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学术网--关于认识论的讨论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37:08
关于认识论的讨论对话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哲学的认识论里有个体性的认识主体和群体性的认识主体两类不同的主体。个体性主体的认识模式就是人们熟知的“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不断循环过程;而群体性主体的认识模式可以表述为“个体性意识阶段发展到群体性意识阶段,有些认识再发展到社会性意识阶段”,这样一种有别于个体主体的认识历程。
关键词:认识论、认识论主体、个体性主体、群体性主体
 
一· 讨论问题的缘起(2003-11)
甲:老爸,最近在忙什么呢?
乙:整理我的书稿里关于《汉字研究与哲学》一章。
甲:哦,对了,1994年秋天我刚上高三,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认识论部分时,你就给我说过,认识论的主体不仅是单个的人,也可能是一个集团群体,甚至是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以至于是全人类。后来,我也体会到了,认识论的主体可以是单数(借用语言学的术语表达),即个体;也可以是复数,即由数量不一的个体集合成的规模不一的群体。而且,我还体会到,以个体作为主体的认识过程,和以集团群体作为主体的认识过程有相同的地方,还应该有不同的地方。
乙: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的哲学教科书里论述认识的发展过程,往往只偏重于论述个体主体的认识过程,而没有论述集团群体作为认识论主体的认识过程。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从感性认识阶段经过大脑的工作,进步到理性认识阶段。但是,集团群体的认识主体又是如何从感性认识阶段经过大脑们的工作,进步到理性认识阶段的,这似乎是哲学方面的一个还比较含糊的问题。
甲:既然这个问题你考虑了十几年,又看到这是哲学方面的一个目前还不十分明确的问题,那么就不妨动手写篇文章,把它讲出来吧。
乙:不好写。哲学是自成体系的一个领域,里面有许多的专家;我们又都是哲学的外行,有些问题闲谈时随便说说可以,一旦要写哲学论文,没有那种功力。
甲:不一定这么看。今年八月份电脑网络上爆发的msblast蠕虫病毒导致许多计算机瘫痪,这说明诸如电脑操作系统这样刻意组织的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也有意想不到的疏漏之处,才给病毒制造者们钻了空子。既然电脑操作系统的疏漏可以用补丁程序来补救,那么对于哲学的不完善也同样可以写一点小豆腐干块来讨论一下。
乙:你的看法有道理。我们没有写大块文章的功力,就写小豆腐干补丁文章吧。文体就采用我们讨论对话的方式,把我们的一些看法比较直接而自然地写出来;讨论对话的形式,适合我们外行使用。但我对这种讨论哲学的文章拿出去,总有点顾虑,怕被哲学界认为是“在孔夫子面前卖弄文章”。
甲:现在在计算机网络上可以方便地发帖子、发论文,讨论形式比正规的学术刊物也随便一些、自由一些。我们就上网发表吧。
二·目前的现状——哲学书籍里关于认识论主体的认识过程,没有自觉地区分个体性主体和群体性主体的不同认识模式        (2004-02~12)
甲:我也读过毛泽东主席的《实践论》[1]。毛主席在《实践论》里讲了一个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通过实践,对所要认识的对象客体有了感性认识,再通过大脑的思维分析推理判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的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里接受检验和加以应用去指导实践;并且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对应于个体性的认识主体,《实践论》也讲到了集团群体性的认识主体。比如:①无产阶级。依据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水平,认为在历史上曾有处于“自在的阶级”的初期阶段和现在的“自为的阶级”这种成熟阶段两种状态([1]P265);②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在初期阶段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的笼统的排外主义斗争,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进到了理性的认识阶段([1]P265)。我们从认识论的进程来看,作为认识论主体的无产阶级或中国人民,他们都经历过从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的这样一种认识历程。但是,作为集团群体性的认识论主体,和作为个体性的认识论主体相比,在认识世界的具体模式上,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实践论》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比如说,无产阶级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认识论途径,从自在的阶级进步到自为的阶级。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所谓的“具体的”认识途径和“抽象的”认识途径。
