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育你7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7:37
谈谈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教;智力发展;品德养成;审美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
音乐又叫做情感艺术。因此,用音乐教育幼儿,能陶冶性格、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启迪智慧,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音乐可以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优美悦耳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愉快,增强活力。据有关医学研究证明,人在愉快时,血液中可产生一种有利于健康的物质,它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音乐中千变万化的旋律、节奏和速度,既能调节人体的功能,又能对大脑的边缘系统和脑平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它能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情绪,即自由的摆动、走动或跳跃等,来达到创造合乎节律的动作,唤起幼儿天生的本能,培养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感与动作的协调性,使听觉更加敏锐、感情更臻细腻,使幼儿更加活泼健康。另外,在音乐游戏和舞蹈这个群体活动中,也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如个体与个体的位置变化,组与组的队形变换。它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中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体会音乐节奏的魅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
二、音乐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音乐能促进幼儿大脑的正常发育,有利于大脑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脑细胞的增皮层的增厚、脑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些与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音乐活,各种声音及身体动作的信息输入大脑,增强脑神经元的刺激,这有利于各神经元之间的接通,形成神经通路;同时音乐能培养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动作是幼儿智发展的起点,曾经有人提出,训练孩子的手脚就是训练大脑,而手脚的训练在音乐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弹琴训练了手指的灵活性,舞蹈训练了全身的协调性。音乐中的唱歌、歌舞表演、音乐游戏等,都能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指出,人的大脑共有六种智能,其中第三种就是音乐智能,即能够感受韵律和音乐并进行创作。可见,音乐与智力本身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音乐教育可扩大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感知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幼儿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三、音乐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教育正好可以为德育
打好情感基础。人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作用于他的一生。一首短小的歌曲,往往有巨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歌曲《对不起,没关系》以轻快的节奏、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中理解歌词的内涵,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山羊踩痛小公鸡》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谅互让,友好相处;《李小多分果果》让幼儿体会到谦让能给别人带来快乐。音乐对幼儿心灵的影响
往往是潜在的,但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明显的,效应也是长期的。音乐是孩子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们应针对幼儿喜情感、厌讲理,喜形象、厌抽象的特点,将德育寓于音乐教学中,真正达到以 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
四、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
审美情感音乐能使人产生美感,受到美的教育,也就是爱的教育,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如歌曲《国旗 国旗多美丽》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感情;《学做解放军》《哈达献给解放军》能激发幼儿热爱解放军的感情;《值日生歌》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爱护小树苗》能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感情等。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从小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使幼儿在美好音乐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高万青1969  女,甘肃白银市人。1989年毕业于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2001年获西北师大敦煌艺术学院音乐教育本科学
历。现为甘肃省保育院小学一级教师。
甘肃教育 2001年 10期
“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
—关注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探讨
文/程 英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领域,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或许能回答我们这些问题。
一、“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审美与快乐” 式幼儿音乐
