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尔·盖茨访华演讲中观察其对中国的人才倾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8:50
2007年4月,比尔·盖茨,中国。
虽然只有短短4天,但每个行程的每个细节都备受关注。确实,比尔·盖茨身上实在汇聚了人类理想主义的众多元素——智慧、财富、慈善、偶像……
在盖茨访华前的两天,8家微软比较看重的媒体被邀请在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的会议室参加见面前的通气会。对于这位世界级的旗帜性人物,我们每个记者都流露出无限兴奋,盼着几天后能领略这位世界首富的风采。
对比尔而言,无论到哪里,早已习惯了掌声和鲜花,但这次中国行,他收获了更多的掌声,这并不是因为他以微软董事长身份的最后一次访华。而是因为这一次,在他的几次公开讲演中,都表示将把中国作为重要的人才基地,同时毫不隐讳的表明:微软对于中国市场的专注是长期的!
从行程上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次访华和以往的最大不同是把对教育和学生的关注放到了重要位置!短短四天访问时间有两天安排给了高校学生,或许在比尔眼中,学生才是未来源源不断创新的生力军、拥有学生就等于拥有明天!
事实上,早在开复时代,微软亚洲研究院就因为其对青年学生的重视而成为盖茨手中的重要筹码,而如今,它将更明显的成为微软和竞争对手抗衡的一张“王牌”。或许,此次盖茨的“创新之旅”是希望把未来微软的发展“押宝”在中国。
今天的中国是否真能成为比尔·盖茨人才的后花园?盖茨把“宝”押在中国究竟是否可行?与GOOGLE等其他对手的竞争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的中国是否真能成为比尔·盖茨人才的后花园?
-----从比尔·盖茨访华演讲中观察其对中国的人才倾向
本刊记者/王肇辉
清华大学:微软对于中国市场的专注是长期的
正如一位记者朋友说的:面对顾秉林校长和数百名师生,作为清华客座教授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成了全场最“牛”的人。他对自己的大老板说:“今天,我是教授,你是学生。”这位大老板就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稍后他将接受清华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而比尔·盖茨的上一次访问清华是在1997年。“当时,中国学生的才华、热情和创造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我决定在中国设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在取得了成功,为微软公司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各种国际会议上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也为微软的新产品如Windows Vista的诞生,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身为清华的学生是件激动人心的事。”
实际上,微软已经与中国政府及大学合作,设立了很多学术交流项目,鼓励优秀外国专家来华讲学;有来自39所亚太地区大学的超过2000名学生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并有120人获得了研究资助。
最后,这位曾经辍学的世界首富不忘调侃一下:“总之,我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并在接受我的母校哈佛大学颁给我名誉博士学位前就成为清华的名誉博士。” 盖茨还表示,如果自己可以选择何时何地重新上大学的话,可能要选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斯坦福或上世纪90年代晚期的清华。
但记者留意到了比尔演讲的最后结尾一句“微软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专注是长期的。”这似乎应该是比尔此讲的点睛之笔。这样一句话从公司“一把手”的口中强调出来,而其中重要的潜台词无疑表明微软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而市场开发程度的好坏则完全取决于人才的优劣,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一场人才的竞争。
微软亚洲政府领导人论坛:国家的机遇取决于他们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而在当天下午“2007微软-亚洲政府领导人论坛”上,比尔补充分析了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技术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并且有更高的透明度,进而能有更好的服务?主要是看在教育上投入。这才能真正说明我们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同时表明我们对教育的承诺。这些很关键,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持续发展。”
正如比尔所言,微软希望能够改变大家对教育现状的看法,并且有机会以在线方式从全球最佳大学得到一些教育观点,能够看到教授尽可能以最佳方式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对教育充满更多兴趣。“这些在今后都可以成为一种能力,这都是我们想看到的。教育对于我们,将是未来一个最重要的投资。”
