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大师乔姆斯基北大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00:46
感谢导师的提供的信息和发出的命令,感谢北京的朋友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使得我终于在8月13日的晚上7点之前,进入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聆听了慕名已久的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姆斯基的演讲。
首先北大周其凤校长致辞,接着进行授予乔老名誉博士学位的仪式,之后握手合影留念。休息五分钟,大师脱下厚重的学位服之后,即发表了英文演讲,题目是Contours of World Order: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大师并不是特别慷慨激昂那一类的演说家,可能一贯风格使然,可能因为年事已高。他应该是用喃喃自语的音量和语气非常平和地发表演说的,但是显得很冷静,很理性,也很犀利。

他主要分析了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挑战性的两大威胁(two major threats to decent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核战争。谈到环境威胁的时候,他提到了哥本哈根和纽约举行的致力于应对环境问题的会议其实并无进展(both virtually had no progress),对于环境的关注和担忧(environmental concerns)是很必要的(loom over the future)。There is no need to elaborate on enviornmental catastrophy. (没有必要去赘述环境问题会带来的灾难,大家都心知肚明。)他还指出目前对于环境问题的时间、范围(timing and scale)等的预测(forecast)太过乐观了(too optimistic),实际情况可能严重两倍(twice as serious as predicted),甚至更糟(could be worse)。大师更强调还有比二氧化碳本身对环境更有威胁的(more dangerous than carbon dioxide)。他提到一些新兴崛起的国家(newly emerging nations)拒绝分担(not share global missions)全球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使命,这是致命的错误(fatal flaw)。我们不能赢得了一场战斗,而失去了整个战役(win the battle, lose the war)。他说有些国家发动开展一些活动(campaigns)试图减小大家对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关注(dismiss concerns over envionmental problmes like global warming etc.),他们只关心最大化(maximize)他们的短期(short-term)效益,这样就会忽视自身行为对他国的影响(ignore impacts of transactions on others)。这样就会有风险(risks),有隐患,就会发生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及其他。这些观点和立场从他们本国来看不是不理智、不合理(not irrational)的,但是宏观来看,是要不得的。

在谈到第二个威胁:核威胁的时候,大师说目前西方世界都把重心放在伊朗这个国家身上(current focus lies in Iran),说2010年是伊朗年(Year of Iran),说它是对全球秩序最大的威胁(greatest danger to world order)。可是,大师摆出一系列事实,说这个国家的周边,三个核国家,两个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伊朗的邻国有两个战火不断。伊朗所在的地区都没有实现无核化,特别是以色列没有对无核做出承诺,这都是核战争的隐患。而且,美国的军费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军费的总和。这么一分析,听众自然就会得出伊朗核威胁论来自哪里的结论。大师甚至重申,美国才是对于全球秩序最大的威胁(greatest threat to world order)。

然后,大师说明了来自美国的威胁在何处。他界定了“稳定”(stability)与“destablizing”(即:稳定就是对于强权的顺从Stability is the obedience to powers),以黎巴嫩、巴西、土耳其(Lebanon, Brazil, Turkey)等国的选择以及后果为例,更强调了美国的帝国意识形态(imperial ideology)带来的隐患。他指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方法(one of the prevailing principles of social order)就是建立无核区(to establish nuclear free zones),签署核不扩散(nuclear nonproliferation)条约,可是2005年布什政府(Bush Administration)坚持退出(withdraw)了《核不扩散条约》且拒绝做出“明确的”核裁军承诺,说明其缺乏对此重大事宜的认真考量(lack of serious concern)。

大师也回顾了美国的近代史,从二战(World War two)后拥有世界近一半的财富(half world's wealth),到上世纪70年代占有财富减少25%、统治地位有所下降(dominance declined),世界上出现三个全球工业金融中心(three major centers, global industrial centers)的时期,再到前苏联解体(Soviet collapsed)后美国没有战略眼光(not strategic)的应对(response to it)。他提到了北约组织的壮大(NATO expanded),说到美国所做承诺的非言语性(pledges not verbal),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做一切决定的动机(US motives)就是阻止你追求独立的进程(to prevent you from pursuing independent course),美国就是想统治世界(imperial dominance)。大师也讲到了石油资源(oil resouces)最丰富的几个国家:分别为第一名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第二名伊拉克(Iraq)和第三名伊朗(Iran),及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微妙影响。

