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A股高估值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1:48

李迅雷:A股高估值之谜

A股自有交易以来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就在40倍左右,大大高于成熟市场20倍甚至更低的水平。目前,对这一现象的三种解释都不能令人非常信服。中国股市的高估值现象,与韩国股票估值长期偏低一样,仍是一个谜。

  A股市场不过冬
  1985年,美国两位经济学家梅赫拉(Rajnish Mehra)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首先提出了“股票溢价之谜”—股市的投资回报率高出无风险债券投资回报的幅度过大,以至于无法用传统金融学理论来解释。如从1925年末到1995年末,美国股市的年回报率平均为10.1%,而美国国债的年回报率为3.7%,股票的溢价(或称风险溢价)竟然达到6.4%。如果1925年末将1000美元投入美国股市,那么到1995年末,股票的价值将为84.2万美元,是投资国债收入的66倍。目前,对股票的溢价过大问题,学术界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相比美国等成熟市场,国内股市的发展时间还很短,不足20年,如果从A股的风险溢价水平来看,可以发现过去8年A股的平均溢价水平还比较低,在2003年前基本上还是负溢价(图1)。如果只考虑从1996年开始的牛市到2005年熊市结束这段近十年的A股回报率,会发现,其明显低于国债投资的回报率。


  从估值的角度看,中国股市长期处于高市盈率和低股息率的状态(图2)。低股息率主要是由于在高市盈率背景下,投资者对送股的兴趣远远大过分红,故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方面也大多采取低分红方案,一般而言,历史上平均股息率达到2%就算较高了。从市盈率(PE)水平看,1994-1995年间中国股市的PE维持在20倍左右,这主要与当时的高通胀率(15%以上)有关。总体上看,A股自有交易以来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40倍左右,大大高于成熟市场20倍甚至更低的水平。A股市场熊市中的市盈率低点,也与不少成熟市场牛市高点的市盈率水平接近,A股市场看来从来没有过寒冷的冬天。


  风险溢价水平和市盈率水平的国际比较均说明,A股一直处于高估值状态。如果再比较同一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价格差,更能说明这一问题。实际上,A股股价长期以来大大高于对应H股的股价,虽然到了2005年末平均溢价水平降到了40%左右,但随着A股的牛市兴起,溢价又提升到了目前的70%以上。同样,A股对B股的溢价也长期维持较大水平。无论是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还是国内QDII产品的迅猛推出,都没能有效提高B股和H股的估值水平,从而缩小A股与它们之间的差距。

