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老字号] 董氏药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32:04
总期号:053    当前期号:2009年第五期    作者:
过去,在天津,有“泥人张”,在北京,有“王麻子剪子”等一些民间老字号的传说;在吉林的民间,还有一个出名的老字号??“董氏药膏”,这个老字号的创始人叫董世田。今天的中青年人可能不晓得董世田,可是在长春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中一提起他,人们就会眉飞色舞地讲上一段“董氏药膏”的故事。
居住在京畿顺天府丰润县董家庄的董氏先祖,受当地习文练武古朴民风的影响,除勤奋劳动外,还习文练武、求知上进,出了个善于治疗疑难杂症的郎中。他走街串巷,向高人学习,向民间学习,不断总结各种药性及疗法的得失,医术不断提高,为百姓祛病除灾,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成为当地有名的    “董郎中”,以至真名渐渐被人忘记。
董郎中善治疑难杂症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京城。皇家虽有御医,但对有些疾病也久治难愈,听说有这么个民间高手,便经常请他到皇宫内苑去会诊,多有贡献,曾经得到乾隆御赐,亲笔书写“奉天承运,董氏家谱”八个大字,并把这几个字刻在祖匣上,送给了董郎中。后人捧老祖匣合影留念,仍能看到乾隆御笔原貌。
清朝道光年间,这时董家的后代已发展成三股,一股叫董三祥,一股叫董三福,另一股战乱走丢了。到了光绪年间,董三福为了寻求一个安定的行医环境,听说关外移民正在增多,是个有作为的好地方,于是就携家来到了东北,为缺医少药的北方带来了福祉。董氏医药世家由关内来到了关外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扎根这片沃土,逐渐形成了百年老字号。
清光绪八年,董三福迁到东北的第一站是老怀德东南的大岭乡(今公主岭地区)。由于他们一家医术高超,再加上虚心好学,很多人慕名前来求医,生意很红火。但这时的大清帝国因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无心关照民间疾苦,再加上旱涝两灾肆虐,从内蒙古草原到松辽大地瘟疫四起,被称为“天花”的传染病像暴风雪一样在大地上蔓延,造成了一家子一家子地死去。作为以消灾祛病为己任的郎中,怎能因患者钱少而见死不救呢?所以,他们一家发挥救苦救难的慈善精神,不收钱或少收钱,用祖传秘方治愈了不少天花病人,因而使他们一家三代都被称为远近闻名的“花先生”。这时他们虽然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收入却微薄。在天花灾害过去之后,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他们又搬到了公主岭北面的长春,董三福之孙董信开始挑起了继承家业的重担。
19世纪末,长春已发展成繁华商埠。当时人们习惯称为“宽城子”。由于地处松辽平原腹部,周边地区土地肥沃,相对来讲,农民有些余钱剩米。这样看来,有机会进城消费或看病,无异要胜过大岭了。于是,董信一家便于光绪三十二年举家迁入长春。董信这时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在四道街一带先开了“济婴堂”中医诊所,主治小儿科杂症,后由于妇科、内科、皮肤科患者增多,遂改名“董氏药铺”,兼治各种杂症,尤其对无名肿疮,药到病除,更使董氏名气愈传愈远,为后来形成的名牌“董氏药膏”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董氏药膏有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董世田。
董信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董世忠从小喜欢文艺,好演戏,董信尊重他的选择,董世忠后来成为长影的导演。
董信长子董世田生于1902年,幼年读了四年私塾后,因受家庭熏染,对行医充满兴趣。
董世田15岁那年,有一天黄昏,从南边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当时,他家住在屯头上,又靠着道边,这老头就站在了他家的院门口。这老头,看上去有70多岁,穿着一件灰色的破长衫,又脏又臭,戴一顶小毡帽,身上斜背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
“屋里有人吗?”老头往院里探头问。
董信和世田都不在家,董信媳妇听到有人喊,就走出来,一看是个老汉。
“过路的,想在这儿找个宿……”老头一看这家有人,急忙说。
媳妇一听,心里犯难了。丈夫和大儿子都不在家,咋好让一个陌生男人住宿呢?可她一看这老汉冻得浑身发抖,就和气地说:“大伯,我家实在不方便,你还是到村里找个地方住吧。”
老人脸上露出难色,嘴里吞吞吐吐地说:“大嫂……那我……我就睡在你家牛棚里吧;要是牛棚也不方便,那就让我在大门外蹲一宿吧!”