所谓“具体的”认识途径,是指我们所读到的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书籍,都指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经过了大脑的思维加工,这个说法是明确的具体的;但是很显然,这里省却不提的认识主体是个体的人,认识的主体经过自己大脑的思维加工,才产生了认识的飞跃,完成了在某一特定阶段的认识过程。而群体主体的认识飞跃,是在集团成员每一个人的大脑里都经过了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加工,才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吗;或者说,是不是群体主体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要经过认识过程里的两个阶段。我们觉得在阅读和理解《实践论》时,不好把对个体主体的认识模式简单地类推,就理解为是群体主体的认识模式。
乙:从《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对于《实践论》的题注可以了解到,毛主席在1937年撰述《实践论》时,“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1]P259)”。由于《实践论》是一部哲学的专题论著作,并不是系统而全面阐述哲学各方面问题的泛论著作,可以不涉及集团群体认识的具体方式方法。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普通哲学工具书和大学的哲学教科书里,对集团群体作为认识论的主体是如何叙述其认识过程的。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的光盘版本[2]里,齐振海先生撰写了“主体与客体 Subject & Object”条文。该条文对于认识论的主体和客体都有明确的定义和解释,并且还指出:“主体的形式有①个人主体,即在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的个别人;②集团主体,即按照一定的信仰、目的、利益组织起来的共同行动的群体,如民族、阶级、政党、团体等;③社会主体,即以共同的活动为基础而相联系的人们的总体。”客体也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以及以物质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客体,如科学文化书籍、录音磁带、电影拷贝电子计算机存储系统等。条文里谈到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个关系具有不同的侧面,但主要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夏甄陶、卢良梅、田崇勤三位学者合写的“认识论 Theory of knowledge”条文,作了如下的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所得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初级认识是感性认识,……是人们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形式,形成理论知识的体系,……这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抽象概括的反映,也是对事物的本质、全面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上面所摘录的条文里,“人们”二字下的横线是本文的笔者所加,意在表明,笔者认为夏先生等对认识论的论述,是把“人们”这个泛指的称谓作为认识论的主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比较权威的普通工具书,不论是哪一个学科分卷所安排的每一个具体条目,都是要对全社会的普通读者讲清楚该条文蕴涵的基本知识。从夏先生撰写的“认识论”条文里可以了解到,至少在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的年代,哲学界没有考虑过要把认识论的主体有意识地分别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并分别讨论他们各自认识发展的具体历程,也没有考虑过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里,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的认识模式有什么不同。总之,哲学界是习惯地把个体性认识主体和集团群体性认识主体视为同等的主体,对两者不加区别(就如上面引文里的“人们”),自然也就不会去讨论它们之间的异同。
甲:我在西安交大读本科和硕研期间,学的哲学教科书是西安交大王宏波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3]。我特别关注我的教科书里关于认识论主体范畴的界定和阐述,以及两类不同的主体在各自的认识历程里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第十二章第三节“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地位”([3]P346),该节课文所论述的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人类”这样一个范畴最大的概念:“自人类产生以来,实践活动的历史以数千年计,以工具为特征的历史形态也已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历史飞跃。人类的整体思维水平也由原始思维发展为现代思维。……人类认识的形式也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尽管认识活动有着其相对的独立性,但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看,人类活动中的概念、判断、推理以及感性与理性的认识形式是与人类实践活动的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过程相适应的([3]P353)。”第十三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第一节指出:“认识论是人们对认识的认识,是把认识本身当作认识的对象加以思考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揭示出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3]P357)。”
