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回头看很有道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6:54:54
以前,总是不喜欢一些太过平淡的道理,觉得人生繁复又琐碎,平常得叫人厌烦。那个时候最怕老师一上课就开始搬书上的理论,而且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只要一听到这样的重复,就会和身边的朋友无奈的相对一笑,然后彼此都会意地在心底窃想:“你看,你看,又来了!”

 

        那个时候觉得这些东西和理论都太过干涩,就像是天天形式上的口头禅,无非就是说说而已,时常说还叫人生厌,整天听一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好像听大白话一样,越听越觉得无趣。更烦的是书上还列举了很多例子作为这些论点的论据,大大增加我们的学习任务。

 

        直到离开学校了,才悟得很多东西。以前或许只是浅层的同意这些被不断重复的观点,却并不觉得它如何稀奇,如今经历得多了,方才知道平淡的果然都是真的。这就好像我们看书一样,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这样的一个理论,是说一本好书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来品读,会看出不同的味道。我第一次听这句话是在小学的语文课上,当时就只是觉得怪新鲜的,什么样的书不都还是那些字嘛,既然内容都没有变,那这书看起来有会有什么不同。那个时候还不明白,虽然书不会变但是人却是会变的。

 

        人这一生起伏不定,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仿佛是一出异常复杂的悲喜剧,每时每刻对相同事物的体验都不会相同。蒋捷有首《虞美人》正好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对雨的感觉,就如同我对书的感觉一样。你看,这世间的道理总是相通的。而我今天想说的是哈姆雷特。

 

        最早接触莎翁的《哈姆雷特》也是在小学,一接触就疯狂地迷恋上了。既是觉得本身整个剧目的台词很棒,在闭塞的农村里,周遭都是粗野的乡民俚语,突然听到这么诗性化的语言,就觉得异常想亲近一番。不过最根本的还是自己比较认可哈姆雷特这个忧郁王子的形象。那时只觉得他便是正义的化身,优雅、有才华、勇敢,是可敬佩的。

 

        我从小在关中古镇朴实而又保守的民风中长大,身上有一股遇折不弯的硬气,所以对于是非、公义有太多的执着,犹看不起一些道貌岸然、欺世盗名的人。所以看到小哈的父亲被杀,而其母委身于罪犯的那个情节便觉得义愤填膺,所以就自然而然地站在小哈这边。

 

        在从小学到初中的这两个阶段,一直保持这样的想法十二年没有变化。直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才让我看到另外的一些东西。比如小哈其实太过分敏感而脆弱了!

 

        那个时候让我比较唏嘘的是位朋友的故事,我不知道他介不介意我写出来,可是我却忍不住将这些都吐出来。这么多年了,我拼命往自己的心里填塞一些东西不敢倒出来,是害怕别人看见了会有一些想法。可是既然决定了要写些东西,又怎么能私藏而不让大家明白呢?

 

        高三的时候,班上有个风云人物,应该是全级都比较知名的吧,很多女生都喜欢他。据说大一、大二的时候他老人家就比较出名了,可惜我当时只顾着埋首于各式各样的小说里,没有顾得上这些学校里的八卦,还有就是重点班传这个也不如别的班传的凶。所以直到高三才认识这样一位人物,不夸张地说全级大概有一半女生都喜欢他。

 

        如果,我跟你们说,这样一位公认的帅哥却有一个不太漂亮还有些发福的女友,也不知道你们信不信?但是事实却真的是这样的。

 

         起初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就平时相处而言,他这人的性格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很够义气,但也很臭美,但是好皮相、好面子倒是一点也不含糊的。我就记得有天上晚自习,杨很无奈地告诉我和丽,那人两只手拎满了名牌鞋子和服装跟他哭穷了,于是他当面很严肃地谴责了那人。我和丽很有同感地点点头,一至对杨的行为表示支持。任谁拎着一堆名牌跟你哭穷,你都会有想扁他的冲动。

 

       还有就是,他有个很女人的习惯(在我看来就比较女人的),会在书桌的抽屉里准备镜子和梳子。一无聊的时候就会对着镜子孤芳自赏,我有时看小说看得累了,抬眼休息一下,十有八九都会看见他重复这一动作。简直就是希腊神话里的翻版纳西瑟斯。

 

         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注重皮相的人,居然会找一个长相一般的稍胖女友,我是相当怀疑。不过,当他给我和丽看他跟那个女孩在楼观台拍的合影时,就不由得我不信了。

 

          丽见我满脸惊诧就狠狠地给我补了一课校园八卦。原来,那人高二的时候曾和别人打过架,而且输得比较惨,后来喜欢他的一个女生,在校外叫了一群无所事事的混混,把打伤他那人的人又狠狠地揍一顿,因为这事,女孩子被学校除名了。

 

         我听完了后,一阵感慨。那女孩性子也太烈了一点,这样的感情啊,能存在多久。果然上大学的时候,那人便换了另外一个女友了。

 

         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他其实并不曾有多喜欢那个为他冲冠一怒的女子,当时在一起,多是为了一种义气和责任,但是这样的东西并不足以维持一份感情。所以他换了女友,作为朋友我们都无从责怪于他。只是我对那女孩子本来就无望的爱情有些唏嘘。

 

         有谁能预料曾经美丽的心动,会成为将来的硬伤。

 

         那时候再看小哈对阿菲利亚的伤害,更觉得残酷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他有什么权利因为个人猜测就粗暴地侮辱一个纯洁的灵魂,更何况那女孩如此深爱着他?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讨厌一个人,一个理由也就够了。从我看到这个残酷的伤害以后,我就发现小哈更多的缺点:优柔寡断、自私敏感、缺乏勇气、孤芳自傲,最后得到的结论便是他其实并不是我心里那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从此,我便觉得哈姆雷特只是可怜而自私的哈姆雷特。这个观点又保持了七年没有变化。只到我做了第一个网站 知新问答 http://a.zhixin.info

 

         直到最近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我再看小哈,却忽然有了一种深刻的共鸣。同样都是被现实玩弄的人;同样对这世间的阴暗和某些寡廉鲜耻的行为感到战栗;同样希望有种捏转乾坤的力量,将美德和善良重新播撒人间;同样受到一件恶事的影响,变得敏感又满腹怀疑。我从小哈身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地影子,那便是我自己。有种不为人知的悲伤、忧郁和愤慨,在一个人孤单独处的时候,漫漫涌上心来。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了哈姆雷特某些时候的心里想法,人总有脆弱而钻牛角间的时候,母亲的背反对他来说是一个硬伤,所以他变得敏感又多疑起来,所以被人利用的阿菲利亚也被他拒于心门之外。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一段心理路程,不过是有人走出来了,有人却沉沦了。

 

         我如今明白了,确实不能怪他。人心垮了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理智而言。我们都不是圣人,总有些底线是不能碰触的,一旦过了那个底线,能承受出脱的人又有几个?

 

          你看,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真正明晰的感觉它强力脉动,却是在十几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