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东濠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9:35
古时广州是一座水城,河涌纵横,但今天仍能保持原有形态的,就只有东濠涌了

清末的西方游客游历广州东濠涌,拍下一帧旧照,制成明信片“广州河涌植物园”公开发行

东濠涌停满密密的舢板(罗林虎工作室供图)
寻找水岸广州征文
 
古时,广州是一座水城,纵横交错有东濠涌、西濠涌、玉带濠、荔枝湾、六脉渠、沙河涌,后来还有了流花湖、荔湾湖、东湖……
广州水城的历史比威尼斯还悠久,听住在城内玉带濠畔边的97岁老人许伯说,那时推开窗户看见有小船来,唤一声:“艇仔粥!”放下装着钱的吊篮,船家就会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艇仔粥给他拉上去。
清末以后百年间,随着古城墙拆除、开辟马路,水运逐渐衰落,使广州城内河涌逐渐湮没而失去“水城”特色。
现在,西濠涌、玉带濠、荔枝湾、六脉渠等都已经埋藏在这个城市的地下,只有它们的名字成为现今街巷的名称。
 
从东城墙脚下流过
东濠涌是珠江的一条天然支流,它发源于白云山的甘溪和文溪,入麓湖后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经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较场路附近转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在江湾大酒店旁注入珠江,全长约5公里。
东濠涌正式得名在明代,并成为广州东城的护城河。护城河功能一直延续至民国前期拆城墙。后东濠涌虽然失去了护城的功用,但还保持着排水的作用,至今了仍是广州市内的主要排水渠道。
清初广州兴建了四条人工渠,与东濠涌遥对的西濠涌,在大南路一带的玉带濠等,均变为暗渠。今天仍在地面流淌的,就只有东濠涌了。
古代的广州以环城濠池为骨干,东濠、西濠绕城而过流入珠江,城内的六脉古渠也依地势而建,南北走向。因此,广州的街道多以东西方向的长街为干道,跨过河渠,连接城区,城里城外桥梁数十座,当年的越秀桥和东濠涌上的另外四座桥一起,紧挨东城墙,一字排开,小河流水古桥人家,多么有诗意。
到了民国,东濠涌上还有广州最后一座护城河桥,叫小东门桥。小东门桥建于宋代,当时称为东高桥,明代改称永安桥,1935年改为混凝土桥,更名小东门桥。
有桥就有河,有河就有生活。清晨的小东门桥,河涌上还飘着淡淡的雾气,桥上就挤满了卖菜和买菜的人。
小东门桥旁边的一条内街叫做“糙米栏”,曾是糙米集市,糙米栏是堆放大米的仓库,知道糙米栏故事的人不多了。
小时候的我,听到糙米两个字,觉得特别有风味。栏是南方人储存食物的仓库,东濠涌这里曾经水运发达,是生猪、大米运输河道,糙米栏就是当时堆放大米的仓库,以前附近还有猪栏等地名。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东濠涌还承担着运输功能,这里还有用巨木扎成的木排和小舢板,从大沙头一路逆流而上,运送沙石、木料等到东濠涌的各处。
我的外婆就住在东濠涌越秀桥附近的豪贤路。那时的豪贤街两边有约4间汪家大宅,汪氏家族是广东省的一个名门望族。从明代至民国,汪氏家族成员考取科举者甚众。
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是我的舅公,他在“汪氏随山馆”学习、生活,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直至1904年才离家前往日本留学。至今,豪贤路还保留着“朱执信故居”。
 
曾是孩童的天堂
东濠涌是护城河,附近是将军路、豪贤街。当我问起我妈和十五姨妈,你们小时候住在豪贤街,有没有去东濠涌越秀桥和小东门桥玩耍,她们连连摇头说:我们那时是汪家大宅门内的闺秀,家里规矩很多,不让我们去那些地方玩的。
但十二舅舅就说,可能家规对男孩子宽容一些,他们几个淘气的兄弟就偶尔会偷偷地溜到越秀桥玩耍,那时东濠涌水清可游泳,他们怕家规不容,不敢下濠涌,只是在河岸边看其他光着上身的小孩在那里游泳;看小孩沿着越秀桥的石阶梯下去,蹲在最低一级石阶那里钓螃蟹……
那时东濠涌夏天涨潮时水会漫上岸边。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的一些同学在河涌边捞小鱼、钓小螃蟹。小螃蟹寄居在河道裂缝中,钓上来后,很多人喜欢炸来吃。有些小孩喜欢在傍晚下河涌游泳,看见木排上的货卸完了,就跳到上面跟着漂上一段。
那时候东濠涌没有高架桥,有的河段两岸比较开阔,人们在河边放风筝。有的河段大树投下浓浓的树荫,每到太阳偏西的时候,很多人到树下乘凉。直到在70年代中期,河水还很清澈。
 
