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香港的这一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27:40
推荐一篇好文章,是香港的文化人陈冠中写的。他用文化的角度来看现在的香港,比用政治化的角度来谈论香港要真实,准确和有建设性多了。
7月1号下午,数万香港民众带着不同的诉求走上街头,搞手们:不同的党派团体等等,会觉得这是他们的战果,但是其实,这样的集体散步不属于香港的任何党派和团体,而是属于香港人自己的。这些年,香港的普通百姓对于标榜民主的政党是失望的,民主派议员的支持率下降,并不是因为香港人亲中的多了,而是这些议员并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有认真地为了香港的未来和市民的利益着想,为的只是把政治命题当作自己的政治资本,对于这一点,香港人是看清楚了。
但是同时,香港人追求自由,追求民主进程的信念从来没有消失过,他们选择七月一号,并不是认同这些搞手,甚至他们当中很多人反对其中一些政党,他们冒着炎热走上街头,为的是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和表达自己的信念。
陈冠中在他的文章里面提到,政党利用对立亲中和民主这样的议题,相对香港市民的观念已经是滞后了,应该退出历史舞台,香港人现在需要的是,务实,和谐,包容,协商,来面对挑战。
这些政治人物是否真的为香港和香港人真正着想过?如果是真的,就不会在天星码头被清拆引发民众关注的时候才站出来,过去五年的咨询,这些人做好了自己的这分工了吗?皇后码头清拆,也被上升到党派之争,但是有没有问过市民,他们更在乎党派政见还是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
很高兴看到香港的民间团体,还有一些年轻人站出来,思考发展和进步的真正含义,思考文化历史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意义。这个时候的香港,才开始让人觉得,有了真正的公民社会的意识。港人治港,每个香港人都需要参与。
香港的自我认知-陈冠中
我想说说香港自我认知的三个误区,一个是错觉、一个是假命题、一个是滞后意识。
错觉
这个错觉是一位大陆朋友提醒我的,他来了香港十几年,在商界做事,他一直想说服我:香港其实比中国更中国!你看,香港警察叫做差人,派出所叫差馆、衙门,好像还在清朝。加上香港有许多传统庆典,一些中国节日还是法定假期,这些内地都不如香港。更不说新界的乡规民约尚受到认可。
我这位大陆朋友并没有全错。我们在小学中学还读过《论语》、《孟子》、《庄子》。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朋友告诉我,她一九四七年出生,五三年上小学,一直到了中学毕业都没有读过《论语》、《孟子》、《庄子》。我们知道六十年代有文革对中国旧文化的清洗,七十年代还批孔,要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学才受重视,可以说有三、四十年,几代的大陆人很大部分没有在基础教育时期正式学过道统经典。所以,近年中央电视台一个讲演《论语》的节目会引起轰动。九十年代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庄子漫画集在大陆出版,反应也很大,正因为几代大陆人这方面的欠缺。
说大陆人一定比香港人在方方面面更有中国文化,或许是有点错觉成分。香港人不应妄自菲薄,我们的中国底蕴也不弱。
不过,我不会同意一面倒的说香港比中国更中国。因为香港人对当代中国的认识是远不及大陆人的。除了当代的人文地理外,更有一种特殊的当代文化是香港人陌生的,我称之为国家文化。这个国家文化是由共产党人启动的,在一九四九年前已在各根据地如延安慢慢成形,四九年后通过国家的力量变成国家文化,早期往往是对苏联「老大哥」的模仿,后来发展出中国自己的特色,成为当代大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不等于民族文化,也不相同于晚清以来的各式救国文化。内地人士经常简称国家文化的载体为「体制」、称其衍化为「国情」,内里有许多潜规则。对这个国家文化,很多香港人的确是不太熟悉的。
所以,当社会贤达叫香港人多理解中国的时候,他们也等于在叫大家学习这个国家文化。香港人之中最早了解国家文化的大概是北上的商人和专业人士,现在好像特区高官也有点掌握国家文化了。
至于当代的中国人文地理,香港人知道多一点、兴趣大一点确也是应该的。
至于当代的中国历史,在大陆只有一个官方版本,我建议港人多参考不同的观点,这样才对得起讯息自由的香港。
至于传统中国文化,香港人固然可以多学,大陆人则更应补课,而且每一代都要重新学习。
假命题
近年住在北京,常听到有人问别人,你是哪里人?有人回答说是河南人、广东人、上海人、天津人,从来没听过有人说:我是中国人。难道他们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当然不是。只是中国的身份与地方的身份是并存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
可是在香港,有一些社会科学家做统计调查,在同一条问题中,要你确定其中一个选项:你是香港人、中国人、中国香港人、还是香港中国人?
