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石:蒋介石日记中暗藏对宋美龄不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1:44

『名人面对面』 杨天石:蒋介石日记中暗藏对宋美龄不满

2010-08-12 21:59:28

归档在 戈辉直播 | 浏览 19959 次 | 评论 35 条

    对于研究民国史的历史学家来说,触雷的几率非常大,如杨天石这般常年研究蒋介石日记并成书出版的尤甚。2002年,他所著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出版。第二年,竟有人在网上挂出“公开信”,指责杨天石颠倒历史黑白,意图帮蒋介石这“头等战犯”翻案。面对大字报式的攻击和莫须有的罪名,杨天石并未理会。其书经过层层审核,也并未被发现有言过其实之处。如今,他又相继推出了《蒋介石日记解读》上下册,引发各界热议。

在杨天石的眼中,蒋介石作为一党之帅,是一个坚毅并有远见之人。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有暴躁、多疑,甚至好色的缺点。从一党之帅的蒋介石性格为管,也许我们能一窥两党从最初意见相近却最终背道而驰的隐秘。

 


    早就听闻杨天石老先生个性直率,频频会爆出些猛料。近观身高一米八的杨老先生,气质儒雅,一派学者风范。

 

 

毛思诚家中墙壁暗藏密档,成初期研究宝贵材料

许戈辉:通过看您的这本书,我感觉您的研究很多是对历史的补充,但是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或者我们所持有的历史观念的一种颠覆。是什么样的契机和因缘,让您去关注民国史,尤其是蒋介石这样一个主题?

杨天石:我们的历史书上对蒋的定义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所以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后来我为什么对蒋介石有了兴趣,而且花了几十年的工夫来研究他?主要是因为我的工作任务。我大概从1976年开始参加编写《中华民国史》的任务。这部大书是当时周总理,董必武,吴玉章,这样一些老革命家提出来的。我之所以从文学转到近代史这行里来,就是因为参加编写《中华民国史》。我最初写作的是《中华民国的创立》,那么中华民国的创立就是辛亥革命,所以我最初走入近代史领域研究的人物是孙中山。《中华民国的创立》出版以后领导给我的任务就是写《中华民国史》的第二编第五卷,就是写北伐战争。这段历史孙中山已经去世,主角是蒋介石了。因为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是北伐的领导者。

    许戈辉:这个是兴趣的缘起,但是您在那个时候能够看到的资料,我觉得完全不足以颠覆您自己原来对蒋介石的固有观念呐?

    杨天石:当时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文革期间发现的一批蒋的档案。这批档案是上个世纪30年代,蒋介石交给他的秘书叫毛思诚,毛思诚就派他的后人把这批东西藏在家里面,而且把它砌在墙里边。文革期间红小兵抄家,就发现墙有点怪,他们就把墙砸破了,砸破以后就发现了这一批材料。包括蒋的日记,蒋的来往函件。红小兵很觉得找到了反革命大头目的黑帐,所以他们没有一根火柴把它烧了了事,而是作为一个成绩报告给浙江宁波市的革命委员会。随后这批材料就转给了南京的中国第二临时档案馆。这批东西对一般的读者是不开放的,但是对我们是开放的。我大概是最早看到这批墙壁里的秘密档案。

    许戈辉:您当时看到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您的思想是怎样发生转变的?

杨天石:我首先注意的是“中山舰事件”。对这个事件国共两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国民党说是共产党的阴谋,共产党说是蒋介石的阴谋。蒋介石在1926年就讲过,他说中山舰事件的秘密,有许多我现在不能讲,你们要知道话,要等我死了以后看我的日记。有了这批日记,同时还有了当时审查“中山舰事件”的卷宗,保存得很完整。我就写了篇文章叫《中山舰事件之谜》。就是说事件的背后既不是国民党的阴谋,也不是共产党的阴谋。这篇文章写完以后,大概胡乔木看到了,就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真正地把“中山舰事件”这个谜团解开了。胡乔木还接见过我一次,他说你的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这样走下去。

 

 

蒋介石日记坚持57年,长达千万字

    许戈辉:为什么您能成为第一个看到蒋介石日记的人?

