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结果揭示盲人听力非凡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6:06
大洋网   (2005-02-02)
加拿大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先天致盲或是在年纪很小时就失明的人,他们脑部的视觉区域能够发生某些微秒地“重组”,并因此而具有超常的辨别声音的能力。这一发现也为科学家争论已久的问题“盲人是否具有非凡的声音定位能力”提供了最新证据。
盲人有非凡的声音定位能力?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月25日报道,以前曾有研究结果显示,年纪很小时就失明的人,通常会在一些非视觉方面优于正常人。比如,在语音理解能力、非视觉记忆和音乐才能等方面会比较出众。
一些科学家认为,较之视力正常的人,盲人更能精确地分辩声音来源。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没有发现盲人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对于这个由来已久的争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弗朗哥·雷博尔和他的同事决定展开深入研究,希望弄清为什么只有部分盲人在定位声音来源的问题上具有优势。
一共有19名被调查者接受了这项研究,其中12人先天就是盲人或是在年纪很小时就失明了。他们被要求坐在一个装有16个喇叭的半圆形装置面前。研究者随意地让其中的某一个喇叭发出声响,声响持续的声音不会超过1分钟,然后让这些被调查者来鉴别声音是从那个方向发出来的。在开始的测试中,这些参与者被要求用两只耳朵一起听,而后的测试则要求他们只用单耳听。
让研究者感到惊讶的是,当参与者用两只耳朵听的时候,盲人和普通人的测试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雷博尔说:“对于这个结果,我们考虑是因为用两只耳朵听声音的测试太简单了。喇叭都是被分开放置的,而且距离得很远。”
但是在单耳听力测试中,有5名盲人显示出了他们在声音定位能力上的优势。即使是在一只耳朵被塞住的情况下,这5个人对发声喇叭所处的位置,判断得依然十分准确。然而在测试中,没有任何一名视力正常的人能有这样的表现,剩下的另外7名盲人也不能有如此上佳的表现,他们只能辨别出从未被堵住的那只耳朵那边传来的声音。
雷博尔说:“这一研究结果让我们对大脑的可塑性有所了解。”雷博尔相信,当一个人生下来时眼就看不见,或是在很小时就失明的话,他们就会利用声音来感觉周围的环境。
断层扫描技术揭示差异的原因
研究小组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对这些参与者的脑部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脑部最活跃的区域。研究发现,具有超常声音定位能力的盲人,他们脑部视觉皮层的活性增强。而其他人的扫描结果却没有显示出一特征。
曾经研究过盲人听觉能力的一位荷兰神经科学家马赛尔·兹维尔斯认为,这个结论是很有说服力的。他说:“大脑视觉皮层和盲人出众的声音定位能力之间的关系,给以前关于这方面的争论提供了缺失的一环。”
因此,雷博尔小组作出结论认为,如果某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失明或先天就是盲人,那么他们的大脑就可能经历一场十分微妙的重组。另外,该研究小组还发现,年纪较大时丧失视力的人,其大脑视觉皮层的活性则不具有任何超出常人的地方。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雷博尔小组的研究结论。
报道说,这一研究结果被发表在本周的《大众科学图书馆生物卷》(PLoS Biology)上,它在盲人出众的听觉能力和盲人脑部视觉中心活力增强之间,首次建立了明确的联系。(
--------------------
加拿大研究证实盲人听力较佳
MTP医学信息网  2004-7-22
加拿大一项新研究显示,年幼失明的人在辨识音符上较年纪较长才失明或视力正常的人更精准。
负责这一研究的加拿大蒙特娄大学及麦基尔大学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界发展出一种类似声纳的视觉辅助器,帮助失明的人更佳了解周围的环境。
这项已经在《自然》杂志(Nature)发表的研究报告研究对象包括幼年失明(二岁以前),年长失明(五至45岁)及正常人。研究发现,年幼失明的人在快节奏下辨别不同音调的能力较强。这种快节奏的音乐节奏间距有时短至千分之20秒。年幼失明的人在辨别短音符的速度上也较正常人快十倍。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的白林博士表示,年幼失明人们的大脑比较容易重组处理不同的感官信息。同时越小失明的人,这种能力就越强。白林表示,上述研究发现可以用来研发帮助盲人适应环境的设备。这种新设备可以将影像转换成声音。
另一位报告作者柴托尔表示,研究结果对音乐界也有新的意义。他说,年幼失明的人士可以利用他们对音调辨别的特殊能力在音乐界闯出一番事业。
雷查尔斯及史堤夫汪德尔是过去50年来年幼失明较知名的两位音乐家。柴托尔表示,进一步的研究将可发现,年幼失明的人,是否都有成为名音乐家的潜能。
---------------------------------------
专家揭开盲人听力超常之谜 为功能补偿(图)
盲人听音 美女解密 地下传信
刚热播完的电视连续剧《暗算》着实火了一把。作为一部反映反间谍部门无线电侦听与密码破译故事的连续剧,为什么能在众多类似题材的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收视焦点?记者采访了该剧的主演、导演兼监制柳云龙以及相关专家。他们带大家揭开了《暗算》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侦破玄机。
听风
揭开盲人听力超常之谜
《暗算》由“听风”、“看风”和“捕风”三部分构成。在这部片子里,背景、道具等完全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听风”描述的是一群“靠耳朵打江山”的人,他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天外之音、无声之音、秘密之音。“听风”特别受关注的角色阿炳是个弱智的盲人,他的神奇之处在于,凭耳朵他就能知道打架的是一大一小两只母狗,全部特工用了一个多月才找到敌人电台20多个,他一个人就找到了80多个。
对话导演:
我相信世界上有阿炳一般的奇人
记者:为何要拍间谍题材的电视剧?