教育主要有如下特征:
1.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常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唱几首歌、跳几个舞、演奏一些打击乐器等等,是一种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标准化”音乐教育。这种教育常用一种成人的、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幼儿的音乐活动,要求幼儿逼真地模仿老师的声音和动作,千方百计地诱导孩子们说出预定的标准答案。在这种教育之下,儿童缺乏对音乐独特的感觉和思想,只有众口一词的同一理解与极为相似的动作,不可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儿童的生命只有在主动与自由中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审美与快乐” 式幼儿音乐教育强调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体验。
2. 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审美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核心的“功利性”音乐教育。这种音乐教育强调认知性目标,它关注的重点是幼儿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数量和质量,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是附属的、次要的。“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认为,音乐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挖掘音乐中美的因素与美的力量,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音乐教育的认知与教育功能,是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但这不是说幼儿音乐教育就排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反它认为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幼儿享受音乐,但儿童对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应成为负担,而应像许卓娅教授提出的那样:“让儿童在追求把握感动了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其中的知识技能作为作品活生生的生命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及时把握。”
3.是一种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训练性”的教育,强调通过艰苦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一定的技艺。先苦后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这种音乐教育从成人的视角出发,把孩子们纯粹快乐的艺术活动变成艰苦的学习和工作。“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是幼儿人人愿意参与的,是在快乐的游戏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
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的美、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并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技巧的“愉悦性”教育。
4.是一种以创造为灵魂的“创造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是“模仿性”的音乐教育。它强调幼儿对现成音乐的模仿与再现,把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表演技巧上。教师总很得意幼儿能逼真地模仿自己的声音和动作,常为幼儿学得像而高兴。但幼儿其实仅仅是眼里有教师的示范,耳边有音乐,心里却无音乐。我们在实践中就经常见到,这些幼儿一旦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即使听着音乐也不知所措。“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是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它鼓励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与想像。德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就说过,让孩子自己去
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观察、模仿只是基础,创造才是最终目的。虽然儿童的音乐创造十分肤浅幼稚,但却充满儿童特有的情趣,我们认为,它与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
义与价值。
5.是倡导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的“综合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受分科教学的影响,过于注重音乐独立的体系,常将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截然分开,有时甚至将音乐的几大块内容(如歌唱、韵律、音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等活动)也分割开来“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从培养幼儿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着手,倡导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发挥音乐内容的整体审美效应,同时在保持音乐艺术课程独立的前提下,将音乐、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从整体上加以同构,使幼儿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幼儿综合的、整体的审美结构。
二、“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的操作策略
1.体验性策略。
幼儿只有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以丰富的审美经验积累为前提,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音乐的美,从而自主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尽量做到:
