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针灸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4:57:23
一:针刺天柱穴治疗腰痛 1000例

                  邓春成

         四 川 中 医   2002年第 20卷第 1期

   17年 前 ,笔 者在 临床 中偶 然 发 现 天 柱 穴对 腰 痛 有 显著的抬疗 作 用 ,后 经 1000余例的 临床观 察 , 均 收 到预期 的效 果 。现 将 临床 资 料 较 完 整 的 1000例总 结 如 下 。


1 一 般 资 料

    本组 1000例 患 者 均 为 我 院 1984年 一2000年门诊病 人 。其 中男性 548例 ,女 性 452例 ;年龄最 大 71岁 ,最 小 16岁 ;病 程 最 长 17年 ,最 短 l天 ; 急性 腰 扭伤 297例 ,增生 性腰痛 369例 ,劳损 性腰 痛 334例 。诊 断 要 点 :急 性 腰 扭 伤 有 明确 的近 期 “扭 … 闪”伤史 ,扭 伤部 位有 明确局 限的痛点 ,功 能 障碍 ,不 同程度的肌 紧张 ;腰 肌 劳损 性 疼痛 与工 作 环 境 、劳 累关系密 切 ,表现有 早轻 晚重 ,休息可 使疼 痛减 轻 ,疼痛多 以酸 困痛 为主 ,喜 按揉,无功 能 障碍 ,不能久 坐久站 ;骨质增 生性腰 痛 ,腰 痛 以后半夜 较 明 显 ,起 床活动后 疼 痛减轻 。


2 治 疗 方 法

    取 双 侧 天 柱 穴 ,针 具 选 用 28—3 1寸毫 针, 患 者 端 坐 微 垂 首 , 术 者 用 左 手 或 右 手 拇 食 二 指 在 双 侧 天柱 穴 稍 作 点 按 ,常 规 消 毒 ,迅 速 进针 0.5~ 0.8寸 ,调整针尖 向椎 问孔 方 向 因该 穴针感 持 续 时 间长 (20小时左 右 ),故进 针后 不 做 任 何 提 插 、 捻转 ,只要选 穴 、进针 方 向正确 。进 针后 多数患者 有 即 时 疼 痛 减 轻 , 故 对 有 功 能 障 碍 者 ,进 针 后 3~ 5分 钟可 嘱 患 者 站 立 、活 动 腰 部 ,做站 立 、蹲下 前俯 后仰 左右转 身的 自身运 动 ,范围 由小到大.一 般 留 针 25分 钟起 针 。


3 疗 效 观 察

疗 效 标 准 :治 愈 :腰 部 疼 痛 不 适 全 部 消 失 ,功 能 障碍 消失 ,久坐 久 站 后无 复 发 ,体 力 劳 动无 疼 痛 ,随访半 年 至 1年 无 复发 ;显 教 :腰 部 疼痛 不适 基本 消失 ,功 能障碍消 失 ,久坐 久站段 体力 劳动后微
有酸 困不适 ;好转 :腰部 疼痛 不 适 减轻 ,久 坐 久 站及 体 力劳动后 复发 ;无 效 :针刺 3次无变化 为无效 。

治 疗 结 果 : 天 柱穴 对三 种不 同的腰 痛均 有较好 的治 疗 作 用 。急 性 腰 扭 伤 有 效 率 97.98%, 治 愈率53.20% ;劳 损腰 痛 有效 率 95.81%,治愈率21.6% ;增 生 性 疼 痛有 效率 94.58% ,治 愈率 6 8%。

典 型 病 例

王 × ^ ,男 ,21岁 , 教 师 ,于 1987年 5月 8 日初诊 。主诉 :腰 痛 伴腰部 活动 受限 1天 。患者 自 述 1天前 打 篮球 时 不 慎 将腰 部扭 伤 .随 即 出现 腰 痛 ,并伴有 弯腰 、转 身等活动 受限 。查体 :腰部两 侧 肌 肉 痉 挛 僵 硬 确 诊 为:急 性 腰 扭 伤 。遂 针 刺 双 侧 天柱 穴 ,嘱患 者缓慢 作弯腰 、转身 、站立 、蹲下 等 活动 ,范 围 由 小 到 大 ,留针 25分 钟 。取 针 后 . 腰痛 明显减轻 ,活动较 前好转 。继续进 行 2次针刺 后 +症 状 完 全 消 除 , 随访 1年 无 复 发 .


5 讨论 与体 会

(1)天柱 穴属 膀胱经 腧穴 ,文献 未 见报 道治疗 腰 痛 。十七 年 前 ,一 次偶 然机 会 发现 该 穴 对 腰 痛 有显著 的治疗 作用 ,经 10多年 的大 量 I临床 观察 ,证 明 该穴治疗 腰 痛 不 仅 效 果 好 ,见 效 快 ,而且 取 穴方 便,患者 无 进针后 行针 之苦 等优点 。