但是,第十三章的第二节“认识的基本类型、层次及其关系”论述认识时所针对的主体,却又明显是基于个体的:“感觉是大脑通过感官(眼、耳、鼻、舌、身等)对客观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方面(如声音、色彩、明暗、气味、冷热、软硬等)的直接反映,是感性认识的最初级层次,也是整个认识过程发生的起始环节和最先形成的感性认识(P364)。”“知觉是比感觉更为高级的感性认识形式。知觉是对各种感觉的综合,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综合的反映,在知觉中形成事物的整体形象。……人通过大脑将这些感觉材料加以综合便形成了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层次,是以往的感觉和知觉在记忆中的再现,是曾作用于感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3]P365)。”“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基本的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3]P366)”。
哲学书里这种对于认识论的两类主体的笼统叙述,我们两人认为应该提出来特别加以讨论的地方就如下述的引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首先,两者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离开了直接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主观任意的东西了,其正确性无法保障。([3]P368)”
我们觉得,如果考察群体性主体的认识发展,对这个群体主体从整体上可以划分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但是群体内部的个体成员却不一定都非要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全部历程,许多人可以是而且也确实是直接地学习、接受了理论,形成未经过感性认识阶段的理性认识。当这个群体的大多数成员都普遍接受了某一种新的理论,这个群体主体的认识状态就进步到了新的认识水平。而对于大多数通过学习直接接受理论,没有感性认识阶段的群体内的个体成员来说,他们的理性认识并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的论断为例,来说明我们的讨论观点。这一论断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这个论断无疑是属于理性认识,是邓小平在实践里经过深刻的思考从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一论断的提出,立刻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迅速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至此,中国人民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认识上产生了一个飞跃。显然,如果考察中国人民在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那么在邓小平的论断提出以前,和邓小平的论断成为了全民的共识这两种状态相比,中国人民的认识水平有一个突变的提升,普遍接受了一个新的理论观念。也显然,作为认识论的个体性主体邓小平,和作为群体主体的中国人民,达到这同一个认识结果的认识历程和认识模式都不同。如果具体分析群体主体中国人民里的每一个中国人个体,不少人并没有思考过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一定积累了对这个问题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接触了邓小平的理论观念,但都能理解和接受邓小平的这个新观念。当然,在中国人民这一主体里,也有不少接触和研究过这个问题的人,他们在和邓小平所处身的相同历史和社会环境里,对这个问题也会有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甚至好些学者也有理性的认识。因而邓小平的观念一提出,就首先得到他们的赞成和拥护,再由他们的宣传和进一步的阐述,迅速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今后,我们的后代的中国人民,他们也会世世代代自然而然地继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性观念,而不必再去经历象邓小平那样的长期、艰苦的探索、思考和拿出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勇气来阐述自己的第一生产力观念。
乙:为了进一步弄清楚,现在的哲学教科书里对认识论的主体,是否都没有注意到个体性主体与集团群体性主体的区别,我们再翻一翻目前使用面更广的其它版本普通哲学教科书。
