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邱立本:给我一个香港,可以撬起整个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6:2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11:32南方都市报

香港知名学者邱立本
“给我一个香港,可以撬起整个中国”
香港知名学者邱立本从深港一体化大势角度寄望香港担当起“全球华人经济首都”角色
编者按:一个是被英国殖民统治150多年的国际大都市,一个是寄托着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经济特区,香港和深圳这两座南中国最耀眼的连体城市,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独特样本;深圳与香港的一体化,也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缩影。香港回归即将迎来十周年纪念日,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高端访谈,试图从深港一体化进程来解读“一国两制”十年实践历程,因为这两座城市不仅展现着中国的现在,更引领着中国的未来。
在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办公室里,至今还装裱着一份1995年6月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曾荫权说,那篇“THE DEATH OF HONGKONG”(香港已死)的封面文章,一直是鞭策他奋进的动力。12年后,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这颗“东方之珠”不仅没有死去,而且大放异彩,也恰恰应验了香港著名时事评论员、《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先生当年的预测。5月17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邱立本深入解析了香港仍然傲视全球的核心价值所在,他还从深港一体化大势角度寄望香港要担当起“全球华人经济首都”的角色。
香港要当全球华人经济首都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们听听香港各界对深港一体化的看法。以前深圳人经常抱怨跟香港的合作是“热脸贴到冷屁股”,现在回归快十周年了,邱先生是怎样看深港合作与发展的?
邱立本(以下简称“邱”):(深港合作发展态势)很好啊,其实这两座城市一直在互相融合,两地电台节目可以互相听得到,其实大家在空中一直在交会。
记:看来您对深港一体化进程还是挺乐观的。
邱:深港地缘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现在长三角发展很快,吸纳了许多珠三角的资源。那么我们深港两地和整个珠三角没理由继续内耗,争哪座城市是区域的老大。其实进入互联网时代,就是没有中心的时代,或者说谁都可以成为中心。所以,我觉得珠三角城市群应该整合起来,进行分工。香港需要深圳,也需要珠三角一起来发展。
记:深圳官方对于深港一体化愿望一直很强烈,不知道香港的主流民意如何?
邱:我觉得香港应更积极一点。此前的很多港府官员,有一种“不要粘到我”的心态,特别是港英培养出来的一些精英,总是担心内地太大,太乱,香港太小,太干净,不愿意和内地人搅到一起,消极地对待深圳伸过来的橄榄枝。这种心态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行的。
记:(这种心态)回归后有改变吗?
邱:应该说,曾荫权担任特首后在这方面要好一些,港府官员开始蛮积极地向内地靠拢。但我个人感觉,有些内地官员反而没以前那么积极了,一些官员产生了这样的心态:以前你们傲,现在轮到你来求我们了,我现在过得好好的,才不跟你混(笑)。我觉得内地和香港官员要像一对情人一样,互相之间有爱恨情仇,但是大家都是一家人。
记:呵呵,心态有些微妙变化。
邱:是啊,其实内地发展虽然比较快,但跟香港的差距仍很大,今天的香港对于中国全球化来说仍然具有特殊意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近些年来,许多内地企业纷纷来港上市,可以看出香港仍是中国全球化的先锋。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关系也可以套用这个理论,“给我一个香港,我可以撬起整个中国”。而这个杠杆就包括香港的金融和法律制度,至少在未来10到20年,内地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取代香港的地位,所以香港还是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记:但目前有一种看法很流行,认为香港现在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靠中央送礼维系的。
邱:这个我们要承认,香港回归后中央给了非常大的支持,经济上的CEPA、自由行等,包括最近进一步开放QDII,有香港报纸也认为这是中央给香港回归10周年送来的一份厚礼。但我认为内地和香港,彼此都在相互影响、相互带动,都在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向更有竞争力、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记:您觉得在深港一体化基础上香港未来应该怎么样来定位?
邱:在我的设想中,深港一体化也是中国经济全球化重要一环,在全球华人中,我们除了口袋里各有一本不同的护照外,我们心里面还有一本共同的护照,那就是中华文化的护照,每本护照上盖着我们共同认同的中华文化的心灵签证。在深港一体化基础上,香港这座国际都会完全可以发挥作为全球华人经济首都的作用,担当中国经济全球化先锋的角色。
香港政府执法很少被质疑
记:深港一体化的进程更多的是深圳如何学习和借鉴香港的先进经验。这次我们来香港采访,在油麻地看到有一辆出租车违反交通规则,好多警察冲出来围住这辆出租车,场面非常大。我当时想,不过是普通违章而已,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吗?
邱:这就是香港的法治精神。我的台湾朋友也很惊奇(香港的守法程度)。有次他看到很多汽车在东廊公路铜锣湾出口处排队等候,没有一辆车跨越双白线(香港道路禁止标志)。他说如果在台湾,肯定全都越过双白线超车。我想在内地,司机们也会这样。但香港司机却不敢。
记:在香港违反交通规则有多严重?
