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光迪何时到南京高师任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44:32


梅光迪何时到南京高师任教
 
日期:2010-06-20 作者:眉睫      来源:文汇报                            在《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的《本书说明》中,编者罗岗先生写道:“1919年他获得硕士学位,第二年回国出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不久即应刘伯明之邀来到南京高师任教,并担任西洋文学系主任。1921年南京高师改为东南大学,吴宓也在这年来到东南大学。”这里没有提到梅光迪到南京的准确时间,被一个“不久”带过了。据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编写的《南大百年史》,东南大学的创办时间为1920年12月7日。在1921至1923年间,两校对外已是一校,尚未毕业的南京高师学生并入东南大学,并可以领取东南大学毕业文凭。
    
    在段怀清教授的《梅光迪年谱简编》中,也没有提到梅光迪到南京高师的具体时间,仅放在1920至1924年的时间段下。而不少研究者在文中认为梅光迪是东南大学成立后,于1921年才到南京的。
    
    笔者最近读到章衣萍的《胡适先生给我的印象》,内中回忆了梅光迪在南京高师讲课的情形:“那时我才十九岁,在南京一个中学毕业,便在东南大学当书记。那年的夏天,东南大学办了一个暑期学校,请了胡适到南京演讲。……他那时讲的是‘白话文法’与‘中国哲学史’。那时梅光迪也在暑期学校讲‘文学概论’。他在课堂上大骂胡适。记得有一次,梅光迪请了胡先骕,到课堂上讲了一个钟点宋诗,胡先骕也借端把胡适大骂。但那时的学生,信仰胡适的,究竟比信仰梅光迪的人多。梅光迪的崇论宏议,似乎没有几个人去听。高语罕那是也是暑期学校的学生,就在课堂上同梅光迪吵过嘴。(参看高语罕《白话书信》)。”后文提到,“我于民国九年十二月间到北京”,可知这个暑期学校的开办时间是在1920暑期。文中还提到胡适在这个暑期学校创作了名诗《一笑》,并收在民国九年八月重版的《尝试集》(《尝试集》初版为民国九年三月)。另,高语罕的《白话书信》初版于1921年1月,如果他在暑期学校与梅光迪吵嘴,那也只可能是1920年暑期,不会更晚了。章衣萍的回忆也出现了一处错误,即将南京高师误作东南大学了,其实当年暑期东南大学尚未创办,仅在筹议之中。两校合并是1920年底、1921年初的事。
    
    数月前,傅宏星和梅放先生提供给笔者新发现的三本“梅光迪讲义”,那其实是梅光迪的学生抄下的笔记。它们分别是《文学概论讲义》(杨寿增、欧梁记)、《近世欧美文学趋势讲义》(冯策、华宏谟合记、吴履贞记)、《天演学讲义纲要》(施之勉记)。当年,梅光迪的得意门生张其昀也记有《文学概论》的笔记,其手稿现藏于国家图书馆,登记项明确载为“梅光迪讲、张其昀记”。在1922年广文书局出版的《当代名人新演讲集》中,也收录了张其昀的《文学概论》笔记。有趣的是,张其昀录本与杨寿增、欧梁录本几乎没有几个句子相同,然而观点、框架是一致的。这几个学生后来也多为文教界的佼佼者,如施之勉即为著名史学家。笔记中时时显露出梅光迪对新文学不满甚至讽刺的态度。它的发现为新文学运动赞成与反对两派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也使得当年的论争更加鲜活起来。
    
    这三本笔记的抄录时间也应为1920年暑期。如《天演学讲义纲要》中的《天演学参考书》之末记有“九,七,十四,施之勉记”,此即1920年7月14日。这与章衣萍回忆梅光迪讲《文学概论》的时间不谋而合。而且,三本讲义为同一人保存,收集到非同时、同地的学生笔记是不太可能的。在这几个学生中,施之勉是1920年暑期毕业的,而张其昀是1919年才考入南京高师。看来,梅光迪所讲不是为某一班、某一系的学生,即应是章衣萍回忆的,在暑期学校上为各个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作讲演,甚至社会青年都可以来听。章衣萍和高语罕就都是旁听的。
    
    综上所述,梅光迪到南京高师的时间是应是1920年,并且是在当年的暑期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