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史地沿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2:06
法规号:  发布日期: 2006-09-03
“芦台玉砂”话芦盐
2012年05月31日 00:00
来源:
字号:|
天津、河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煮海为盐的传统,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代。《周礼》记述道:“幽州,其利鱼盐。”《管子》中也说:“燕有辽东之煮。”宋元时期,这一地区盐业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到明代初年,已经形成了24个盐场,遍布整个渤海西岸。洪武元年(1368年),明政府于沧州长芦镇设“北平河间盐运司”,统一管理河北、天津地区盐业。第二年,改名为“河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将“河间”二字省去,改称“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自此以,河北、天津盐区遂以“长芦”为名,“芦盐”最终成为一个响当当的食盐品牌。到了清代年间,长芦盐业的中心北移,管理机构长芦巡盐御史和长芦盐运使先后迁到天津,从此以后,天津成为长芦盐业的中心。“长芦”之名仍然沿用了下来。
在明清时代,长芦与广东、两淮、两浙同为最重要的食盐产区。在这几个产区中,长芦盐的质量是最好的。清人汪砢玉的《古今鹾略》中就说,以质量论:“广不如浙,浙不如淮,淮不如长芦”。尤其是位于天津境内的丰财、芦台二场,所产海盐细、白、纯,晶莹如雪,品质纯正,有“芦台玉砂”之美誉,可以说是长芦海盐的代表。“芦台玉砂”甚至成为“宁河八景”之一。当时有人写诗赞道:“芦台极目际平沙,利博谁伶害亦赊。土面刮来淋玉液,鏊头沸尽结银花。”足见当时海盐生产之盛。
长芦盐不仅质量好,而且因为产量大,价格也相对较低,很受欢迎。在引岸制度下,每个盐区都有十分固定的销售区域,界限分明,不可逾越,否则就以私贩论处。但因为长芦盐物美价廉,有些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越界购销长芦盐。比如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开始,河南项城被划入长芦盐的销售区域,这里的居民可以食用芦盐。但临近的上蔡所食却是淮盐。据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这两种盐的差别十分明显:“芦盐价半而色白,其盐真。淮盐价倍而色黑,其盐杂。”项城的盐每年都畅销无阻,而上蔡的盐却每年都要积滞。因此,“红胡等辈,俱以私贩而起”。清代后期,安徽省宿州、亳州以一沟为界,名曰“鸿沟”。沟北宿州食芦盐,沟南亳州食淮盐。芦盐价廉物美,淮盐则价贵味苦,比芦盐贵一半以上。因此,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越过鸿沟,从宿州贩运芦盐到亳州私售。清政府不得不在鸿沟设大批盐警,查缉私盐。
正因为长芦盐的质量好,北京城里,上至皇宫内苑,下至达官贵人,都食芦盐。明清两代,长芦一直是北京贡盐的唯一来源。所以《古今鹾略》说:“天下产盐之省八”,“而贡盐独责之长芦”。长芦贡盐有青、白之分。青盐为滩晒而成,品质较为粗糙,白盐则经过精细煎煮,“肌理如玉”,“璨如雪”,专门供奉内廷食用。早在明永乐年间,长芦每年就向北京输送青、白盐十三万四千余斤。到了清代顺治年间,已经增加至七十四万四千余斤。“贡盐”实际并非无偿贡献,而是由专门人员按盐价购买。贡盐运到北京之前,先在天津存贮,明代有专门的场地,名为“皇盐场”,后聚落成村,名为“盐坨村”,位置在今盐坨桥一带。到了清代,贡盐和商盐一起存贮在河东盐坨。
长芦盐场在明清两代不断裁并,至清末时余下八个,天津仅余丰财、芦台二场。但这两个盐场乃是长芦盐场中的精华,产量高质量好。其海盐生产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现在的塘沽盐场与汉沽盐场。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为平原,占全市面积38%;西北为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占全市面积62%。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早在远古时期,黄河改道,河水经山西流入河北,进入永定河古河道,切穿西山右臂,游刃于西山峡谷之中,而后自京西三家店处喷泄而出,形成巨大的冲击扇。
永定河因裹携上游泥沙,含沙量仅次于黄河,故古时有小黄河之称。小黄河泥沙沉积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环绕的低地,形成土壤肥沃、泉流广布的北京湾小平原。
据考古发掘,早在70万年前,北京猿人就已生活居住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而万余年前北京东胡林人开始自山洞迁居平原定居,使北京地区古人类群体逐渐脱离原始形态,从专营采集、狩猎,发展至渔牧、养殖业,繁荣了社会经济生活和物质文化。
北京地区的文明之始,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据史记载:公元前3000年,中原地区已形成部落联盟,伏羲、神农先后成为联盟的最高统治者,传说中的天子。公元前2550年,神农氏衰,轩辕氏起而代之,史称黄帝。
黄帝时,中原民族掌握了历法、文字、丝织、舟车、建筑、音律、冶炼、耕种等科技、文化知识。随着中原民族逐渐东进,文化随之移入,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北京地区已出现了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聚落,文明使北京地区结束了原始状态。
北京始称“幽陵”,中原联盟的天子帝颛顼、帝喾均曾游幸于此,此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民族称北狄民族。
帝尧时、少昊金天氏(黄帝之子)有不孝子孙共工氏在联盟中居水官之职。共工为人险恶,被世人称为顽凶,舜时任摄政,向帝尧谏议流放共工氏于“幽陵”,帝尧允之,共工氏移居幽陵,是史书中记载的第一支迁居北京地区的中原民族。
共工氏与北狄族混杂一处,相互通婚,相互融化,至帝舜将幽陵划入冀州版图时,共工氏与北狄族已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共工氏因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则成为联盟盟主,因此,史称共工氏化北狄。
尧时期,中原民族已进入辽西地区,史记载:帝喾之子契(帝尧朝司徒),封子昭明镇辽西砥石。昭明是商文化的缔造者,其族发明马车(相土造马车)、牛车(王亥造牛车),促进了商贸的交流。其族货殖千里,由辽西迁陕西,转而进入中原,成为中原大国,史称其族为商族,始祖昭明为商人。
商族子履,经11战革夏,建立商朝,将国都迁于山东曹县,使齐鲁之地为天下圣地,万国朝贡、商族云集,迅速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
齐鲁地接冀幽,为防犯东北夷狄势力南下,商都亦由山东、河南逐渐迁入河北,并在辽冀兴建了古燕国、孤竹国、箕国、令支国为天朝屏障,阻止了夷狄南侵。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革商,封召公奭于房山县琉璃河古燕国;封帝尧后裔于北京地区的古蓟国,由于蓟微燕盛,燕乃并蓟居之。因此,北京有燕蓟之称。
燕国都城为“幽州”,因地处齐赵晋胡之间,常为他国鱼肉、如在狭缝中生存。公元前320年,燕王哙即位,鉴于齐、晋变法成功,立除弊政以改弱燕之势。
齐国怕燕国势大鞅及邻里,则出师伐燕,于公元前314年克燕,杀死燕王哙与摄政子之,扑灭了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改革的风火。
燕国存亡,关系到整个社会格局的变化,赵魏楚三国密定:“伐齐而存燕”并迎立公子职即位,是燕昭王。
燕昭王是位英名的君主,他承继父志,力除朝弊,用黄金筑台,招揽天下英才,郭隗、乐毅、苏秦等纷至沓来,使燕国逐渐强大。
苏秦游说诸国联齐抗秦,转移强齐政治目标,燕国经历20余年的苦心经营,国富民强,士卒乐佚轻战。燕王命乐毅督秦韩赵魏燕五国兵马伐齐报燕之辱,乐毅一战而下齐70余城,克齐都临淄。
燕王又令秦开伐东胡,燕军势如破竹,拓地千里,将东胡迫至西喇木伦河流域。秦开率得胜之师东进辽东,将商裔箕氏朝鲜势力逐出辽东,两国划鸭绿江为界,凯旋之即又灭了辽河北部的貊国,使燕国尽有辽幽之地,并修建了一条西起兴和,止于龙冈的千里燕长城,充分体现了燕国劳动人民的建筑技术和劳动智慧。
燕国得辽东之煮(盐),冶炼技术赶超中原诸国,加之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疆域,终使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辽东”一名最早见于《管子》一书。据《管子·地数》篇所载,春秋战国初年,管仲向齐桓公献策说:“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
在《天工开物》中,宋应星将盐按产地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砂盐六种,还有两种盐很特殊,一是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树叶盐与我国西北地区产于山石上的“光明盐”(即水晶盐)。当然主要的是海盐、井盐、池盐、土盐以及岩盐。中国的古代文献记载各地产盐的情况,像“东北曰幽州,其利鱼盐”(《周礼?职方》),“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管子?轻重甲》)等。由于产盐的地区与方式不同,谁最早发现制盐,传说不一。据说号称盐业祖师神,多达30 多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燕地并入秦上谷郡,并令太子扶苏与大将蒙恬在秦燕赵长城基础上,修建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碣石的万里长城,使南北文化出现一条隔离带,两族文化差异逐渐拉开,当中国已进入封建中央集权制时,东北西诸民族还处在奴隶社会和原始部落之间。
公元前206年,秦朝亡,楚霸王项羽私将燕地封于藏荼、都蓟,辽东王韩广不肯让出自封的燕王之位,被藏荼杀之,并王其地。
公元前202年,刘邦提师北上诛杀藏荼,将燕地封给异姓王卢绾。卢绾怕被刘邦吞并,采取联代抗汉的政策。公元前195年,刘邦灭代主陈豨,卢绾见事败逃入匈奴。
燕王先后继任者有刘建、吕通、刘泽,刘泽犯罪自裁国除。汉武帝时封子刘旦为燕王,刘旦被诛再次除国,汉昭帝元年(公元前80年)诏改燕国为广阳郡。
公元9年,王莽篡汉,分匈奴为15部,降王为侯,收缴汉封印缓,破坏了民族关系,迫使东北诸族叛乱,驱兵南下,燕国首当其充,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为解除后顾之忧,兵进幽州,杀伪燕王彭宠,尽有燕地。东汉末年,三郡乌丸和鲜卑势强,对燕地威胁极大,曹操降服诸族,迫其内迁幽州,大大补充了燕地的劳动力。
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将东北地区纳入幽州管辖,幽州刺史为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公元290年,晋惠帝即位,诸王争位,连续16年的战争使晋朝日衰。鲜卑族乘机壮大势力,至慕容皝即位,则于公元337年去公号,自立为燕王。
慕容■即燕王位、较其父更雄武。公元351年,后赵石勒部衰,慕容■一战而占幽蓟,十战而有中原,次年称帝,国号前燕,立都于蓟城,这是蓟城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北方,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政治都城。
蓟城中心是蓟丘,今之白云观地区,前燕在城内开始立太庙、宫殿,使久经战乱的蓟城再度繁荣。
公元370年,前秦苻建攻灭前燕,更燕都为燕郡,蓟为郡治。蓟是北方重要城镇,无论其为州、为郡、为国,均以蓟城为治所,足见蓟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前秦因公元383年淝水一战败北,国力自此不振,慕容垂乘机而起,接管了前秦东北政权,建立后燕,仍袭用前秦幽州旧制。
氏族、鲜卑族、羌族、匈奴族、羯族先后称霸中原,史称五胡乱中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纷乱的局面。
北朝历史长达140年,幽州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的统治,成为多民族聚居区,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繁荣了幽州古城。
