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传真》学习提纲----太阳篇第51条----70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6:48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者,提示病在表,若无汗,宜麻黄汤以发汗。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而数者,为表有热,若无汗,可与麻黄汤发其汗解之。
按:以上二条,均属简文。
【解读】胡希恕老师按谓简文,是告诉读者,要联系有关条文来解读。前第4条有“脉数急者,为传也”的原文,一些人认为脉浮而数也为传变的脉证。更有甚者,把麻黄汤列为辛温解表方药。适用于表寒者,因而认为脉浮数,属表热当禁用麻黄汤。这样完全曲解了麻黄汤方证、太阳病的概念,也就学不到《伤寒论》的真传,宜仔细研究原文。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脉内的荣气,故谓此为荣气和,而是由于在脉外的卫气,乃由于脉外的卫气,不共荣气保持谐调的关系,因而荣气自行于脉中,卫气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卫则不守,故致常自汗出也,宜以桂枝汤复发汗,使荣卫调和则愈。
按:人身的体液,行于脉内则为血,行于脉外则为气。血的作用谓为荣,气的作用谓为卫。前者是就本体说的,后者是就作用说的,不要以为血气外,另有荣卫的为物,它们来自于饮食,化生于胃,机体赖之生存,故又统称之为精气。至于荣卫相互关系,即西医所谓为毛细血管的通透作用,解剖生理学述之颇详,可参阅。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时发热自汗出者,即发热自汗出有定时,届时则发作,平时与常人无异,此亦卫气不和也,宜于发作前以桂枝汤发汗即愈。
按:以上二条,是述桂枝汤有调和荣卫的作用,病常自汗出,和时发热自汗出,皆其候也,此证常有,宜注意。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脉浮紧为表实,法宜麻黄汤发其汗,若延不发汗,因致鼻衄者,麻黄汤来主之。
按:表实宜发汗的麻黄汤证,若延不与麻黄汤以发汗而致衄者,病有因衄而解者,但亦有虽衄而不解者,则仍须麻黄汤以发汗,不可不知。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已六七日不大便,热自里以上迫,而头痛有热者,可与承气汤以下之。不过里热小便当赤,其小便清长者,可知病不在里,而仍在表,当须麻黄汤发其汗。头痛不已者为表未罢,热邪已深,势必逼血妄行而衄,宜桂枝汤更汗以解之。
按:头痛发热为表里共有证,小便清或赤为宜汗宜下的鉴别法。又病有未发汗因衄而自愈者,亦有不发汗而致衄仍须麻黄汤发汗而始愈者。麻黄汤发汗后,因阳气重,瞑眩而衄以解者,此又出麻黄汤发汗后,头痛不已而衄者,更须桂枝汤汗以解之,此不外邪有轻重,不可执一概其全也。
【解读】本条冒首以“伤寒”,是在说无汗,即便病在表也不可与桂枝汤。但必头痛而衄者,则宜桂枝汤。桂枝甘温,益中滋液,其应用当以津血有所伤失为先决条件,这与有汗表虚同理。前条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虽衄表仍实,故仍用麻黄汤。本条脉则浮弱可知,临证时必须细辨。又本条之若“头痛者必衄”句,宜作“必头痛而衄”者解,不能解释为“若头痛者,则必衄”。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服麻黄汤发汗后,证已解,但半日许复烦,而脉浮数者,为病还在外,故宜桂枝汤更汗以解之。
按:桂枝汤证与桂枝汤表未解者,仍宜再与桂枝汤;麻黄汤证与麻黄汤表未解者,不可再与麻黄汤而宜桂枝汤,此为定法,须记。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解:汗、吐、下三者,为攻邪去病的良法,但用之不当,亦均足致亡血液、亡津液的为害,若表里无他变而自和者,则邪已退,加意调养,津血自复,则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大下之后,发其汗,津液大量亡失,因致小便不利者,不可治之以利尿药,待津液复,则小便利,必自愈。
按:此承上条,汗下逆施,虽属非法,亡津液,小便不利,但无余证,即所谓阴阳自和,必自愈的为例。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注解:既下之以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内外俱虚,故必振寒、脉微细也。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解:昼日烦躁不得眠,但夜而安静,知非栀子豉汤证的虚烦不得眠也;不呕者,未传少阳也;不渴者,未传阳明也;既无表证,又身无大热,更知不是表不解不汗出的烦躁也。脉沉微,为虚寒在里,故肯定由于汗、下失法,虚极而陷于阴证也,因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按:阴寒在里,而发烦躁,多属精气欲绝的严重征候,若至吐、利、手足逆冷,胃气一败,则多不治。烦躁一证,三阳俱有,逐一详审,予以除外,此从侧面辨证的一法。证候反映较少,不易从正面判定者,常用此法,学者当细心体会。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此于四逆汤去甘草,但姜、附的用量较重,故治四逆汤证而寒甚不急迫者。
【解读】胡希恕老师指出,干姜附子汤证比四逆汤更虚寒,虚极陷于阴证,当是太阴证。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解:发汗后,而身猶疼痛,则外未解也,依法当与桂枝汤更汗以解之,但脉沉迟,为荣气不足血少之应,须于桂枝汤更加芍药、生姜、人参兼益其荣血。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四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方解:此于桂枝汤加芍药、生姜、人参补中滋液,以益气血,故治桂枝汤证胃气虚而荣血不足者。
【解读】身疼痛为外未解,脉沉迟为荣血不足之应,亦是太阴里虚寒之应,故本方证为太阳太阴合病之属。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解:发汗后,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汗出而喘,虽有似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但此汗出多,而喘亦剧,既有外邪,复有内热,大非桂枝所宜,故谓不可更行桂枝汤。无大热,谓身无大热,并非无热。假如汗出多,身大热,则已传为热实于里的阳明病,今无大热,乃外邪内热兼而有之,故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两解其表里。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方解:麻黄汤治无汗而喘,今以热壅于内反使汗出,故去桂枝加石膏,清热以止汗,由于喘剧复增麻黄也。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注解:夺汗者亡血,发汗过多,血不足以养心故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因致急剧的气上冲,其人不得不交叉其手冒于心,欲得按之,以抑制其冲悸也,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
