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曾借日军“剿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2:46

“山西王”阎锡山:曾借日军“剿共”

2010年07月02日17:55南方报业网-南方人物周刊我要评论(256) 字号:T|T

[导读]他是“钱鬼子”出身,算盘打得最精,总要把敌我双方的力量,放在戥子上称了又称,只有在自己的力量大大超过敌人的时候,他才会明白表示态度;不然,他照例是八面玲珑,决不贸然得罪人的……”

南方人物周刊2010022期封面

导读

一位真正的和平军阀

他同时创建了包括采煤、采矿、炼焦、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建材、毛纺、皮革、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厂矿的西北实业公司;整顿了山西省银行,新设了铁路、垦业、盐业等银号及其实物准备库,发行钞票;总资产达到2亿银元。

以治国之策治理山西

从大连回山西后,他提出“十年建设”的口号,想在经济上维持割据。他还向下属广泛征求意见,反省过去。他悟到:兵力再强,无政治理论基础也是不能成功的,孙中山传给蒋介石一个“三民主义”,自己有什么呢?

阎锡山:共产党很厉害

“共产党将私有土地拿来分给贫农,使贫农同情于他,成为拥护他的基本分子。所以他是以平分一切土地取得农民拥护为其革命手段,是摧毁现在政府建设的基础。”

“山西王”阎锡山

本刊编辑部

这是本刊“军阀系列”的第一篇。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个特殊人群,重新打量中国现代史。

简单地说,“军阀”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掌握一支私人军队,控制一个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行事。

军阀的孵化是在清朝的最后50年里完成的,可一路追溯到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袁世凯的北洋系。“独立行事”、“地方自治”的政治诉求则可上溯到“东南互保”运动,伴随鸦片战争之后“尚武”精神的蔓延和军校的设立,军阀应时而生。

通常,北洋系军阀的迅速分裂是从袁世凯死后的1916年算起,而军阀混战、各据一方的局面到1928年蒋介石执政为止。

这12年里,如果视旅长以上的军人为军阀,那么有1300个大小军阀可供考察。大军阀的名字耳熟能详:皖系的段祺瑞,奉系的张作霖,直系的冯国璋、曹锟、吴佩孚、“辫帅”张勋、“布衣将军”冯玉祥,屹立38年不倒的“山西王”阎锡山,以及最终收袋的蒋介石。

第一个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的中国军阀是吴佩孚。那是1924年9月8日。照片下有行注释:“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

第二个是蒋介石,第三个是冯玉祥。平日里冯将军一身农民打扮:头戴毡帽,脚着布鞋,身穿粗布蓝色大襟棉袄,腰间还扎着一条布腰带。

从1917年起就在上海主编英文刊物《密勒氏评论报》(上海资格最老的英文刊物,1928年夏,埃德加·斯诺曾加盟,任助理主编)的美国人约翰·本杰明·鲍威尔曾跟《纽约时报》一位记者一道去采访冯玉祥。《纽约时报》记者说:“冯将军,你长得真高大!”身高1米83、膀阔腰圆的冯玉祥答道:“是的。你要是砍下我的头,顶在你的头上,那么我俩就一样高了。”害得这记者几天没有睡好觉。

1928年7月2日,《时代》周刊这样描述封面人物冯玉祥:“他站起来足有6英尺高,他不似黄种人那样纤弱,而是一个身材魁梧、古铜色皮肤、样子和蔼,将《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的虔诚基督徒。”

鲍威尔还采访过张作霖:

“我一直听说他的两个绰号(“红胡子”和“东北虎”),断定他是一位凶狠的、满脸络腮胡子、屁股后面插着两支快枪的土匪头子……当我坐在会客厅里,看见一位矮小、温和、没有胡子的人走进来,有人介绍说这就是张作霖将军时,不由大吃一惊……我笑着问他年轻时在哪里读书,他眨了眨眼睛,通过翻译回答说:‘绿林学校。’”

1930年5月19日的封面人物,轮到阎锡山——他是一个多月前爆发的中原大战的主要发动者。

这次内战历时5个月,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军等几方共投入兵力110多万,主战场在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波及20多个省,死伤官兵30余万,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

《时代》这样介绍“山西王”:“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军阀’,这是他多年来的第一次战争,因此,上周公众的兴趣和同情,都集中在这位伟大的、长满胸毛、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身上。”

阎锡山 能成大事业,难得大机缘

他是“钱鬼子”出身,算盘打得最精,总要把敌我双方的力量,放在戥子上称了又称,只有在自己的力量大大超过敌人的时候,他才会明白表示态度;不然,他照例是八面玲珑,决不贸然得罪人的……”