赵家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这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一版本至2000-04第六次印刷量累计到了62万册。这本教科书指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4]P115)。”并且对主体的指代用了人、人们这样一些泛称,没有区别个体性主体和群体性主体。自考用哲学教科书比西安交大的哲学教科书简略,根据自考教学大纲的规定,自考教科书里对泛称性主体(人们)的认识过程所作的叙述,对于更广大的自考大学生,不可能体会到要去区别个体性主体和群体性主体两类不同认识主体的不同认识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5]由李淮春教授等主编,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文科教材,目前的最新版本是1991第三版。李淮春教授等还配合教科书第三版另外编写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辅导》[6]。《辅导》一书更明确地告诉读者,第三版教科书的特点、要点是什么,教科书的编者要让读者着重了解哪些东西,哪些内容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讲授这些难点。对于群体性主体的认识模式,也没有作讨论。
总括上述目前主流的哲学教科书、工具书里对认识论主体的论述,能够看到,主体,可以是个人主体,也可以是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既然普遍认为主体有这么不同的两类,那么就应该探讨群体性主体不完全等同于个体主体的认识模式。但是,在我们两个哲学外行的有限见闻范围内,目前还没有见到对群体性主体的认识历程专门加以关注的文章,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有探讨的价值。
三·群体性主体的认识模式探讨
乙:从上面举例的中国人民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来看,我们觉得,这一理念的提出者邓小平,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经过了长期的思考,把他对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用精辟简捷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邓小平这个理念一经提出,由于他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立即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为全国人民理解和赞同,迅速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一个人的观念扩展成为了全国性的共识观念。
再看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流行托勒密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被教会利用当作神学的理论依据,依靠宗教和神权、政权的力量灌输给所有的教徒和国民,成为超越了国界的传统观念。哥白尼通过3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思考,提出了日心说的新理论。日心说理论取代旧的地心说传统理论,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布鲁诺甚至为宣扬和捍卫日心说献出了生命。但是,真理终究战胜了谬误,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并且由此引发了对教会信条的突破,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导致了近代自然科学从神学的统治和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历史趋势。哥白尼的日心说首先要在天文观测中受到验伪性的考验,才获得了一些天文学家的赞同,从一个人的观念发展成天文学界一些人的共同观念;并经过这些天文学家们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界之外的人也认同的(天文学)观念,并超越了天文学科的界线,引发了思想解放。于是天文学从地心说阶段进步到了日心说阶段。对于“天文学”这样一些认识客观事物的专门领域(也类推作各种科学学科)来说,其中的认识主体显然是全人类。人类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认识进步过程,是经历了:①哥白尼提出新的理论->②得到其他天文学家的验证而赞同,逐渐成为多数天文学家的共识->③得到天文学界以外的人的赞同,成为社会的共识,最终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这样一个认识模式来完成的。
通过上述对邓小平观念和日心说理论的传播的叙述,可以看到,群体性主体的认识模式,与个体性主体的认识模式不同,因而我们认为在哲学里应该分开来分别阐述两种认识模式。
甲:如果用概括的话来叙述,个体认识论的模式是: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或者是通过学习直接获得已有的理性知识->实践,并融入前述的实践-认识-实践循环。群体主体认识论的模式是:个体性意识->群体性意识->社会性意识。当然,在群体性意识和社会性意识里也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种阶段的区别,就像《实践论》叙述无产阶级是自在的阶级或自为的阶级;但是,这种群体性主体的认识飞跃,是通过其中先知先觉成员的领先性认识飞跃,再带动集团群体内其他成员逐渐地完成群体性的认识飞跃。
