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瑞:为什么说毕业后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33:11
摘要:据北京9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跳槽率达到70%。
在对大学生频繁换工作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发展空间小”占30%,“待遇低”占21%,“学不到东西”占16%,“领导管理不善” 占14%,“不能学以致用”占10%,其它占9%。
在对不同学历、职业和年龄的群体进行“喜欢自己工作的程度”的市场调查中数据显示其比例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学历的增高,“很喜欢”现有工作的青年比例越来越少,从初中文化程度群体的34.9%逐渐下降到本科群体的19.4%。
对于此,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对所在单位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大学生则辩解,工作环境和预期相距甚远、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待遇低是迫使他们频换工作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跳槽事件在我们周围也是屡见不鲜。究其离职原因时也听到了很多大学生关于上述离职原因的阐述。以笔者从事人力资源多年及和无数应届毕业生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我发现目前多数大学生的心态普遍不对,他们对自已的职场定位还不清晰,没有开始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或者从心理上拒绝这种转变。
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都怀有满腔的梦想和激情,梦想着成为一匹被人赏识、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却没有参透明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以在入职后就会发现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和他们理想中的环境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应届生总在不停的变换工作,并且始终抱有“下一个工作肯定会比这个好”的想法,终日寻觅却不得结果,只能像一个“跳蚤”一样,终日“跳跃”在各个企业之间,还乐此不疲……
有感而发,每每在给企业做新员工入职培训时,我总喜欢拿本文章开头的案例做为引子,以此警醒那些准备“蠢蠢欲动”、“施展抱负”的有志青年。我告诉他们:“一个人毕业后5年的积累最能决定自已命运。所以毕业后这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一个人毕业后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
“毕业后这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我们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定位。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命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鞋。” “所以毕业前几年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
当有人问到我如何才能把握好自已的第一个5年,我一般会告诉他们“想要迅速找到自已定位的惟一秘诀就是沉淀。我们看到很多大学生自认为才高八斗,无人能及,尤其是对那些学历低但跟随老板多年的上司更是不屑一顾。总认为这种低人一等的生活不是自已想要的。然而,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所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有价值。人有被人利用的价值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
我们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大学生只有克服浮燥的性情和投机取巧的速成心理,给自已的人生做一个清晰的规划,列出自已未来的人生蓝图,并把他分解到你的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的行动计划中来,这样才会加快你进入人生佳境的脚步。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期(0-20岁),这个阶段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意识初步形成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探索期(20-30岁),探索期按人的意识行为的转变有这样一个顺序行为:试探-尝试-转变-初步承诺。第三阶段是成长期(30-40岁),也是人在职场中的各种意识的稳定期和建立期,第四阶段是成熟期(40-50),是人在职场价值最大化的阶段;第五阶段是秋暮期(50-60岁),落叶知秋的年龄,属于职业生涯退出阶段。
从职业生涯的五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尚在职场萌芽期时就参加工作的话,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这种人在社会中需要用比较久的时间去寻找自已的“位置”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但是正因为来自于外界的种种“压力”所以才造就了当今的“富一代”。从多数人的正常人生轨迹来说,一般来说在25岁右右确定下来自已感兴趣且愿意长期从事的工作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只不过长期无效的积累会徒添你生活和工作的盲目而已。但是如果一个人30岁还在不停的变换工作,没有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的话,就有点危险了。正如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 你不停的盲目选择就注定你30岁以后的漂泊和居无定所,毕竟大器晚成的小数概率是不适合大多数人的。所以孟子提出的“三十而立”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特点的。这也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出的为什么毕业后5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黄金时期的原因。
一般来说,一个人从成长期过渡到平衡期后,也就是你工作的第十年,你一个月赚的钱会相当于你工作第一年头的一整年的工资。正所谓三年一小变,五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是也。
所以希望看到此篇博文的朋友,假如你身边有正在进入职业生涯探索期的朋友或亲人一定要把这个道理告诉他。因为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就业也好,择业也罢,创业亦如此,只要奋发努力,都会成功。只是切记生命的承诺不能交给别人。
对个人来讲,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生涯就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对企业来讲,职业生涯管理更是一种人才管理手段,是一种激励人才、留人才的手段。最后希望每位职场人士和管理者都可以管理好自已或他人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