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敲章,当时已惘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9:16

带一本经济学辞典游世博之三

排队,敲章,当时已惘然

2010年7月31日   09:新财经周刊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肖棠/博士糖/香古子

  为期6个月的2010上海世博会,到今天正好走过半程,我们这个用经济学视角看世博、用世博例子解读经济学原理的系列小品文,也要告一段落了。

    前两期,“政府”和“市场”分别唱过主角,今天的主角是“消费者”,是个体的“人”。到了这里得作个小结了,归根到底,经济学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回事,跟咱们老百姓有啥关系?

    我们的嘉宾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教授如是说: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指的是用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或解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问题,以及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譬如说,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即供求分析、成本(指机会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等,可以用在分析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场合。就像我们看到世博会的排队现象,就可以用供求分析,来作一番诠释。经济学以其既独特又一般化的视角,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富有新意的解释。

    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与它的研究领域和基本假设相联系的。首先,经济学不是所谓“赚钱的学问”,它研究在资源稀缺、人类需要又是无限的情况下,人们如何作出选择。其次,人们的具体选择行为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取向是尽可能“最大化”,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其重要性不仅在于,由此我们可以建立效用函数、成本函数等行为方程,而且,我们可以为人们的行为建立一个一般化的目标函数,告诉人们,通过选择行为的改变,就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只要在有人、有人的选择的场合,关于选择的科学的逻辑和方法是通用的。

    “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个词,可能会使人们对经济学产生误解,以为经济学无所不能,或者是它在自吹自擂。其实,作为科学的经济学是很“谦逊”的,因为经济学所能够说明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很有限的。譬如,个人如何选择和决定,只是他自己才能做的事情,经济学家——不论他对人的基本行为方式理解得如何透彻——也不能替别人作出决定。经济学不但不能替代个人作决定,而且不打算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经济学总是以不同人的不同价值观念,作为自己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前提,而不以改变人们的观念为己任。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局限性,经济学在公共政策问题上的作用其实也是很有限的。

    经济学不能“包打天下”,其他社会科学就更是如此了。经济学由于其研究对象、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的特点,还是能比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更加科学一点,解释力更强一点,可解释的问题更广一点,也就是说,更“帝国主义”一点。

热门馆咋就那么热门

肖棠

    沙特馆、石油馆、日本馆、意大利馆、德国馆……每天园区内提示排队需要超过5个小时的馆都是那么几个。尽管人们事先知道要等待那么久,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这些“热门馆”。

    人们的这一行为究竟出于怎样的心理?我们能猜到的可能是这样几种情况——

    一,做过很多功课,确信这些场馆相对有看头。这是比较理性的一种;

    二,“羊群效应”,通俗说也叫做“从众心理”。相信大家都选的总归不差;

    三,“断其一指”策略,只有一天入园时间的情况下,与其看十个名气相对普通的馆,不如看一个超级明星馆;

    四,为了与别人对得上话题或向没看到的人炫耀……

    【专家解释】 经济学里经常用 “羊群效应”(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效应,是指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地方还有更好的青草。

    动物如此,人也一样。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喜欢凑热闹,这是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人们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在股市里常见的情况是:大家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股市的羊群效应经常是以个体的理性开端的,通过其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进而达到整体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也或多或少与羊群效应相关。

    羊群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充分和大家对信息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只能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播中,许多人的信息会趋同且彼此加强,从而产生从众行为。此外,因为压力的存在,也导致人们选择跟随。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孤立,甚至受到惩罚。可见,羊群效应是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人们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而产生的行为结果。

    显然,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我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上一轮股票大牛市,许多投资者狂热地追随,然而一朝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最终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即大户和机构,跟风的散户都成了牺牲者。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在投资时,要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度等因素,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同时控制自己情绪来面对各种起落,加强个人“戒急用忍”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达成投资目标。

    但是,羊群效应确实又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个优选法则,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看别人怎么做确实是风险较低的,有时跟随者也可以有后发效应。所以,羊群行为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有积极的一面,可以产生示范学习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而对企业来说,如果利用好羊群效应,也是可以产生积极效果的,在营销领域有种“从众成交法”,它就是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促使客户消除疑虑,进而快速决策。企业理性地利用羊群行为,可以形成规模效应。

    【专家点评】判断世博园热门场馆的游客多大程度上存在“羊群效应”,需要先做一个调查。这个调查应该这样设计,分两步走:先在场馆的入口,让游客在“盲目跟风”、“自主选择”、“兼而有之”等选择中打个√;再在出口,让他们在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等选择中打个√。

    当然,就世博会而言,大部分到热门场馆的游客可能更多是受到了口口相传的影响,是一种“口碑效应”。如果我们将那些排长队入馆的游客都看成是羊群效应使然,那么,可能就比较低估世博会游客的素质了。