这老头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扶着墙,嘴里喘着粗气。
媳妇一看老汉挺可怜的,又病得这么邪乎,就打开大门,让他进了屋。家里穷,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她就抱着小儿子,到别处找了个宿,让老汉在屋里住下。第二天早上,丈夫和儿子回来了,一摸老汉的头,烧得很厉害,就赶紧给他熬药退烧。
谁知这老汉一病病了七天。
就在第六天头上,深更半夜时,突然有人敲院门,是一位谷先生儿子的腿病又犯了,叫人捎信来,让董信连夜进城去给他抓药。原来谷先生大儿子的腿上长了个“人面疮”,这是个“恶病”。这种疮长得像人的脸,有鼻子有眼睛,你吃东西,它流口水。别看谷先生也是名郎中,可对自己儿子这个病,却总也没治好。不过好歹人家是个郎中,还能配出几付药来治治,虽然没去根,可也没扩展。
这时节,外边正下着老炮烟雪,北风在平原上吼叫着。董信戴上破狗皮帽子要走,董世田说:“爹,你腿脚不灵了,还是我去吧。”
爹说:“人家谷家信不实你……”说着,他就要走。
这时,躺在北炕上的那个老头已退了些烧。他翻了个身说:“你拿我这副药去治治看……”
爷儿俩有点半信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屋里立刻沉寂下来。老汉叫人慢慢地扶他坐起来。他伸出手,慢慢地解开来时身上背的那个小包。世田看见他从里面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匣子。打开小匣子,从里面摸出一个小铁盒,又打开小铁盒,里面放着齐刷刷的一叠纸,再翻开那一叠纸,老汉从里面摸出一贴膏药……
老汉说:“把这贴膏药贴在伤口上就行了。”
“这……”董信不敢接。他心里没底儿。他是怕万一治不好,再大发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老汉也许是看出了董信的心思。沉思了一会儿,说:“你救了我的命,就是我的恩人。咱当真人不说假话,我就是专门治疙瘩、疖子的先生。你就把这膏药拿去试试吧。”
世田对老汉的那个小匣很眼热,走过去捧起来,嗅了半天,有一股呛鼻子的药味儿,又香喷喷的挺好闻,就对爹说:“爹,兴许就好使呢……”
爹想起儿子有一回治好了姑姑的疮病,有点相信了,于是他拿着那贴膏药连夜赶到了谷家。只一贴膏药敷上去,谷先生儿子腿上的“人面疮”立刻就不流脓水了。
董世田从小给谷先生家跑账,也算是走南闯北了,加之,父亲又是“花先生”,医道病理方面知识对他影响不算少。世田又聪明伶俐,处处留心各种药的用处,有时还能在谷先生家的书房里看几眼《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听一些有关扁鹊、华佗的传说,背出一些用药方面的“九畏歌”、“十二禁歌”等。天长日久,世田不知不觉地就当上了“小先生”。
现在,家里又住上了一位“药膏神”老人,世田真是喜出望外。
这老汉的神药膏一时惊动了大岭乡。第八天头上老汉要走,大家苦苦挽留,再加上谷先生儿子的腿疮还没痊愈,老汉就答应先不走了。于是,他在董信家下屋的小炕上铺上行李卷儿,住了下来。
这老汉姓啥?他不说。只知道他是从南边来的,大伙就叫他“南先生”。
南老汉特别喜欢小世田,有时瞧病回来,顺大襟里摸出一个“锅盔”、“火勺”啥的,笑呵呵地说:“‘小半拉子’,拿去吃吧。”
世田出去跑账,有时南先生也让他帮着办点事。一来二去,爷俩处得挺合得来。
南先生多半是晚上配“秘方”。因为他和谷先生不同,是个民间医师。
民间医师,大多生计清淡,家无隔夜粮,出门背药箱。有一首古谣唱道:“民间医师苦,生来就遭罪,走遍千山万岭,好像充军发配。交些穷朋苦友,临走还得搭盘费。河里洗脸,庙上睡,身上穿着没袖袄,睡觉盖个没边被,顶上拉一把,底下露大腿。做买卖没钱,偷偷摸摸不会。”因此,平时无论世田对南先生怎么好,好归好,一到了天黑,哪怕世田还缠着南先生讲故事,老汉也会站起来一摆手说:“去去去!该回去睡了。”然后,他一个人上炕,头朝里倒下了。等屋子里的人都走没了,老汉起来上了门闩,挽起了胳膊。月亮圆亮亮的,挂在中央。屯子里静悄悄的,老汉这才开始生火炒药,配制药膏。这制药全过程也不全是“秘”,生火、刷锅、碾药、分包……老汉干得干净利落,嘴里还哼着古老的小调。调配是制药最主要的环节,当他哼的小调一停,就是要配制秘方了。这时,只见老汉四处瞅瞅,然后麻利地把那几味药如此这般地一搭配,待他又哼起小调时,就什么秘密也没有了。
一天晚上,南老汉照例反锁大门,哼起小调刷锅炒药。
当他配好了药,双手端着药盒正要进屋时,突然从灶坑旁边站起一个人来。
“谁……”
“我。”
这人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他细一看,顿时手就不由自主地哆嗦开了。
“啊呀,‘小半拉子’,你啥时候进来的?可坑死我啦!”老汉急得直跺脚。
世田“扑通”一声,跪倒在南先生的脚下。他一边磕头一边说:“拜认干佬,收我做个徒弟吧……”
南先生只觉得眼前发黑,身子一晃,眼看就要栽倒,世田急忙上前把老人扶住,搀着他进到屋里,坐在土炕上。
世田给先生端了一碗水,又轻轻地给他捶打着那苍老隆起的背……
世田低声说:“干佬,你生我的气了吧?我看出你的心思。你没家没业,想把秘方传下去,可又没有可靠人。干佬,你要信得过我,我是个老实孩子。”
南老汉长长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世田乐了,一把拉住老汉的手说:“干佬,你放心,我这辈子也不把秘方传出去。我用这药,给天下穷苦的病人治病!”