(!)创设与音乐意境相一致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音乐。如在欣赏、学习有关春天的乐曲、歌曲、舞蹈时,可以嫩绿为基色调,在活动室四周装点一些柳树、桃花、迎春花等,将活动室布置得具有春天的意境。又如在进行京剧欣赏、歌唱、表演等系列活动中,可在活动室中放置京胡、京鼓等乐器,供幼儿自由敲击,体验京剧乐器的音响特点;在活动室布置京剧角,放置一些脸谱头饰、青衣、水袖等,以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使幼儿表演时体验更加真切等等。
(2)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充分地体验音乐。除了听觉之外,教师还应借助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
(3)将体验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打破仅在音乐欣赏中重视体验的误区,在歌唱、韵律、打击乐演奏等活动中都创造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体验音乐,并在此基础上轻松自然地学习音乐。如学习歌曲《小小的船》,教师不再是在范唱后一遍遍地教幼儿学唱,而是将幼儿置身于一个宁静优美的“星夜”背景中,让幼儿倾听优美的歌声、体验优美的音乐意境,用体态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后,再自然轻松地学唱歌曲。  "!生活化策略。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幼儿音乐教育应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到:
(1)让幼儿在生活中积累音乐经验和动作图式。老师应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幼儿感受丰富多彩的音响与节奏,帮助他们积累音乐经验,让幼儿从小对周围的声音有敏锐的感觉、细微的辨别能力。同时,老师应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积累丰富的动作图式,并将之提升为韵律动作,促使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2)为幼儿创设一个音乐浸润的环境。儿童音乐素养的提高有赖于良好音乐环境的“浸润”。我们应努力为儿童提供一个充满美好音乐的环境,让幼儿在音乐中生活与成长。如在幼儿游戏时播放一些悦耳的音乐;在进餐、吃点心时,播放一些优美、轻松的背景音乐,为幼儿创设一个愉快的进餐氛围;在户外活动时也可用音乐指挥幼儿,以提高幼儿锻炼的兴趣等。
(3)用接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进行教育。应尽可能多地选择与幼儿游戏、生活、学习相关的音乐作品,如《郊游》、《过家家》、《翘翘板》等;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音乐,如《天线宝宝》、《卡通的歌》等;选择孩子们经常耳濡目染的本土化的音乐文化,如在福建,就可选用福建山歌、闽剧、畲族的竹竿舞、闽南的木偶及高甲戏等。
(4)结合生活情境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教师带幼儿去看秋天的落叶时,可反复哼唱《小树叶》,以后幼儿一见到落叶,就会自然而然地哼起这首歌。教师应提供机会,在生活中引导和鼓励幼儿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如在活动室里设立小舞台、小剧院,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3.个性化策略。
由于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个体素质不同,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理解、感受及表达方式都有差异。因此,幼儿音乐教育应强调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自我表达。教师在引导
过程中应注意:
(1)尽可能开放音乐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目前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音乐表现的女性化,尤其是舞蹈,“柔性”十足,这不利于男性幼儿健康成长。因此,无论在音乐教育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性别或性格差异,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如在欣赏高
甲戏《老鼠嫁女》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幼儿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喜欢的道具,扮演唢呐手、轿夫、新娘、媒婆等角色。
(2)尊重儿童对音乐的个人理解与表现,注重让幼儿用自己特有的童心和纯真去感悟音乐。每个幼儿对音乐都有独特的感悟与体会,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幼儿理解音乐,而应给幼儿更多的感悟空间,让他们最鲜活、最真实的童真童趣得到张扬。
(3)运用发展性评价,有针对性地发展幼儿的强项。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音乐偏好,教师应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音乐表现,针对每个孩子的强项,提供适时适
当的支持。
(注:福建省“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课题研究是在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前福州、泉州、厦门、龙岩、晋江等!%个城市&#所幼儿园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本门、龙岩、晋江等!%个城市&#所幼儿园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形成一种系统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幼儿音乐教学模
式体系,为不同水平的幼儿、不同类型的教育内容及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提供一个多元的选择平台。)
主要参考资料:
1.  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4.陈旭光’艺术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作者单位: 35002     福建省福州幼儿师范学校)
13、怎样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
发表日期:2006年1月17日          【编辑录入:startliu】
音乐对孩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最易引起儿童感情共鸣,儿童最早接受教育就是从感受音乐开始的。那么,怎样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智力呢?