公元581年,北周相国、随王杨坚篡政称帝,建立隋朝,并逐步统一中国,定鼎天下。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被其子杨广所害,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为镇抚东北、征伐朝鲜、解决运输之忧,于公元605年~公元610年,倾国力开凿北运河(京杭运河),动员劳工上百万人,五年峻工。隋炀帝乘舟北上,直抵蓟城,改幽州为涿郡,在蓟修筑临塑官,亲镇涿郡,督军东进讨伐朝鲜。水是商业之父,涿郡得运河之利而繁盛。
公元618年,唐公李渊灭隋,涿郡隋将罗艺降唐,唐朝改涿郡为幽州,蓟改称幽州城。幽州城南北7里,周长32里,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开12座城门。城中另有子城,为藩镇衙署所在。城内居民划分为坊居住,计有罽宾、肃慎、卢龙、辽西、花严、铜马、蓟北、军都、幽都、招贤、归仁、劝利、时和、遵北、归化等坊。
坊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有檀州街、燕州街、经略军南街,成为北京最古老的街道名称。城内有市,是幽州城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东征高丽,曾以幽州为军事基地,次年搬师而回,为悼念东征将士,在幽州城内,今宣武区法源寺街,修建悯忠寺,悼念亡灵。该工程直至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峻工,北宋时宋钦宗曾被囚于此,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此寺,赐名为法源寺。
唐天宝元年(742年),更改幽州为范阳郡。755年,安禄山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并以范阳郡为调度中枢,起兵叛唐。安禄山、史思明均为胡人,先后称大燕皇帝,立都幽州城,更名为燕京。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改燕京为幽州郡,五代时,刘守光再次以燕京为都城,自称大燕皇帝,建立割据政权,三年后败亡。后梁、后唐仍恢复幽州旧制。至后晋石敬塘,为得到辽国的支持,争霸中原,则于938年将幽州割让给辽国。辽代建五京,会同元年(938年),以幽州为南京,作陪都。
辽南京仍以幽州城旧址为基,拓广36里,设8座城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并在城西南建弘义、长宁、永兴、积庆、延昌、彰愍、崇德、延庆、兴圣、敦■诸宫及清凉、元和、嘉宁等殿。皇城南建有永平馆,为接待各国使节朝圣所用。
燕京(南京别称),内设二十六坊,除沿用唐坊旧名,新增有隗台坊、永平坊、北罗坊、齐孔坊、宣化坊,城内居民划坊居住,人口多达30万。城北有市,百货盛集,精绝天下。辽帝信奉佛教,因而燕京城内寺庙林立,昊天寺、开泰寺、三学寺、竹林寺、天王寺(明改为天宁寺)均为寺庙之冠。因宋辽对峙,燕京则成为两国交界,由于民间交往频繁,燕京由此而成为两国商贸、外交、文化交流的中心。
1115年,女真族兴起于东北,完颜阿骨打创立金朝,金通使于宋,密商灭辽,事成后,分燕京于宋。1123年,金国克燕京,送一座空城于宋,并索宋1百万贯、米20万石,宋改燕京为燕山府。
1125年,金灭辽,随即挥师南下克燕山府,次年灭北宋,统一了黄河以北中国广大地区。金海陵王完颜亮为驾驭庞大的帝国,于天德三年(1151年)决定迁都燕京,改其为中都,在辽燕京旧址修建新都,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中都,郭下治两县,西为宛平县,东为大兴县,此两县格局、名称一直沿用至清代。
中都城的建筑仿照宋汴梁城设计规模,计三重城。外城周长18.5公里,城高13.3米,城开13门,西曰丽泽、灏华、彰义、南曰景风、丰宜、端孔,东曰施仁、宣曜、阳春,北曰会城、通玄、崇智、光泰。都城正中为官城,有大安殿、仁政殿、福寿殿、承华殿、泰和殿等及粹英宫、寿昌官等。殿东建有文楼、来宾馆、太庙;殿西建有武楼、会同馆、尚书省。其中会同馆与来宾馆专供各国使节朝圣所用。
外城拓宽,城内住坊增到62坊,并设有南北或东西对称坊,如南开远、北开远,南永平、北永平,南辑楼、北楫楼,前蓟宁、北蓟宁,南卢龙、北卢龙,南春台、北春台,东甘泉、西甘泉,东开阳、西开阳,东河曲、西河曲,东孝慈、西孝慈等诸坊。
城市地理之历史】
中都中心在宣武区内,今牛街一带则形成金中都闹市,有穷汉市、蒸饼市、胭粉市,并有店铺及酒楼,这是南城宣武区最繁盛的时代。随着金主荒淫无道,国势日衰,1206年蒙古摆脱金朝控制崛起于大漠,成吉思汗创立蒙古帝国。1212年~1214年,蒙古骑兵两次兵临中都城下,迫于蒙古骑兵的压力,金朝迁都于汴梁,1215年蒙古军攻克金中都。
由于蒙古军对中都的野蛮暴行,使中都昔日繁华的宫殿成为一片瓦砾,惨不忍睹。此后,几十年无人问鼎,中都已成一遍蒿草,荆棘成林。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曾到中都视察,目睹瓦砾荆棘的金故都,放弃了修复的念头,返回开平即帝位,定开平为上都。
1267年,元帝忽必烈决定迁都中都。于金中都东北郊重建都城,宣武区逐渐冷落乃至荒凉。1274年宫阙建成,定名为大都,忽必烈正式迁都。
元大都新城周长30公里,内设皇城周长10公里,内城居民分50坊,迁辽金旧城居民于此。大都街道井然有序,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纵横交错,有如棋盘,积水潭处为商贸中心。
元朝版图是中国有史以来地域最为广阔的朝代,大都为元朝首都,自此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都形势雄伟,虎踞龙盘,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自此被历朝统治者视为兴龙之地。
1368年,朱元璋鼎定江南称帝,改国号为明,立都南京,诏令徐达北伐。元军不能御,弃大都逃回漠北故土。1380年,朱元璋封四皇子朱棣为燕王,改大都为北平府。
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百年之后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1399年朱允炆即帝位,是建文帝。建文帝知其叔燕王朱棣久有窥帝位之心,又手握重兵,则诏令削藩,以绝肘腋之患。朱棣不甘就范,以清君侧为名,南下讨伐,并于1402年攻克南京帝都,夺取帝位。
朱棣由燕地而来,知燕乃龙兴之地,为建万世基业,1406年诏令迁都。北平府因天灾人祸,人口流失甚为严重,营造新都人力不足。朱棣迁调南方工匠23万北移京师,1421年,新都峻工,朱棣迁移新都,更名为北京。
北京城分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四座,以紫禁城为核心,以一条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为全城布局的依据,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建有左祖右社,左文右武等太庙、社稷坛及中央政府各部。外城仍依元都旧址,将元代北城墙南移2.5公里,仍开德胜门、安定门两门。元代南城墙亦由今东西长安街南拓2700余丈,门名仍用崇文、正阳、宣武门名称。为斩除元帝都王气,宫殿全部拆除新建。
新建的北京城,宫殿宏伟,座北朝南,凝重而威严,突出了皇权的威仪。外城有廓,城以卫民,廓以卫城,相互依存,共建城防。北京城南是敞开的平原,元代为荒郊,明时开始建商肆,使其成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
明末,万历皇帝祖孙三代荒淫无能政治衰败,东北女真族再度崛起攻占关外明地。内地各省义军亦纷纷造反,使明朝顾此失彼,难于应付。1644年,李自成攻陷明都北京,建立大顺政权,由于农民军进城后腐化,战斗力衰弱,明东北统帅吴三桂乘势反攻,并联合女真族一同杀进北京。李启成虽然败退出北京,吴三桂亦未能恢复明朝,而女真族渔翁得利,在北京建立了清王朝。
1644年10月1日,清帝福临建都北京,清军入京后,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制度,内城居八旗子弟,外城居汉、回居民,城内成了演武厅,城外成了商贸市场,这种独特的分居形式,直至清末才结束。
清时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流通的扩大、外城经济的发展,使南城前三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外成为商、农、手工业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为商业民族迁移、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工商会馆、同乡会馆、殡葬仪馆及试子会馆提供了繁衍的土壤。
清时北京有两大发展受世人瞩目,其一,是西北的皇家园林;其二,是南城的会馆,使北京城南西北三面,成为京师繁华之地,无城之市,天下一大奇观。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各省纷纷独立,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清总理大臣袁世凯久窥帝位,一面与南京政府议和,许以推翻清廷,条件是当选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以南京政府相威胁,清末帝宣统皇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诏告天下逊位。孙中山遵守诺言让民国总统之位予袁世凯。
1913年10月袁世凯宣誓就职民国总统,并以北京不靖,迁都于北京,摆脱了革命党人的控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为争夺民国统治权,搅得北京14年不得安宁,先后称总统者有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称雄者有段祺瑞、张勋、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民国政府,利用武力兼并了南北群雄,东北王张学良易帜民国,中国得到初步的统一。1928年6月28日,国民党政府改北京为北平特别市,政治中心至此南移。
1937年7月7日,日寇侵占北平,建立华北日伪政府,北平成为日寇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基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北平市重新回到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内。
1946年,国共两党和谈破裂,蒋介石率先发动内线,但只打了四年就全军崩溃退居台湾。华北战区国民党最高军政长官傅作义,审时度事,于1949年1月底与解放军握手言和。北平和平解放,人民免遭涂炭,文化古迹得以完整保留,傅作义将军为人类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将铭记千古。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立都于北平,改北平为北京。随着全国的解放和统一,北京市迎来了大治之年,经40余年的建设,北京城已由手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石油、冶金、煤炭、纺织、建材、电子、仪表、机械等大型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化城市。
北京现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6807.8平方公里,人口达千万,划分为19个区县,铁路纵横南北,立交桥环绕北京,将北京变成连结中国各省的交通枢纽。
北京的悲壮历史,使其成为中国六大文明古都之一,但其城建规模、古建园林、文化艺术、聚居民族却冠六都之首,因此被誉为东方的明珠,中华民族的心脏。
会馆文化顺应历史而生,亦随时代发展而亡,但其五百年的文化史,将丰富首都文化宝库,为首都的历史增光添彩。
《崛起的海岸》(2):此是神京第一关(上)
大连日报  2011-03-09 22:46


中铁渤海1号渡船到港

3000年前,大嘴子遗址就有煮盐活动

黄海海战

望海埚大捷示意图

清末的旅顺口
从浩瀚的太空俯瞰地球,中国版图宛如雄鸡振翅欲飞,鸡喙处便是名闻华夏的迷人半岛。黄渤两海东西相拥,千山山脉南北纵横,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金子般千里海岸的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这是一片物产丰饶的土地,每逢太平盛世,则商贾云集,文化交融兴盛;
这是一块饱经沧桑的土地,每当世代更迭,便兵戈相向,生灵哀号涂炭。
拱卫京津之要塞,挺进东北之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这片土地传奇的历史际遇,也锻造出人们开放包容的胸襟、重商亲商的文化和不屈的民族气节!