这样的问法,结果每个选项都有人挑选。
如果拿这样的问题去上海、北京,问北京人你是北京人还是中国人,只准挑选其一,也可能各有人选,结果让人吃惊。
本来是可以兼容、并不是互相排斥的选项,硬放在一条问题里,要大家做一个选择,其实就是在制造分化。
社会科学家用貌似客观的社会科学方法及语言,在香港制造了一个假命题,并因此人为的制造、加深及延续了社会的分化和对立。
偏偏香港有两派政治人物喜欢利用这样的调查:
一派说,你看,香港回归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说明中国不能相信香港人。
另一派说,你看,香港回归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说明香港人不愿意认同中国。
两派人物利用分化香港作为自己的政治本钱,论据则基于社会科学家营造的一个假命题。
我多次在香港用中文演讲的时候,会问在场的人士一个问题:有谁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请举手?从来没人举手,只有一次有个年轻人举手说他是马来西亚人。
以我这些不科学的调查,我会说香港华人都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所以我的结论是回归后香港不存在国族认同问题。
但为什么我的不科学调查结果,跟社会科学家的调查结果会差距这么大?我相信要检讨的是社会科学家。
其实只要社会科学家把问题分成两条,结果就会完全改观:
第一条是:你承认你是中国人吗?
第二条是:你承认你是香港人吗?
我相信,两条问题回答承认的比例都会很高。
重复一遍:中国人和香港人的身份本来就应该是并存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只是香港的社会科学家用谬误的方法硬制造了身份撕裂。
滞后意识
过去二十多年,香港人的主流价值观中,亲中与民主的成分都加重了。这两种诉求的互动和张力,很微妙的共同成就了回归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局面。缺了其中一种,或向其中一种一面倒,就没有了彼此之间的制约,情况恐怕只会比现在更坏,因为若果人人都过度听话,实教人很难「忍手」不伸手过来,甚至会有聪明人开大门发邀请函,但若过分不听话,则会出现高度敏感的局面,引起过度反应。两种情况都可能颠覆掉高度自治。所以港人应该感谢两边固执己见的热心人和积极分子,因为他们的同在,产生的平衡效果符合了香港最优化的利益。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到了亲中与民主的诉求就如法治和自由成为香港的主流价值的时候,亲中与民主作为对立化的争论议题反而会淡出。
这几年更多港人亲中。这是顺理成章的,不亲中亲谁?我相信,以后绝大部分的政治人物都是亲中的,亲中与否将不是一个对立的选项,因此不必再成为一个分化性的政治议题。
同时,普选按基本法实现后,反对普选就是反对基本法,因此赞成或反对普选,以至加快或延后普选,也不再是政治争论焦点,到时候所有政治人物都成了民主派,民主也不再是个正面或负面的标签。
回归已十年,亲中与民主作为政争议题也该早日退出香港的政治舞台。这对香港是好事,因为九七前后许多政治纷争和社会对立,往往是源自这两大争论。
所以,当一些政治人物继续利用这两个议题作为政治本钱的时候,他们要知道现实跑得快,他们的意识快要滞后了。而更重要的是,很多香港人的意识早已超越了这两个议题。
拜基本法之赐,香港终于循序渐进到了超越过渡期、进入正常期的契机。现在是协商的时候。结束不必要的对立议题,剩下共识的成果,肯定有利社会和谐,让港人能专注的去应付时代的新挑战。
-------------------------------------------------------------
广东河源发生农民工讨薪被打致死的事件,政府刚刚在上周五公布了修改后的劳动法,新法例如何有效保护劳动者,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星期二的“总编辑时间”里面我会选读一些观点。
另外,更多内容,请到www.my151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