1.感知觉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时要及早重视孩子的感官训练。如:让孩子闭上眼睛用耳朵听听周围的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可让孩子模拟其熟悉的音响节奏。如:小呜叫,青蛙叫,汽车、火车的笛声等,并鼓励孩子用简单的动作把对节奏的感受和反映表达出来。让孩子拍拍手,跺跺脚,说-说,敲一敲,培养孩子的眼,口,耳,手、脚的协同配合。
2.语言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智力发展有若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借助于歌曲对儿重强烈的感染力,选择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曲,使孩子在听听唱唱中不知不觉地丰富词汇。可以让孩子欣赏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的乐曲,让孩子用听觉辨别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同时还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个编故事的环境,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如:欣赏钢琴曲’小鸟捉虫‘,孩子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和理解,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编出自己喜欢的,生动活泼的小故事讲给别人听,从中促进语言的发展。
3.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幼儿的思维是随着语言的掌握而发展起来的。家长在教孩子唱歌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在熟练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自己想,自己编,填上自己想唱的歌词,并配上与歌词相适应的动作,以达到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
另外,家长可通过让孩子欣赏多种性质的音乐发展思维。如:选择快乐活泼的,抒情优美的,热烈欢快的,雄壮有力的各种不同的乐曲,启发孩子根据音乐的不同性质用动作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通过欣赏乐曲‘龟兔赛跑’,使孩子能正确判断哪些音乐是描写小白兔的,哪些音乐是描写乌龟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听音乐前,通过看图书,听故事等,对小兔和乌龟的特征有所了解。当听到单簧管在高音区演奏出欢快跳跃的旋律时,孩子能把对小兔子形象的视觉记忆和音乐所表达的旋律联系起来。同样孩子也能把大管在低音区演奏的节奏缓慢平稳的旋律和视觉记忆中的乌龟联系起来。在整个过程中调动孩子各种感官积极活动,并通过对事物的分析、联想,通过联想形成思维判断。·苏景秋·
14、怎样利用美工活动开发孩子的智力我们都知道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美术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使孩子养成平时对事物多观察、多分析、多比较的习惯。比如教孩子画画,画周围熟悉的事物,如花草、树木、车辆、房屋以及吃的、玩的等东西。成人首先要引导孩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比较这些绘画对象的形状、结构、颜色等特征。经过深入的观察,在孩子头脑里才能形成清晰的表象和深刻的记忆。有了深刻的记忆,才能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像和创造能力。所以成人要注意在美工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注意扭转孩子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受别的事物干扰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的毛病。
在教孩子画画时,应注意启发孩子去联想,比如画皮球,凶出一个圆形后,启发孩子去想除了皮球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的,孩子由此往往联想起太阳、气球、西瓜、灯笼等。再如用比喻的方法教孩子画画,用面包比喻公共汽车;用桃子比喻猴子的头;用乒乓球和鸡蛋比喻小鸡等等。这样既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发展了孩子的形象思维。    ,
美工活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作小玩具以及欣赏美术作品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动手又动脑的能力,又使孩子从小变得心灵手又巧。
·吴树勋·
爱什么也不如爱音乐
安武林
学一点音乐知识、学一点绘画知识、学一点舞蹈知识、学一点书法知识……在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迫不及待地在给自己的孩子选择,带着美好和善良的愿望,甚至带着几分焦灼的心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经验,给孩子选择一门或者几门知识,这几乎是所有家长们的共识,其中也包括我。我们并不指望孩子的所学和他
的未来有必然的联系,成什么名成什么家,但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音乐是国际性的语言,是人类最没有障碍的语言。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而且它的多种实用价值正不断被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人的一生能够懂得一门乐器或一定的音乐欣赏知识,那么他的一生必然与和谐和健康为伍。我相信天下的父母之所以重视孩子早期的音乐教育,其出发点就在于此。在林林总总的音乐启蒙读物或者音乐教材中,我惊喜地发现西班牙玛·费尔南达·卡纳儿主编的《在音乐中成长》丛书,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它以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和权威性多种元素的组合,而赋予了这套丛书巨大的价值。我相信,所有带有普及性的读物,权威性是不可或缺的。
本图书系列译自西班牙帕拉蒙出版公司的《感受音乐》一书。该书采用20世纪世界上最新的儿童音乐教育改革成果——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克服传统音乐教育的一些弊端,使儿童能饶有兴味地接受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并通过音乐教育这一美育形式开发智力,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发掘创造力的潜能。原书出版于2001年9月,从而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奥尔夫体系带进21世纪。