乔姆斯基又说到全球力量转移(global shift of power)论,谈到了中国和印度。指出两国目前在世界上按照国民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排名很低。特别分析了越来越高的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growing US-China trade deficit)产生的原因和减少(reduced by 30%)的前提(If only value added)和可能性(likely to come in coming years)。这里,大师指出以收入发展(income growth)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是误导人的(highly misleading)。大师强调用GPI(真实发展指数,即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而不是GDP来评估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性,因为GPI包含有很多GDP中不包含的因素。可见乔姆斯基对以GDP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很不感兴趣。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尽管是一场生态灾难,但是照样会显示GDP的增长。

结尾部分,乔姆斯基说过去的几千年(past thousand years),不过是白驹过隙,不过是一眨眼之间(flick of eye)的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very brief time)。现在人类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defining moment),很多的物种(species)处于危险境地(jeopardized),甚至濒临灭绝,整个宇宙(cosmos)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期(crucial era)。我们更应该好自为之。

精彩的演讲赢得了2000多名在场师生的热烈鼓掌。接着,哈佛大学教授黄正德(James)主持了后面观众提问和大师答疑阶段的互动。观众是通过书写小纸条的方式提问(中英文均可),黄教授对问题进行筛选(甚至翻译)再请大师当场作答。虽然年过八旬,大师思维敏捷,反应神速,表述清楚,回应巧妙。下面列举一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提问和回答。

提问1:您认为具有征服精神的美国还能够容忍崛起的中国多长时间?
回答1:It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competition. (这取决于竞争的本质。)征服如果是通过武力(violence)和肮脏(filth)来实现,就不值得称颂了。US has its navy in southchina sea, while China has no navy in the Caribbean Sea / (nearby straits?).(中国在加勒比海没有海军部队而美国在南中国海驻有海军。) 还讲到欧洲殖民者用美洲原住民所不具免疫力的病菌灭绝当地人口的历史。当然,中国的崛起过程中也不无问题。China has enormous internal problems to fix, like democratic rights, integration of diverse societies, relaitons with neighbors. How to address them requires massive commitments. (中国也有大量的内部问题需要处理,比如民主权利、各社会阶层融合、与邻国的关系等。解决好这些内部问题就需要极大的努力和付出,以及大量的时间。)

提问2:您怎么勾勒自己的一生?
回答2:从孩童时代起(from childhood),我就希望自己的一生关注两件事情,一是科学(one part is science),一是世界的问题(the other part is the problems of the world)。我一生关注的科学领域和世界问题很多,可是我的努力没有变(commitment unchanged)。要为整个人类做一些事情(do something for the entire species),当然还有为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的发展做些事情。

提问3: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您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让世界更和平?
回答3:有些事情我们无能为力,比如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空间军事化(militarized space),但是我们总可以对于我们可以施加影响的领域和社会产生影响(We can have an impact on our own community and society),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找到你能力所及范围内可以做的事情。(Find whatever within your power to contribute.) 中国应该不难找到这些她可以做出贡献的领域。(China should have no difficulty in finding those areas in which it can do something. )

提问4:您对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即一次考试决定人才选拔的制度)怎么看?
回答4:有价值的。(There is value.) 虽然其他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其他的做法,理想(ideals)的方案是完全让学生们追求自己的个性和兴趣(pursue interests),发展自己的能力(development of capacity),但任何考试都有局限(limits of any exams),中国现行(temporary)的高考制度(reliance on single test)也不能不说是明智(wise)的方法。

提问5:您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请问您大学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回答5:You really want to know the truth? (你真的要知道真相吗?)(观众笑)我曾经憎恨高中(hated high school),也逃课(skipped classes),课程安排很严格死板(rigid curriculum),那个时候就像黑洞(black hole)一样无聊。后来看到大学的课程目录(catalog),一下子兴奋(excited)起来,特别渴望去上各种各样的课程(eager to go to take all kinds of courses)。可是当我真的上了这个大学,我发现它就像另外一个高中(very much like high school)!我甚至想过辍学!(I even thought of dropping out!) 知道后来一位老师建议我去修其他领域的研究生课程(take graduate courses in other fields)。我的确这么做了,开始研究数学、语言学、哲学(maths, linguistics, philosophy etc.)等学科。毕业后我被麻省理工(MIT)雇佣,实验室的头(head of the lab)当时让我做一个机器翻译的项目(machine translation project),我还曾对他说这是浪费时间(told him "It's a waste of time!"),呵呵,谁知后来这成为了热门的有很大需求的技术(a most vibrant force now)。所以我的人生轨迹是很偶然的(accidental life),不能够给大家做榜样(no model for anyone)。

