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电子资讯-51电子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00:43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0-5-12 9:50:25 访问次数:30

穿着绿色低碳外衣的世博会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素有“光伏世博”之称的第四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也于5月8日在上海落下了帷幕,从山东到浙江对光伏产业投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中国光伏产业形式看似一片大好。然而在前不久就有专家表示:“我国自给自足型的光伏建筑却还未走上市场化之路。在成本难题悬而未决、技术瓶颈尚需完善的情况下,光伏新能源产业的成长壮大,还需要借助政策的春风”。这句话似乎给了我们一些警醒,我国的光伏产业在迈向成熟的路上的确还有几个门槛尚未跨越。

 

难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目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在当今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太阳能电池绝对的主流材料。但是多晶硅生产技术长期以来掌握在美、日、德等3个国家7个公司的10家工厂手中,形成了严重的技术封锁、市场垄断的状况。同时我国的研发步伐却被一直落在后面,我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的人士说,按照中国国情,让国家来大规模投资科技,不太现实,企业应该成为技术更新的主体,但现在中国的企业过于急功近利,不会深钻高新技术产业链U形曲线的最高端。这就可能带来国内整个产业发展的恶性循环。中国现在确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自居,实为自嘲。国外比如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有搞技术的资金实力,但中国企业,主要是买设备,搞制造。

 

光伏组件出口大质量差

 

我国虽然头戴着世界第一产能的帽子,并不意味着掌握了国际话语权,依然是太阳能“应用小国”。 全国超过90%的光伏组件出口到国外。超高的对外依存度,也就代表着强大的市场风险,并加剧了市场竞争。质量参差不齐则是我国产品的一道软肋,在红红火火的市场表象下,组件制造由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等特点,使得不断有企业投入其中,被业界公认为“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教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Quality”不十分满意,他认为不少中国光伏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存在转化率不达标以及电路设计不够规范两大问题。要想更具国际竞争力,通过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是“不二秘诀”。

 

尴尬的价格境地

 

由于在低端产品领域国内企业的疯狂进入和竞争,引得光伏电池等技术含量不高的组件价格一路狂跌,于是国产光伏电池量大价低的新闻在不断爆出。与此同时抱怨太阳能工程价高身贵的声音不绝于耳,与低价的组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业内人士坦言,自足型的光伏建筑和应用却还未走上市场化之路。重要原因在于,“太阳电”的建设成本仍是传统火电的两倍以上,投资回报率低、周期长,如果没有补贴,一般企业恐怕不会因为这些环境效益,而牺牲自己的经济效益。与此我们看出,产业链发展不协调,生产厂家的低端聚集和终端引进的高昂价格间的差距还有待市场和政策的协调。

 

政策推动效应有限

 

以上几个问题其实都离不开政策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布局抑或市场调整,政策的影响无处不在,然而我国的光伏产业却在如此重要的角色上有所缺失和不足。中美晶总经理徐秀兰曾面对媒体指出:中国以政领经,随时都可能因为一个新政策导致市场有所变化。今年中国市场应仍不到1GW,但中国政策力量潜力无穷。政策的潜力无穷言外之意就是我们的政策做的远远还不到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近日就表示:中国身为发展中国家,政策补贴等方面的力度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但参照风电新能源的发展轨迹,政策贯彻落实之后,太阳能光伏会有更多作为。

一些相关企业纷纷表示,国家应该既补贴新能源电力的消费者,也要对装备研发和生产企业予以政策倾斜。目前的情况是,一些国产新能源生产装备无招标特许权,从国外引进国内已有的设备和技术,还享受关税补贴,不利于国产设备和技术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