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作曲家、教师和指挥家。他的主要音乐作品有《博依伦之歌》等20多部。他长期从事音乐教育改革实验,并为此而创办了一所“体操—音乐—舞蹈学校”。他于1930年至1954年编出了《儿童音乐教材》(五册),这为他的独特的儿童音乐教育法奠定了基础。奥尔夫体系作为20世纪儿童音乐教育的最新潮流,很早就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所广泛采用。
本书先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入手,以儿歌和民歌为主要素材,使他们了解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世界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并在学习中自觉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接着把“音”的学习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向孩子们逐一介绍音的四个特性——音色、音强、音长和音高,并根据音在对比中求得统一与和谐这个根本原理,进一步讲述这四个特性之间的种种对比组合形式。在引导儿童学好“音”的特性的基础上,对构成“音乐”的四个要素——节奏、力度、旋律和色彩——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通过节奏感、力度感、旋律感和色彩感的训练使孩子们较容易地理解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这个根本特征。本书最后着重介绍音乐的种种表演手段和形式———从乐器独奏到交响乐团演奏,从独唱到大合唱,使孩子们全面掌握音乐从听赏到唱奏的全过程。
《在音乐中成长》的知识性、趣味性、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笔者曾经求教于北京音乐学院和中国歌舞剧院有关专业人士,他们都一致认为这是目前他们所能看到的最有趣最好的音乐教材。从童书的形式和特点审视,这套丛书的文字通俗、浅显、简洁、有趣,考虑到了儿童阅读的接受能力,而且使用了大量的图片。我相信它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当然要选择有品位的书。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当然要从小做起。我很愿意抛弃世俗的功利,诚恳地向所有的家长和小读者隆重地推荐这一套丛书。
《在音乐中成长》,全套定价,96元,北京出版社,北京少儿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育儿知识]如何用音乐加速婴儿智力开发
一般地说宝宝在5个月左右,就能够对音乐、音响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偏爱,比如当婴儿啼哭时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婴儿便会逐渐安静下来,直到熟睡。在5个月左右给婴儿听悦耳的音乐时,婴儿还会出现不同的表情。7个月会模仿简单的节奏,9个月能辨别不同的旋律。9-12个月可以哼自己的曲调,他们歌唱比呀呀学语要早得多。16个月会唱部分的旋律。2岁时会唱较完整的旋律。婴儿音乐上的这些表现,可以理解为是智力逐渐成熟的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对大脑的边缘系统,以及脑干网状结构都有直接的影响。
婴儿“音乐浴” 智力早开发
众所周知,婴幼儿“三浴”——日光浴、水浴和空气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但新的教育理念却提出了“四浴”,即增加一个“音乐浴”。科学实践证明,音乐在早期教育中对婴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儿童大脑极好的精神营养品。
据专家介绍,音乐能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常听音乐不仅能帮助孩子增强和恢复记忆力,还可陶冶孩子美好的心灵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专家认为,经常进行音乐熏陶的婴幼儿会有以下特点:总是笑盈盈,不怕生人,提早说话,脸蛋秀丽可爱,眼神聪慧明亮,左右脑发展均衡,长大以后IQ智商高、EQ情商好、CQ创造性强。重要的是,从婴儿起开始接受并喜欢音乐的孩子,长大了在品行上很少有劣迹,他们会变得更善良,道德上更纯洁。
对婴幼儿的音乐训练应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唤醒小儿时,可以选用较为轻快、活泼的音乐,播放时音量由小渐大,待小儿醒来后,音乐可持续一段时间再停止播放;给婴儿乳哺时,可辅之以悠扬的音乐,这样能激起小儿的食欲;引导小儿入睡,可选用旋律缓和的《摇篮曲》,音量要逐渐放小,直到小儿睡熟后为止。
上述音乐的选用和编排应当相对固定,以便让宝宝形成有规律的条件反射。倘若婴儿在无病啼哭时,不妨试着用音乐安慰他。(网童)
对智力有益的水果、干果
水果是孩子们最爱吃的食物之一。各种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各有差异,其中有不少对人的智力有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植物的果实、种子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益寿,确有健脑保健、养生益智的作用。
葡萄: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吃葡萄可以使人丰满健壮,增长气力,强志益智,并能够忍饥耐寒;长期食用,则会“轻身、不老、延年”。
通过营养分析,葡萄中含有葡萄糖、蔗糖、木糖等多种糖类,含糖量高达15%~30%,含蛋白质0.2%,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1、B2、B6、C、烟酸等。另外还有十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各种微量元素如钾、钙、磷、铁等等。这些物质,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均十分重要,对学习所导致的身心疲劳有缓解作用。因此是一种有益的补养食物,对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葡萄中还含有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多种果酸,能使人增强消化,健脾和胃。
莲子:
莲子又叫莲实、藕实,是中医最常用的益智之品。例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有莲子粥,用莲子去皮、去心、打成粗颗粒,煮熟,加粳米100克煮成粥吃,有“益耳目,聪明,补中强志”的作用。
莲子中含多量淀粉、棉子糖,还含有蛋白质16.67%,脂肪2%,碳水化合物62%,钙0.086%,磷0.285%,铁0.0064%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所以《神农本草经》称它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日华子本草》则说它能“益气,止渴,助心”。
龙眼肉:
龙眼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桂圆,也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益智食品。