几乎从视线消失
也许,东濠涌因为离生活太近了,反而离人们的目光远了。感觉不到河的存在,自然也是想不到桥。
今天,遍布广州的200多条河涌几乎没给人们留下任何阻隔交通的印象。东濠涌穿过东西向的沿江路、中山路、东风路等城市主干道,没有一丝的跌宕起伏,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它平静得几乎会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只有我们这些曾经在此附近居住过的人,才会知道到哪里寻觅它。沿着东濠涌走走,看看那些青石板路,我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东濠涌上的小东门桥基本上还是当年护城河桥的样子,桥长约15米,宽也大致差不多,因此从桥面上看方方正正。桥身上,小东门桥四个红字清晰可辨,城墙拆了,城门拆了,这四个字就算是古城留下的一点线索。
东濠涌边,至今还保留有糙米栏、猪栏等表现当时河涌沿岸繁荣商贸的街名。
穿过石桥,走下几级石阶,沿糙米栏街的石板路一路走下去,有些水乡的味道,石板路有些潮湿,旁边人家的院墙上也爬满了青苔,当然这样的味道都只是假象,目光稍一错离,就看到老房子背后的高楼,小东门桥向左右各延伸不到10米,就已经和整个都市的车水马龙连在一起了。
当我顺着东濠涌河堤向北走,只见桥下是发黑的河水,桥上是色彩丰富的生活。偶尔问起住在两岸的居民,他们对这从南到北穿城而过的河涌几乎没什么好感。他们说这河的水太黑,气味越来越大。
环境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在这里依然能见到许多鲜活的、属于日常生活的细节,如成排的早晚档、进城卖菜的农妇、穿街走巷磨刀的老人、因理发而哭的小孩等等。不管是晴是雨,这样的场景都如常出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河涌所带来的种种不适,似乎早已麻木。
 
民国一场特大洪水之后
越秀桥是广州人熟悉的名字,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越秀桥其实是东濠涌上的一座桥。
在桥上,我面对桥头由国民政府竖立的《整理东濠下游碑记》,感到无限唏嘘。碑记记载了1932年广州发生特大水灾之后如何疏通东濠涌,修建越秀桥、竺横沙桥、小东门等5座桥的经过。
1932年7月,广州遭受百年未见的暴雨,东濠上游山洪暴发,小北地区水灾情况最为严重,“塌宇伤人,遽罹浩劫百年以来未尝有也”。次年秋天又遭水患,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缓解水情,国民政府筹款修整东濠涌。工程从1933年10月开始,到1935年秋完成。
当我沿河涌北上时,路突然被建筑物挡住,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去接近这条河涌了。尽管东濠涌已隐没于高楼中,但对于习惯生活在东濠涌边上的人来说,它仍是名义上的“河”,但我从头走到底,它始终没有酣畅淋漓地呈现在我面前。它忽明忽暗,忽直忽曲,不断调整自己,高架桥高高在上,高高的桥柱一根根立在东濠涌两边,使我再也看不到过去那条自然的小河涌,东濠涌成了威武的高架路在地面投下的细弱影子。
如果不是走下台阶,匆匆而过的人流几乎会完全忽略这条河涌。
最近,越秀区政府整治东濠涌,作为振兴老城区的一个工程来做,把东濠涌沿岸打造成为广州城中心“绿道”,使水更清,景更美。对于“人脉、文脉、商脉、史脉、水脉、政脉”要素都集中的越秀区而言,连片开发更多的绿地广场很必要。
现在,东濠涌沿线酝酿大变身,按此轮综合整治规划,将沿东濠涌建设3.21公里绿道。此外,还将建八大休闲广场、四个亲水平台、五座桥(竺横沙桥、小东门桥、东华路桥、越秀桥等)。
 
陈明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