    杨天石:从80年代我就看蒋的日记的摘抄本,而且我已经出版了一本书叫《蒋氏密档与蒋介石真相》。我就是根据那批墙壁里的档案写的,所以叫“蒋氏密档”。所以到2006年美国胡佛档案馆(的蒋介石日记)开放以后,我当然很高兴。我可以说是它开放以后,全世界第一个去看这个档案的人。胡佛他们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一本书,所以他们要开放这个档案,当然首先想到邀请我去看。我看档案之前,心里面还是有点惴惴不安。因为以前看的都是摘抄本,摘抄得是否恰当,有没有把一些重要的东西给漏掉了,或者歪曲了,或者修改过了。只要有任何一个情况,那么就说明我以前做的研究落空了,我那些结论就站不住了。我第一次去在那里待了两个月,看完日记以后我心里的石头落下来了,当年我看到的摘抄本摘得很好。我前后去了4次,总的时间大概是8个月到9个月,总算是把蒋介石53年的日记看完了。

    许戈辉:他的日记大概量有多大,比如说多少字数?

杨天石:他的日记记了57年,其中丢掉了4年,丢掉了4年。多少字数,这个很难统计,因为他是用毛笔写的。这几乎是没法统计,我估计大概应该有1000多万字。他基本上是一天不断。哪怕这一天蒋介石他住医院了,也会写两个字“住院”。到了晚年他的手肌萎缩,手抖得拿不了笔。他也坚持用歪歪斜斜的笔迹留下,“手抖不能记事”。所以他这个记日记本身,给让我觉得蒋这个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坚毅永恒。就是说他做一件事情能坚持,这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他思想性格的很重要的特点。

 

 

蒋介石曾助力德国内部反法西斯运动

    许戈辉:即便您这次出版的是《蒋介石日记解读》的第二册,也还是有些敏感的,是吧?

杨天石:还好。我不能说完全没有敏感的问题,我写的时候做了很周到的考虑,就是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讲,什么话只能讲到一定的程度。这本书里不瞒你说,对于改善蒋的形象的东西,有利的比较多。我这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讲国际外交,是分三个方面来讲的。一是讲蒋介石对德国和日本的态度,这个是轴心国;另外一部分是讲蒋介石对同盟国,特别是对英国和美国的态度;第三方面讲的是蒋介石对于亚洲那些弱小民族和国家的态度。从这个三方面来考查,蒋介石好像都做得还可以。第一他对日本是坚决抵抗,对于德国他也是支持德国内部推翻希特勒的运动。也就是说蒋介石还是做到了对于敌人他是坚决抵抗,这些事情从来没有人讲过。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蒋介石就支持韩国独立运动。1910年日本把朝鲜灭亡以后,大批的朝鲜爱国志士流亡到中国来建立了流亡政府,蒋介石是始终是支持的。朝鲜的爱国者在中国建立了两支军队,一支叫朝鲜义勇队,一支叫韩国光复军。从国际法律角度来考虑,外国人是不能够在中国建立武装部队的。但是对于这两支部队,蒋介石都是支持的。在开罗会议上,坚持韩国要独立的就是蒋介石。当时不仅罗斯福觉得韩国没有独立的资格,英国也不赞成。所以在对韩国独立这个问题上,应该要承认他做得比罗斯福,比丘吉尔都好。

 

 

暴躁、多疑、好色,日记中暗藏对宋美龄不满

    许戈辉:在这些资料中,您怎么去辨别真伪?谁又能证明日记的真实性呢?

    杨天石:在研究蒋的过程里,我的同行不断提醒我:你要当心,不要被蒋牵着鼻子走。我自己也很警惕,到底这个日记的可靠性如何?哪一本他净是说假话、骗人?

    许戈辉:一个是日记本身,就是说蒋介石有没有在日记里面说真话;还有一种可能,这个日记有没有被别人伪造的可能?