南老汉眼里突然涌出了辛酸的泪水,可脸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伸手抚摸着董世田的头发,说:“你这小子可真鬼!干佬我没后,今后就拿你当亲人啦。”
就这样,南先生收了世田这个徒弟。
与其说是收徒弟,不如说两种民间医方合为一体。先前世田治好那孩子的秃疮用的是麝香、冰片、珍珠、蟾酥、轻粉、红粉六味药;而南先生治好谷先生儿子的“人面疮”用的则是石膏、麝香、冰片、蟾酥、雄黄、珍珠六味药;二者合而为一,就变成了以轻粉、红粉、章丹、麝香、石膏、珍珠、蟾酥、凡士林油、冰片九味药为基础的药。这些都是前期“董氏药膏”的主要成分。
干佬“南先生”收董世田当徒弟的第二年,老人得了一场大病,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去恶病,心要正。”世田含泪像对待自己老人一样把他安葬了。
后来,世田爹得了一场大病。
这期间就全靠世田背着药箱走门串户治疙瘩、疖子,挣些小钱来维持家里生活。他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苦地为穷人看病,董世田的名字从此传开了……
这年秋天,仲秋刚过,董信的病势突然加重,他知道将不久于人世了,便把儿子唤到身旁。
“儿呀,爹本来不指望你学医。谁料想你聪慧好学,终于学成了医。我想你一生都要做正直的人,今后,用你的医术给世人解灾除疾吧。儿啊,你一定要记住我的三句话:一不许敲诈勒索;二要以行善为本;三不许把秘方传给心术不端的人……”
老爹说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世田扑在爹爹身上,放声恸哭。
老爹死后,全家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世田一个人身上。他是老大,母亲身体又不好,为了照顾家里,第二年,经人介绍,他娶了邻屯王菜园子村老王家的一个老实厚道的姑娘为妻,帮他维持这个家。同一年,他率领全家老小离开了大岭乡,迁至离怀德一百多里的宽城子(今长春市),在大经路西四道街口附近落脚安了家。同时他挂牌上匾,专治起线闹手痈疽、疔疮、疙瘩、疖子等病症,开始了他用“董氏药膏”治病的生涯。
这“董氏药膏”的问世,是集三位民间医药老人??谷先生、亲爹董信和干佬南先生多年医术之大成,又加之世田本人的刻苦研制而成的。
在当年,被视为不治之症的“天花”和“霍乱”,就是人身上的内外疔毒恶疮,十分难治。这些病毒在人身上到处蔓延,治这种病的唯一办法便是驱毒拔脓,而世田这药膏经过他的重新调配,专门能驱毒拔脓。
他治病有一条规矩,不治好不要钱。这消息一下子就传到了地北天南。
那时,宽城子已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城镇,交通也比较方便。来看病的人,南起锦州、营口、辽阳;西到前郭尔罗斯、库仑、查干、葛根和阿尔山一带草原;西北的绥芬河、亚布力、呼伦;正北的塔子城、碾子山、成吉思汗、老头庙;正东的乌拉街、李家围子、珲春、烟集岗、海参崴……来买药的蒙、满、朝、汉、回族均有,口音是五花八门,骑驴赶驼,红火起来。
江县(今靖宇县)有一户人家,靠人工生木耳为生,家里钱财不缺,有一个独生女儿17岁。这姑娘容貌出众,俊俏动人,可就是腰上长了七个痘,一个痘烂一个眼,走道一边东一边西。好好个姑娘因为这“烂”病,只得和一个腿脚有点瘸的小伙马黑子订了婚。
闺女听说宽城子有家姓董的药膏店,乐坏了……
“娘,听说那配药的酒埋在地下要七年,取药人先到阴间,返回来到阳间。一阴一阳这病才好。我想去试试!”消息都传神了。
“那就去治治看。”娘也抱着希望。
第二天,娘陪着女儿坐上马车,让姑爷赶着,千里迢迢直奔宽城子。
农历六月十八,马车来到董世田家门口。马黑子把姑娘背上炕,满屋子臭味儿,她腰上的黄水都淌在地上了。
董世田走近前一看,这姑娘的腰都烂脱皮了,一扯一块。
安顿好病人,先生大喊一声:
“舀凉水!”