柳云龙:拍这部片子一方面是喜欢反间谍这种题材,更重要的是喜欢聪明人的故事。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的人。讲聪明人的故事很过瘾!
记者:观众们想知道真的有阿炳这样一个人物存在吗?
柳云龙:我个人始终相信是有的,这点毋庸置疑,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记者:为什么要将阿炳设计成一个弱智的盲人?
柳云龙:上天对人在一方面很慷慨,在另一方面必然很严酷。像阿炳在世俗生活中可能很弱智,但只要他脑袋中某一方面开窍了,可能听力会好于常人。
专家解读:
盲人听力超常是“功能代偿”的表现
在关于盲人听力好于常人这一点上,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处的郑德金先生告诉记者,有着超人听力的盲人确实存在。郑先生说他以前在基层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只是那位盲人没在谍报部门从事侦听工作,而是从事调音律的工作。在同样一群盲人中,他的表现尤其突出,以至于后来他只干别人干不了的难活。郑先生说:“这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从功能代偿的角度而言,其他功能会力求弥补丧失的功能,
所以盲人的听觉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他们的听觉分辨率会高于普通人。”
看风
识破恩尼格玛密码
第二部分“看风”即描述密码破译的人。这是一群“善于神机妙算”的人,他们的慧眼可以识破天机,释读天书,看阅无字之书。“看风”的主线是在反间谍斗争中如何来破译敌人的密码。片中塑造了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年轻女数学家黄依依, 她的思维、做法特立独行,似乎随时随地的忽发奇想都成了破译密码的灵感。
对话导演:
拍摄前专门请教了谍报专家
记者:片中提到了“二战”中著名的恩尼格玛密码,你在拍摄这部分戏的时候有没有专门请教过谍报方面的专家?
柳云龙:剧情结合了当时谍报斗争的背景,所表现的也是真实的密码,因为除了一般观众,还有很多内行人士也在看。在拍摄前,我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有些细节也请教了权威的专家。出于保密上的考虑,有些东西必须虚化,表现手段没有太实。和真正的密码破译工作相比,我要说,“看风”是有艺术加工的。
专家解读:
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破译的密码
关于破译密码,记者采访了一位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老专家。专家介绍,恩尼格玛密码一直以难以破解而著名,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军方一直坚信他们的恩尼格玛密码是不可破解的,但英国人却破解了它。破解恩尼格玛密码,对后来击败德军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战争进程缩短了整整三年。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破译的密码,只是选择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很重要。事实上,战争时期,的确有这种超常本领的情报人员。
捕风
探究战争心理学
“捕风”作为收尾的第三部分,主要展现的是一场心理战。片中自始至终没有浓重的硝烟,但给人的感觉却一点不亚于你死我活的战场。好人、坏人这两个“天敌”被关在了一起,为了逃脱,大家拼命证明自己不是地下党。在和敌人的斗智斗勇中,地下党员钱之江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将重要情报送出。
对话导演:
情节安排类似“杀人游戏”属巧合
记者:在“捕风”中,对国民党的描写没有脸谱化,和以往的片子有些不同。
柳云龙:在这点上,我很得意。我没有把敌人安排得很“挂相”, 相反,敌人也很聪明,敌人也有敌人的勇气,恶人也有恶人的忠诚。
记者:你对“捕风”的情节安排很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杀人游戏”,你怎么看这一点?
柳云龙:那纯属巧合。
记者:在这个连续剧的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柳云龙:我比较偏爱钱之江,他的智慧和个人魅力凌驾于死亡之上。我喜爱这个人物,尊重和敬仰那个年代从事这个职业的这样一群人,我崇尚这种坚持。
巨大心理压力下的智慧角力最吸引人
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窦东徽博士介绍,心理战在历次战争中均有体现。因而在部队中有这样一个说法,锻造心理盾牌,磨砺攻心利剑。“捕风”从头至尾根本就是一场为高手设制的心理战,在一个特定的小环境里,面临生死的抉择,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大家都在用智慧角力,剧中的人物打得昏天黑地,观众的心始终被揪着,随着主人公峰回路转、扑朔迷离。《暗算》这部片子之所以受欢迎,可以说是完全参透了观众的心理。
剧情链接
一部教你如何“暗算”的电视作品
第一部《听风》发生在朝鲜战争时期。主人公安在天找到瞎子阿炳帮忙找一部特定的电台。阿炳是一个异人,什么都看不见,却什么都听得见,他顺利找到了敌台,但大功告成后却离奇自杀。
第二部《看风》故事发生在1960年春至1962秋,讲述安在天寻找数学天才黄依依和黄依依破译密码的故事。
第三部《捕风》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讲述的是上海地下组织遭到重创,钱之江如何以一种难以想像的方法送达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