进工程”中与德育相关的“实施方案”的研制工作。精心编制《上海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要深入调研,明确目标,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分阶段实施步骤,积极提供保障。要坚持育人为本,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扩大德育对象管理的覆盖面,加强和完善各类民族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下半年召开上海学校德育工作会议。

三、以“两纲”为重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1.强化课堂育人。继续深入推进《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要重点贯彻落实《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贯彻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稿)》,市、区县教研室要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形成定期联系学校制度和听课制度,要改进课堂教育教学的方式,总结实施“两纲”教育的经验和优秀案例,推进学科德育建设。

2.开展生命教育,实施“学校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颁发“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召开“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及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开展生命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减缓学生因学习、升学、就业及青春期性心理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学生解疑释惑,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心理援助。

要把开展生命教育和“温馨教室”建设相结合。把世博”的理念融入“温馨教室”建设,让教室充满生命活力。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辐射到每一个课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开展讲述“温馨教室”叙事故事活动,组织“温馨教室”教师优秀工作团队项目评选,总结一批“温馨教室”建设的特色经验,弘扬在“温馨教室”建设中涌现的优秀教师团队的良好师德风范。依托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开展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与辅导活动课评选。

3.推进中职德育工作。中职学校要重点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做好《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新教材教学培训工作。将中职校德育课建设要求纳入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开展试评估。要贯彻落实上海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中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根据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生活特点,制定《上海市中职学生成长手册》。举办首届中职校园文化节。建立中职校网络服务平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构建中职校校园网络文化。制定《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建设中职德育师资培训基地,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研究制定中职德育工作专项督查指标,检查市教卫党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情况。

四、全面推进“上海市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提升计划”

教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引路人。要把队伍的专业化培养目标同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转化为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转化为服务学生成长的育人成效。一要加强学科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建设,探索形成学科德育的实施标准。要继续拓展新一轮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筛选和建设,建立覆盖所有学科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培养一批能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带头人。二要推进首批8个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制度建设和研修工作,发挥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三要启动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计划,推进“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和“教师走进经典”活动品牌项目建设。

五、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注重创新德育的途径和方式

1.要切实转变观念,力求德育有成效。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促进德育工作方式转变的先导与前提。要树立发展的观念,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要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观念,让教育成为每个学生追求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一生中各个阶段都有根据自己意愿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机会。要强化潜移默化的理念,立足于目标的隐性化、过程的无痕化。要强化合力育人的理念,统筹教育系统内部、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相互联系,形成育人的整体合力。

2.要主动“融入”。融入学科德育,把丰富多彩的世博教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融入校外教育体系,要更加注重发掘实践教育的精神内涵、要更加注重引导实践教育的体验过程、要更加注重推动实践教育的理论内化。融入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增强教师对科技人文世博的感知和内化,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融入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工程,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优势潜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六、加强研究,把握德育工作规律。

结合《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满足学生求知成才需求,凸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内涵,注重分层递进的学校德育基础内容与目标体系的衔接研究,制定《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基础内容与目标体系》文件;开展“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的需求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开展德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不断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的制度与机制,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中小学创新素质培养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及“上海市学校廉洁教育行动指南”等文件,促进德育内涵发展,提高德育实效。