编者按
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崛起的海岸》是2010年度《时代之魂》——大连城市精神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成果。这部专题片从去年8月开始在大连广播电视台推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今年春节期间在大连电视台主要时段重播,引起新一轮热潮。日前,《崛起的海岸》主创人员对专题片及文稿进行了修订,由大连出版社、大连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发行,在大连新华书店发售。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报对解说词进行连载。

【采访】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俊勇
这种陶舟形器是现实生活当中的人们,根据已经能够使用的工具,制造出来的陶制模型。大约5000多年以前,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就有了文化上的交流往来,这种交流往来的媒介就应该是用船来进行的。
【采访】 大连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振远
大连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两利,自古就是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这个地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不仅可以精种也有丰富的渔盐之利。
燕据辽东时期有“辽东之煮”著名天下,就是说辽东的煮盐其中包括大连的煮盐,已经成为燕国的重要经济来源。到了汉代,因为人口的增加、交通的发达和形势的稳定,大连地区的商贸业、冶铁业、煎盐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没有战争,这里会成为非常丰饶的发达之地。
【采访】 大连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振远
金代主要忙于中原战争,大连地区成为他比较稳固的后方,所以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从大连发现了60多处埋藏金代货币的窖藏,有的多达1000多公斤,这说明当时的商贸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
【采访】 大连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振远
王寂所说的苏州,就是今天的金州;他所说的关禁设自有辽,是指辽代在金州城南地峡所建的镇东关。
【采访】 大连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振远
镇东关建于黄海、渤海(之间)陆地最窄的地区,是大连地区的咽喉,当时是为了防止女真人与南方往来,因此它也具有缉私性质。当时走私行为比较猖獗,因此这个关也具有海关的性质。这说明大连地区在水路交通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采访】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俊勇
辽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草原国家,但是却非常有海洋意识。
在契丹的内地,今天的内蒙古东北地区,赤峰地区和辽宁朝阳地区,在已发掘的契丹贵族墓当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瓷器、丝绸。这些瓷器和丝绸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南方运到大连地区,再从大连地区上路,从陆路运往契丹内地。
【采访】 大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王善军
在人类历史上,这种文化的交流、民族的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我们今天中华民族形成这样一个强大的凝聚力的民族,这与辽金时期,北方民族和中原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交流融合有很大的关系。
2006年11月6日,旅顺羊头洼港上一声长长的汽笛,开启了渤海海峡铁路轮渡的历史。这湾浅浅的海峡,由此成为当今中国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埋下伏笔。就在离烟大铁路轮渡羊头洼港不远处的老铁山脚下,一个名叫郭家村的小村庄,上世纪80年代,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其中的一件出土文物,让考古学者大为惊讶:这是一个和现今船只有着相似轮廓和比例的陶舟形器。
这是有着数千年传统的黄金海道。早在距今5000年前,齐鲁大地上的先人就曾摇一叶扁舟漂洋过海,将温热的中原文化的种子装在陶罐里,带到这片土地上。从此,辽东半岛的陶壶瓦罐上,绽放出了和中原地区一样的美丽花朵。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逐渐形成一个个人烟密集的城郭,商贸往来之间,这里的人们聚集着财富。像今天一样凉爽的海风吹拂着世代居民,文明在南来北往的交融汇聚之中萌芽生长。
公元1191年,一位名叫王寂的金国官员自北而来,一路上访古迹庙宇,会文人墨客,投宿寻常百姓家,谈诗论文,感慨颇多。“莫道山城晚得春,柳梢梅萼已争新。出呼老吏治花圃,自笑行人作主人。”这是王寂在今天瓦房店北部地区留下的清新诗句。从他后来所著的《鸭江行部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大连地区,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统治,却弥漫着浓厚的中原文化气息,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平和安宁。
据《鸭江行部志》记载,王寂一路寻访到了今天的金州以南地区。这从文中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望西南两山,巍然漂于海上,访诸野老云,此苏州关也。辽之苏州,今改化成县,关禁设自有辽,以其南来舟楫非出此途不能登岸。”
早在金国之前,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的中国,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崛起于草原之上。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被称为当时的“东方第一强国”。它将中国北方统一起来,辽东半岛两侧的黄海海域和渤海海域,构成了这个新兴帝国的南部海疆,大连地区的关防要塞价值凸显出来。
辽建国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08年,辽国便做了一件事关兴亡的大事:在其东南国门所在的大连地区,“筑长城于镇东海口”,史称镇东关。
辽国兴起之初,由于陆上交通被隔绝,镇东关所在的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就成了唯一能够与中原交往的口岸,主要的海港分布在今天的大连湾和旅顺口一带。
那时的黄渤海航线上,一队队的商船扬帆远航,虽不及今天的盛况,却已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为了便于官方贸易,辽、宋在交界处设立了“榷场”,也就是今天的交易市场,并收取一定的佣金。史籍记载,宋朝每年因此收取的佣金,差不多正好可以抵消因对辽称臣进贡的支出。当时所有的贸易,都必须通过大连的各处海港码头才能完成,此时的大连,已经一跃成为南北贸易重要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以及东北亚的海上走廊和交通枢纽。
200年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取代。辽金时期,大连地区虽为两个古老的马背民族统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却并没有停滞,反而进入了又一个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
千年的风雨剥蚀,当年雄伟的镇东关长城,如今已大部分淹没在山野田垄之间。它所守护的黄渤两海,也并没有成为永远太平的海上通途。数百年后,在一艘艘战舰的阴影里,辽南这个原本面朝大海,最具开放活力的半岛,成为了抵御外族入侵的海防要塞。

【采访】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董志正
许多时候(大连地区)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要想南下要想北上,要想东进要想西退,都不能不通过这个海上交通要道。
【采访】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 都兴智
从明洪武二十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387年至1395年),八年之间,大概窜扰金州的倭寇就有四起以上,倭寇所到之处,杀人掠货、抢劫财物,无恶不作,给大连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 商传
(辽东地区)在军事上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重要。一个是对付辽东兴起的后金,一个是对付侵入朝鲜半岛的日本,所以针对这两个威胁,明朝加强了辽东的军事。
【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 商传
左都督是职业军人最高的职务,这么一个高级地位的军官在这个卫所里面,它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朝廷对这个地方军事地位的重视。
【采访】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董志正
敌人上来以后,就扑堡而来。扑堡进去以后(刘江)就告诉,你们给我三面围住,空出一面,发动进攻。他们没想到埋伏了这么多的人,而在岸边的民兵趁他们登陆,把他们的船给烧了。这1500多人杀死了几百人,后来剩下的七八百人作为俘虏,用几十辆大车押送到北京。
【采访1】 军事地理专家 郭东升
在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都重视海洋发展的时候,我们还在闭关锁国,错过了走向海洋的最佳时机,清朝就是一个恶果。
【采访2】 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华文贵
从鸦片战争当中吸取了教训,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始革新突变,第一要务就是加强海防。旅大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清朝希望这里能够成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要塞。
【采访】 辽宁省军区原司令员 钱南忠
神京第一关的“关”,在军事上指的就是关口、通道、咽喉、要塞。特别是旅顺老铁山和山东半岛的成山头,像两只猛虎一样守卫着渤海。如果这扇大门洞开了,那么就可以直插京津,危及到京津地区的安全,所以大连地区的门户地位相当重要。
【采访】 大连民族学院历史学教授 关捷
清政府之所以选择旅大地区作为重要防御基地,主要是从自然条件来看,一个是这是天然的港湾,海水深、群山环抱,地理位置优越;再一个和陆地相连,连接着朝鲜半岛,并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重要的基地,有重要的价值。
【采访】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董志正
一年拿出400万两银子,当年中国的财政收入是8000万两银子,5%的国民收入,不小的数字。清朝感觉到岌岌可危,不是因为李鸿章有能力,而是因为国际形势逼迫你,不能不加强北洋水师的海防建设。
再次俯瞰辽东半岛南部所处的黄渤海地区,人们会发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曾几何时,已经从往日的海上商道演化为扼守京津唐地区的重要门户。金州至庄河的黄海沿岸,变成了确保联通旅顺与辽沈的海陆要津。沿岸分布着的大小港湾海深岸阔,便于从海上登陆,向南即可占领大连湾与金州湾的蜂腰部,控扼其狭窄地段,也就是当年辽国修筑镇东关的地方,从而切断旅大与内陆的联系。
当中国的版图逐渐清晰,北京成为明朝和清朝的政治中心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地区也就成了列强从海上入侵京津和东北腹地的最佳战略选择。
这样一个在军事上具有独特价值的半岛,在海洋文明兴起、战船火器越来越先进的时代,自然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
在今天金州区亮甲店东北,有一座平缓高旷的大山,叫金顶山。金顶山上,原本有一座中心城堡,因可由此观察黄海海面,故称望海埚。早在600年前,这个小小的城堡就记录下了辽东半岛军民抗击异族侵扰的光辉战绩。
明朝初年,暗地里得到日本幕府支持的海盗集团,也就是当时被中国人和朝鲜人称之为倭寇的武装团伙,屡次侵犯朝鲜和中国东部沿海。从1323年到1422年近百年间,地处海陆交通要冲的辽东半岛南部居民深受其害。
据明代焦竑所著的史料笔记《玉堂春语》记载,明朝宰相徐阶曾上奏皇帝说:倭寇的用心,无论是对朝鲜,还是中国,都“意不在抢而在扰,势不欲去而欲留”!也就是说,当时的明朝统治阶层已经洞悉了倭寇意欲占据辽东,进而有所图谋的狼子野心。于是,在扫除了辽东的残元势力后,大明王朝在辽东半岛南部地区正式设置金州卫。按明朝定制,一座卫所一般设军士5600人,而当时的金州卫设6个千户所共有近两万军士,超过定制三倍,居辽东各卫之冠。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辽东总兵刘江上任。刘江本名刘荣,江苏人,冒父名从军,早年跟随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作战,史书记载他为人“雄伟多智略,为将常为军锋,所向无坚阵”。他曾两次跟从明成祖朱棣北征元朝残余势力,屡立大功,受到皇帝封赏,任左都督,率军镇守辽东。
刘江深知辽南形势之严峻,迅速着手加强辽南海防建设。旅顺南北两城相继开工,增设望海埚城堡和7处烽火台及8处驿站,畅通驿道、训练官兵,到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已经形成覆盖辽南的整体防御体系。如今,行走在大连的乡野间,还不时会看到这样或圆或方、或土夯或石砌的城堡哨所、烽燧墩台,贴近前去,仿佛还可以听到来自几百年前的人喧马嘶。
公元1419年6月13日深夜,望海埚守军突然发现,东南方向王家岛附近火光成片,马上飞报刘江。刘江连夜率军赶赴望海埚,断定必是倭寇入侵,随即下令兵分三路迎敌。
望海埚大捷是明朝抗倭斗争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明史·日本传》中记载,“自是百余年,倭不敢窥辽东”。终明一朝,即便是倭患最为严重的嘉靖年间,辽东沿海依然安宁太平。
望海埚大捷之后不久,被明成祖封为广宁伯的刘江因病去世。人们感念一代名将的丰功伟绩,在望海埚山下筑真武庙,希望辽南的土地上不再有兵戈相加。400多年后,大清王朝一位声名显赫的重臣也渡海来到辽南,这个时候的辽南海面上已经是波诡云谲。
公元1881年深秋的一天,旅顺口的海面上驶来一艘悬挂着大清龙旗的官船,船舱中坐的正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随船同行的,还有洋务派要员、负责筹备海防事务的周馥。他们此行,是要在旅顺口沿岸寻找一处海湾修筑海军基地。在老虎尾的海面上,看到这里群山环伺,水深港阔,门户天成,周馥不禁大为感慨,信笔题诗曰“朝宗万派瀛寰水,此是神京第一关”。周馥笔下的这个“关”,主要是指它的军事地位。
公元1881年12月1日,李鸿章的奏折被呈到紫禁城光绪皇帝的御案上。奏折上说,“旅顺口为京津锁钥,形势险要”,力主在此修筑海军基地。
自1881年开始,李鸿章先后8次到旅顺口巡视,在他的主持下,洋务派官员们从外地召集“五工六匠”,聘请外籍工程师,加紧修军港,筑船坞,建海岸陆路炮台,开设水雷、鱼雷和管轮学堂,设置海军公所,昔日的海洋边陲被建设成为海防重镇。
但无论对于李鸿章还是他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来说,这都是昙花一现的光影瞬间。此时,在仅一海之隔的日本,那个始终野心勃勃的岛国,一个巨大的阴谋已经开始酝酿!

