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曝三峡大坝对洪水逆调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1:40
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新闻联播曝三峡大坝对洪水逆调节
时间:2010-07-19   来源:凯迪社区   我要发言(33)   我要分享
我要分享关闭
人人网开心网豆瓣QQ空间新浪微博
核心提示: 昨晚看新闻联播一个节目令我疑惑,长江九江段水位已经超警戒水位,武汉即将迎来今年最大洪峰,。并且长江流域暴雨正在肆虐。而三峡大坝加大泄洪。这不是雨中送大水吗?今天看了这篇评论令人不寒而栗。
昨晚看新闻联播一个节目令我疑惑,长江九江段水位已经超警戒水位,武汉即将迎来今年最大洪峰,。并且长江流域暴雨正在肆虐。而三峡大坝加大泄洪。这不是雨中送大水吗?
今天看了这篇评论令人不寒而栗。
但愿这不是真的。
下面是转帖
7月17日下午,三峡大坝开启4个泄洪深孔和1个排漂孔。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预测未来2-3天内,三峡大坝将迎来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堪比1998年长江三峡河段的最高峰值,这也将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所面临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战。
黄万里先生反对建三峡的时候就有一个理论。库尾梯度理论
就是说三峡的水不是平面如镜,而是有一个水力梯度
比如坝前的水位175米高程了,坝尾也就是重庆朝天门的水位可能就在200米高程了。
由于所有的计算都是按照镜面175米最高计算得,当然不排除故意这样计算来减少移民和工程预算,以利获得人大通过。
这也就是直到今天仍然移民不止的原因,工程支出不停的增加。
这也正是不论下游是否洪水滔天,三峡也要泄洪的原因。再不泄洪上的水下来了,库里水到了175米时,重庆已经被淹了
记起黄万里老先生的预言:三峡水库对水量的调节是一种“逆调节”,心里顿时亮堂起来。
什么叫“逆调节”?就是丰水期需要三峡水库蓄水的时候它要泄洪;枯水期需要三峡水库泄水的时候它要蓄水。
前两年的冬天,洞庭湖流域、太湖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枯水期,湖面大幅度缩小,船只不能航行,三峡的水如期而至了没有?没有!它要发电。
这次,江西、湖南、湖北的汛情开始紧张,它蓄水了没有?没有!它要泄洪。
早看到这个帖子就好了。我看了一圈材料,才明白过来,总结一下,给楼主当注脚。
水库的防洪能力取决于防洪库容的大小,而水库库容的大小又取决于水库蓄水位的高低。三峡刚要上的时候,说的是正常蓄水位175米。按照这个算的发电、移民、防洪(特别说明是对中下游)的好处。有新华社为证。
但如楼主所说,说明由于水力坡度等原因,实际上你是蓄不到那个高度的。到了2001年11月30日,中/国三/峡工/程日报发表了记者陈平采访长江水利委员会库区处汪/小/莲总/工/程师的报告。
能力究竟有多大 三问三峡防洪减灾
日期:2010-07-22 作者: 来源:新华网

 
7月20日上午,三峡大坝开启9个深孔泄洪,下泄流量控制在4万立方米/秒。7月20日8时,三峡迎来建成后的首次特大洪峰,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22日,峰值超过1954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安然通过长江中游河段。
同样的洪水、不同的境况。在几个重灾年份都饱受洪水肆虐的荆江两岸人民,这一次没受惊扰,工作生活如常。三峡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得到一次验证。
根据预测,长江后期可能还有洪水发生。三峡的防洪减灾作用,虽已毋庸置疑,但人们对其防洪极限、拦泄调度、减灾实效仍存有疑虑。
三峡工程的防洪标准到底有多大?