“我们都是世界的公民,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实现自己充分的潜力。现在的情况不断变化,到底在什么样的国家存在最好的机遇,这取决于他们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因为对于所有事情,无论应用技术还是其推动,所有的开端都在教育上。”
或许,无论站在什么舞台,这位董事长的确希望通过这些表述来强调自己对于教育、人才、大学的重视。
北京大学:“创新杯”全球大学生技术大赛欢迎每位参赛学生
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2000多业界精英、大学生代表济济一堂,见证了盖茨与中国学生分享荣誉和智慧的神圣一刻:来自北京工业大学“海伦计划”小组的学生作为2006年微软“创新杯”全球大学生技术大赛获奖队伍,从比尔·盖茨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杯。
“从没想过,我能和比尔·盖茨面对面,居然能有机会向心目中的偶像展示我们团队的技术!”北京工业大学的张峥无法掩饰和这位IT界最受瞩目的大人物同台的兴奋。盖茨在结束北京大学的演讲后,在台上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中国学生设计的软件演示。
除了接见去年获奖学生,盖茨还给今年在中国地区获奖的学生颁了奖,也给一些在软件设计领域有创新贡献的工程师颁了奖。这场有2000人参加的活动中,有一半参加者是中国的青年学生,微软(中国)表示:这也是盖茨若干次访华中第一次安排这样的活动。而除了“创新杯”全球大学生技术大赛,过去八年来,已经有八万多名学生在微软技术俱乐部、“明日之星”实习生计划等项目中得到锻炼。
除了给中国的青年学生讲座和颁奖,盖茨的此次中国之行究竟要收获什么?为什么与以往访华大多时间拜会政府部门不同,此次居然有一半时间给了高校的青年学生,而且演讲大都以“创新”为主题。
在北大,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的比尔·盖茨正在进行两件大工程,一是建构全球顶尖研究中心,另一件成立有史以来最大慈善基金。
毫无疑问,顶尖的研究中心需要顶尖的人才储备。或许,这才是比尔此行的潜在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下一个伟大的成功将会来自亚洲
在海南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盖茨又一次强调技术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世界正在变平,两件事情正在发生——对教育的投资和技术的进步。”
面对在座的亚洲领袖,他称赞亚洲的发展是惊人的:“亚洲有优秀的人才,将会成为科技革新方面的领军人物。在美国,人们都在谈论下一个盖茨将出现在哪里?我认为下一个伟大的成功将来自亚洲。亚洲在科技上的发展和经济上的发展一样迅速,应该思考如何保持这种增长。我对于能够参与这个进程感到非常兴奋。”
此番预言反映了盖茨对未来亚洲科技和国力的预期,的确让人倍感振奋。然而,在兴奋之余,我们不妨想想盖茨为何没有直接说“下一个盖茨将出自中国”呢?
去年,美国权威调查机构佐格比国际民意调查所对美国民众进行了一项调查--“下一个比尔·盖茨最有可能在哪个国家出现?”27%被调查者认为会来自中国,22%的人认为将是日本人,21%的人认为将出自美国,只有13%的被调查者选择印度。
盖茨应该知道美国的这项民意调查,但他却并没有说下一个盖茨将出自中国。或许这模糊指向的个中原因,除了外交辞令的需要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他也对中国人才成长环境还存在一些顾虑:投入不足、难容失败、专利保护制度滞后、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这些都将制约创新进程。我们如不改进这些制约,下一个盖茨将会出自亚洲的日本、印度或其他国家……
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种环境的变革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热闹的“中国行”后的冷静思考
四天的中国行在热闹和眼球中收尾。无论盖茨站在哪里、发表什么样的观点,其实都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引导,但毕竟成功不是一、两句鼓励和引导就能达到的,热闹的背后应该更多是冷静的思考和实际、客观的行动,更多的“功课”需要自己来平时做好,而不是凭一时兴起就盲目追寻“创业”的成功可能。即使微软在中国发布再多的人才政策倾向,也需要你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基础才可以。
大多数中国人一提起比尔·盖茨,更多人还是津津乐道于他大三时从哈佛大学退学创业的经历,并因为其首富地位而将之视作大学生反抗僵化教育体制和提前创业的经典范本。甚至有很多学校也在宽容学生们东施效颦式的模仿比尔。而此次热闹的“四日中国行”后,无疑再次掀起中国学生对这位首富的创业经历的无限向往。
但实际上,将于今年6月拿到哈佛大学颁发的荣誉学位的比尔·盖茨却在演讲中表达了一丝无奈——“我珍惜我的大学时代,而且在许多方面,我后悔离开学校。” 而之前他也曾在《洛杉矶时报》上发表评论,对“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高中生毕业后能进入大学”表示担忧。即天才学生的个例并不能颠覆传统教育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完善高中教育的基础、让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才能保证国家永续发展。
或许,我们应该听取比尔·盖茨的忠告,而不是放任青年学生一味地去唐·吉诃德式模仿比尔·盖茨。毕竟,比尔·盖茨只有一个;毕竟,创业前需要做的功课还很多;毕竟,养活一个团队比养活自己要难很多……
人才不是一日可成,也不是一技可成。比尔·盖茨即使打算把中国作为其人才储备的后花园,而我们,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