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精神”是安徽问题的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7:49
“小岗精神”是安徽问题的根源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小岗精神”是安徽问题的根源
看到皖江流泪网友的帖子,让我感觉这其实不仅仅是安徽一个地方的现象,绝大多数内地落后地区,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问题。前年在讨论小岗问题的时候,我将小岗人民在搞承包制中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命名为“小岗精神”,曾经被酒半仙网友拿去说酒话,现在想来,深感荣幸。下面就先来谈谈什么是“小岗精神”。
到底什么是“小岗精神”呢?小岗村当年的集体主义经济搞不好,也就是大家都偷懒不为公家干活,所以搞不好,农村的温饱解决不了,没有办法,只好偷偷的将土地承包了。但当时承包土地是要担风险的,按照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冒着“杀头的危险”的。总结一下小岗的精神是什么呢?那就是为公家多干一分都不行,为自己掉脑袋也可以。老僧这绝对不是在侮蔑小岗人,如果为公家干和为个人干,大家都使一个劲,那么一定不存在能不能干好的问题。也就是说承包前承包后产量应该相差不多,既然小岗人一步跨过了温饱线,也就是说小岗在承包前是干得不行的。这点如果不承认,那么承包土地就没有正当理由,所以小岗人也会承认老僧的判断是对的。那就是小岗人为公家干不好,为自己干能温饱,为了私人的利益不怕“杀头”(版主见谅,这是小岗人自己说的)。
说白了,“小岗精神”不过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意识的集中体现而已。在小农意识的指引下,人们常常目光短浅,只看自己的本位利益,而不会着眼整体、全局,往往会做出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事情来。比如说看到有网友跟贴说安徽的旅游景点收费很高,这其实就是只看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而不管整个地区的利益,最终也必然会影响到自己利益的行为。小农意识是和小农经济造就的。对小农经济最贴切的描写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在这样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下,人们彼此之间并不需要太多的协作,只需要保证自家充分的劳动力,顺天应时,就完全可以做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所以小农经济造就的是内敛的信息交流模式,特别重视家庭和血缘,对于其他社会成员的依赖,相对较小,由于没有相互的利益交融,所以也就无法形成一个互助的协作意识。中华民族具有悠远农耕历史,这也造就了同样悠久的小农意识。我们经常用来形容中华民族特征的词语有这些:“勤劳”、“勇敢”、“善良”等等,但很少有看到这两个字——“团结”,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团结”,是基于血缘(扩展为地缘)关系的,实际上还是小农意识的放大。
论坛上这几天好象讨论孔子的帖子也不少,虽然老僧没怎么看,但既然说到了小农经济,也顺便来谈谈儒家问题。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墨儒争鸣的过程中,儒家最后取得了胜利。要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墨家的思想显然远远超越了儒家。墨家的兼爱,要比儒家的仁爱,更能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现在想来,墨家的问题也就在这里——小农时代,无须兼爱。虽然墨门子弟,道德高尚,技艺高超,但对于大多数耕田的农家来说,这不是最需要的。农民们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居所、土地(稳定便于精耕),大量的劳动力,从这点来说,儒家强调的礼(稳定的秩序)和仁爱(父慈子孝,多生多育),是很适合小农经济的。既然有小农经济这个经济基础,最终选择儒家这个上层建筑,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说儒家代表的是小农,那么在那个时代,墨家代表的就是奔走四方的工匠,经济基础决定了,墨家必然因为其超越时代的思想而被历史掩埋,不过,同样也会因为历史的发展而重放异彩。
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小农意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抛弃小农意识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代表小农经济的孔儒,必然也会被历史掩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不可能说放弃就放弃,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的。破立交替,多次循环,最终才能达到平衡。
话题扯远了,既然我们现在已经迈入了工业化的进程,那么我们当然要选择和经济基础适应的文化意识,如果抱残守缺,只能被历史淘汰。安徽以及大多数内陆地区,干部意识落后,根源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小农意识,因为干部也是受本地文化制约和熏陶的。如果有心人对自己周围的地区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凡是具有手工业传统、商贸传统的地区,往往会比周边具有农耕传统的地区富有,这其中的原因如果仅仅用地理优势解释是不完整的。当然,地理位置可能也是决定当地人做手工业或者经商的一个原因,比如有些地方交通方便,那么选择经商,有些地方地理条件恶劣,那么选择做手工业,这应该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为什么小农意意识会妨碍现代化进程呢?上面说了,小农意识最大的特点是“自顾自”,没有协作精神,没有整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这些特点都是和现代工业文明背离的。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要求人们之间彼此协作,要求考虑多方利益,要求从整个利益链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这些都是小农意识视野之外的东西。所以,凡是具有小农意识的干部,是不可能在工业文明中做出成绩来的。小农意识浓厚的地区,也不可能在工业社会里快速发展。我认为这就是安徽落后的原因,也是很多内陆地区落后的根源。
如果用古人的话来结尾,那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小岗精神”,恰好就是只看一时一隅的精神。
作者:渡痴禅师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