近日,外界对三峡工程“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等防洪标准说法不一提出质疑。对此,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应,这几种说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三峡工程防洪能力的解读。
相关文章
长江水利委员会:不要高估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
]]> 能防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师回应质疑
]]> 能防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师回应质疑
]]> 能防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师回应质疑
]]> 能防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师回应质疑
]]> 官员否认广安,九江汛情与三峡有关
]]> 官员否认广安,九江汛情与三峡有关
]]> 首次应对长江大汛 三峡"砍"下近半洪峰
]]> 7万立方米/秒三峡建库以来最大洪峰通过大坝
]]> 三峡集团高层称可从容应对此次洪峰
]]> 三峡工程引起了争议
]]> 三峡汛期泄洪引质疑 专家称防洪能力有限
]]> 三峡坝区连降暴雨 现直径15米深10米地陷
]]> 重庆副市长:三峡库区重大隐患达万余处
]]> 建议提电价 重庆副市长称三峡生态问题严重
]]>     长江水利委员会:不要高估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
能防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师回应质疑
能防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师回应质疑
官员否认广安,九江汛情与三峡有关
首次应对长江大汛 三峡"砍"下近半洪峰
7万立方米/秒三峡建库以来最大洪峰通过大坝
三峡集团高层称可从容应对此次洪峰
全文
|1 |2 |
下一篇: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新闻联播曝三峡大坝对洪水逆调节
当三峡水库蓄水至海拔135米时,库区二十年一遇(72300立方米/秒)的来水的设计回水水面线为∶
三斗坪三峡大坝坝址∶135米;
秭归老县城∶136。1米(距三峡大坝坝址37。6公里,水位上升1。1米)
奉节县城∶146。7米(距三峡大坝坝址162。2公里,水位上升11。7米)
忠县∶154。8米(距三峡大坝坝址370。3公里,水位上升19。8米)
丰都县城∶157。8米(距三峡大坝坝址429公里,水位上升22。8米)
涪陵166。2米(距三峡大坝坝址483公里,水位上升米31。2米)
水库影响末端在涪陵李渡镇,高程为169。4米(距三峡大坝坝址493。9公里,水位上升米34。4米)。
这些还是135米时候的数据。也就是说,发20年一遇大水的时候,三峡如果蓄到175米,重庆就淹没了。
也许,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数据, 在这篇报道之前,温善章,曾前后质疑过三门峡和三峡的老科学家,就已经呼吁说: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应降为不超蓄的155m (科技导报 > 2001年8期)
总之,大水时到175,才能最大程度为下游防洪,但此时回水就冲了上游。枯水时到175,上游可能安全,但下游没有水,船都浮不起,谈何泄洪。在2006年大旱的时候,抓紧时间冲了一下156,宣布涪陵成为深水良港了,赶紧撤。2009年又大旱,赶紧冲175,但还没达标,下游河道航运就中断了。
所以当时旱,我们纳闷说为什么大旱要升水位,人家有苦衷的。而且说是纯粹为了发电也冤枉他们了。是为了用谎言和错误,来掩盖谎言和错误。
所以,大家都意识到,三峡只能存 150米左右的水,不指望它什么防洪航运效益,只要它不为害就好了。慢慢地,我们不再听到“正常蓄水175",而变成”千年一遇的洪水才175“。175的梦想退却后,曾有一段安抚大家说”前期正常水位156“,这次看来,连156都不行,因为xx年不遇的正巧都遇上了。这就是三峡146米泄洪的原因。它实在不行了。
另外要说的是,三峡库区本来的长江段,也是有自然防洪能力的,被替代了——或者说吞噬了。
我水平低,这个文章是2002年的,应该更有说服力。
我觉得最痛心的是,很少有什么事情,大家的预测、预警这么准,这么精确,但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最近几天,三峡拆东墙补西墙,存点水存不住了放一点,下游告急了再存住。
评论 (1)2010-07-16 15:02:07老高:这又是真的吗?(为了发电,不顾P民)98年洪水的时候曾设想如果三峡工程有的话,可以防止洪灾,在三峡工程竣工时也表示能防止千年一遇的洪水,但今年却还是重复了12年前的一幕。水库从上月汛期以来一直泄洪,印证了毕生反对三峡工程的已故水利专家黄万里“逆调节”理论,即在枯水期蓄水、汛期时泄洪,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形同虚设。 据民政部统计,7月1日以来,暴雨已致云南、重庆、湖北等10个长江流域省市3230万人受灾、118人死亡、47人失踪。重灾区湖北省有五大直接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以及逾五500座水库超出警戒水位;湖南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位上涨,被赋予调蓄滞洪功能的黄盖湖超出保证水位30米,随时可能大泛滥。多日来,不断有民间专家、网民发表文章批评,长江下游汛情告急之际,三峡大坝却不断向下游泄洪。水利部门数字显示,三峡水库的水位,6月底至今每日变化不大,显示大坝不断排水。截至14日下午,三峡上游水位是149米,较正常蓄水位175米低26米。当年三峡工程设计、施工时,官方不断强调工程是防洪为主、发电次之,但舆论质疑当局为保发电安全不肯腾空水库。三峡集团解释三峡工程不能只蓄不泄,要做好洪水再次来临准备,又强调三峡防洪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解决长江防洪问题,不能使长江防洪一劳永逸。但在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寄于一线之际,被委以重任的三峡工程必须分清何为劳永逸。但在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寄于一线之际,被委以重任的三峡工程必须分清何为。
三峡工程争论史:反对者称到今天还投反对票
2010年07月19日 10:49瞭望 【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274条
核心提示:《瞭望》:那如果是换到今天来投票呢?