提问6:您怎么看待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模式”的谈论,比如“中国民主模式”,“中国发展模式”等?
回答6:所谓“中国民主模式”(Chinese mode of democracy),如果有,就是缺乏民主(lack of democracy)!历史上,韩国(South Korea)曾经有恐怖的独裁(brutal dictatorship),后来被推翻(overthrown),建立了现在璀璨的民主(thriving democracy)。所谓“中国发展模式”应该说早在毛(主席)的时代就已经奠定基础了(laid in Mao's time)。它让成千上万的人摆脱了贫穷(get millions out of poverty),国家收入(national income)大幅增多,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效果(spectacular results)。

提问7:您对环境问题(comments on envionmental issues)怎么评说?特别是城市农村地区(evaluaiton of urban rural areas)的问题?
回答7:农业生产减少必不可少(Agriculture reduction should be done)。但是如何去实现这个缩减(but how should it be done?),没有人能轻松地给出答案。(No one has an easy answer.) 以厄瓜多尔共和国(Ecuador)为例,...活在生存线的边缘(on the edge of survival)。就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公式(no formula)。这个问题没有答案。(There is no answer.) 对不起,这可能算不上是个好的回答。但我只能这么说。

提问8:对于一个无助的个体,梦想着改变世界有什么意义?
回答8:历史上,无助的个体为改变世界而做出贡献的有不少案例。(In history, helpless individuals have done a lot to change the world.) 比如南美最穷的国家(the poorest country in south America)选出了来自老百姓自己阵营和阶层的人做总统(elected one out of their own ranks to be the President),这比美国的大选都来得精彩(remarkable election,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States)。一个人,我们很无助;然而,联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成就很多。(Individually, we are helpless, yet, collectively, we can achieve a lot!) 以麻省理工的校园为例,上个世纪50年代,你只会看到白人、男性、穿着考究而正式(white males, well-dressed);而现在你可以看到一半女性、弱势/少数群体,穿着随意(half women, minorities, informal dress and relations),这也反映了更为轻松随意的人际关系。

提问9:您会如何排遣压力?
回答9:Go to work! (去工作!)(掌声!)

提问10:你怎么看待奥巴马总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件事情?
回答10:当时就有记者询问我这个问题,之后我也很多次地重复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想我会多次重复我的答案。他对人类和平没有做任何贡献。(He did nothing for peace!) 但是,按照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标准(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他是个好的候选者(He was a good candidate)!

整个活动从晚7点准时开始,持续到9点半钟,非常高效,气氛良好。我有些担心82的老人在这样”众目睽睽”之下发表演讲,又飞快地运转脑袋回答这么多问题,说那么多话,会很吃力。呵呵,一切看上去都还好。大师圆满完成了他在北大舞台上的展示和沟通,相信也获得了更多中国人的尊重!我也很辛苦,呵呵,一直奋笔疾书做笔记,记了十来页呢!不过,因为写得飞快,字迹难免潦草,现在复现出来,还是会有一些困难的,呵呵,如果出现偏差,还望大家见谅并指出啊。

整个北大的组织工作我觉得是十分漂亮的,从之前网站的制作,网络预定入场券,到讲堂外的横幅、舞台上的布置,还有每个人分发的制作精美的介绍大师的小册子等等,但是有两点小小建议我想是值得提出来的,为了以后做得更好嘛。一个是关于校长致辞的。当着乔姆斯基的面,说“今晚,对您是个光荣的时刻。”好像有所不妥吧。还有“您是.....评选出的十大科学家中唯一幸存的一位(见下宣传语)”也不是特别合适吧。另外,致辞中大量的介绍“这个想法是谁动议的,谁努力推动的,谁谁谁同意的,最后决定授予大师荣誉博士学位”,也略显啰嗦,反而忽略了大师本身的成就呢。以上几点请起草校长致辞稿件的人员以后可以多注意了(当然其实大家也都辛苦了,其他的内容都很好很合适的呢),毕竟有个适切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在内。

