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全免费·都市快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41:08
陕西吴起教育理想试验 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全免费 没有户籍限制(下) 2010-07-04   蓓蕾幼儿园人数爆满,当地政府说下半年解决这个问题。

  文/图 特派记者汪再兴 发自陕西吴起县

  (上接B13版)

  超编!超编!还是超编!

  原本25人的小班如今60人

  学前教育免费,对幼儿园的冲击让人猝不及防。

  蓓蕾幼儿园今年春季开学的那天上午,站在二楼的小班老师袁丽看见,排队的家长挤满了幼儿园的活动操场,火爆场面是她在这里工作3年来前所未有的。

  今年新入园的孩子,更多是附近乡镇转来的,还有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园长刘惠青估算了一下,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约占总人数的20%。

  刘惠青说,还有家长专门把孩子从省城西安贵族幼儿园转回吴起的。

  中班的女孩闫淑羽就是从西安转回来的其中一员。闫淑羽的妈妈尚小青在当地开火锅馆。

  在女儿4岁时,尚小青在西安一贵族幼儿园附近买了套高档住宅,一为老人养老,二为孩子读书埋下伏笔。

  5岁时,闫淑羽被母亲送入了贵族幼儿园。一年之后,尚小青算了一笔账,自己前后在孩子的学前教育阶段花了近两万块钱,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且跟着爷爷奶奶住,孩子给宠坏了。

  今年初,尚小青打听到,吴起的幼儿园下半年要全免费了,而且还将配置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她跟在延长石油集团工作的丈夫商量,“要不把孩子转回来?”尚小青担忧,免费以后,人数太多,恐怕连名都报不上了。

  夫妻俩第二天决定,今年就将孩子从西安转回吴起。

  有没有钱的因素?尚小青脸一红朴实地说,“哪能没有呢,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能省一笔是一笔。”

  由于大量的适龄幼儿挤入蓓蕾幼儿园,幼儿园6层的教学楼显得拥挤不堪。按规定,每个小班只能有25人,但目前班级的平均幼儿数是59.29个。而在县城条件最好的公立幼儿园,大的班级人数也只有39个。

  免费带来的幼儿园人数爆满,让很多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都觉得十分困扰,当地一学校的领导曾为亲戚子女找路子,希望能进入蓓蕾幼儿园,但他到蓓蕾幼儿园一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孩子睡觉的地方连床被子都已经放不下了。”

  这种情况在下半年得到缓解。

  这里的中学像小型大学

  村小的设备比城里的大学还好

  吴起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贫困县。站在毛泽东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吴起县胜利山上俯视县城,四处都是正在开建的工地,烟尘滚滚中,教学楼拔地而起。

  除新建的第二幼儿园外,吴起县城还将耸立起一座更大规模的教育地标,占地9.2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的新一中已竣工,今年秋天投入使用。

  砖红色的建筑群设计现代,旁边便是巨大的吴起体育场,灰褐色的顶穹格外显眼。与其说它像一所中学,不如说它像一所城市的小型学院。

  7月1日,都市快报记者参观了吴起县城的一所村办小学,村办小学的每个教室都有电子白板,类似黑板大小的触摸屏,内存无数教学资源,教师一点就全显示在屏幕上,还可以用电子笔写板书,同时全部联网。

  此外,在县城二中的地理教室里,设备同样先进,走进教室,头顶上是各式各样的行星图,身边是各种地形模型,就像真的走进了野外大山。教室内遍布先进的教学仪器,老师说,这种教室价值20万以上。

  不过,地理老师在展示地理仪器时,还不大会用。她很不好意思地说,买回来还没人来培训,都是自己琢磨着用,有些功能还不大清楚。

  当地教育局的官员说,目前,吴起县城学校的所有设备均按照“部级标准”设计,村小的设备跟大城市相比并不落后。

  而且,按照冯书记的指示,学校一定要均衡发展,不能出现一所好一所差的情况。也就是说,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做到村村有,教师人人会用。

  如果村小的教师不会用怎么办?冯振东对都市快报记者说,“老师素质差就去当剃头匠。”

  经都市快报记者调查,果有实例,一个村小的校长因学历低、素质差,被冯振东降职给学生当理发师。

  都市快报记者在一份内部调研资料上看到,从2007年开始,学校教学设备配置,吴起已投资过亿。

  吴起教育理想试验的瑕疵

  生源流失和另类择校

  在采访的间隙,冯振东给都市快报记者勾勒了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没有重点学校、没有重点班、教学设备、师资、全部平均”。

