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美政府在南海激怒中国 中国要全力突围(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48:17
美学者:美政府在南海激怒中国 中国要全力突围(1)2010-08-13 10:22:10 东方网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7月26日,参加演练的新型导弹快艇高速驶向发射阵位。

    美国海事问题学者 马克·J.瓦伦西亚

    局势或将呈现出中国最担心的情况:美国正试图暗中拉拢东盟(或者其中的某些成员)与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韩国,这几个国家一起将组成一个即使算不上遏制起码也是压抑中国的‘软包围圈’。

    西方媒体最近一波“中国威胁论”的浪潮刚刚滚过,现在正是一个反思沉淀的好时机。该热点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7月份在河内东盟地区论坛上的一番言论——

    其中提到美国将要插手对南海争端进行斡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把美国这一行为视作干涉内政,进而做出的愤怒反应。

    美国巧妙地利用了一些东盟国家在南海海域主权争端问题上的担忧,它把这些担忧与美国自己在航海自由上的考虑混合在了一起。但美国其实知道,或者说它应该知道,中国对美国在其专属经济区进行情报搜集的抗议,与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声明,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实际上,中国并没有挑战什么航行自由权,反而是美国在滥用它的权利。美国EP-3侦察机、鲍迪奇号和无暇号军事测量船可能有着如下的联合行动目标:

    主动骚扰、试探和观察中国海岸防卫的反应;干扰岸舰和潜艇通信;在一些花招的掩饰下进行“战地勘察准备”,从而让这些行动变得合法化并规避授权许可问题;监视中国核潜艇进出基地的动向,进而分析其可能的目标设定。

    没有哪个国家会坐视潜在对手的这些挑衅行为而不做出反应。这已经超越了通常可被接受的“被动情报采集”的范畴,中国将把这些侵扰性的可疑行为视为“威胁使用武力”。

    “威胁使用武力”既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背,也违反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该由中立机构对这些行为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裁决,以确定其是否“合法”。

    但如果真要进行这样的调查,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一定会感到尴尬,因为那会令她那句美国“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话显得多少有些伪善。

    对于那些声称拥有南海主权的东盟国家,包括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如果它们认为近来美国的这些声明是对它们有利的,那它们则要再三思量了。

    克林顿国务卿称,“航海自由、亚洲公海领域的开放以及在南海海域对国际法的尊重,这些都是美国国家利益所在”。但“国际法”又指的是什么呢?这类有关海洋的声明和行动应该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约束对象。而美国却是唯一一个没有批准通过此公约的大国。

    以上这些言论发自美国之口,真是有些奇怪。

威慑赴越美航母:南海舰队轰六演练掠海攻击 

    另外,菲律宾声称拥有“卡拉延群岛”及大片海域,还有马来西亚的宣称,它们的根据都是海域位于其所有大陆架上,这些理由是虚弱和站不住脚的。

    而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虽然批准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它们都不允许外国战舰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和平通驶其海域。

    马来西亚也同样不允许在其宣称的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外国军事演习。

    美国明了以上这些东盟国家的担忧,同时也想给中国在“天安”舰事件上的态度一个“报应”——或者还有一些对于无暇号事件的恼怒——它这次在河内东盟会议的讲话无疑“暗算”了中国,并且让中国在越南面前丢了一次面子。

    虽然美国在“推动”南海问题上的表现是这样的目中无人(这也正是激怒中国的原因所在),但在我个人看来,中国在这一系列事情上的表现也有可改进之处。

    但目前仍不清楚的是,中国的声明是只针对那些岛礁,还是也同时针对这片海域?为了抚平东盟的担忧,中国可以对此进行说明,并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下做出解释。

    它还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法律术语”详细阐述它如何地反对美国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情报采集活动。而且,为了挫败美国在外交上所占的先机,应该与东盟签订正式的“南海行动守则”(Code of Conduct)。如果这能够顺利出笼,那么美国的介入反而能帮助进一步敲定相关争端。

    但要做到以上这些,必将要付出一些代价。中国不大可能谅解或者忘却美国插手干涉的这一事实,尤其是美国的这种介入方式。不管怎么样,对于中国,它应该已经看到,掷出的骰子已经落地。

    局势或将呈现出中国最担心的情况:美国正试图暗中拉拢东盟(或者其中的某些成员)与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韩国,这几个国家一起将组成一个即使算不上遏制起码也是压抑中国的“软包围圈”。

    在将来的日子里,中国必定要全力从政治和军事上突围,对抗和紧张可能很难避免。

    (本文英文版原载于NAUTILUS INSTITUTE for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的网上政策论坛,中文版由作者授权刊登,有删节。白澜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