本刊记者 李宗陶 发自上海

阎锡山的炮兵司令周玳在解放后回忆:“我们跟随阎锡山较久的人,都摸透了他的脾气。他是‘钱鬼子’出身,算盘打得最精,总要把敌我双方的力量,放在戥子上称了又称,只有在自己的力量大大超过敌人的时候,他才会明白表示态度;不然,他照例是八面玲珑,决不贸然得罪人的……”

阎的这种骑墙作风由来已久。据他表侄张瑞生回忆:1911年10月29日,山西起义军加入反满复汉的辛亥革命,杀了山西巡抚陆钟琦及其子陆光熙。阎锡山在这一仗中带着亲信躲在树丛中观望——“如果起义成功,他跟进的部队可以参与邀功;如果失败,造反的责任可推到别人身上。”

民国人士孟默闻回忆说:少年时代,同学间对脚踏两只船的人常用“你这阎锡山”戏称。

不肯轻易亮底牌的阎锡山为什么北伐时期拥蒋而后来发起反蒋?很简单,蒋介石的北伐在1928年以成功收场,成为取代北洋军阀的“新贵”。与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分地盘的目标不同,蒋介石更具备肃清异己、统治全国的野心。

1928年底的西山会议,众军阀聚首,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并排而坐,留下现代史上一张重要的合影。会议最后,蒋介石突然提出“编遣”,即裁军,会场空气立刻紧张起来。

蒋介石说:战事基本结束,今后进入建设时期,中国的经济无力负担如此庞大的军费,必须精兵简政。各集团军中质量较好的,应当编成若干师,作为中国的国防力量;老弱残兵则当遣散。蒋想趁机削弱各集团军兵力,等待时机各个击破——各军阀心知肚明。

周玳陪着阎锡山参加了南京煦园的编遣会,记下了各派明争暗斗的细节。会议初步商定:总盘是42-44个师,蒋介石独占16-18个;阎锡山分得第3集团军8个师,冯玉祥是最大的输家。

回到太原的1929年2月16日,正是阴历除夕。这个年,阎锡山过得比较纠结。

没有永恒的敌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1929年2月,蒋桂战争爆发,白崇禧败,南方基本平定。围观中,阎锡山充当了偏向蒋方的“和事佬”。

这一年年初到年中,从山西到南京任文职的官员渐多,人们盛传蒋、阎关系日益密切。其实每个大军阀都像八爪鱼一样多头联系,彼此若即若离。两年前的北伐时期,冯玉祥跟蒋介石结拜成换谱弟兄,而此时蒋欲置他于死地。原先依附冯的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等部先后宣布归顺蒋介石,心腹韩复榘、石友三也离他而去,通电“拥护中央”。冯玉祥不得不通电全国,“洁身引退,以谢国人”。

此时阎锡山承受着蒋介石要他对冯用兵的压力。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蒋是要瓦解地方实力派,各个击破,或让他们互相击破。形势每天都在变。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思前想后,他走了着“与冯共进退”的稳棋,拒绝向西北用兵,表示要跟冯玉祥一同出洋。他摆出准备出国的架式,专程到北平检查身体并购置服装等。

6月21日,冯玉祥应邀赴山西,同时押上了自己的妻女。他受到礼遇极周的款待,但阎锡山就是不跟他共商反蒋大计,笑呵呵道:“不着急,咱慢慢来。”其实他是在挟西北军以自重,向蒋介石施压。“生意”做得顺畅,他坐上了仅次于蒋的第二把交椅: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冯玉祥意识到自己相当于被阎软禁了,大骂阎背信弃义,愤怒地绝食了一阵子。西北军其余将领痛恨阎锡山已久,决定联蒋倒阎。阎锡山迫于利害,不得不调过头来向冯玉祥“诚恳请罪”。

次年3月,阎锡山对冯玉祥说:“大哥来到山西,我没有马上发动反蒋,使大哥受了些委屈,这是我第一件对不起大哥的地方;后来宋哲元出兵讨蒋,我没有迅速出兵响应,使西北军受到损失,这是我第二件对不起大哥的地方。现在我们商定联合倒蒋,大哥马上就要回到潼关,发动军队。如果大哥对我仍不谅解,我就在大哥面前自裁,以明心迹。大哥回去以后,倘若带兵来打我,我决不还击一弹。从今以后,晋军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大哥的军队也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此心耿耿,唯天可表。”当即交给冯现款50万元、花筒手提机枪200挺、面粉2000袋。

冯玉祥慨然表示:既往不咎,从此一德一心,反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