1891年6月30日,位于日本本州东南的神户港彩旗飞扬,当地政府和日本海军的大批官员在岸上翘首迎候。港湾入口处,一队龙旗飘飘的战舰,正缓缓驶来。
这是北洋海军应邀对日本的隆重出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迎着东瀛夏季融融的暖风,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六艘铁甲战舰先后访问了横滨、东京等城市。所到之处政府和军队高官纷纷设宴款待,气氛极为融洽。但在这微笑面孔的背后,带着血腥味的武士刀已经利刃出鞘,挥举得越来越高,而刀锋下的天朝大国却浑然不觉。
这是一张19世纪的日本浮世绘,一群海军将校围坐一起,情绪激动地谋划着征服大清国的计划。这样的话题在当时的日本国内,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声音。在所有的计划当中,辽东半岛南部,都被列为侵略中国的首要目标。
日本人这个计划的导火索,是要在当时的朝鲜挑起事端,以吸引北洋海军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此前,应当时的朝鲜政府的请求,清政府派兵2500人帮助朝鲜政府平定内乱,然而,日本政府也心怀叵测地派兵介入朝鲜事务,同清政府在朝鲜形成对峙。1894年7月21日,清朝政府派出运兵船前往朝鲜,增援在那里遇到日军挑衅的清朝军队。战争已经一触即发,但这并没有冲淡北京城里的喜庆气氛,因为光绪皇帝的寿辰就要到了,京城处处张灯结彩,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在为给皇帝祝寿忙碌着。
两天后,紫禁城里的大红灯笼还没有拆下,一个令人震惊的坏消息传来:日本军舰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舰船,“高升”号运兵船被野蛮击沉。
1894年8月1日,震怒不已的清政府正式发布谕旨对日宣战,“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沿江沿海各将军,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
1894年9月16日凌晨1时,夜幕笼罩下的大连湾,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海军”的北洋舰队,悄悄出海。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亲率18艘主力战舰,护送刘盛休的8个营4000人,前往朝鲜支援。在安东附近大东沟的黄海海面上,中日海军遭遇,随即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海战!
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甲午风云》上映,话剧演员李默然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邓世昌,使这个历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耸立在新中国银幕上。
这场在中国被称为甲午战争的巨大悲剧,留给大连地区人民惨痛的历史记忆。大东沟海战之后,北洋海军退回旅顺和威海卫基地,不再出战。1894年10月24日凌晨,取得制海权的日军,派出舰队护送陆军第二军24000人在庄河花园口登陆。11月6日,日军从东西两面进攻金州城,驻守旅顺的清军总兵徐邦道,在得不到各处守军支持的情况下,率所部2000多人孤军北上,配合金州守军与日军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败退下来。随后,李鸿章花费巨资修建的大连湾炮台,因守军不战而逃,也落入日军手中。败退下来的各军回撤旅顺,徐邦道再次率部出击,在旅顺外围土城子与日军激战,虽然取得小胜,却已无法挽回败局。
此时,北洋海军已退守威海卫。攻入旅顺口的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惨案”。历史不会忘记1894年11月21日那个泣血的黄昏,这群杀人恶魔冲进了旅顺口,开始了四昼夜的大屠杀。当时一位名叫艾伦的英国船员,记录下了这场惨剧的细节:“好多日本兵,拼命将一群难民往池塘里赶,不一会儿池塘里便塞满了人。只见难民在水里乱成一片,池塘边的日本兵,有的拿枪射击,有的用枪上的刺刀刺。池塘里断头的,斩腰的,穿胸的,破腹的,搅成一团,水变成通红一片。日本兵在一旁欢笑狂喊,快活得不得了。”
【采访】 大连民族学院历史学教授 关捷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天皇下了一个命令,那里面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就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他们早就蓄谋要侵略中国,对中国北洋军舰了如指掌。
【采访1】 军事地理专家 郭东升
日本领土面积有限,资源匮乏,所以他制定了大陆政策。因为大连这个地区具有雄厚的经济潜力,可提供长期的战略资源,所以第一步占领了大连。他把目标首选为大连,就可以建立一个长期发展的基地。
【采访2】 大连民族学院历史学教授 关捷
旅大是首先要占领的地区,一旦有了旅大,就等于进入渤海的门户被占领了,他就可以长驱直入,然后陆上可以到山海关,一直进入到北京地区。
【采访】 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华文贵
与海上偷袭中国舰船几乎同步,1894年7月29日,日本混成旅团向驻扎在朝鲜成欢、牙山的清军叶志超、聂士成部发动进攻,因寡不敌众,两部相继败退。
【采访】 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华文贵
当时清政府觉得,自己还是天朝大国,北洋海军实力强大,亚洲第一。辽东海防经过李鸿章多年经营,已经十分坚固,所以根本没把日本放在眼里。
【采访】 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华文贵
日舰的重吨位虽不及北洋海军,但船快炮快,海战的结果是北洋海军三舰被击沉,一舰搁浅,一舰触礁,海军军官邓世昌、林履中和林永升殉国。日本海军五艘战舰受伤。从战果上看,北洋海军是失败了,但是从战略上看,北洋海军完成了掩护陆军登陆和集结的任务,让日本海军一举消灭北洋海军的企图落空。
本版照片选自《大连通史》、《海路》等
明刀是燕国最重要的法定货币,明刀铸于燕国商品经济最发达时期。总的发展趋势是:刀的长度逐渐变短,刀身由宽逐渐变窄,刀身由圆折背逐渐变为方折背。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
1 简介2 历史背景3 明刀类型4 分期及特点5 铸造年代6 研究价值7 流行地区8 各类明刀
明刀 - 简介
燕国刀币,因其上多铸有一“明”字,故这种刀俗称明刀,较齐刀轻小, 通高约13~14厘米。早期的形体较大,刀背略弯,刀身上宽下窄,通
明刀
高约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为一字;中期的形体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宽,刀背较直,柄向内屈曲明显,刀重减轻到10克左右,“明”字改成“债”,有人误释为“匽”或“易”。中期、晚期的背文一般字数较多,常在“左”或“中”、“右”之下系以数目字。
明刀是燕国最重要的法定货币,明刀铸于燕国商品经济最发达时期。总的发展趋势是:刀的长度逐渐变短,刀身由宽逐渐变窄,刀身由圆折背逐渐变为方折背。
明刀铸造技术略逊于齐刀,尤其在含铜量方面明显低于齐刀,一般含铜仅有35~45%,有时铅、锡含量多达 45~58%,这可能和燕、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在河北省 易县 燕下都遗址中,发现有铸钱作坊的遗迹,除出土明刀外,还有不少的泥范,范为长方形,一范之上并列五模。在河北省承德还发现有石质铸范,可知当时铸范质地不止一种,铸地也不止燕下都一处。
明刀 - 历史背景
燕国是周朝在北方最重要的封国,是周人政权在燕山地区的延伸。北京房山琉璃河古城址的发掘,证明了《史记·燕召公世家》关于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的记载是可信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产品种类繁多,促使商品生产和货币使用范围的扩大。赵国的邯郸、周的洛阳、燕国的蓟、楚国的郢,都是各地商品集散的中心,这些都为货币的流通创造了条件。继三晋地区之后,在燕、赵地区也开始铸行金属货币,这是北方地区社会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获得超前发展的重要标志。
燕国货币,以明刀为主,由布币、圜钱辅之,与同时期国家相比,燕国的货币形式最全。刀币作为燕国最主要的金属铸币形制,在春秋战国之际及整个战国时期,不仅在燕国的腹地,而且在邻近地区和其文化影响所及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陕西省以至朝鲜半岛南部、日本九州,甚至琉球那霸均有出土。
明刀 - 明刀类型
Ⅰ式明刀: 一般来说,体形较大,有尖首刀的某些特征,又有“明”字面文,刀尖平钝,明字篆作,刀身弧度数较小,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成圆折,面的边缘断作隆起状,柄上面背均有二直纹,背文是尖首刀上常铸的数目字或干支字。
一般通长13.5~15厘米,刀首宽1.8~13.9厘米,重15.5~19.5克之间。  Ⅰ式明刀
Ⅱ式明刀: 形制与Ⅰ式相同,刀首内凹,刀身与刀柄相交处微圆折,明字外笔拉斜长。
一般重17~19.5克左右。  Ⅱ式明刀
Ⅲ式明刀:  刀首为斜坡状,刀刃微内凹,“明”字作椭圆形,刀背弯曲弧度小,刀柄面背各有两条直纹,有的直纹延伸至刀身处。背部有文字者居多。
一般通长14厘米左右,刀首宽1.7~1.8厘米,重13~22克不等。 Ⅲ式明刀
Ⅳ式明刀:  刀背较直,刀柄较之以前变细,明字外笔圆,笔道变短,里笔似斜直笔,字体较小,背面无文字者较少。
一般通长13.7~14.4厘米,刀首宽1.7厘米,环径1.4~1.7厘米,重15~19克右。  Ⅳ式明刀
Ⅴ式明刀:刀背微直,柄面两条直纹都伸入刀身,“明”字外笔变成半圆形弧线,形体从椭圆形向扁圆形发展。
背面除极少数仍以符号、单字为背文外,大都以“右”、“左”等单字及“右”、“左”字首组成的字组为背文。
一般通长13.3~13.6厘米,刀首宽1.7厘米,环径1.4厘米,重14.5~20克。Ⅶ式明刀
Ⅵ式明刀:特点是刀身较直,刀柄与刀身相交处已略见方折,刀刃有的有弧度,有的近似直线形,“明”字呈圆形,外笔出现断笔现象。
背文种类有所增加,除左、右等字组成的字组外,还出现了一些其它的新字,如字占多数。
一般通长13.3~13.6厘米,刀首宽1.4~1.5厘米,环径在1.3厘米,重15~19克。Ⅵ式明刀