通过检测得知,每100克干龙眼肉中含葡萄糖24.91克,蔗糖0.22克,蛋白质5.5克,脂肪0.5克,磷11.8毫克,钙30毫克,铁44毫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等营养物质。因此,是一种开胃健脾,补虚长智,强壮美容的药物兼食物。
苹果:
对智力发育而言,苹果的确是较好的益智水果。其益智作用,在增强记忆力方面尤为显著。这是因为苹果内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糖类等构成大脑成分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儿童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纤维素和增强记忆能力的微量元素锌。事实证明,如果儿童缺锌,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而苹果能够补充这些成分,加上味美甘甜,还能助消化,通大便,所以备受欢迎。
枣:
枣又称为“大枣”。其益智作用也是与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有关:鲜枣中含糖量高达20%~36%,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 380~600毫克,含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铁0.5毫克;而干大枣含糖量高达55%~80%,比甘蔗、甜菜的含糖量还高,其他成分在干枣中的含量也较鲜枣为高。其他各种营养成分也较齐全,如果给大枣所含有益成分开一个清单,可以发现它是一个小小的营养库:
含皂甙13种(如华木酸、齐墩果酸等);
含糖6种(如低聚糖、葡萄糖、果糖等);
含氨基酸14种(如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等);
含黄酮类化合物7种(如黄酮—C—葡萄糖甙等);
含生物碱2大类;
含维生素4种(如维生素A、B2、C、P);
含无机元素36种(如钙、磷、钾、铁、镁、锌等);
含有机酸7种(如苹果酸、亚油酸等)。
如此丰富的营养成分作为益智水果是理所当然的。少儿吃枣要注意及时漱口或刷牙,否则对牙齿有害,易致龋齿。
核桃:
核桃又名胡桃,这是因为它来自西方“胡人”所居之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华,所以有“胡桃”之名。
核桃仁中含有对大脑发育十分有利的成分,如:脂肪油(58%~74%),蛋白质、糖类、钙、磷、铁、磷脂、锌、镁以及维生素A、B1、B2、C、E等。药理实验证明它有以下健脑作用:能增加血清白蛋白,增加大脑的营养供应;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磷脂等成分,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增生;维生素A、C、E有减少大脑耗氧量的作用;铁、镁、锌能维持记忆力。
核桃是中医常用的著名补肾药,有乌须黑发,润肠通便,润燥化痰等作用。因此,凡是智力发育不良,见有痰多,头晕,大便干燥,胸闷耳鸣等症状者,最宜常食。
杏:
杏是人们喜欢的水果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盛产这种水果。
杏的益智作用主要在杏仁。杏仁中含有27.1%的蛋白质,52.6%的脂肪,10.8%的糖类;此外,每100克杏仁中含钙11毫克、磷385毫克、铁70毫克,并含有维生素A、B1、B2、P、C等多种成分,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在水果中仅次于芒果。这些都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成分。
杏仁一般作为药用,如果作干果食用,千万注意不可过量,并要用去过皮、炒过的。因为杏仁中含有一种苦杏仁甙的毒性成分,成人吃生的苦杏仁40~60粒、少儿吃10~20粒,就有中毒的可能,超量过多,则有生命危险。
芡实:
芡实为我国南方水乡地区最常见的干果。由于它的果实形如鸡头,所以又称为“鸡送实”或“鸡头子”、“鸡头米”。
《神农本草经》将芡实作为“上品”,有补虚益智之效,长期食用,能“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现代研究发现,芡实除了含有大量淀粉外,每100克还含有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2克,粗纤维0.4克,钙9毫克,维生素B10.4毫克,维生素P2.5毫克,维生素C6毫克,磷110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B20.08毫克,维生素A微量。营养丰富,有健脑益智之功。
中医历代将芡实看作是健脾补肾的良药,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都是智力的源泉。现代研究证明,该品含有人体必需的五大营养素,有益智作用。
花生:
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秘鲁一带,到我国安家落户的历史不过400多年。
据分析,花生中含有蛋白质27.6%,脂肪4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润滑滋养皮肤。还含有维护脑组织、神经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卵磷脂、脑磷脂,能强化大脑功能,聪明强志。其他所含的三四十种有益元素,均有益智作用。
必须注意的是,发了霉的花生带有致癌作用十分强大的黄曲霉素,千万不要吃。
刺梨:
刺梨是目前风靡世界的保健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益智的最好果品之一。
刺梨中所含的益智成分主要的是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中含维生素C高达2.44%,被誉为“维C之王”,它所含维生素C是中华猕猴桃的5~22倍,是橘子的75倍,甜橙的46倍,苹果的455倍,葡萄的596倍,梨的759倍,香蕉的380倍。维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达5.98%。是柑橘类水果的120倍,蔬菜的150倍,其他水果的10~60倍。刺梨中所含的氨基酸达14种之多,其中有5种是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这些营养成分,加上所含的微量无机元素,都是智力活动、大脑组织必不可少的“动力”。
论幼儿期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
方文心
在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婴幼儿时期、青少年时期,还是中老年时期,人都会有不同的方式参与音乐活动。从人的感知觉发展来看,胎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听觉能力,7个月左右的胎儿就已能对强烈的声音有所反应,用音乐来进行胎教在许多国家已被广泛采用。音乐以听觉和动作作为感知觉的基本方式,是儿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验的一种手段,其意义不仅仅只是发出音响和奏出曲调。因此,重视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以及性格
的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 ’