(2)文献载该 穴 可 治 “暴 挛 癫 眩 ”、 “足 不 任 身 ” “颈 项 强 痛 ” 等。《甲 乙经 》 日 : “足太 阳脉气 所 发”。可见古 人 对 该 穴 已有 足 够 的 认 识 , 但 后 人 对 此 穴 研 究 较 少 。 从 现代 医学看 .天 柱穴下 是斜 方肌起 始部 ,有头半 棘 肌 、枕 动脉 、枕 静脉 、枕 太 神经 干 ,是临床 治疗 后 头 痛 、项 Il『L强 痛 的 要 穴 从 经 络 学 看 , “足 太 阳 脉 气 所 发 ”,可 见 它 的 重 要 位 置 。从 临床 看 , 针 后 针 感 可达 20:I'l1.J-之 久 .对 肩 周 炎 、后 头 痛 颈 项 痛 神 经衰 弱等 均有 明 显的 治疗 效 果 。笔者认 为 : 此穴 对 上 述 病 症 有 显 著 的 疗 效 , 可 能 与 该 穴 下 布 有 丰 富的血管 神经 且靠 近 中枢 ,又是手 足 阳经 和任督 脉交 会之处有关 ,故针 感好 ,持 续 时 间长 ,治疗 范 围广 ,这显然 与 天柱 穴的特殊位 置分 不 开。

(3)该 穴取 穴正确 与否 与治疗 效果关 系极 为 密切 ,通常 人 群颈部 肌群 大体 有三种 类型 :肥 胖型 、中间型 、瘦 小型 对 肥胖体 型人 ,此穴斜 方肌始 部肌 肉肥厚 宽 大 ,可适 当将 穴位 向 内侧 移 ;瘦小 体 型人斜 方肌始 部 肌 肉小 而薄 ,可适 当将 穴位 向外 侧移 ;中间型较 多 ,椎旁 1.3寸 取 穴较台适 。总之 不应以文献记 载 的大筋外 陷 中为度 ,此穴 文献记载 不统 一 ,临床操
作 中确有 实际 困难 ,应灵 活掌握 。 ====================================================================================================================================== 二:“腰痛1号”;董氏奇穴;腰椎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患者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龄23~65岁,平均41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4.5年。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 具有经久积劳史和中老年好发年龄;腰部疼痛,局部压痛,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腰椎体唇样增生,关节突肥大,椎间隙变窄,严重可形成骨桥,可以单发和多发。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 主症:关节刺痛或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次症:局部畏寒;肢体重着;得热痛减或遇寒湿加重;局部肿胀;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或腻;脉弦或紧或迟。其中主症必须具备,兼见次症三项者,即可确诊。

  1.3 症状与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1.3.1 主要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见表1。表1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症状分级量化标准活动不利 无 腰椎活动轻度受限,活动范围200~230°之间,诱发轻微症状 腰椎活动中度受限,活动范围在>170°,<200°,诱发明显症状 腰椎活动重度受限,活动范围≤170°,诱发严重症状

  注:腰椎正常活动范围:前屈90°,后伸30°,侧屈左右各25°,旋转左右各30°,总活动范围度数230°

  模拟标尺法1 2 3 4 5 6 7 8 9 10

  模拟标尺法0为无度,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1.3.2 次要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见表2。表2 骨性关节病次要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骨性关节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瘀血停滞、寒湿阻络证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治疗期间单纯接受本方法治疗者。

  1.5 统计分析 对主要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P≤0.05者差异有显著性。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症状、体征改善积分≥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仅在劳累情况下出现轻度症状,功能恢复不影响工作,或病情由重度转为轻度;症状、体征改善积分在70%~94%之间。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减轻或改善,但病情不稳定,时有复发,但未加重,对重体力劳动有影响;症状、体征改善积分在30%~69%之间。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症状、体征改善积分不足30%。注:积分变化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治疗方法

  1.7.1 “腰痛1号方”的配制 笔者根据《普济方》数据库治疗上述病症高频用药,同时结合临床,根据中药配伍理论所拟的外敷用药。方药如下:川芎20g,川乌15g,附子15g,牛膝15g,防风20g,杜仲20g,续断15g,细辛4g,仙茅15g,威灵仙10g,生马钱子10g。共研末待用;樟脑、冰片等分与75%酒精配成饱和溶液待用。

  1.7.2 董氏奇穴穴位的选择 第一组:针复原穴、正筋穴、正宗穴、通骨一穴、通骨二穴;第二组:针复原穴、明黄穴、正脊一穴、正脊二穴、正脊三穴;第三组:针后会穴、腕顺穴、中白穴、下白穴、通骨一穴、通骨二穴。三组穴位可轮流使用,也可根据具体病例的疗效固定一组穴位,每次选择身体的一侧施针;同时以溶液浸湿药粉,用纱布袋8cm×10cm包裹湿药粉,以压痛点为准,置于患者腰部,以红外线灯照射敷药处,使患处有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30min,15天为1疗程,观察周期为1疗程。

  2 结果治疗

  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表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数据经t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P<0.01,差异有显著性显效45例,占60%;有效28例,占37%,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97%。

  3 讨论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在中医学可归为“腰痛”、“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发生多与风、寒、湿三气杂至,客于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虚,督衰骨弱所致。非温通之峻药不解,而温通之峻药有的为有毒之品,故以外用为宜。方中生川乌、细辛、威灵仙、防风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生半夏温化寒湿,川芎活血散瘀,生马钱子通络止痛,“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更加樟脑辛温开窍为引,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功。由于切中病机,故疗效尤佳(马钱子以生用为佳;生马钱子宜去毛再用,可避免其对皮肤的刺激)。董氏奇穴是一种疗效高,应用容易的针灸之学。施针手术简便,不需采用特殊手法,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应用得当,疗效卓著。以上所选穴位,均为治疗腰背疼痛的主穴。外敷与针灸结合治疗,可调整自身免疫功能,消除风寒湿对筋骨的损害,消肿止痛,改善骨质及周围组织的营养,使物质代谢和机能紊乱得以恢复,从而标本得以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