Ⅶ式明刀:整体如磬折形,方折背,直刃,刀首较Ⅵ式坡,绝大多数刀首近直线, “明”字作扁目状。
背文以“外”字为首组成的字组数量增加,出现了较多的新背文。
一般通长13.2~13.6厘米,刀首宽1.4~1.5厘米,环径1.3~1.5厘米,重13~19克。Ⅶ式明刀
明刀 - 分期及特点
分期
明刀出土数量很大,分布范围很广。但由于多数刀币出土时未经科学发掘,缺乏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文物共存,有的材料发表时还过于简略,因此对其分期断代研究只能凭借一些零星材料。
根据以上的明刀型式划分,可知其逻辑顺序:
Ⅰ式——Ⅱ式——Ⅲ式——Ⅳ式,这四式彼此嬗变关系紧密,可划分为一组;Ⅵ式——Ⅶ式演变关系密切,划分为一组;Ⅴ式形制较之Ⅳ与Ⅵ式稍有不同,在此我们把它单划为一组。
第一组:Ⅰ式、Ⅱ式、Ⅲ式、Ⅳ式
第二组:Ⅴ式
第三组:Ⅵ式、Ⅶ式
由此可得出明刀的年代顺序是:第一组为第一期,第二组为第二期,第三组为第三期,第一组年代要早于第二组和第三组。
特征
第一期:体形较大,通长13.5~15厘米,重17.8~19.5克,刀尖平钝,呈圆弧状,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圆弧形,柄上面均有二道直线纹,面文作“明”字,第一期明刀一般被人称为圆折刀。背文以尖首刀化的钱文为背文,为干支或数字等。
第二期:体形较一期略小,通高12~15厘米,重14~19克,刀尖内凹弧度小,近斜坡状,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圆方折,柄上面有两直纹,连同柄两边成四条平行钱,面文作“明”。第二期背文开始增多,除仍以尖首刀化面文为背文外,出现了“左”、“右”及由“左”、“右”为首组成的字组,其中“右”字及字组占80%多。
背文字组可分五种形式:
①右 数字
②右 单字
③右 不可识符号
④右 单字 符号
⑤左 数字
人们对于左、右等钱文认识不一,一般认为是铸钱场所名称或起编号作用。我们认为明刀背文表示为铸钱场所比较合理,它是一种标识,示与其它地方铸币相区别。第二期开始出现以“左”、“右”为首的字组,说明燕明刀铸造场开始增加,较之第一期的铸造开始系统。由此可见,燕国货币金融体制开始正规化,此时的社会经济开始富足。
第三期:体形略小于前二期,通高12.4~14.3厘米,重12~18克,刀尖平直,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明显方折,柄上面均有四条平行线,直穿刀面而至刀背线,面文作,呈圆状,扁目形,背文除“左”、“右”外,个别仍以尖首刀背文为面文,但极少。
第三期背文字组有九种形式:
①右 数字
②右 单字
③右 不可识符号
④右 数字 单字
⑤左 数字
⑥左 单字
明刀的三期特征分别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点。从它们各期形制、面文书法特点等诸多方面的一致性以及前后刀化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等情况来看,明刀三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递嬗关系。从背文来看,到铸行第二期刀币时,背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行字明刀
左十明刀
支字明刀
中奎明刀
明刀 - 铸造年代
关于明刀的铸行年代,古钱学家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郑家相先生认为,明刀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通行最久最广的货币。王毓铨先生认为,尖首刀和明刀是“同时期不同地区”铸行的两种货币。彭信威先生对明刀提出了具体的铸行年代及铸行原因。彭氏认为,明刀“大概流通于公元前4世纪末和第3世纪,这是燕国战争比较多的时候,磬折刀大概铸行于公元前第3世纪的后半……”。朱活先生认为,明刀的开始出现,“可以上推到桓(前372~前326年)、文(前361~前332年)到昭王,晚期相当于燕王喜(前254~前222年)”。石永士、王素芳认为明刀最早铸于春秋晚期,方折背刀币铸行于战国中晚期。
早期尖首刀——晚期尖首刀——从尖首刀到明刀的试铸币——早期明刀——晚期明刀
第一期:
燕国在使用明刀之前发行的是尖首刀。今所发现第一期明刀以河北中北部为最多,北京及辽宁地区以第二、第三期居多。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明刀占各地明刀出土总数的一半多,而且在郎井庄和高陌村还出土了铸造明刀的陶范和泥范,由此证明燕下都是明刀的始铸地。燕下都位于河北易县东南25公里,北依北易水,南临中易水,北、西和西南有山峦环抱,东南面向华北大平原。它是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进取和防御赵、齐的军事重镇。关于燕下都的年代,其发掘者认为始建于春秋晚期。《水经注·易水》所记载的“昔燕文公徙易”中的燕文公应是公元前554~公元前549年在位的燕文公。此时,北方戎狄各部强大,对蓟都构成威胁,为摆脱戎狄包围,燕被迫迁都。公元前541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后,燕国的北部疆域才日趋巩固,故燕下都的营建年代应从文公徙易开始。文公徙易后,并改易为燕下都,更不徙都。文公迁都后,不可能一到新地就马上开炉鼓铸明刀,而且在燕下都还出土了众多的尖首刀和尖首刀范,说明文公徙易之后最初一段时间还是以尖首刀为货币行用。
早期尖首刀——晚期尖首刀——从尖首刀到明刀的试铸币——早期明刀——晚期明刀
80年代,在河北灵寿古城出土了一批明刀,包括本文中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世本》载: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居顾(今河北定县、唐县一带),桓公徙灵寿。”《史记·赵世家》载:“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中山都城灵寿的布局与燕下都有不少相似之处,这应该是受到了燕文化影响的缘故。中山国的明刀仿制于燕明刀,说明燕一期明刀至迟在公元前414年已开始行用。
综合燕下都的营建年代和中山国的明刀使用情况,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燕一期明刀始铸于战国早期,一期明刀作为燕国最早的法定货币,一直参与流通,直至燕亡。
第二期:
1978年,在易县燕下都第10号遗址,T36清理了H456灰坑,出土了两合刀币范以及其他一些陶器的残片,两合刀币范属V式明刀的范模,即第二期刀范。
根据陶器的排比关系和燕下都陶器的分期,H456号灰坑的时代约在战国中期,或稍早一些,这就为H456号灰坑出土的刀化范提供了时间上的可靠依据。因此,我们将第二期明字刀化的流通时间定为战国中期偏早阶段。此时,燕正处于发愤图强时期。燕王哙即位后,努力振兴燕国。他以身作则,“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池台榭,外不毕弋田猎。又亲操耒耨,以修畎亩,苦身以忧民”,“勤身而忧世”,“好贤”。他的邻国——中山国的统治者也深切地感觉到他聪明过人,富有统治经验,明于天下事理。因此,韩非曾经非常感慨地说:“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在燕王哙的刻苦努力和燕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燕国的实力很快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据《韩非子·说疑》篇记载,当时的燕国出现了“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空前强盛的局面。
第三期:
今辽宁、赤峰、吉林等地所出明刀,常以第三期数量居多。吉林辑安、旅顺后牧城驿战国墓等,均单独出土第三期明刀。赤峰蜘蛛山、辽阳三道壕等遗址出土的明刀常伴有其它货币,但都是些年代很晚的货币,包括“明化”、“一化”、“半两”、“五铢”等方孔圆钱。经多年来的调查,燕北长城一线多发现有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明刀,其中也以第三期明刀数量居多。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却东胡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那么这条长城是何时开始修建的呢?《史记》并无明确记载,但却说:“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可知秦开是秦舞阳的祖父,荆轲刺秦王是公元前227年,如果向前推三代(60~80年),秦开应是昭王时期的人。是时燕国强盛,与秦开却胡千里,筑长城的史实是相符合的,所以长城修筑的年代当在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初,燕也正是在这以后开始对东北实现有效统治。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间内,这个地区一直是东胡族聚居,考古学上表现为以青铜曲刃剑为主要特征的北方草原文化,燕文化遗存发现不多。直到战国中期以后,燕文化遗存才逐渐增多,并且逐步取代东胡遗存。
天津歇马台遗址出土第三期明刀,同出于同一地层的陶壶和北京怀柔县西汉早期墓中陶壶形制接近(26)。燕下都第44号墓出土明刀67枚,其中66枚属本文中的第三期(27),同出的铁戟、铁剑、铜戈、带钩等皆属战国晚期形式。灵寿中山国古城内出土较多的明刀,独不见第三期形制,所以我们认为第三期明刀当在赵灭中山(公元前296年)之后。
因此推断第三期明刀的始铸时间为战国后期偏早阶段,一直流通到战国末期。此时,燕国通过昭王的大力整顿而“殷富”,士卒乐轶轻战”,真可谓是国富民强,商品经济活跃。因而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增大。在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明刀中,第三期数量占76.47%之多(表1)。战国晚期,燕国经济的发展,使明刀铸行量增多,但日趋激烈的兼并战争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破坏和影响。第三期明刀铸造开始粗糙,背文开始出现潦草作风。
明刀虽以形制差异分为三期,但不能说三种形制不同的刀币可以截然断开,不存在过渡形式。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货币文化,它们之间的演化、发展是前后相关、首尾呼应,交叉进行的。因为货币不同于其它器物,有它的历史沿袭性,所以我们不能排除燕亡后,在秦半两钱进入燕地之前,明刀继续在燕地使用的可能。
明刀 - 研究价值