一、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通常会发现,婴儿从一出世开始就对声音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和“厚爱”。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末必能识字却很少有不会唱歌哼曲子的,其道理就在于:听觉是幼儿感知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最早最多的感官。俗话说:耳聪目明。“耳朵”是领先的,充分利用它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是开发孩子智力,使他们变得更聪明的极好途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功能上有明显的分工,大脑左侧半球分管逻辑思维,负责处理与分析语言、数学方面的相关信息;大脑的右侧半球除了部分是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外,特别对形象思维、直 觉信息,如空间图形、色彩、声音
等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如果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孩子就能合理并主面地使左、右脑均衡地活动,促进两个半球机能的和谐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世界上许多名人,都是在幼儿时就接受音乐教育,从而‘智商’超人。列宁有超群的记忆力,他在孩子时代便接受母亲的钢琴训练,八岁时就能演奏钢琴。爱因斯坦,一生有过不少重大科学发现,具有极大的创造力,据说他从小就迷上了音乐,著名的“相对论”是他在音乐的启示下,触发了灵感而发明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具育丰富的想象力,他之所以走上童话创作道路,正是从小常听济贫院老大娘唱古老的民歌而养成了“爱坐在海边,唱着优美的歌曲,幻想着有哪一位王子或神仙把他召去”的癖好。幼年的音乐教育帮助这些人成为伟人。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了音乐与人才的关系,同时说明了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陛。
二、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根据早期音乐教育做过的统计显示,幼儿听觉在三、四岁时是发展得最好的时期。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训}练音感的最好阶段,对幼儿进行早期的音乐启蒙,用音乐艺术来陶冶孩子的性情和品格,用音乐使孩子的生活快乐、美到一个智力与身体的平衡发展,从而达到一个健全人格的教育。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
音乐教育不是说理的方式,而是以优美动听的音乐感染和影0向儿童,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同时,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加深孩子的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还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孩引门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形成相互之间台作的良好道德。
(二)音乐教育与智力
音乐是用听觉感知的艺术,早期的音乐教育在促进幼儿听觉能力发展中有独特的作用,孩子在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过程中,需要眼、耳、手、脑协调动作,这不仅促使视觉、听觉、动觉、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协调的发展,而且也使幼儿的智能得到启迪和发展。
(三)音乐教育与体育
研究结果表明,各种不同的音乐会引起幼儿身体上不同的反应,音乐与幼儿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唱歌能使肺脏、发声器官有所活动,音乐游戏、律动、舞蹈能使幼儿身体得到锻炼,动作协调优美,更重要的是音乐活动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地成长。
(四)音乐教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审美力和音乐创造力。
三、家庭是音乐启蒙教育的好课堂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和人们对于文化日益增长的要求也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早期音乐教育的价值,而家庭是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最好课堂,幼儿不仅在生活上依赖父母的照顾,在教育上更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倍育。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的实施,则首先必须通过家长的精心安排来进行,或给胎儿聆听优美的旋律,剪给婴幼儿欣赏悦耳的音乐,戴是安排学岭前幼儿学习乐器,如何适时把握好音乐教育的良机,家庭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既然音乐教育艺术有条件最先进入幼儿的生活,父母应尽早利用这个有利的手段,从幼儿时期起对孩子实施良好的音乐教育。家长在对幼儿进行家庭音乐教育应注意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台理的早期音乐教育
为了培养适用于21世纪的人才,我们提倡早期音乐教育,但启蒙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同步。不仅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还应该做到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进行。随着幼儿的成长发育,活动能力的增长,逐步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例如,从孩子出生日起,就可以给他听音乐,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增长,可教孩子学唱歌,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发展,教孩子在音乐伴随着下合着音乐的节拍、节奏做摆动手臂、拍手、走步等动作,或模仿动物的动作学习跳舞等。
(二)培养音乐兴趣
幼儿的发展是由大肌肉活动到小肌肉的细腻动作,因此,作为家长,不必急于让孩子学习乐器,应根据孩子天真活泼,喜欢活动的特点,让孩子在玩中学习音乐,激发孩子对音乐感兴趣,让孩子和音乐做朋友,孩子喜欢音乐了,才会自觉主动地去接近音乐,领略到音乐艺术的美,才能从中获得促进健康成长的教育。
(三)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就是把孩子放在良好的、活生生的音乐环境中进行倍养。从音乐教育所需要的音乐素质来看,幼儿的音乐素质不仅仅限于天生就有的素质,还需要在生活环境中进行倍养。幼儿早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往往