  三种观点难解高估值之谜
  A股高估值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学者和市场人士也给予了多种解释,其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的观点:1、供求关系说,认为国内市场股票的供给不足,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导致股价高企,此外,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全,投资渠道较为单一,也导致股票这一投资工具始终供不应求;2、发展前景说,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买股票就是买未来,故投资者对未来的看好导致A股市盈率水平高过其他市场;3、没有做空机制说,由于A股的交易规则和托管制度导致A股不能卖空,只有先买入才有可能盈利,股价因此能维持较高水平。
  对于第一种解释,我认为表述过于表面化,且不够准确和全面。比如,A股的扩容(供给)远远大于B股(这么多年几乎没有新发B股),在资金(需求)方面,A股主要只对国内投资者开放,而B股既对国内个人投资者开放,又对全球所有投资者开放。但目前上证A股指数在 5000点之上,而几乎同时为100点起步的B股指数只有350多点。从投资渠道来看也并不单一,如房地产一直是2000年以来国内投资者参与度最高的投资渠道之一,但这也并没有对股市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股市上涨,形成了这两年来股市和房市齐飞的态势。
  当然,股价从短期看,确实受到了股市扩容(供给)和资金流入(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影响,在历史上,也曾经因为股价下跌过快而使得监管部门不得不多次暂停股票发行。但国泰君安的研究员   彭艳曾对2000-2005年股市的扩容和指数变动之间的相关性做过实证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事实上,当A股由于持续下跌而暂停融资期间,香港的H股则迎来高速扩容期,而且,随着中国电信、中国铝业、中国人寿等上市,香港国企指数不断上涨,与国内A股的持续下跌形成反差。
  近日,国泰君安研究员姜超通过对A股风险溢价研究,提供了如下的估值计算公式: 
  E/P=r实+r信用+r流动性-g实
  其中,E/P为市盈率的倒数,风险溢价则分解为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r风险=r信用+r流动性。
  当实际利率(r实)等于实际永续增长率(g实)时,市盈率的倒数就等于信用溢价加上流动性溢价。他认为,影响股价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流动性溢价。由于实体经济的减速,2008年的信用溢价可能略有回升,约在4%。而流动性溢价则有望恢复至2007年-1.5%的平均水平,因此,E/P等于2.5%,对应的市盈率为40倍。
  最近一年以来,中国的股票换手率几乎为全球最高,因此,流动性溢价率为负是可以解释的,而且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我国的风险溢价与换手率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当换手率上升时,风险溢价(信用溢价相对稳定,所以风险溢价主要由流动性溢价决定)水平则下降,也就是估值水平的上升。但是,究竟是换手率的提高导致股价上涨,还是股价上涨的预期导致换手率的提高呢?流动性溢价的作用确实是存在的,而且,“价升量增”与“价跌量减”本身属于交易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用价量关系对于解释估值的上升或下降原因没有异议,如监管部门通过提高交易印花税来增加交易成本,从而减少交易频率,或通过增加市场容量来降低换手率,都有一定效果。但要解释中国股票的估值水平长期高于其他市场,还是难以让人信服的,无论是目前A股的交易成本还是市场扩容规模,都超过成熟市场。但从长期看,A股的平均年换手率水平确实是名列全球前茅的,这可以解释A股高估值的部分原因,却难以解释高估的幅度为何这么大。
  对于第二种“中国经济发展全球领先”来解释A的高估值现象,笔者认为也缺乏说服力。事实上,包括H股在内的中国海外发行股票的估值水平,已经高于同行水平,估值中已经体现了“中国因素”。经济前景说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行受到热捧的原因,但无法解释A股与H股之间长期难以弥合的巨大价差现象。从图3 中也可以看出,尽管中国GDP高速增长,但上市公司的ROE大大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说明中国经济主要靠外延式增长,中国与其他国家股市相比,属于高市盈率、低收益率。


  对于第三种“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来解释高估值现象,应该有一定道理,行为金融学中,也用“套利的有限性”来解释股市泡沫现象。因为即便在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中,卖空也受到约束,套利是有成本的。如国内当初的国债期货市场,由于规模非常小,故总体有利于多头,即便国债期货价格已超过其内在价值,但多头利用市场规模过小、空头无法获得足够交割品种的市场属性,仍能把期货价格拉升到离谱的地步。而 A股没有套利机制,所以卖空就更受到约束了。但同样的问题是,B股也没有做空机制,为何股价也没有因此获得较高估值呢?
  综上所述,对股票高估值的三种解释都不能令人非常信服,尤其在解释同一上市公司的A股与H股或B股何以存在较大的价差方面,更难以自圆其说。是否能用别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呢?如在行为金融学对股市泡沫的解释中,有赌场资金效应、过度自信、大傻瓜效应与羊群行为等理论。
  赌场资金效应会导致投资者提高自己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即投资者将股市中获取价差收入当作唯一盈利模式,最极端的例子是目前市场上多只认沽权证,如钾肥认沽、招商认沽等,其实际价值几乎为零,但市场炒作者却敢于以较高的价格买入,即便在这些品种临近到期日,其价格还没有回归理性。也许是大傻瓜理论使得买入者坚信还有后来者跟进,或羊群行为使得投资者跟风交易......但这些理论似乎对股价上涨的解释比较有说服力,在股价下跌时则不然,尤其对中国A股无论处于上涨阶段还是下跌阶段,其估值水平始终处于全球股市高位的现象,还是缺乏解释能力。
是否因为中国股市在其1992年5月“揭盖”(放开涨跌停板)之时就已经给了A股估值一个较高的定位,从而形成了A股市场显著高于全球水平的“基准市盈率”呢?或者就像某些金属具有记忆功能一样,任其弯曲,最终还是会大致恢复到初始状态。类似的现象还有韩国的股市,长期以来估值水平总是低于大多数股市,我们同样也难以理解韩国股票的估值长期偏低现象。
  中国股市的历史毕竟还太短,也许再过二三十年,A股高估值现象自然消失,不再成为一个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