认真分析明刀的形制特征、出土地点等,对深入研究燕国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交通状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燕明刀出土的分布状况,基本上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燕国的几条主要交通要道。
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发表的明刀共出土近200起,其中以北京市出土最多,以下依次为河北省、内蒙古、辽宁省、天津市,另外吉林、陕西、山西、河南等省也有出土。现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各地区出土燕国明刀的地点,列举如下:
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崇文区、西城区、宣武区、怀柔区、顺义区、通州区、房山区、平谷县、密云县、延庆县、昌平区、大兴区;
河北省:易县燕下都、石家庄、滦平、承德、沧县、容城县、滦南县、蔚县、兴隆、平山县;
内蒙古:赤峰、凉城、敖汉旗、包头市;
辽宁省:抚顺、锦州、鞍山、辽阳、西丰县、朝阳、大连、义县、铁岭、辽中县、瓦房店市、金县;
天津市:宝坻、静海县;
吉林省:辑安;
山西省:山阳、永济、盂县、原平;
河南省:郑州;
陕西省:咸阳。
从以上列举燕国明刀近年来出土的情况看,最多的地点有两处:一处是今北京地区,另一处是河北易县燕下都,这两处都不是普通地点,燕曾先后在这两处建都。这两个地区出土明刀最多,表明燕国货币的流通,是以燕国的都城蓟城和燕下都为中心的,其传播的方向是由此向东、南、西、北延伸,南至河南,西至山西,东至山东,东北至吉林、辽宁,最远可达朝鲜和日本。可以说,当时燕国货币有一个比较广泛的传播范围和交流空间。
随着燕国商品经济日益增长,贸易范围迅速扩大,在此基础上,交通事业也获得了很大进步。同时,各国间的文化经济往来的频繁,加快了货币的流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燕国交通的发展。当时,天下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交通网,商人在这些要道上往来不绝,打破了战国以前各地区闭塞不通的局面。
1以北京蓟城为中心,明刀分布状况大体是:
北部,经昌平、延庆到河北怀来,至张家口,远到内蒙古。
西北部,走兴隆、承德、滦平,到赤峰一线,到辽宁的凌源、朝阳、西丰县,南下辽东半岛的大连及金县。
2以河北易县燕下都为中心,其分布状况大体是:
东分两路,一路由易县经天津的宝坻、静海县至河北省东部的滦南县;一路由易县到北京。
南分两路,一路走容城、沧县可至齐地,另一路由易县至石家庄可达中原各国。
西路,由易县至蔚县,至今山西省。
北路经张家口,至包头,到今内蒙古中部地区。
燕明刀所反映的交通路线 ·为出土地点
刀币分布情况:
太行山南北绵亘千里,耸立于华北平原的西部。太行山东麓,有一条狭长的洪水冲积带,由许多大小不同的扇形地组合而成,其宽度10~15公里不等。这里有丰富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矿物质含量丰富,农业相当发达。因此,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起了一连串的城市,形成了南北交通线。司马迁讲到温、轾至邯郸以及邯郸至蓟,辽东间均有商路可以通行。燕下都沿太行山东麓北上,可抵达上都蓟城,北京房山区、丰台区、宣武区等地出土的刀币多与此条线路有关,出土第二、三期明刀较多。从燕下都南下可到石家庄、邯郸,抵达中原各地,这是燕赵之间的重要通道,沧县、容城、石家庄等地出土的明刀均与此线路有关,较多发现第一、二期明刀。这条以易县为中心,北连蓟城,南连邯郸,是贯穿燕国南北的一条重要交通大道,这条线路两侧出土的明刀数量最多,反映了战国时这条交通要道的繁华。《史记·苏秦列传》:“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数十万军军于东垣矣,渡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东垣在今河北石家庄市北,国都即燕都蓟。由东垣至燕都蓟,中途要经桑丘(今河北保定市北)、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齐伐燕曾至于桑丘。武遂以北,易水之上,燕也筑有长城。《水经·易水注》云易水“又东流南经武遂县南,……俗又谓武遂津。津北对长城门。”如果我们对当今这一地区的铁路、公路交通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其与太行山东麓交通线大致吻合。燕境内这条南北交通线的繁荣,与燕国的物产有密切关系。太行山左麓的这段平原地段,适于多种经营。随着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燕除粮食作物外,还发展了多种经济成分,如枣、栗、蚕丝、麻等。这条线路亦成为这些物品的南北运输线。
这条线路北端的中心点是燕都蓟。当时燕都蓟城是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地处南北交通的要道,不仅是连结辽西、辽东、右北平、上谷等郡以及燕下都等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与齐、中山、三晋等诸侯国乃至与朝鲜、日本等相连接的重要地区。从蓟城沿太行山东麓南行,可直达中原腹地;向东北穿燕山峡谷沿大凌河道前行,可与东北各族联系;向西北出居庸关,可达内蒙古草原和三晋地区。
建国以来,北京地区出土明刀数量很多,反映了蓟城与各地的交通和商业贸易的盛况。蓟城是战国时沟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各地的物资通过蓟城地区互相交流。例如,北方民族生产的名马、牛羊、旃裘、筋角等畜产品,自北而南经燕国而运往内地,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经济生活。而中原及燕地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先进的生产工具,又经蓟城传到各地,促进了那里农业经济的发展。由蓟城往东北行,经今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县、密云县(渔阳郡),可至今河北隆化、围场、内蒙古赤峰而抵达东北松辽平原,即燕之辽东郡(今辽阳市东部),再往东可抵达朝鲜半岛。北京的顺义区、怀柔县、密云县,河北省的兴隆、滦平、承德等地出土的明刀均与此线路有关。此线路两侧出土第三期明刀最多,反映了战国晚期燕国对东北的统治。
公元前222年,秦灭燕时,即追燕王喜于辽东。这条线路关系着燕的煮盐业。辽东半岛南部的沿海地带盛产盐,随着燕对东北地区的经营,燕的煮盐业更加发达了。史载,“夫楚有汝、汉之金,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三者亦可以当武王之数”。可见,辽东地区是燕国盐业的主要生产地。燕从辽东盐业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与楚之“汝、汉之金”,齐之“渠展之盐”的收入相比,说明辽东的煮盐业相当发达。而从蓟城到辽东的这条交通线则理所当然地担当起盐业运输的任务。以蓟城为中心,向西北至北京昌平县,再出南口,过居庸关,是通向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的交通要道。由怀来向北,直通内蒙古地区。北京市的海淀区、昌平区、延庆县,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内蒙古的包头市、凉城县出土的明刀皆同这条要道有关。此外,由蓟城沿治水道向西北经北京市的石景山至河北官厅一线亦可至当时的上谷郡,并可达今张家口、内蒙古草原一带,与乌桓、夫余相通。
沿今燕山南麓经北京市的平谷县、天津市的宝坻县、河北省的丰润县、卢龙县(辽西郡),可至滨海的秦皇岛,是易县蓟城至渤海湾的交通线。北京市的平谷县、天津市的宝坻县、河北省的滦南县出土的明刀与此线路有密切关系,这是燕国渔业的交通命脉。
太行山南北走向,阻隔了今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的交通。但太行山有许多东西间的峡谷,往往成为天然的交通要道,这些横贯东西的径道,把今天的河北省与山西省联系起来。晋郭缘先《述征记》记载了太行八径,即轵关、太行、白、滏口、井、飞狐、蒲阴和军都。在古代,这些径道都起着联络太行山西侧交通线,勾通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的作用。由易县燕下都东行,经河北获鹿县即可达山西境内,径之第五经井径即在获鹿县,战国已有此谷。今山西盂县出土的明刀即是由此道而来。井径,地当太行要冲,左探幽冀,右扼雍并,在八径之中是渤海湾西一条十分重要的冀晋通道,自古即为山左右经济往来、文化交融的要枢之区。秦灭赵时,即过井径关。秦始皇统一后巡游,也曾过井径关。由易县经河北蔚县,也可进入山西地区。八径之第六径飞狐径即在蔚县南部,涞源县西北,战国时代邑,是燕境至代地的咽喉。今河北蔚县、山西山阴、大同等地出土的明刀均与飞狐径有关。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通大道……”,也应出于飞狐径。这些都说明飞狐径在战国已得到利用。
在山西的山阴县、永济县、原平县都曾出土燕明刀。这是古代太行山以西贯穿南北的一条要道。山西高原上有太原、忻县、大同等盆地,上述几个出土地点都在这几个盆地间连成的南北交通线上。当时它们通过太行山中的径道,与东麓地区相连。这里原属赵地,公元前246年,秦在此设太原郡。
明刀 - 流行地区
明刀是战国刀币中发行数量最多的一种,常有出土,一次出土有时可达上百枚或上千枚。出土较多的地区在今河北省、辽宁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一带。另外如山西中部、北部,内蒙古的东部、南部,吉林省的集安、奈曼旗,山东省的临淄、昌邑、平度,也都出土过这种刀币。这些现象表明,明刀的流通范围并不限于燕国,甚至在赵国、齐国等国境内也可流通。现在出土的明刀绝大部分来自窖藏,也有少数是从墓葬中发现的。
刀币中还有一种尖首刀,似属燕国的一种货币。这种刀通高约16厘米,重11~15克。从刀背到刀柄,形成一道弧形线,刀柄较细,刀首较尖,故俗称尖首刀。有的刀尖长如锥形,俗称针首刀。这两类刀的特点是无一定的面文,甚至有无字的。钱文一般仅有一字,如“王”、“工”、“五”、“上刀”等,这些字可能是记号。出土这种刀的地区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中部一带,包括张家口、保定、易县、徐水、安国、河间、灵寿、藁城、石家庄等地。北面如辽宁省的凌源,南面如山东省临淄,也都有出土。从出土地点看,大部分皆在燕国境内,可知此刀为燕币的可能性较大。有时此刀也和明刀同出,但数量很少,或许这是一种比明刀更早的燕币,当明刀大量使用之际, 这种刀已经为数不多了。在山东省招远、寿光一带,过去出土过一些截去刀首的尖首刀。