黄济人:我还是反对票。
《瞭望》:为什么?
黄济人:因为建了大坝以后,以前预料的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当然还没有达到证明修建三峡工程是错误的程度。
《瞭望》文章:
编者按:今年春节前,86岁的翁长溥给本刊寄来一份万言长信及多份资料。
翁长溥离休前为广西计委总工程师。参与过多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如三门峡工程、龙滩工程等。1990年,他被聘请为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预审专家,为工程规模预审小组组长,因持异议,未在预审结论报告上签字。除此前少量关注外,自此与三峡工程结下不了之缘。
去年12月,本刊发表《三峡论战风云录》后,去函请翁长溥再叙详情。遂获来信,他将三峡工程争论史归为三个阶段,摘编如下。
大跃进时的第一次争论
正如你刊所述,在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设下擂台,由林一山和李锐论战。李锐未理毛主席过早发表“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美意,据实讲理反对过早上三峡工程。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第一次争论,李锐的意见是正确的,毛主席周总理听取了不同意见是英明的。
全国人大通过前的第二次争论
至1985年三峡上马已响遍全国。我及时建议李鹏副总理转中央,对此“应有严格决策程序”。1986年党中央颁发了15号文,其要点有“要注意吸收不同观点的专家参加,发扬技术民主”、“重新提出三峡可行性报告”、“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水电部提出的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1986年中央应对三峡工程的举措是正确的,是应该认真贯彻的。
至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结束了第二次争论。议案对争论的三峡工程规模是兼顾了争论双方意见的。
我1991年1月31日到宜昌参加第一次预审会。从宜昌回家后我就感到三峡工程规模问题太复杂,我难以起作用,想今后不再插手了。但相继分别接到前辈陆钦侃、覃修典来信,都寄望于我这个预审参加者充分发挥作用。5月25日我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预审会议,主持人不许改变175米,何格高说在论证汇报会上姚依林副总理指示对水位问题要认真研究。当天下午就提前结束了会议。
5月28日,我写信给李鹏总理,他叫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主任邹家华副总理(通过秘书)向我索取了主张160米的材料,导致不是一次建到175米的灵活性。
开工之后的第三次争论
全国人大通过的意见,是正常蓄水位定在175米,先建至156米。观察泥沙淤积和移民情况,进可以攻175米,退可以守160米。这种科学求实之见,第二次的争论双方都是同意的。
160米的主张者、在京的主要专家陆钦侃等懂得,原一次建到175米的水工设计的溢流汇顶高程,地下导流隧洞布置,须作必要的修改。等到1998年3月了,还未见到必要的水工设计修改,陆钦侃执笔写出《建议三峡工程先建至初期蓄水位观测泥沙淤积缓解移民困难》,由全国24位专家具名,于3月30日报给中央领导。我此后还三次参加了具名上书,但从未有过面对面的争论。
<<上一页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