邱:香港的交通警察非常严,如果被抓到,扣分罚钱,严重的还要被告上法庭,被检控危险驾驶。
记:听说在香港当市民,进法庭当被告的几率比内地高。
邱:这是因为香港的执法能力强,而且公权力的威望很高,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一般很少会被市民质疑,警察在市民心中是公正和值得信赖的。更重要的是,香港对公权力的制衡是很厉害的。警察、检控、法院是彼此制衡的。法律的最高精神是程序正义,香港这方面落实得很好。
记:您觉得香港回归10年来,法治基础有什么变化吗?
邱:1997年回归前夕,有段时间香港人的确有蛮严重的集体焦虑感,当时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香港回归持悲观态度。现在10年过去了,我觉得香港的法治基础基本上还是维持着蛮重要的自主性。法律是一个行业的规范和专业骄傲,看不出整个专业规范的沦丧或失守。
记:看来保持原有的法治基础,对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非常重要。
邱:对于当年西方主流媒体(香港已死)的看法,我当时就持反对态度。回归前夕,香港美国商会邀我做一个演讲,我当时就表示,香港只要能维持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只要能维持一个法治的机制,香港就会有言论自由,香港也不会死去。现在10年过去了,香港稳定的法律制度,一直在庇佑香港的繁荣稳定。
一些香港精英没机会学普通话
记:英国殖民香港150年,曾进行观念上的改造。1997年回归后,内地也在影响和改变香港。我们想知道,哪些改变了,哪些又无法改变?
邱:我在香港出生长大,其实香港和其他华裔聚集区还是不一样,港人始终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情怀。150年来这种情怀一直没变。1949年前后和“文革”两段时期,有许多内地人移居香港,正是这些人给香港留下了深刻的中华民族印记。
记:你所说的民族印记,是指什么呢?
邱:我可以说,无论是台湾还是内地,都没有比香港留下更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比如说,香港的公共假期,涵盖清明、重阳、端午、中秋在内的所有传统节日,台湾和内地就没有放这么多假;许多在内地一度消失或不重视的民俗,如乞巧节、过尾牙、打小人、烧纸钱等,在香港保存得很好。更不要说“新儒家”和“文化中国”的理念,都是当年钱穆、唐君毅等人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所奠定的,现在反过来影响中国内地。
记:不少民俗现在也开始在内地复活了。
邱:是的,在我记忆中,还有好多难忘的片断无法磨灭香港的民族印记。上世纪60年代,大量内地饥民从广东拥到香港。当时内地闹饥荒,香港家家户户都寄包裹到内地去。我还记得小时候,香港街头有人专门提供写信服务,香港许多底层老百姓是文盲,他们与内地亲人通信时,就让那些写信佬代写。经常可以看到写信佬拿着毛笔,旁边那个人一边哭一边讲,有说不尽的乡情。
记:但好像现在很多香港人对内地并不是很熟悉。
邱:这是毫无疑问的,对内地很有感情的一代人,像我父亲都已经过世了。现在20到30岁的年轻人,对中国大多不了解。
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断层呢?
邱:这是基于两种原因,一是香港的教育不大教中国近代历史,教到鸦片战争就不教了,而且鸦片战争,英文学校也多用英国的史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香港小学到大学都用粤语教学。不大会说普通话。像我高中毕业时也是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大学时是因为去了台湾,才开始学讲第一句普通话。
记:其实深圳是一座讲普通话的移民城市,现在港人过去学普通话很容易啊。
邱:以我妹妹来说,她现在是香港一间中学的校长,算是精英分子。但是像她这样的精英从来没有接受过普通话的教育。她主要是没机会学习普通话,根本不能进入到内地的生活、文化和语言环境。
记:港人会说普通话对于深港一体化很重要?
邱:语言是一个隔阂,也是一道难以绕过的围墙,我觉得是需要解决的。好的是,近些年这种情况在改善,很多香港人开始重新认识内地和学习普通话。
回归后香港有充分表达自由
记:回归前夕西方主流媒体唱衰香港,当时他们最关注的是香港的言论自由会不会受压制,您作为资深媒体人感觉回归以后有变化吗?
邱:在谈这个话题前要搞清楚的是,在港英统治时期,至少是在“二战”结束以后,香港是不那么自由的,甚至在50年代到70年代,普通港人是没有机会参与政治的,言论表达空间也受限制。
记:这样的状况到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邱:回归前十年,香港才进入一个相对自由民主的时代,这个时期法律比较成熟,也合乎国际规范。不过,回归前还没有主流媒体敢骂英女王,因为她是英国权力的象征。回归后我们看到进步了,举个例子,便利店出售的漫画书很畅销,有的是专门讽刺香港政治人物的,这体现回归后香港还是有很充分的自由。
邱立本
香港出生,祖籍广东省开平。1967年香港中学毕业,1972年台北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毕业,其后赴美国进修,1978年获经济硕士。1972年-1973年在台北《中国时报》当编译。1983年-1989年任纽约《中报》副总编辑、主笔。1990年-1992年任香港《亚洲周刊》主笔,1995年-1996年兼任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1993年至今任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付可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