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五文构想人民币引热议:Who is Ms. H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6:12

连发五文构想人民币引热议:Who is Ms. Hu

2010年08月01日 21:09《新世纪》-财新网【 】 【打印共有评论2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接受本刊专访,解读人民币汇率政策走向

本刊记者 叶伟强 王烁 霍侃 | 文 牛光 | 摄影

7月中旬以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连续挂出了关于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系列文章。

第一篇出现在7月15日,“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貌似老生常谈,还没有激发大量反响。一周以后,7月22日,第二篇文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挂上网站。第三篇文章“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四天后出现在同一位置。等到第四篇文章“生产要素价格调整与汇率机制改革的配合关系”在两天后面世时,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议论、猜测和分析。第五篇文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成功实践”终于在7月30日为整个系列文章画上句号时,已经吸引了所有关注人民币政策的中外人士的目光。

它们不是各种政府网站上常见的将高官讲话作原文照登,而是中国央行精心的原创之作——最近几年,央行官网时常以第一落点发表央行决策者们的重大政策思考和建言。最近和最有影响的例子,是央行行长周小川2009年3月下旬在央行网站上连续发表三篇文章,建议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呼吁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此举震动了国际金融体系和各国决策者。

此次五篇文章的署名作者,均为央行副行长胡晓炼。

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只言片语,在任何时候都是最能撩动市场神经的敏感词。胡晓炼在短短半个月发表了五篇关于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的署名文章,引发国内外媒体和市场人士热议。美银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甚至在7月29日发布题为“Who is Ms. Hu?”的报告,向国际投资者介绍胡晓炼其人及观点。

胡晓炼是央行系统内一路成长起来的官员。1984年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至今,在央行工作了26年。前24年,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拾阶而上,先后任政策研究室主任、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和储备管理司司长,2001年3月任外管局副局长,2005年3月底升任局长。

2009年7月,胡晓炼卸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一职,成为央行专职副行长,她分管货币政策司和当时正在筹备中的货币政策二司,主管业务涵盖了央行最为核心的业务-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低调,是胡晓炼留给外界的一致印象,很少出席论坛发表演讲,更少接受媒体采访。

7月29日上午,刚从外地返京之后,飞赴兰州开央行全国分行长会议之前,胡晓炼接受了财新传媒[0.53 0.00%]《新世纪[25.81 4.71%]》周刊的专访,详细阐述汇改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这是本刊记者第二次采访胡晓炼。上一次是2006年4月,胡出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一年之后,谈QDII政策改革。时隔四年再度采访,胡晓炼回答依然简洁、精准而坦率,干练依旧,更有许多亲和力。

汇改何时算是达成了?

“汇改的目标不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汇率水平,而是要通过改革形成一种机制,使汇率水平能够基本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状况,并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财新-《新世纪》: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我们理解,这是在正确方向上的继续,对吧?

胡晓炼:可以这么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必然选择。这在1993年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明确,现在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2008年7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应对可能的全球经济衰退,人民币汇率暂时收窄浮动,现在中国经济整体复苏的势头稳固,根本性的制度改革还是应该继续,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另外,出口形势也逐步好转,出口绝对量基本上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财新-《新世纪》:怎么理解汇改的起始点?应当从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算起吧?其间是一直走走停停的。

胡晓炼:对,1994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式启动。刚并轨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8.7元/美元,到1997年亚洲金融[2.93 0.34%]危机深化时,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近5%,为8.3元/美元,说明这几年间人民币汇率一直是浮动的。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放缓了改革进程。当时,中国为防止危机扩散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并收窄汇率浮动区间,将汇率稳定在8.28元/美元的水平。亚洲金融危机过去后,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遭受“9•11”事件后世界经济疲软等新的形势和因素,为减少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波幅收窄了较长一段时间。但这是阶段性的政策,不是一种制度性安排。

此后的几年中,随着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基本上部署完毕,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批大型企业先后在境内外上市,继续汇率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于是从2005年7月21日起,汇率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1994年汇改的延续。

今年6月19日是汇改的进一步深化。未来,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将遵循既定政策,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财新-《新世纪》: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否有具体的步骤和时间表?

胡晓炼:汇改没有时间表的问题。因为汇率到什么水平算合理,是个富有争议性的问题,没有明确答案。

汇改的目标不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汇率水平,而是要通过改革形成一种机制,使汇率水平能够基本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状况,并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财新-《新世纪》: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区间是中间价上下浮动0.5%。有一些市场人士建议扩大日波幅。央行是否有此打算呢?日波幅的调整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胡晓炼:我觉得现在日波幅0.5%还是比较合适的。从发展方向上看,将来有可能继续扩大,这个可以研究和讨论,但目前还是比较合适的。

6月19日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日波幅最大的一天是329个基点,最小是34个基点,平均波幅超过90个基点,已经比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间的平均日波幅70多个基点明显扩大。大家都看到波幅是加大了,这个幅度主要也是由市场决定的。

【背景评述】

进入2010年,举世瞩目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再次面临抉择。在一揽子刺激政策之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恢复到9.1%,2010年上半年更是超过10%,出口也开始出现大幅度正增长,危机时期人民币实际盯住美元的政策已经没有理由再继续。

3月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的表态,传递出人民币汇率政策将正常化的信号。他说,危机时的非常规政策“迟早有一个退出的问题”。

此后,市场形成一致预期,人民币汇率政策正常化只待良机。

人们期待的第一个时间窗口是4月中旬之前,因为美国财政部将在4月15日向国会提交对其主要贸易伙伴的汇率评估报告,而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参加4月1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

美国财政部推迟发布汇率评估报告后,又有市场人士认为第二个时间窗口是5月中旬,中国有可能在5月24日至25日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采取行动。

事后证明,大众瞩目之际往往不是最好的时机。就在人们几个月的热切期待逐渐转淡之际,央行在6月19日的傍晚发布了进一步推进汇改的决定。

比之2005年的汇改,这一次的决定特显稳健,没有进行汇率的一次性重估,也没有扩大日波动区间。然而,政策出台后一个多月,尤其是第一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宕起伏的走势,似乎已彰显出差异。2005年7月汇改开始至2008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几乎持续单边升值。

此次,央行对多边汇率和双向波动的强调,发送出颇为强烈的信号,人民币汇率预计将走出不同于金融危机之前的轨迹,因为全球和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货币供求关系已悄然生变。

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次是回归和延续,也是新起点。未来,赋予人民币汇率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更加重视市场的力量,是贸易和投资币种多元化的内在需求,亦可避免授人以口实。<<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胡晓炼连发五文解读汇率走向: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既定政策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不应片面关注人民币与美元双边汇率

央行副行长:通胀是一种致命病 对低收入群体损害最大

胡晓炼:生产要素价格调整与汇率机制改革的配合关系

胡晓炼:人民币汇改方向正确成绩明显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查看 财新网(http://www.ca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