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危机必须削减赤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2:22
走出危机必须削减赤字  

目前,所有工业化经济体都面临着严峻的财政挑战,这并不令人意外。我们的经济体刚刚摆脱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果各国央行不迅速采取适当措施、财政政策也不作出重大贡献的话,我们将会陷入一场严重的萧条。但现在是恢复财政可持续性的时候了。就其规模和覆盖的地域范围而言,我们眼下经历的财政状况恶化可谓史无前例。到今年年底,从2007到2011年仅4年的时间,欧元区政府债务将增长逾20%。在美国和日本,这一数字在35%至45%之间。

三种现象推动了公共债务的增长:衰退导致税收收入锐减;支出增加(包括对抗衰退的先发刺激政策);以及旨在避免金融领域崩盘的额外举措。由于我们避免了一场金融崩盘的灾难性场景,对于多数国家而言,第三种因素并不意味着数额庞大的支出。但根据欧洲央行(ECB)估算,用于支持金融领域的纳税人风险规模——包括资本重组、担保和有毒资产等所有选择——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高达27%。值得注意的是,大西洋彼岸的这一比例同样非常高。

鉴于以上事实,解决我们的财政脆弱性,已经成为全球政策制定者的一致目标。令人欣慰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有必要实施可靠的财政退出战略,以及深远的金融业改革。但在实施时机上仍存在分歧。在主张暂缓实施的阵营中,一些人辩称,保持甚至加大财政刺激力度、以避免危及经济复苏是一种可取的做法。另一些人则宣称,财政整固会抑制增长环境,从而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的系统性效应。我不同意这两种观点。我们必须避免政策不对称的现象,一边是尽管合理但大胆的宽松政策,一边是过于犹豫不决的紧缩政策。现在工业化国家必须开始实施设计合理的财政整固战略(准确地说,是巩固当前的复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我们拥有在平常时期财政整固的经历,这说明了缩减巨额财政失衡带来的长期益处。这些经历同时表明,如果将财政整固作为一项全面改革战略的一部分来加以施行,经济增长的短期代价往往会得到控制,或是非常有限。财政整固战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设计。在支出方面进行调整,辅之以促进长期增长的结构性改革,通常是最佳战略——尤其是在与致力于财政整固的可靠长期承诺相结合的情况下。

其次,鉴于年度预算赤字的规模和不断膨胀的未偿还公共债务,用以预测财政紧缩或财政刺激举措效果的标准线性经济模型可能不再可靠。在特殊时期,经济可能会接近非线性现象,比如大量家庭、企业、储户和投资者的信心迅速恶化。我的理解是,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目前处于这种前途未卜的状况,信心可能面临危险。在这种形势下,财政整固势在必行。

第三,系统性的经济稳定——以及由此带来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公共财政在困难环境下进行干预的极限能力。当我们的经济处于典型商业周期,财政缓冲至关重要。而当我们的经济面对特殊环境时,这种缓冲甚至更为必要。当动用占GDP 27%的纳税人风险时,如果我们的公共财政不可靠,我们就无法避免金融危机和第二次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以避免未来金融领域完全失灵所导致的一场经济灾难。我相信,我们将获得成功。但即使20国集团(G20)施行最好的金融改革,仍会有许多不同因素引发经济和金融动荡。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其它意外事件,可能需要紧急财政支持。健全的公共财政,是经济稳定和全球持续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事后看来,我们可以看出,财政刺激措施以“刺激”、“激活”、“消费”为座右铭,向工业化经济体传递出一种过于简单化的信息,这是多么不幸的一件事情。大部分国家比较幸运,有操作的空间;其它国家空间很小;而一些国家则一点空间都没有,本应开始财政整固。针对每个经济体,总是应该量身定制特定的战略。但目前,所有国家都必须实施可靠的中期财政整固计划,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我们2007年以来所经历过的特殊情况中,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太平洋两岸乃至全球各国的央行,都已表明自己拥有非凡能力,能够分析前所未有的形势,并做出正确决策。他们在同时面对通胀和通缩两种风险的情况下,设计出自己的货币政策立场,以维护价格稳定的可信度。他们实施了旨在改善金融市场特定部门功能的过渡性非标准措施,这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极为重要。他们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在2007 年8月9日金融危机伊始就采取行动的欧洲央行,将通过确保欧元区价格稳定,为巩固一个自信的经济环境做出贡献——像过去十多年做的那样。我们希望各国政府证实自己整固本国公共财政的决心。在当下,这种承诺对于G20“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增长范例来说,与以往它们为避免萧条而做出的异常大胆的决定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