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韩国华侨眼中的朝鲜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56:13

 张先生是我到韩国后认识的第一个中国华侨,现年67岁,他为人热情谦逊,对中国人尤其真诚友善,我们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经常一起聊天、聚餐与出外郊游。2009年10月的一天,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起畅游了水原市的八达山,亲身聆听到他关于朝鲜战争的亲身经历,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1945年二战胜利后,日本从朝鲜半岛撤走,张先生随父母一起到朝鲜半岛的汉城(今天的首尔)淘金,那一年张先生刚刚两岁。据他说,当时像他们这样到朝鲜半岛发展的中国人大约有40万人,许多人在战后百废待新的韩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成为当地的富豪。张先生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他们在水原曾经拥有过500坪(约1700平方米)的土地。

先生在汉城和水原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这一切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发生中断,7岁的先生被迫与家人一起四处逃难,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过早地体验了血与火的洗礼。

 童年的切身经历让张先生对战争抱有强烈的反感,在讲到朝鲜战争爆发时的原因时,他会情绪激动,并义愤填膺地表示,那都是金日成的错,他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悍然发动了“韩战”。(张先生对朝鲜战争的特定称呼:“韩战”,又称“6.25战争”)然后他意味深长地问我,你们大陆人知不知道是金日成发动的“韩战”?我说大部分人都知道,不过当时情况特别复杂,处于美苏争霸前沿的朝鲜半岛,随时都会成为东西对峙与冲突的激战阵地,中国最后出兵朝鲜,也是国际大环境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金秋十月的阳光显得特别绚烂耀眼,张先生领着我们一起登上八达山的山顶,这处水原市中心的高地远远称不上险峻,然而它却在韩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朝鲜时代的华城行宫,朝鲜国王经常到此休憩,更是因为在这里曾发生过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殊死较量。张先生便是这一次战役的新身见证者。

 据张先生回忆,当时他年龄还小,对双方的穿着都不是特别熟悉,但他清楚地记得美国军人都穿得非常厚实,包得严严实实的,而中国军人都是棉帽棉衣棉裤,整个身子都显得非常单薄,让他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每个人脚下只穿着橡胶鞋,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里,这样的衣着如何能够防寒呢?其实他不知道,许多志愿军战士甚至是赤脚在雪地里战斗的。

 张先生指着我们山脚下的一大片水田说,这就是当年双方角逐的战场,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志愿军向八达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一批倒下了,另一批又跟着上来,山下的田地和山上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被鲜血染红了。亲历过这次战斗的张先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一点都不怕死,为什么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还敢于拼死奋战。

 战斗最后以志愿军的胜利告终,作为当地的居民,张先生并不感到害怕,因为他和其他的当地人一起,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友善。四处逃难的张先生与家人一起,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更没有一间可以安睡的小屋,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们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优待。不仅分到了粮食,而且还发给他们御寒的衣物,让他们挺过那个难熬的寒冬。张先生还清楚地记得,一个志愿军战士分给他窝头的那一幕,那一幕他终生难忘。说到此处,张先生有些动情地说,当年,如果朝鲜军队和美国军队来了,他们会逃难,尤其是朝鲜军队,经常会迫使他们当兵或者以汉奸间谍的罪名处死,而当志愿军来时,他们不会逃走,因为他们知道志愿军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因而对于朝鲜战争,他只会怪罪于朝鲜与金日成,而不会埋怨中国。

 听到这里,我的眼里顿时涌出一股热流,既为志愿军战士的热血奋战、勇敢赴死的精神所感动,又为他们的高风亮节、勇于奉献所折服。可能张先生不知道,这每一个窝头的背后,都可能是用几条生命换来的,由于美军的狂轰乱炸,许多志愿军战士只有以雪水和冰冻土豆充饥。在他们将自己舍不吃的窝头送给韩国百姓时,该是发扬了一种怎样的可歌可泣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们确实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一光荣称号!

 60年过去了,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短的一瞬,而为了这场战争,数十万中国战士的英魂掩埋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多少中国人为了这场战争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这一点韩国人不会体会,朝鲜人也不会体会,只有中国人才会有切身的体会。60年后,当我们回顾这场牵动世界的战争时,我们会进行怎样的反思,收获哪些经验和教训?明天就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祭,但愿我们先烈的血不会白流,但愿我们中国人能从这场战争中真正读懂血性、忠诚与众志成城的涵义! 

谨以此文献给为朝鲜战争最后胜利而付出鲜血与青春的中国军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