明刀 - 各类明刀
齐明刀及博山刀齐明刀
博山是地名,博山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南部。在清代中期嘉庆年间,博山地区香峪村曾首次出土一批刀币,其刀币正面有一“明”字,此“明”字细长,凸出钱面不到0.5毫米,背面的文字多变,一般有三至四字。由于这些文字奇特难释,故以前就以“博山刀”称之。
博山地区在战国时期是齐国属地,这些出土“博山刀”的形状,与齐国所发行的货币“齐刀”形状有异,而形与燕明刀相似,于是对齐境所出该刀的国属问题、铸行时间、地点,钱币学界曾产生了不同看法;后经有关专家考证,其刀为战国时代的莒刀,莒为莒县,位于山东东南部。其背文有莒冶货、莒冶法化、莒冶齐化、齐化共金、齐化等多种,而齐化、法化等文字与“齐三字刀”相同。而“齐化共金”四字的背文刀币,这里其“金”字有货币的含意,这说明它们能与齐刀互相兑换,同样在齐国是可以流通使用的货币。其刀的正面字和“明刀”相同,而明刀主要铸行于燕国,是燕国的货币,那么此刀则在燕国等地流通也是不成问题了。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战国时从燕国乐毅伐齐的进军路线和博山刀的空间分布状态来分析,得出结论:博山刀应是燕军伐齐,“留循齐五年”之遗物,燕军一度占领齐地时,以应付军需之作,其应为燕铸之币。
其刀因铭文铸有齐地名、齐货名,面文曰“明”,又形如燕明刀,故后又称“齐明刀”。齐明刀毕竟是燕国之军占领他国领域之时所铸,铸量不大,而铸时又不长,故遗存至今也就稀少了。
大型异字明刀
战国燕国大型异字明刀,极罕见,长150mm,刀身最宽处21.5mm,重17.8克,比一般普通明刀长约20mm,刀身遍体翠绿,夹带朱斑,色泽可爱,惜刀尖有裂,美品。
该品的珍贵之处除钱身略大和略重于普通燕刀外,最重要的是此刀币文“明”字与其它任何燕刀上的“明”字有明显区别:明字“日”字的圆圈内有一圆点,而象征“月”字的新月形内有一短竖。历史上,燕国刀币的发现出土批次极多,但币文中的“明”字从来没有如此写法,此枚刀币的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了结了我国钱币界一个久悬未决的公案—即钱文“明”字的解释问题。数十年来,钱币学界对燕国刀币上的“明”字争论不休,有认为是“晏”字,引“燕”、“晏”同声同韵为据,以记燕国国名;有人认为燕国都武阳在易水滨,“晏”、“易”转韵,当为记城邑之名;还有人认为是“召”,面燕国为燕召公始封之国,故刀币上的文字应是记王号。但大多数人都认为燕刀上之文字应是“名”字,系“日”、“月”之合文,但一直苦无确证,因此一直争论不休。此枚“明”字刀币的发现,是燕刀上的文字确定为“明”字的最有力的佐证,为这段公案作出了确切的注释,填补了钱币学术界的一大空白。此币中国首次发现,尚未见第二枚。战国燕国大型异字明刀
燕明刀幕文有新丁
燕明刀,脱胎于春秋中晚期燕国铸造的小型尖首刀。明刀正面铸一“ ”形符号,背面幕文多铸各种符号或数字及“左”、“右”、“中”等。正面“ ”字形状酷似古代文字日月二字,后人把它称为明刀。
战国时,燕字的写法为“ ”,因此,先人们把明刀也称为“ ”刀或“ 明”刀。有的学者认为,此符号可能是燕国的国号。燕国曾把河北省易县定为燕下都,有的专家还把明刀称为“易”刀。
燕明刀铸于什么时代?有的学者认为铸于战国早中期,石永士先生在《中国钱币大辞典》中,认为明刀铸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末期,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几百年的铸行史中,燕明刀的“明”字,几经变化,大体经历了体形由大到小,由弧背到折背,铭文的“明”字由欹斜而长到扁目形的发展过程。明刀的幕文,早期弧背幕文非常简单,与春秋时燕国尖首刀的铭文相类,只铸数字或符号。
战国中期以后,明字呈半圆形,向左开口,幕文多为数字及“左”、“右”、干支等字及待考符号,大约有110种左右。再往后的弧背明刀幕文,除“左”、“右”、干支等字外,又多了人、夕、化、勿、白、立、古、王、文、中、户、可、行、吉、同、 、邑、成、金、足、止等字,待考的符号也多了一些。战国晚期的折背明刀幕文多达200多种,两个字以上的幕文多了起来,新增幕文有“外 ”、“昌一”、“右十二丁”、“右大丁”、“右中中”、“右中万”等。
1是一把早期明刀,面文“明”字像一顶三角形帽子,其第一笔的起笔和收笔非常短;最突出的是幕文符号位置靠上,像一颗带花蕾的小草,它柄面上双线纹未深入到刀面上,刀环大而圆。这是一把典型的早期明刀,比较少见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明刀"币研究续说 - 北方文物 - 2004 ( 4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山东临淄出土燕明刀范 - 中国钱币 - 2001 ( 2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从出土货币资料看先秦中山国的商业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盐业的祖师——宿沙、葛洪与天井娘娘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也是人类生活中不能离开的东西,它同时又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第五卷《作咸》中说:“口之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
水’,而此味为人生生气之源哉?”他由人一日也离不开盐,推想到人类的来源是否同水和盐有直接关系?宋应星的推测使我们想到,我们的祖先何时发现采盐、煮炼食盐的呢?
随着人类的诞生,我们的祖先便逐渐摸索到找寻食盐的方法了,而且盐在天地间,“巧生以待”人类。在《天工开物》中,宋应星将盐按产地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砂盐六种,还有两种盐很特殊,一是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树叶盐与我国西北地区产于山石上的“光明盐”(即水晶盐)。当然主要的是海盐、井盐、池盐、土盐以及岩盐。中国的古代文献记载各地产盐的情况,像“东北曰幽州,其利鱼盐”(《周礼?职方》),“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管子?轻重甲》)等。由于产盐的地区与方式不同,谁最早发现制盐,传说不一。据说号称盐业祖师神,多达30 多位。
《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五引《世本》:“宿沙氏作煮盐”。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古者宿沙初作煮海为盐。”宿沙氏,一说是春秋时人,他是齐灵公的大臣,也就是《春秋左传》里提到的宿沙卫。但不少人反对这一说法,认为宿沙卫是宿沙氏的后人。据《文子》、《淮南子》、《说苑》等书,宿沙氏是神农氏的一个部落名,其民曾叛其首领而归神农氏。罗苹在《路史后纪》卷四注中说:“《世本》、《唐韵》等言:夙(即宿)沙氏煮海为盐,以为炎帝之诸侯。今安邑东南十里有盐宗庙。”盐宗,就是盐祖或盐神。不管怎么说,宿沙氏是传说中较早的盐业始祖,他或他们一族有可能最先发明煮海出盐,所以宿沙氏也就被奉为盐业祖师神了。
在古代,江南的苏州、扬州一带,建有盐神庙,供奉的是管子。管子(?——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颖上(今属安徽)人。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国政,大力发展渔盐业,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盐业由国家管理并加以收税,是自齐国开始的,献策者就是这位管子,也许这就是他被祀盐神的缘故吧?除管子而外,在河南一带,供奉葛洪为盐神。葛洪(284——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他是晋丹阳人。一生不慕荣利,专好养生修炼,著有《抱朴子》一书。葛洪被有的地方奉为盐业祖师,这是因为葛洪酷好炼丹。民间传说葛洪经七七四十九天,炼好了一粒仙丹,白灿灿、光闪闪,就是盐。葛洪本可自己服用,这时他看到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面黄肌瘦,就让这些人每人舔一口仙丹,结果个个红光满面。后来仙丹被太阳神与海龙王偷去,并将仙丹融化进海水里去了。经过艰苦的斗争,葛洪与太阳神、海龙王达成妥协,让老百姓用海水晒煮出食盐来。这个“仙话”是民间对葛洪何以奉为盐业祖师的一种解释。
有的地方还供奉真武大帝、张天师为盐业祖师神。如《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九引《陵州图经》:“陵州盐井后汉仙者张道陵之所开凿。周回四丈,深五百四十尺。置灶煮盐,一分入官,二分入百姓家。井上有玉女庙,古老传云:比十二玉女曾与张道陵指地开井,遂奉以为神。”
四川自古以来是我国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关于盐业祖师的传说特别多。四川自流井盐区,供奉炎帝为行业神,这是因为炎帝是传说中的火神;在四川盐源县,盐井开于西汉。当地供奉的盐神是一位纳西族妇女,称为天井娘娘或开井娘娘。传说是她在放牧时看到白鹿、牛羊老爱到一处池水旁饮水,发现这里有座白盐井。盐井开发后,立庙祭祀这位妇女,奉为盐神娘娘;重庆巫溪的盐泉,传说是被一位姓袁猎人发现的:他追一只白鹿,见到山洞有泉水涌出,饮后知是盐泉,这眼泉命名“白鹿盐泉”或“白龙泉”。云南阿昌族流传着盐婆婆桑木姑米的传说,她死后头变为岩盐,身子变为盐水河。在云南西双版纳,传说克木人波达闷在磨歇河中捉鱼发现了盐泉。他被尊为“帝洼拉哥”即盐神。
这些传说说明盐是人民群众用血汗与智能发现、制造出来的。如今的盐类,不但是人民日常必需品,同时盐又是化工原料之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人民还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在人民已经掌握自己命运的今天,我们可以说,盐业的行业神灵就是人民自己!说到这里,想起了宋代诗人柳永的《煮海歌》:“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呢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煮盐之民,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如此艰苦地煮海为盐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类不能离开它。
人民才是行业神,盐开生命美丽花!
