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择偶密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5:10
蓝 衫
在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新年论坛上,南开大学的乐国安教授讲解了《中国城市人群婚恋心理研究报告》,为人们破解了中国新婚夫妇的婚恋观念。
人格相似
恋爱中的直觉到底是什么?
它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是可以解释的。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个词叫做“人际敏感度”,主要测试的是人们在感受自己跟人相处时的关系变化的敏感度。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人际敏感性上得分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察觉别人的想法和情感,从而他们也应该能够更好地了解别人的人格。
总的来说,因为中国人有强烈的动机寻找一个在人格方面相似的配偶,这样的配偶往往能从朋友中发现,而且他们具有相对较好的判断他人人格的能力,因此中国的夫妇在人格领域将显示出充分的相似性。
“门当户对”
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人们一般倾向于选择那些和他们相同年龄阶段、种族、相同学校或者工作性质,同一工作地点的个体。只是因为来自相同背景的人可能会更好地理解对方。
如果仅靠择偶能力的话,通常一个人很难轻松地超越自身所在的“人际圈子”。而在同一个人际圈子里可选择的对象却很多,所以吸引和自己有相同背景的异性会相对容易一些。因此,相对于圈外人来说,一个人也就更容易遇到并且和来自自己阵营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同质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挑选一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自己相当的伴侣是十分必要的,正如中国古语所表明的那样:“门当户对”。
共通性
怎样才能觉得伴侣是自己人而不是外人?一个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和自己个性差不多的配偶。
东方文化还倾向于强调共性以及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和一个跟自己个性相似的配偶在一起能增加亲密关系,加强共通感并导致更和谐的关系。
此外,东方人的思维是辩证的,对于矛盾有高度的容忍能力,比如,能够容忍他们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因此他们对于配偶和自己一样的缺点更容易接受,感到的负面情绪也较少。
向现实妥协
但是,在事实婚姻中,为什么人们往往找不到一个那么“志同道合、意气相投、门当户对……”的人,最后跟一个与自己并不相似的对象结合了呢?
大量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男性择偶时,至少短期目标来说,倾向于选择年轻和有身体吸引力的伴侣;而女性则更希望她们的伴侣有足够的资源,以便能够更好的养育后代。
事实上,夫妇在身体吸引力上也是匹配的。虽然男人们都希望拥有一位有吸引力的伴侣,但他们通常是和与自己的吸引力相当的人约会,因为他们无法追求到最美丽的女性或者害怕被她们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