乙:我们还有两点看法需要提出来。①群体内部一些成员不一定都经过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获得理性认识,这是哲学里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任何人接受前人和他人的经验和知识,都要以自己具有的感性认识为基础。这是认识论早就明确了的。②由个体性意识到群体性意识,在这一种认识运动里,不断加上了其他个体成员的看法和观点,因而群体性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意识。如果说,这一认识运动,即群体性意识的形成和传播,可以由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来说明解释;那么,作为概括和总结性的哲学,为什么没有对此认识运动作相应的论述。
甲、乙:我们觉得,还有一些话题可以作进一步的展开讨论,①一些科学理论在创立的初期还提出过假说,假说的提出者,是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从假说到成熟完善的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则是一个典型的“个体性意识->群体性意识”的认识过程。②文学艺术作品在社会的传播,如何看待作家的艺术创造过程里,对自己作品的设计和施工(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何看待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以及不同作品在社会的传播差别。在传统的哲学认识论里,几乎没有涉及这个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问题,从群体主体的认识论看,这仍然是从个体性意识(作家或评论家)发展到群体性意识的认识过程。
四·开展群体主体认识模式讨论的作用
乙:活跃而宽松、民主的认识论社会环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认识发展和理性思维很重要。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认识史和思想史上,曾走过曲折迂回的认识道路。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有一个自觉的、科学的、健康的认识方法论,我们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在各个认识领域里的探索者。人类认识史表明,各个领域里新知识新理论的出现,都导致了人类认识的飞跃;而这种飞跃,是首先由辛勤不倦地探索而处于领先认识水平的人来起步,来引发的。第二,重视对新出现的观点的验伪审查,并且对通过了验伪,确有价值的观点,进一步作更深更广的研究。把某种新出现的个体性观点,变为一定范围内的群体性意识,这个转化工作是集团群体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没有这样一个环节,新的个体性观点就不可能为其他人了解,就不可能传播,就不可能发展成为群体性意识。第三,国家重视对全社会各个领域里的新观点的验伪;并对通过了验伪的、确有价值的新观念,利用国家的力量宣传,使新的先进的观念快速为社会民众了解和接受,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鉴于以上三点,需要由国家组织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种社会机制,以便有利于、有助于每一个公民表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新观点新看法,有利于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对新观点的验伪和讨论的深化;有助于克服个体认识主体在考虑问题时,很难避免的从个人认识角度出发所得到的认识结果存在的局限性。第四,重视国际交流。从认识论来看,“人类”是哲学里范围最广级别最高的一个认识论主体,所有的科学技术知识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中国应该广泛而及时地吸收和采纳其它国家、其它民族的科技新成果,同时也应及时把我们的新成果向世界交流,重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避免再次出现目前西方科技史著作里仅以西方科技史为主线,忽视中国、印度等东方民族的科技历程和科技成果的那种科技史叙述模式。
甲:对于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群体认识论的方法论,我想再从另一个侧面加以补充。第一,一定要把握住验伪审查的环节。有些荒谬的观点在某种局部的社会条件下也会形成一定范围的群体性意识。比如***功这种邪教,也是从个体性意识扩展到了群体性意识。但是,这种邪教意识的扩展,总伴随有这个邪教集团的利益驱动。***功的教主宣扬其观点,是为了向受众那里骗取钱财;各级***功站点的骨干分子,在把持住自己的教内地位后,利用这个地位通过拉拢和扩大信徒数量的手段为自己骗取到钱财,如强制推销***功书籍、练功衣物、器具,牟取暴利。而广大练功群众,起先出于养身保健的初衷,在其它一些锻炼方法要收取费用时,看到***功公开打出的“免费传功”的幌子,加入了免费学功的“圈子”,实际是掉进了***功的圈套。在学了一定时间后,和一起练功的功友们熟悉了,教功的头目向你推销书籍、光盘、练功衣物,你就不好意思再“免费学功”了,乖乖地掏钱买高价书高价衣物吧。既然已经掏了高价钱,总不能就半途而废不学了吧。其中一些原来的受骗者爬到了站点骨干的位置,也借着***功的旗号开始新的一轮钱财骗取,着手捞回自己曾付出的代价进而牟取更大的利益。***功的群体就这样由既得利益者,和受骗后又不甘心彻底放弃付出去的代价的学功练功者,混合组成起来了。由于利益的驱动,***功各地网站的骨干分子在推销、宣传***功的歪理邪说方面特别卖力气,添枝加叶地加进各时各地各人的看法说法,这也是各种歪理邪说得以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后来,***功这个邪教社会群体的站点组织系统,也成了其高价贩卖邪说经文和练功用具的销售系统,宣传邪教观点的宣传系统;以至于某些地方扩展出了对新鲜练功用具的“发明创造”和加工制作分系统。这种由利益驱动的观点宣传(还有传销和好些商业广告宣传也是如此),和为了追求真理而作的观点宣传,是很容易区分开来的。
