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政府要“有所不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0:14
吴敬琏:政府要“有所不为”
2010年08月12日10:46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作者:张竞怡 浏览:9
调整经济结构、调控楼市、控制通胀、保持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两难”令决策者头疼。8月11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高峰论坛”点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不应局限于宏观经济政策,关键在于解决长期问题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重视增长模式转型
吴敬琏指出,现在社会很关心一些现象,譬如消费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一般职工甚至专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整个经济的增长脱节、贫富差距拉大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却忽略了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即增长模式或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吴敬琏强调,经济中短期问题可以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但长期问题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的。
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发生了金融危机,我们可用短期政策稳住经济,但是如果长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继续用短期政策就会碰到今年的情况,即宏观经济“两难”的处境。如果决策层继续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即用大量的投资去拉动经济增长,便会出现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而如果采取收紧政策,则经济可能出现下滑、市场不振、甚至失业增加。
所以,吴敬琏指出,短期政策解决不了当前问题。决策层可以做的就是不断调整,虽然这“挺难受”,但是能够保证维持经济增长。“我们需要把主要工作放在增长模式转型上,增长模式转型核心是要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提高产出附加值,而不是依靠数量扩张。”
政府应提供公共产品
吴敬琏指出,如今凡大会小会都听到人们谈转型,然而,为什么讲了28年,到现在却还没有实现呢?“关键在于体制。”吴敬琏说。
他总结了四条转变的体制性障碍第一是政府仍然有太多支配资源的权利。第二是很多地方仍把GDP增长看作政绩的主要表现,各级官员自觉或被迫运用权力实现政绩。第三是因为财税体制的问题。从收入方面来看,增值税是税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它和GDP增长是有绝对联系的;从支出方面来看,很多重要的政府支出,譬如社会保障支出、义务教育支出,这些支出责任过分下移,使得各级官员不得不尽量做大GDP。第四是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很多生产资料仍然采取计划经济时的低价政策,这种政策鼓励了浪费资源、危及环境的生产行为。
吴敬琏表示,现在的问题在于“不该为”的政府“为”了,政府应该只提供公共产品,如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做好规划和协调工作、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用PPP方式提供公用性技术和组织“竞争前开发”等,而这些政府做得还很不够。(记者 张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