结合世博会召开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契机,开展中小学生的系列“世博民意调查”,追踪了解学生的感受与收获。形成网上网下相互配合的工作网络,探索构建E-CLASS网络德育平台,拓展网络德育空间,建好中小学“心域网”。探索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继续完善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的“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班主任工作特色案例研究》2009年度阶段总结 点击次数:795  发表日期:2010.1.29   来自 :教科室  作者:课题组  编辑:jks     《班主任工作特色案例研究》通过一、二阶段的课题深化,后期根据“深化教育理念、凸显教育特点、构建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品牌”的目标要求,课题组通过对班主任个体工作特征的研究、分析、提炼和挖掘特别是对班主任成功个体与问题个体的研究,并结合在学校德育管理、教育科研工作中的印证性实践,基本完成了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现将本学年课题研究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自2008年以来,课题组相关人员深化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在这一阶段,课题侧重于班主任工作特色的案例研究,大量收集班主任在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活动组织、师生交流、班级建设、突发事件以及面对新学情的新对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进行资料的归集、分析和研究,不断探讨交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功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原则、方法,更有效的帮助班主任“清晰教育理念、凸显教育特点、构建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品牌”,更快的促进班主任个体及群体的成长与成熟,也从而形成独具风范的树德实验教育特色和班主任队伍。
  (二)课题的德育实践。在这期间,课题研究小组紧密结合学校举办的树德节、生命教育活动月、德育研讨会、迈好青春第一步(初二年级组)等大型教育活动的安排,在学校层面的德育活动中实施课题研究和实践,广泛收集反馈信息,激发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性和特色化。
  学校制度、平台和课题组科研成果给班主任的个性化管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并对其中出现的新思维、新理念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广泛和深入。
  (三)班级主题活动实践。借助班级各种主题活动,课题主研人员(多为一线班主任)都把科研成果带到活动中,把课题研究细化到每个育人活动与环节,在保持独具特色的《教育艺术案例集》、《班主任工作实录》、《班主任工作策略》等文集的基础上,形成我校骨干班主任的个人案例策略集,形成 “班主任个性化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并进一步深化扩大研究的范围,对课题深化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专家交流指导。课题后期,课题组多次接受专家指导,对课题的优化和结题报告进行了多次优化修改。课题组内部也深入开展交流,并与兄弟学校的老师之间开展了系列交流活动,有请进来传经送宝,也有走出去学习交流,促进了课题的完善。
  在理论研究、实践应用和信息反馈整改的基础上,课题组完成了《班主任工作特色案例研究结题报告》初稿,并对相关课题成果进行了汇集。
  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课题研究主体工作已接近尾声,课题阶段目标基本完成,后期工作主要是课题报告的优化、修改和相关课题成果的汇集、应用推广。
  三、阶段主要工作
  1、课题组交流和研究深化。
  2、收集、汇集班主任特色案例和相关资料,出版了《教育艺术案例集》、《班主任工作实录》、《班主任工作策略》等专辑,并在学校层面和班级层面进一步深化扩大应用实践。
  3、结合学校树德节、生命教育活动月、迈好青春第一步(初二年级组)等大型教育活动中进行了结合性应用。
  4、结合课题中心,组织了德育研讨会。
  5、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向专家组汇报,接受了专家组的指导,进行了结题报告的优化修改。
  6、组织了课题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四、课题取得的效果
  (一)班级管理方面的成效
  1、将班主任管理的视野引向更加实效深入的境界
  (1)在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寻找适合校情的研究点。
  (2)在研究中逐步形成班级常规管理的特色模式和理念。
  形成了班级管理特色,如规范管理、阳光管理、心灵教育、快乐治班、争创一流、爱的教育、规划引领、文化营造等多种班级管理模式。
  (3)在研究中思索寻找班主任工作的终极目标。
  2、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学校在工作进程中逐步完善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特色化。
  (1)以课题小组研究的规范系统化,来带动研究成果的规范系统化。
  (2)将研究成果及时宣传推广,促进教育管理特色化。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班主任通过实践和总结,提炼出了班级管理的一些特色:
  如强调班级文化、重视学前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爱心塑造团队、强调遵守校纪、关注后进学生、强化责任养成等多种班级管理特色。
  (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的成效
  1、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班主任培训机制
  2、形成有特色的班主任校本培训模式
  3、促进了班主任评价体系的完善
  (三)对学生成长影响方面的成效
  1、促进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1)班主任与班级任课老师的管理与协调问题
  (2)中考班级管理
  (3)班级后进生管理
  (4)细节管理
  (5)德育管理
  (6)班干部管理
  2、促进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3、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特长的发挥
  4、有效实现了学生成长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
  (四)课题的行业影响
  课题的校外影响主要是交流和培训,从2007年课题陆续取得成效开始,以学校为基地的学习和深入省内各地的交流培训就一直在持续实施。
  其间,省内外各兄弟学校来校进行的班级管理交流近10次,走出去的交流10余次。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课题组我校龚春梅老师在全省初中班主任工作培训会上、在西昌民族地区骨干班主任培训会上、在泸定全县班主任培训会上做了关于《初中班级管理》的专题报告,谢华老师在我校青年教师学习会上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了主题为“新老教师交流,共讨教育方法”的互动讨论,在成都市骨干班主任培训会上作了专题发言。牟志军08年在青羊区教育局、教培中心的爱心教育专题交流等。曾庆沙老师在我校德育研讨会上做了“培养阳光少年”的专题发言。沈光琼、蒋蕾老师在初三年级工作会上就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与与会的全体老师进行了交流,吴金玉、王芸老师在初二年级工作会上就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与与会的全体老师进行了交流…
  五、课题取得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1、课题研究使学校教育科研落到了实处
  2、课题研究使班主任学会了反思自己
  3、课题研究使班主任提高了科研能力
  4、提炼出不同班主任类型,形成班主任品牌
  在学校班主任管理中,充分体现出尊重班主任的教育个性,使班主任感受到在工作中能自由创作的意义和乐趣,享有受尊重,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只要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开展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学校都会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的实施。因此,出现了一批不同风格、不同品牌的治班理念和个性化特色班主任。
  (1)“三育管理”出人才
  (2)一部“班法”治“天下”, 一片爱心润心田
  (2)爱的无痕教育
  (4)营造阳光氛围,培养阳光少年
  (5)懂尊重的“后妈”,心相印的教育
  (6)坚持原则,宽严有度
  (7)传扬《论语》思想,勇争一流班级
  (8)快乐十三,快乐老班
  (9)“一二三四”的治班品牌
  (10)情感育人,规则治班
  (11)真诚关爱、理智治班
  (二)实践成果
  1、结集出版了2期《班主任工作特色案例集》
  2、形成了《班主任工作实录》文集
  3、形成了《班主任论文集》文集
  4、形成了《班主任工作策略汇编》文集
  5、形成了《班主任思想录》文集
  6、形成了《班主任培训手册》文集
  7、班主任论文发表及获奖
  五、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认为,在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一是课题研究内容方面,初期对课题定位存在偏差,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中后期才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课题的研究内容的重新定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了课题进进程,造成了前期的人力、物力浪费。
  二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课题开始的研究思路采取的是从上而下推行,在研究中发现这样的推行存在很大的困难。课题组经过反思后调整了研究思路,让课题研究自下而上。让教师用贴近教师生活的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来真正走进研究,才打开了局面。在随后的研究中,一直遵循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这样一个过程,使得研究能够层层深入。
  三是课题成果资料的日常收集相对零散,不利于后期课题汇集、总结。
  六、后期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工作
  一是课题研究范围需要拓宽到对班主任工作的全方位研究,并更多地服务于学校德育管理和班级管理的需要。
  二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理论水平的培养,要通过常规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深化运用,促进形成科学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更加科学、有效的体系。
  三是要通过持续的深化、宣传和贯彻,带动更多的班主任甚至科任老师参与课题实践,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