    口碑效应是指由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荣誉感,而形成对外逐步递增的口头宣传效应。游客看了某个场馆满意,表明他并不仅仅对结果满意,更多的是对过程挑剔。只有游客的需求满足了,他们才会为你自觉自愿地传扬口碑。在当今被大量信息包围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对商业广告的轰炸有点麻木甚至抵触了,但是当听到亲朋好友的推荐时却往往乐于接受;在购买商品时,人们也乐于向亲朋好友咨询。口碑效应对增加销售能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利用这种消费特性,选择富有人情味的营销形式,往往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我爱护照,我爱敲章

博士糖

    自本届世博会拉开序幕,“敲章热”就席卷开来,并且迅速风靡。在世博会的大小场馆,都会看到有中国游客手持一本或一沓世博护照,不看展览先向馆员发问:“盖章在哪里? ”待目标明确,迅速涌向盖章处,呈上护照,在“喀嚓”、“喀嚓”声中,幸福感倍增,成就感倍增。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扫馆再战,不怕排队、不畏腿酸、不惧冷眼、不惜时间,每有场馆,不论大小冷热,必先“敲其章而后快”……

    “敲章热”,不仅让世博护照频频售罄,也让海外参展方莫名其妙并头疼,还引发报章媒体对“敲章热”怪现状的关注。不过,不论外界如何评价,“敲章热”热度不减。用经济学眼光揭开“敲章热”的原因,或许比简单批判“敲章热”更有意思。

    从表层看,护照首先迎合了纪念和炫耀的心理。从本质上说,敲章基本可以等同于“××到此一游”,这是对护照持有人进入某个场馆的一种认定。在没有护照的时候,国人热衷于拍照留念。本届世博会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炫耀心理,让护照持有人在“周游世界各国”的同时,还能“有戳为证”。试想,世博游之后回到家乡,只需向亲朋好友展示一下护照,即可引来羡慕一串,好比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手捧厚厚一叠通关度牒文书,谈谈牛魔王,忆忆女儿国,笑侃九九八十一难,这份满足感实在难以名状。于是,要最大化这种满足感和心理成就感,印章当然要多多益善。或许有人会怀疑,炫耀的心理也能推动“敲章热”?君不知,小白领省吃俭用买LV,图的不就是这份心理上的愉悦?在营销领域,唤起消费者炫耀心理可是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

    其次,成套收藏的心理,助推了“敲章热”。但凡收藏,就要成套、成系列。比如,以集邮为例,收集一套邮票比收集单张邮票升值更快。按照这个逻辑,一本盖满印章的护照,当然比零零碎碎盖几个章的护照更有价值。所以,游客从第一个印章开始,就可能产生了收集印章的“强迫症”。甚至,为了让护照上的印章更丰富一些,一些游客还愿意第二次、第三次进入世博会。要知道未来这本护照价值多少,淘宝网上现在就有价,而且同样是以印章多少来计算价值:一本敲满200个章的护照,开价4980元。而盖了几个章的护照,价格就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不管标价4980元的护照是否真正成交,但“榜样的力量”足以鼓动人们卖力敲章。

    如果延伸出去看,几十年来,邮票、各种电信卡、金银币,往往都是成套推出,一套多枚。如今,“成套拥有”的预期被商家巧妙利用,变为一种有效的促销方式。比如,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吉祥物一次推出5种,目的是让消费者一次买5个,以便集成一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商品有了“男款”、“女款”,诸如咖啡杯、钥匙链、T恤衫等等,为商品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就笔者观察,之所以中国人“敲章”的癖好让老外看不懂,还有历史和文化上的深层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人对印章的理解,远胜于其他国家。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每个读书人都有一枚以上的印章。而且印章的雕刻、印章石的收藏,都形成了一门门深厚的文化。因此,印章在中国人眼中,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品,而且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而在国外,大部分普通百姓习惯于使用签名,而非印章。所以外国人更喜欢收集签名。

    另一方面,“收藏热”持续升温也是原因。从“鉴宝”、“寻宝”等节目的热播就能看出,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收藏已经成为国人的民族心理,从字画到瓷器、玉器、家具,但凡有此门类,就有人收藏。对收藏的意识可谓是耳濡目染,扎根于心。而且,国人向来有投机思想,那就是今天平常的东西,放个十年,就变成增值百倍的稀罕物。于是,世博护照毫无疑问地成为热门收藏品,谁不愿意有这样一本具有升值潜力的护照? “敲章热”则是获得这一收藏品的必备环节。

    于是乎,不难发现,敲章符合了人们炫耀的心理、收藏的心理,也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惯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敲章成为世博游客的合理选择。于是,“敲章热”就在这种种因素的推动下,热浪逼人地流行开了。