    杨天石:这个不可能伪造。第一,他的日记都是他的亲笔,蒋的字有风格,像我们做文字工作的人是可以分辨的。另外一个就是从他记的内容,我不能说他句句是真话,但是他大部分是真话。为什么?一个是蒋喜欢骂人,谁都骂。宋子文、孔祥熙是蒋介石的亲家,孔祥熙是宋家的女婿,宋子文是蒋介石的连襟。但是蒋在日记里边骂孔祥熙“无耻之尤”,骂宋子文“嚣张跋扈,此人绝不可用”。连宋美龄他也骂,当然他骂得比较艺术。譬如蒋在去了台湾以后,1972年的日记里面他就写这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我研究之后发现,这个难养的女子不是别人,指的宋美龄;这个小人指的是谁?是孔祥熙的少爷。孙科是孙中山的公子,蒋介石在日记里说孙科是阿斗,他说孙科不仅卖党而且卖国。你想,蒋介石他几乎把他的朋友、亲戚以至他的夫人,包括他的同僚都骂遍了。我认为是他真实内心世界的一种发泄,可以保证这个日记他不想发表,至少不想原样发表。第二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边写了许多他个人的隐私。蒋介石早年生活比较荒唐好色,但是蒋又知道这毛病要改。第一,他要做中华民国的模范,道德上他要做表率。另外,他要做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圣贤豪杰,他不仅要做英雄,他还要做圣人。在这个情况下,蒋当然就要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斗争。譬如说蒋介石他年轻时候逛大街,对面走来一个女孩子,他心里说这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蒋介石晚上会反省,他就会在日记里写这么几个字: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譬如说早年蒋介石在福建,当时从福建到上海要从香港坐船。在到香港之前,蒋介石会在日记里写一段话,说香港是一个花花世界,能不能经得住考验就看今天了。还记录说“我连这一点好色的毛病都改不掉,我还算是个人吗,我跟一条狗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日记对蒋说来,第一是首先他的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的一个工具;其次也是他治理国民党,治理国家一个经验的记录;还是他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计划表;另外也是他的读书笔记。蒋每天花在日记上的时间至少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如果他要在日记里搞鬼,要做一个假日记,这个日记一假就做57年,大概世界上没有这种笨蛋。

 

 

 

重庆谈判与毛会面,蒋从诚恳忍耐到企图拘留

    许戈辉:毕竟您最初的根据是日记的摘抄本,您也怕自己有所差池?

    杨天石:他的53年的日记,从1918年到1972年都看完以后,我就对蒋介石这个人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日记的优点是它帮助我们认识这个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历史学家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政治家的内心世界是什么。

    许戈辉: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面貌和结果,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动机和他们的思想过程。

    杨天石:我们通过日记常常可以看到政治家的内心世界,而且常常是最隐秘的内心世界。譬如说1945年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到重庆谈判。抗战胜利了嘛,所以蒋就给毛泽东发电报,希望毛泽东到重庆来共商国家大计。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当时两个人谈判的报道,也可以看到后来谈判的《双十协定》。但是我们不知道蒋的内心在想什么。他对毛泽东的真实的态度又是什么?我看他日记我就发现了蒋介石和毛泽东在重庆一共待了40多天,但是蒋介石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两个180度的变化。开始的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叫“诚恳、忍耐”。第一,欢迎毛泽东来,要诚恳地接待他;第二,毛泽东可能会提出一些要求,蒋告诉自己要忍耐。等到毛到了重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之后,蒋就觉得毛的要求过高,所以蒋的态度就变了。又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叫“拘留、审判”。他决定把毛泽东扣在重庆,而且要判他的罪,要交给法庭去审判。蒋做了这个决定以后他也担心,一旦把毛扣下来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所以过了几天他又变了,他的新的方针,我还是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叫“授勋,礼送”。蒋的这两个180度的变化,如果不是靠日记,我想没有第二个人包括宋美龄在内不会知道,蒋曾经有过要想拘留、审判毛泽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