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此即桂枝汤的基本方,虽解外的作用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镇冲悸而缓急迫,尤非原方所能及也。
【解读】前15条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65、67、117等条有“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的论述,都是在强调用桂枝的适用证,这便是,桂枝适用于不论是汗、下、吐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大伤,气上冲是重要的特征。而后世一些注家、医者,遇到气上冲时,误于桂枝辛温发汗,认为津伤后阴虚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会用桂枝,甚则不能真正理解《伤寒论》。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注解:奔豚为古之病名,《金匮要略·奔豚气病》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此以误发里有停水人的汗,水被激动,伴剧甚的气上冲,而欲作奔豚,脐下悸即其预兆,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五枚。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解:茯苓利小便而主悸动,大枣逐水气而主腹挛痛,合于桂枝甘草汤,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小便不利、腹动悸或挛痛者。
【解读】本方证由桂枝汤证变化而来,即汗出不解传里为外邪内饮证,而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注解:发汗后,表虽解,由于津液亡失,虚其胃气,而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两,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主用厚朴以治腹满,生姜、半夏以治呕逆,复用甘草、人参安中健胃,故此治胃气虚而腹胀满、呕逆不欲饮食者。
【解读】太阳病经发汗后表解,而呈现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证,可知为太阴里虚寒证。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解:伤寒法当发汗,若吐、若下均属逆治。心下逆满者,水自下上也;气上冲胸者,表未解也。胃中有水饮,故起则头眩;脉沉紧,为里有寒饮之应。虽表未解,亦不可发汗,若误发之,激动里饮,更必动及经脉而为身振振摇矣,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按:夙有水饮之人,若感冒而误施吐下,胃中空虚,表复不解,最易诱致水伴冲气以上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而脉沉紧,即其候也。此时以本方降气冲逐水饮,里和表亦自解,若再误发其汗,则更必致身为振振摇的剧证,然此宜本方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只大枣与白术之差,虽主治略同,但以有术,偏治胃中有水而头眩冒,以无大枣,则不治腹挛痛。茯苓、桂枝的用量较少,故治冲悸则不及前方。
【解读】胡希恕老师强调本方证为外邪内饮及治疗原则论述精详,本方证当归属太阳太阴合病。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的白术用量各版本皆为二兩,胡希恕老师的笔记为三两,是老师常用剂量。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解:发汗表解,当不恶寒,今反恶寒者,由于过汗使虚,而陷于阴证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按:此为简文,由于治用芍药甘草汤加附子,除恶寒外,当有四肢拘急、或腹痛等证。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此即芍药甘草汤加附子,故治芍药甘草汤证,而陷于阴证者。
【解读】对本方的方解,胡希恕老师谓“治芍药甘草汤证,而陷于阴证者”,而六经归属未明确。我们探讨29条时,提出了芍药甘草汤即里阴证之属,不过属阳明太阴合病,故陷于阴证,当是芍药甘草汤证更进一步虚寒证,故仍属阳明太阴合病,但属里虚寒甚者。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注解:表证而里有水饮,故虽发汗或下之,病仍不解,且由于表里俱虚,陷于阴证而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按:由本方以茯苓为主药观之,可知原为外邪内饮的误治,此烦躁属阴证,与干姜附子汤证的烦躁同,不过本方为四逆加人参汤再加茯苓所组成,其主治当不外四逆加人参汤证而有茯苓证者,可见本条所述亦简文。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方解:此于四逆汤加人参汤更加茯苓,故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有茯苓证者。四逆加人参汤,见霍乱病篇,可互参。
【解读】“由于表里俱虚,陷于阴证”,此阴证,当指太阴里虚寒证。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谓胃承气汤。
注解:发汗表解,而反恶寒者,为已转变阴寒虚证,已述如前,若不恶寒而但热者,则传为阳明实证,可与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
【解读】此述发汗太多,表虽解,但由于津液大量亡失,既可导致芍药甘草附子汤的阴寒虚证,也可造成调胃承气汤的阳热实证。究竟是阴寒虚,还是阳热实,当凭有无恶寒发热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