“来??啦??!”
妻子董王氏闻声而动。
原来,当年还没有麻醉药,因在上药和去皮前怕病人痛苦,就用一条毛巾系在病人头上,然后用凉水浇头,这工夫,便迅速除去烂皮。所以外屋人往往一听屋里喊舀凉水,便知道这是有重病人了。
除去这姑娘腰上的烂皮,再贴上董家药膏,黄脓水立刻就不淌了。她们娘俩和姑爷住在一家店铺里,姑爷天天扶姑娘来上药。一个月后,姑娘的病全好了。
世田的店刚一开业,他把自己的药膏取名叫“董氏珍珠万能膏”。后来,这里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多,五行八作也相继出了一批能人,什么“张氏染房”、“王家包子”,自然而然的,人们就把“董氏珍珠万能膏”叫成“董氏药膏”了。
董世田生有五子二女,受其医德、医术影响,除小儿子董义、小女儿董桂芝外,其他五位子女均继承家业,成为长春市有贡献的医药界人士。
长子董华(已故),解放前随父学医,成为有力帮手,解放后在西四马路开设“济婴制药社”,生产董氏药膏、董氏眼膏、董氏疥膏等产品,广受欢迎。1956年,参加长春市中医院创建工作,成为第一位外科主任,是吉林省著名肛肠科专家。
次子董禄(已故),受家庭影响,立志从医,解放初考入中国军医大学(沈阳),毕业后成为军医,一直献身部队医疗工作。他生前把西医和家传中医结合起来,治疗效果突出,得到军内外患者好评。
三子董德也是随父学医,后在长春市中医院及北京中医研究院深造,成为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国肛肠学会理事。与大哥董华一样,是吉林省著名肛肠科专家,还当上了南关区政协委员。
大女儿董桂珍,从小边念书边帮助父亲制药,中学毕业后随父行医,1956年公私合营时成为“济婴制药社”私方经理,后为长春市中药厂药剂师,兼制董氏药膏。
这几个子女都为董氏医药世家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要提到的是四子董圣,已古稀之年,仍继承父业开设“董氏中医诊所”。成为“董氏药膏”在长春的传人(在董氏医药世家中已是第七代了)。
董圣生于1938年,属虎,从小就勤奋好学,深受父母偏爱。小孩子学习之余,帮家干些杂活总是难免的,所以从上小学时起,董圣就常干些买药、配药、研药之类的活,耳濡目染,自然就学到了一些实际知识和技能。到上中学时,基本掌握了从买药、配方到制作的一整套流程。再加上父亲有意让其接班,看病开方时尽量让他在一旁观摩学习,渐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他终于掌握了家族的真传,并在1960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正式跟从父亲行医,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和接班人,1972年董世田病逝后,董圣便独立行医。
他先在长春市七马路开诊所,后又迁到四道街。他写的“脉管炎”学术论文,受到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分会好评。他深感继承祖业责任重大,时刻要求自己戒骄戒躁,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求为老字号作出新贡献。行医四十多年来,董圣在医疗实践中对祖传秘方加以改进,使疗效更加明显。
董氏药膏传人董圣,在继承祖业的同时,也对董氏药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比如在熬制拔毒生肌膏药时,他在先人口诀“一丹二油、滴水成膏”的指导下,总结出关键要看色泽和火候,否则稍有不慎就要全锅报废的操作要点,使其产品药效明显和稳定,成为“绝活”,这就是多年心血的结晶。
除了药品质量提高外,董圣还改进了配药处方,拓宽了治疗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对褥疮、牛皮癣、痤疮、粉刺、带状疱疹、小腿溃疡、乳腺增生等也都具有良好疗效。
在董氏药膏基础上研制的新药??乳消丹、活血散、白鲜皮汤、脱疽汤、健肤生肌膏、癣膏、癣药水等,无论是酊剂、膏剂还是汤剂都在医疗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现在,作为百年不衰的老字号,董氏药膏已取得了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并且其制作与功效,均已收入国家药典。
董氏药膏在长春扎根一百年来,在几代传人的共同努力,已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