    【专家解释】管理经济学的成套产品定价法,似乎可以解释这个现象。这个方法说,用同一价格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捆在一起出售,厂商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润。例如,轿车制造商提供的车辆装有诸如空调、反锁闸、录音机和安全气囊等标准设备而不需“额外加价”。事实上,不是不需“额外加价”,而是在同一价格中已经都将配套产品的价格算进去了。如果是纯成套产品(可理解为不能或不允许拆开卖的成套产品),每件产品的价格相加可能大于成套后的定价,尽管如此,厂商仍然有利可图。允许拆开卖的成套产品,如家具,通常拆开卖的单件价格是高于其在成套中的价格的。这就表明,如果成套产品价格与单件产品的保留价格(卖者规定的最低的价格)呈负相关,那么,成套产品定价就能通过攫取部分消费者剩余而增加利润。由此推论世博护照的盖章,盖章唯有成套了,其价值才最大,反之则不是。尽管这里的价值主要是一种心理满足,谁叫人都有这种心理呢。

个人预期与集体无意识

香古子

    我觉得自己很“乌鸦嘴”,很多人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就做着6月7-9日高考期间去看世博的计划,我就给他们泼凉水:媒体上都公布过“高考三天低谷论”了,所有人都这么以为了,都想趁人少的时候去,受到高考影响的家庭毕竟只占少数,那几天去的人肯定多。果然,6月8日入园人数接近50万。

    不过,在5月初刚开园的时候,我也人云亦云地以为,开头4天肯定爆满,5月份肯定人多,谁都想先睹为快嘛。所有人都这么以为,好了,整个5月份的上半个月,天气又凉爽,园里人又少,为了“避峰”没去的人就后悔吧,哈哈。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世博官方引导参观者 “明天可能出现高峰,请安排好入园时间”,言下之意最好过了明天再来,那么明天你就尽管去好啦。这么讲起来,传说中将是入园人数低谷的9月份,还不知道啥情况呢。抱着“让别人先去,我晚点再去”想法的人,需要参考一下日本爱知世博会,最后一天游客80多万,几乎人贴人,走路都困难,遑论参观。之前的半年展期内,有种种事情不能去,“反正还有时间”,到最后,“无论如何一定要去一趟”——不要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是这样的思路。

    对了,好像记得这种现象有个专业名词,叫做什么预期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也差不多,当你被预言将会发生什么不利状况,你总归一面努力不信,一面想破解掉,但是往往越在意越朝那个方向走,结果本来没有的事,却按着预言发生了。

    个体是理性的,但无数个个人的理性预期和选择,构成了群体的非理性行为。人人想避峰就谷,峰就变成了谷,谷就变成了峰,如果能坐直升机俯瞰世博园,会看到一群群人拥到东、拥到西,像是一场集体无意识。我肤浅地理解,经济学是社会学、心理学加数学,研究人类在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同时支配下,如何选择行为,而无数个体的行为无规律地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规律,经济学家建立的模型就是为了掌握这种规律,预测其行为,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来利用和引导。单方面引导也并不总能达到预期效果,比如热门馆,每个游客入园都会被告知哪些馆排队超过2小时,告知的目的是疏导游客去冷门馆,游客却可能把它当作观展指南,越是热门越向前。哪一方都不可能为所欲为,结果不是某一方的选择,而是个体选择之间的博弈、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博弈、引导与逆反之间的博弈最后得到的结果。唉,真复杂。只有神仙猜得到结果,要不怎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经济学家,经济危机还是照样发生呢。

    【专家解释】个体理性不等于集体理性,个体理性甚至会导致集体非理性。原因很简单,个体理性暗含着个体的偏好、预期等因素,如果个体理性相加等于集体理性,那么,就意味着每个个体是无差异的,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是很可怕的。因此,现实中的集体选择,不可能是最优的,至多是满意的、次优的。各位想想,是不是如此。知道了这一点,就比较容易想通大千世界中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了。我们要努力的,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满意;我们要防止的,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如何引导世博园的参观者?我们先假定每个参观者都是理性的,他们都在试图用最少的排队时间,看最多的场馆。当然,这里面还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偏好,有人喜欢看沙特馆,有人喜欢看德国馆。也就是说,他们在计算排队时间时,还有偏好在起作用,看自己喜欢看的馆,多排几个小时也在所不惜。除偏好外,他们的预期也在起作用。不少参观者在决定哪天游园后,通常都要做一些功课,包括从哪个门入园,重点看哪些馆,游园路线怎么走等。他们根据什么做功课呢?就是他们能够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而作出预期,即预先的安排。世博会的管理方和其他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一样,总是试图要作出一些引导和预告,以缓解热门场馆的排队问题。但为什么结果总会事与愿违呢?这是因为,他们作为管理预期的主体所依据的信息,与预期的主体所掌握的信息是一样的,预期的主体会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作出反应和调整。例如,高考三天,人们都会预期游园人数减少,就都作出游园的决策。管理方也得出相同的预期,并发布这一信息。结果可能就会导致这三天人数反而更多。如果我们将这种信息发布视为一种政府干预,就足见其弊端了。这还说明,管理预期是一件困难的事,不仅需要足够的信息,还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和判断力。如果管理者比较“拎得清”,知道自己不具备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管营造环境的事,再加上一些必要的监管,而让市场主体(包括游园者)各行其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