  这位带着浓厚学术气息的当地一把手,甚至还细化到,每个班的学生好坏几乎一致,“好的学生也有,中等也有,差的也有。”这种均衡教育的思想。

  但就算投入巨资,再设计完美的理想,总会有瑕疵。

  在吴起县城,仅有两所初中学校,即一中和二中。二中的生源较好,而一中的生源较差。

  因为义务教育,分数并不重要,也不收择校费,学生按照学区入校。但多数家长仍然愿意通过关系,将孩子送入二中。托关系,成了免费教育制度后的一个漏洞。

  一中在校学生1000多人,但教室里总是空空荡荡的,有的班

  级只有三十多个学生。

  而二中则不同,学生人数是一中的三倍,每个班级里60个学生将教室塞得满满当当。

  此外,记者还听说,两所学校的学生间上演各种转学趣闻。

  一中副校长张学光毫不讳言地说,“有孩子因为学区划在我一中,为了不来我这里读书,甚至转到外县后再以外县学生的身份进入二中就读。”

  张学光认为,择校不是免费教育的错,而是教育资源不平均的问题。一中的教师和生源在和二中竞争失利后,进入了恶性循环。所以,他把咸鱼翻身的希望,寄托于新一中的建成,“待资源一样后,我们再来较高低。”

  但张学光并不否认,即便新一中建成,也不可能做到没有实验班和重点班,“二中有重点班,一中如果不开的话,好学生就不愿意来了。”

  教育局副局长齐祥飞说,吴起每年流失的学生约有百人,多半去了教学质量更好的延安、西安、宝鸡等地上学。而且那里都还分重点班。

  吴起一位刘女士的孩子,今年的中考成绩拔尖,如果在吴起读高中,能得到3000元的奖励。但她却宁愿花3000借读费,让女儿背井离乡,到西安去读高中。女儿的学习成绩很好,一心想考北京大学。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解决这些差异,并不在“免费”的能力范围之内。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一个县委书记的教育理想

  冯振东,吴起县县委书记,1966年11月生,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学工科出身,精于算账。整个访谈中,他极少看下属递过来的教育资料。他说,发展教育,使吴起的孩子走出吴起,但并不想他们回来。假以时日石油采罄,吴起人可以由那些走出去的人反哺。

  搞教育,跟个人履历有关

  记者:自2007年你做吴起县一把手起,就迅猛地推行高中免费教育,这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是否跟你个人的经历有关?

  冯振东:我当过陕北4个县的领导,其中一个县是副职,其余的都是正职。大部分时间,我都分管教育。所以说,我对教育是有着深厚感情的。

  我生在农村,深知一个父亲想让孩子享受优等教育资源,可以任劳任怨。假如父母只有一块钱,首先会关心他的孩子;假如只有一碗饭,肯定先给孩子吃。所以,作为政府,掌握着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权,关键是要关心孩子。

  

  搞免费教育之前,搞过调研的

  记者:现在有很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法持质疑态度,你怎么看?

  冯振东:2007年,我做了个调研:拥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的收入,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43倍;有技术的,是没技术的1.86倍。一个开出租的和一个搬砖头的比,肯定是开出租车的收入要高些。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记者:你对城市高昂的择校费和重点学校如何看待?

  冯振东:我反对一个县只办一所重点中学,这样会导致更多的孩子上不起学,更多的孩子享受不到优等的教育资源。

  有了所谓的重点中学,就会有漏洞。每年开学时,很多人就去求校长开后门,校长不敢开,他们就找县长批条子。你敢批么?这条子一批,就意味着这个孩子能上学,那个孩子不能上学。而在吴起,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每个学生都一样。

  

  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服务老百姓

  记者:有人认为,教育投资见效慢。很多地方的领导不愿意在教育上做长线投资。你是怎么想的?

  冯振东:作为领导者来讲,如果你的人生观就是想着怎么能往上爬,官越大越有价值,那你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官员搞形象工程,在地方执政时可能没人敢骂你,但离开以后,肯定会被老百姓骂的。所以,我认为,如何做到离开后没人骂你,就是要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服务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这样,赞扬你的会是大多数,骂你的只是少数。

  

  老百姓认可的东西,谁也改变不了

  记者:有人担忧,这项政策能否持续下去。你不怕下任接班人投资其他领域吗?

  冯振东:在我任上,这项免费教育政策是受到99%的人支持,这是别人改变不了的。后边的领导如果要改变,就是做违背民心的事情,所有人都要站起来反对他。我认为,只要老百姓认可的东西,谁也改变不了。

  

  石油采光了,石油财政就转化成了人力资源财政了

  记者:吴起如果石油采光了,维持教育的财政收入中断,到时怎么办?

  冯振东:吴起的石油再支持50年没问题。我看教育的回报用不了50年,读书都到大城市去了,到杭州,甚至到美国发展去了,而且在城市工作也解决了养老问题。到那个时候,财政只需要考虑吴起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50年后,石油财政就转化成了人力资源财政,我看日本也没什么资源,最后他们也发展得很好。投资教育回报不高的说法,我不赞成。教育投资,能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我的教育,不是养懒汉

  记者:为什么不像神木县一样投资医疗,而投资教育?

  冯振东:这样讲,教育的功能和其他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教育可不是发救济款,你吃完了,我把你养活二三十年,把你养成一个懒汉。教育的功能,是让你的孩子能上得起学,上好学。我给你提供一个发展的条件,提供一种“打鱼”的技术。

  (根据采访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