盐的发现
中国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我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我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以及北美的弗吉尼亚有康纳瓦舐盐地,都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在《史记》中有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尢于涿鹿,后又“邑于涿鹿之阿”。据专家考证:“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鹿”。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产地在今天甘肃环县南曲子附近和甘肃泉市。所谓“盐山”实际是指大粒矿盐,除了主要化学成份NaCIQH,因各地质、地层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各异,从而出现赤、紫、青、黑、白等不同的颜色。盐的主要用途,在古代主要是食用,《周官。盐人》,“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有关盐神的传说,四川盐源县的纳西族,供奉“盐神”是一位少女形象,相传是她在牧羊时发现了盐水,后来在此开凿了盐井。古巴蛮有酋长廪君与盐神斗智、最后在“鱼盐之地”定居的神话故事。这说明少数民族特别重视对自然盐的占有。
自然盐的发现和利用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其产地、产量、质量都受自然的制约,只有“人生”盐的出现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古代盐的食用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尚书?说命》就有:“苦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用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尚书?禹贡》有青州“厥贡盐希”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因而中国关于食用盐的最早记载时间,可以溯推至夏代。及至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周礼?天官 宰》中就有“以咸养脉”记载,这是周代人对盐的的医疗功用的新认识。战国末秦相品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有“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咸而不减”的论述,这就更具体地谈到了咸味的调理方法。其后,盐的调味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汉代王莽称盐为“食肴之将”,可加突出了盐在饮食烹饪中的地位。
人类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未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味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食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者矣。”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历史时期。
人类饮食文化正是从品尝万物开始的,大自然赐与人类的万物中,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都是通过人的亲口品尝的积累,才获得食用经验的。中国古代神话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想这不会是古人毫无根据的编造。正是古代先民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随机性地品尝海水、咸湖水、盐岩、盐土等,尝到了咸味的香美,并将自然生成的盐添加到食物中去,发现有些食物带有咸味比本味要香,经过尝试以后,就逐渐用盐作调味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历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尚不可断定,但可以说,这位诸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海水煮盐智慧的化身。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盐的成因也早有探索,并有先识之见,认为盐的生成与水气有很大关系:“水曰润下,润下作咸”。这是对湖盐生成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池),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体状的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历史上称为“解盐”、“潞盐”或“河东盐”。关于“解池”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山海经?北山经》,其中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句。据晋人郭璞释云:盐贩之泽,“即盐池也”。现在我国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王 著《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说池盐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处黄河流域,由此可以想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会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很难确定池盐与海盐的发现及食用孰先孰后,因为海盐也可由滞存浅滩的海水经风吹日晒,因蒸发作用而自然结晶成生。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也会很早发现并食用这种自然结晶生成的天然海盐。总括来说,自然生成的池盐和海盐,以及露出地表的岩盐,自然溢流外泄的盐泉和随地可得的土盐,只要在生成这些天然盐的地域内有人类活动,那么古代先民总会或迟或早发现、认识和食用这些天然盐。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可考资料甚少,也就不易判定其发现和食用的时序先后。当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煮制海盐当在天然盐被发现和食用之后。因为煮盐是一种进步的制作工艺,必须具备一定的煮制用的器具,比如像汉代煮盐用的“牢盆”之类的器具。面这类器具用什么材料制作,如何煮制等一系列问题均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发现和食用自然生成的天然海盐、池盐、岩盐、盐泉、土盐等是人类食用盐的开端。这一点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应是共同的。
井盐出现较晚,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巴蜀地区(今四川省)。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在治水的同时,勘察地下盐卤分布状况,始凿盐井。史载:李冰“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这是有关中国古代开凿盐井的最早记载。
岩盐系由开采的盐矿经炼制而成,多集中在中国西北和西南高地势山脉区域,如新疆、西茂、云南境内。岩盐的制作,始于何代,史籍无载。岩盐制作方法,据《水经注?江水》载:“朐忍县(今四川省云阳县——笔者注)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者之,水竭成盐。”由此可知岩盐是通过煮制获取的。
土盐即“碱盐”,为盐碱地所产,味苦质劣,在盐家族中处于末位,只是作为食用盐的替代品。土盐制作始于何时,亦不可考。其制作方法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汶山(今四川省茂汶一带——笔者注)地有咸土,煮以为盐,麋羊牛马食之皆肥。”可见土盐亦经煮制获取。
综上所述,盐的食用是从古代先民品尝含有盐份的海水、盐湖水、岩盐、盐泉、土盐等开始的。凡是有代先民活动的地域,包括海滨和有盐湖、岩盐、井盐、土盐的地域内,古代先民都有可能品尝、发现和食用盐,但我们不可能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盐业是海盐业,宿沙氏是中国海盐业的创始人。
盐的作用
盐可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缺了盐,生理平衡就会紊乱,会产生头昏、恶心,呕吐等现象,甚至休克,动物缺了盐也活不下去,许多食草动物从盐沼地区的植物和含盐水里获得盐,食肉动物从猎获的动物血肉里得到盐。
盐不但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俗有“化学工业之母”的称号。食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它是制造苛性钠,盐酸,氯气,氢气,纯碱,杀虫剂,漂白粉,硫酸钠和电石等的原料,制药工业用食盐制取抗生素,环胺剂和解热药;食品业用食盐腌制鱼、肉、蔬菜等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盐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用处,花生米拌着盐炒,既有香脆椒盐味道,又不易糊焦,甜羹、热食中加少许盐,味道会更加鲜甜爽口,早晨空腹喝杯盐水,可以清洁肠胃,增强消化。盐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但是过多的盐也不利于生命,医学家普遍认为,多吃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
盐的功过
水和太阳生宝宝,
洗礼要用火来烤,
人人见了都欢喜,
跌进水里找不到。
盐可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缺了盐,生理平衡就会紊乱,会产生头昏、恶心、呕吐等现象,甚至休克;动物缺了盐也活不下去,许多食草动物从盐沼地区的植物和含盐水里获得盐,食肉动物从猎获的动物血肉里得到盐。
盐的利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周礼》中的盐人就是当时掌管盐务的官职。汉代就设置盐官管理盐税。历代封建王朝都把盐税作为一种剥削和掠夺人民的方法。国外也是这样。古代的不少民族,往往为了盐而引起战争。公元98年,日尔曼民族的哈脱和希连朋两个部落之间发生战争,为了夺盐的资源,结果哈脱部落被杀绝了。
盐不但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俗有“化学工业之母”的称号。食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它是制造苛性钠、盐酸、氯气、氢气、纯碱、杀虫剂、漂白粉、硫酸钠和电石等的原料;染料厂用食盐制酸性染料;制造高级玻璃和香皂用食盐做澄清剂;制药工业用食盐制取抗生素、环胺剂和解热药;食品业用食盐腌制鱼、肉、蔬菜等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盐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用处。花生米拌着盐炒,既有香脆椒盐味道,又不易糊焦;甜羹、热食中加少许盐,味道会更加鲜甜爽口;早晨空腹喝杯盐水,可以清洁肠胃,增强消化;据报道,国外有人用盐来选择未来婴儿的性别,在受孕前一个月里,控制妇女的饮食:多吃咸食,增加体内的盐分,多数生男孩,多吃甜食,少吃盐,多数生女孩。
盐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但是过多的盐也不利于生命。医学家普遍认为,多吃食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所以医学家建议,应该使城市每人每天吃盐量从现在的20克左右降低到10克甚至5克以下,以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病率。
盐的知识
一、盐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都称作盐。而人们生活中常说的盐,包括食用盐和工业用盐,其化学成分是氯化钠(NaCL),系金属钠离子(Na-)与酸根氯离子(CL-)的化合物。按重量计算,钠占39.34%,氯占60.66%。
二、盐的形状
盐的晶体属等轴晶系,离子晶格呈立方体,边长0.5627mm,每个钠离子(Na-) 被6个氯离子(CL-)包围,这两种离子在结点上交替地排列着,组成了单一大型分子。根据艾列尔定律,完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6个晶面,8个角顶和12条晶棱构成的正方体。
但是,在盐的结晶过程中,由于卤水内所含杂质的不同,以及风力、温度、结晶速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盐的晶体质量和外部形状各异,呈现千姿百态。如海盐生产中,浮于卤水表面的晶体得到过饱和卤水的快速供应,优先成长而不下沉,晶体就会长成漏斗形,或表面相互连接,成片状;如果晶体沉于池底,成长慢,晶体呈近似平行排列的梳栉状;受风力搅拌的作用,盐的晶体还会成为球状,等等。
因此,我们到中国的南方海盐区看到的是细子颗粒的日晒细盐;而北方海盐区的盐则颗粒硕大;西北湖盐区,有的盐粒形若珍珠,有的透明如镜,有的宛若粉条……
三、盐的颜色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盐。
最常见的海盐,大部分是白色,也有黄褐、灰褐、淡红、暗白色;湖盐有青色、白色、红色、蓝色、黑色,真象彩虹在晶体中闪光;天然形成的岩盐,纹饰绮丽,红、黄、灰、青、绿、紫、五颜六色混在一起,一块块岩盐象奇光异彩的宝石。
其实,纯盐是无色的,近一中红外线大部分可以透过。常见的盐是许多小晶粒组成的晶簇,表面和内部含有母液及其它矿物质,为灰白色。
食盐外貌呈现光怪陆离的颜色,是因为晶体里混进杂质的缘故。杂质看起来十分微小,却改变了食盐的本来面目。比如常见的海盐,由于照在食盐表面的光线沿着盐粒晶体表面或是裂隙面互相衬映反射,人的眼睛往往被食盐的假色迷混住了,本来是无色透明的却看成为白色的。
目前,国产精制井矿盐的白度达到85左右,海盐的白度在60左右。白度越高,盐的纯净度越好。
四、盐的几种特性
→吸潮性
盐的表面常为饱和薄膜溶液所包围,当溶液蒸气压低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即吸湿潮解;高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则显干燥状态。
→可溶性
盐易溶于水,在20℃时,100克水可溶盐36克,这时,即达饱和状态。
→易结块
盐粒吸收水分后,细小的盐粒首先溶解,水分蒸发后,盐的晶粒间就形成“交联”最终导致粘结成块。为防结块,制盐生产过程中常在盐中加入微量的松散剂。
→渗透性
在毛细管原理作用下,盐溶液可以渗透到许多大小微隙中,盐的这种性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腌制食品、防腐、保鲜为有利作用;对存盐的仓房建筑有破坏性即为不利作用。
→防腐力
盐系无机质,不具备微生物生存条件,且盐中的氯离子有很强的杀菌功能,故盐具有防腐力。
→腐蚀性
氯离子是十分活跃的物质,极容易与金属等物质结合而生成另一种氯化物,而且盐溶解后易促进这种结合,致使金属等变质。
→热燥性
盐的晶体内含有空气和水分,加热或焙烧时则膨胀,引起晶体爆裂。
→可塑性
盐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固体形状改变而其理化性质不变。
→熔点高
盐不易燃烧。纯氯化钠在温度达到804℃才会溶化,到1439℃才会气化。
→冰点低
如果溶液里含有20%的盐分,它的冰点就会降低到-16℃。利用盐冰点低的特性,在寒冬,可用盐防止公路路面、机场跑道结冰。
五、盐的化学性质
盐能与许多物质起化学反应,产生多种钠化合物和氯化合物,或通过电解还原,产生金属钠和气体氯,因而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例如:电解可生成烧碱、氯气、氯酸钠;与氨、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纯碱和氯化铵;与硫酸镁在0℃以下反应,可生成+水硫酸钠和氯化镁;在哈格里夫斯-伯德(Hargreaves-Bird)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并通入二氧化碳,可生成纯碱、氯气、氢气等等。
六、盐的资源
盐的资源极为丰富。据美国第四届科学讨论会报道,世界盐的总储量为6.4×108多亿吨,其中海盐(包括海底沉积物的含盐量)为4.3×108多亿吨,矿盐为2.1×108亿吨,河湖和地下水之中的盐为3100亿吨。
中国盐的资源也较为富足。按资源分为海盐、井矿盐、湖盐三大类。海盐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沿由北向南的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包括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市、自治区,已形成的海盐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以上,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井矿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市、已形成真空精制盐生产能力600万吨以上。湖盐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包括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陕西等省、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