乙:第二,要保护少数,特别是保护社会地位卑微的开拓者。保护少数其实是我们党一贯的观点,甚至“文化革命”时期的中共中央文件《十六条》就明文写进了“要保护少数,因为真理有时候是在少数人手里”。但在那个极左思潮横行的年代,这个观点在《十六条》里仅只是写在纸上,被无情地践踏,仅留字存疑而已。在人类认识史上,突破旧的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如托勒密的地心说),推出新的革命性观念,往往开始时就是处于少数人状态,而且提出新观念的一些人社会地位还很卑微。这样的少数,很容易被旧的传统势力湮没。在保护少数,尊重小人物提出的新颖观点方面,中国历来做得很差,不如其它一些国家和民族。比如,在2004年初,美国登陆火星的两个探测器的命名,他们采用了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的提案,称为“勇气号”和“机遇号”;这种情况在目前的中国不能想像也是几乎办不到的事。再比如汉字的书法艺术,书法界历来推崇王羲之等名家的字体,并且采用这些书法名家的官衔来称呼书法家(如称王羲之为王右军、颜真卿为颜鲁公、欧阳询称为欧阳率更……),这其实是“世以官职看重,字因官位扬名”。事实上历代不乏书艺精绝的民间书法家,但因为他们不在官位,他们的书艺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流传不下来。而在日本,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家,留下了称作“勘亭流”的独特的汉字书法字体。
甲: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空前广阔的论坛。这对社会不同层次的人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种很好的媒介传播手段。历史学里提到盛唐时代的贞观之治,总要说到唐太宗的广开言路,汇集了社会的智慧。计算机的网络论坛,其规模和效率,远远高过了唐太宗贞观年代的广开言路。
乙:在认识论方面,古代的庄子早就说过:“千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我们觉得,持谔谔的少数“一士”并不见得一定就比诺诺的千士高明多少;但是,一个容许谔谔存在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比只准有诺诺的一边倒的社会环境要好得多。
甲:在由个体性意识发展到群体性意识和社会性意识的过程里,有一个(暂且称之为)“强势作用”的现象。就是说,在一个社会群体里(或在整个社会里甚至在全世界),处于群体内部强势地位的成员的个体性意识,比一般成员的个人意识更容易为其他成员赞同和接受,更容易发展成为群体性意识;同样,一个强势地位的社会集团,也比较容易把他们的群体性意识发展为社会性意识;世界上一些强势国家也比较容易把他们的集团意识发展成为、甚至强制变成为世界性意识。由此基点出发,哲学书籍里讲的“社会意识”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真理性意识”——各种科学知识,另一类为“功利性意识”——为各个社会集团的自身利益服务的社会意识。我们两人的哲学功力浅,进一步的研究和阐述,感到力不从心。权作抛砖引玉。
乙:在如何从个体性意识转化为群体性意识的问题上,还有一个群体内部成员(特别是学术群体)如何合作共事的方法问题。科学上能出现一些学派,就是这个学术团体内部的成员具有共同一致的学术观点和一致的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1987年8月份,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学术会议。当时担任美国IBM公司远东部主任的美籍华人余嘉培博士,作为大会的嘉宾有一段精彩的发言。讲到竞技性娱乐里有三种游戏很热门:①围棋。在棋盘上黑方和白方的每一个棋子都是地位和作用完全平等的成员,无论是黑方获胜还是白方获胜,都是由该方所有棋子结合起来的“势”来体现,来决定。②桥牌。组成桥牌对垒一方的俩人在自己的牌势有利时,总是齐心协力地争取多赢几副牌;在自己的牌势不利时,也总是共同努力少丢失几副牌。③麻将牌。参与麻将娱乐的每一个人总是企图从上家打出的牌里吃进自己需要的牌;并且谋划着自己打出去的牌不能是下家接上就可以和的牌;同时还要分析和猜测对面坐的那一位是打什么牌;这叫做“吃上家,制下家,算对家,一切为自家”。日本人喜欢围棋,他们行事也喜欢采用围棋方式;欧美人喜好打桥牌,也往往用桥牌策略共事;我们中国人特别爱打麻将,我们偏爱的这种娱乐游戏类型和游戏规则,让我们只有个人意识而缺乏团队意识。余博士的这番富有哲理的讲话,搏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重视团队作用,不用麻将方式共事”,这在北京的一些学术圈里已形成了群体意识;我们希望这种群体意识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性意识,成为一种新的对人处世方式和观念。
简短的结尾
本文提出了群体主体的认识论模式,并作了初步讨论,是此前的哲学教科书里没有明确加以分析和论述的问题。如果这篇补钉文章能对目前哲学教科书里的作一点补充,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属于“捅破窗户纸”类型那种浅显而明晰的道理,窗户纸一经捅破,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