另外一个建议是关于口译人员的。事后听说舞台上的口译是外面翻译公司请的,而不是北大自己的学生,有些意外,因为4月带队北大模联的时候,见到了那么多口语极棒,风度翩翩的同学啊。口译的女生也可爱,做了很多准备,基本是一直面对稿纸朗读的。但是,不可以接受一上来“晚上好”翻成"Good night!";还有Chomsky(乔姆斯基)的读音从头到尾是“扩姆斯基”,这可是国际通行的读法啊!还有“唯一幸存的”翻译成"the only alive one" 而不是"the only one alive"。还有“我们以后就成为一家人了”翻成"We become one family member",而不是"We become members of a big family."或者"We become family members to each other."等。还有一处,翻译“......一百个著名学者之一”时,口译人员读了listed as top one之后停了好几秒钟,再接hundred,我当时都替她捏了一般汗呢,呵呵。这样的断句最好还是避免啊。不是说口译人员不可以犯错,呵呵,我们没有这么苛求的意思,我自己也做口译、教口译,也犯过错,慢慢从积累中、从错误中学习,呵呵。但是,我还是要说,这么重大的场合,基本的功课还是应该做足的,这里说的就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不弄清楚演说者名字的读音,应该是不敢上台的啊。口译人员,其实勤能补拙的,靠我们对任务的重视和前期的细致入微的准备!

回家的路上,地铁里,听到几位男子在议论,结论是“北大没有人才”,“北大英语水平太差”等等,我听了都觉得挺难受的,我想跟他们说,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我知道那么多优秀的北大英语学习者和语言运用者啊。(听众耳朵里传来的同声传译我没有听,相信是很不错的吧。)再想想看,82岁高龄的大师会不会心里也生出这样的困惑,说北大号称全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竟然连我的名字都没有读对,是不是可以下结论说,中国就没有英语说得好的人了呢?可见,我们常说的所谓使命感,就在这里啊。一个小小的个体,往往代表着更大的群体形象,很多人就是通过你去了解、去定位这个群体呢。所以,我们真的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我们所代表的学校,我们所来自的省市,我们所工作的单位和我们的国家最好的形象大使!



【新华网】 首次来华的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教授13日晚来到北京大学,接受北大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他表示,自己一生致力于政治和科学研究。 活动当晚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举行,吸引了2000多位在京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语言学、哲学、数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参加。许多人是事先从网上报名才领取入场券的。 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乔姆斯基教授作了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也很关注国际政治,他在演讲中分析了伊朗、伊拉克等目前全球热点地区的形势,阐述了自己对欧洲、美洲、亚洲等主要地区发展趋势的判断。他最后指出,我们正处在地球非常重要的时刻,作为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物种,我们将影响到地球生存。 在回答学生关于“对自己如何描述”的问题时,乔姆斯基说:“我对自己的一个勾勒是‘不变’,尽管情况在变,但我的承诺一直没变,我一直致力于为全人类解除苦难;另一个勾勒是‘科学研究’,我希望把余生用于科学研究。” 据介绍,今年82岁的乔姆斯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委员、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在美国“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排名第一,也是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世纪全世界前10位最伟大科学家中目前唯一在世者。他建立的理论学说不但在语言学发展中掀起了一场“认知科学革命”,具有里程碑地位,而且也推动了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的发展。
【新京报】 “当代认知学之父”乔姆斯基昨晚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了规模颇大的演讲会,除了再次批评美国外交政策之外,他指出中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此行先访问了台湾,北京期间还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第八届生成语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乔姆斯基北大演讲会很久以前就一票难求。此行被主办方称为继上世纪罗素与杜威访华之后,来华访问的最重要的西方哲人和最重量级的世界著名学者。在名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中,如同其多年观点,他再次批评美国在世界日新月异时依然维持冷战后控制世界的全球思维。  在演讲和问答中,乔姆斯基也提到了对中国的看法,他指出,中国依然存在环境、生态等问题。他也表示,中国未来会从集装工厂向高科技的方向发展,会对世界起更大的影响,也应该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人物小传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乔姆斯基是生成语法学学科创始人,影响了此后心理学、哲学、信息科学甚至脑神经科学等一系列科学领域。这些学术的蓬勃发展被称为是人类学术史上的“第二次认知科学革命”。  乔姆斯基被公认为“当代认知学之父”,被《科学》杂志评为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中唯一在世者。自越战开始,乔姆斯基开始投入大量心力关心时政,成为美国最知名的时政评论家和反战代表。
讲座信息(英文):
Public Lecture by Professor Noam Chomsky, Peking University 2010
— Ceremony for the Conferment of the Honorary Doctorate on Professor Noam ChomskySpeaker: Professor Noam Chomsky, Institute Professo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Organizer: Peking UniversityCo-organizer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Tsing Hua University, Beijing ForumTopic: Contours of World Order: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Venue: Peking University HallDate: August 13, 2010 (Friday)Time: 7:00pmLanguage: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