是在家庭,家庭应该为孩子从小创造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经常在家里播放适合孩子听赏的音乐,还可以用适当的音乐伴随孩子的生活。
例如,吃饭时,听些优美活泼的音乐,使孩子心情舒畅、增进食欲;睡觉时,给孩子听摇篮曲,使他情绪安定、平稳容易入睡;玩的时候,给他听欢快活泼的音乐,使他玩得高兴、开心。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四)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应该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应用于家庭音乐教育。例如,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欣赏曲目或安排音乐活动,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陶冶情
操,启迪智慧,发展智力。另外,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和文化修养,才能成为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合格家庭教师。
正因为早期音乐教育就是要借助于音乐艺术的魅力,用健康、优美、积极向上的情感去陶冶孩子的心灵。有人说弹琴的孩子不会变坏,我们应该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让孩子学音乐,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他们个个都成为音乐
家,而是希望把音乐作为向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如果全社会都重视幼儿的早期音乐教肖,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
育系)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7年第4期
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社会性发展教育
许卓娅
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功能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当伐们在很大程度上把教育
放入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这个范畴来考察时,儿童音乐教育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究竟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文所要探讨的即是: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特殊规律.
一、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中的社会性发展教育
在我国周代的官方学校中,就已分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现今,人们一般很容易把射、御、书、数看成是知识、技能训练的课程,而把礼、乐着成是政治、道德教育的课程。但事实上,乐的教育—也就是今天所讲的以音乐为手段所进行的教育,常常是贯穿在其他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之中的,而其他各方面的教育.也往往渗透于音乐教育的过程之中.如:在“礼”的课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而且还要学习在这些场合使用音乐、舞蹈的规范,了解音乐活动应如何符合规范地与各种待定场合的需要相配合.再如在“御”的课程中.学习者不但要学习通过各种艰难道路时的熟练驾车技术,而且还要掌习如何使车铃发出让人身心愉快的悦耳协调的音响,以及如何使驾车的姿势具有优美的形态
与和谐的动律.对此.古代音乐理论有明确的解释这样的结合,能够使人自然地达到思想与行为的协调统一,在积极的审美情感主导下,自然地达到对各种社会性行为的主动的选择和接纳。
在我国古代的农村、山区、边远闭塞地区,人们对儿童所进行的社会化教育活动更是与音乐密不可
分;在没有书本或无法使用书本的情况下,社会性发展教育的诸多方面经常都是通过歌唱、舞蹈来进行的.在其中.不仅成年人通过社会音乐活动向儿童传递政治、道德、科技和艺术及其社会价值标准.而且儿童们也在社会音乐活动中学会了如何理解他人和如何表达自己。
本文按探讨的问题之需要.把社会性发展划分成两个大的方面。第一大方面是社会文化继承。其中包括特定社会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科技文艺遗产等。第二大方面是社会角色扮演。其中包括了解自己在各种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作用.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周围的其他人,有效地掌握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
二、当今世界音乐教育中的社会性发展教育
当今世界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一些独立而富有特色的儿童音乐教育休系的形成、确立、传播现象为标志的.仔细研究有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些休系几乎都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教育要求。同时,由于各个体系所侧重的杜会性发展目标不同,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体系也不同,所以,也就形成了各个体系在儿童社会性发展教育方面的独特风格。
如柯达依(1882-1967 >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是在欧洲民族解放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该体系在其终极目标上,十分强调唤醒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目标上,十分强调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的养成,以及使儿童了解和热爱本民族文化传统等;在教育内容选择方面,十分强调合唱教学和运用本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
再如,铃木(1898-)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更是渗透日本民族对儿童成材的社会价值观念;坚韧、守纪、责任感、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等。
再如: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在他主持制定的音乐教学大纲中提出:“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并明确地将音乐的社会价值观念作为其课程体系的中心支柱,在一至七年级的课程中,精心设计了((三根支柱—歌曲,舞蹈,进行曲》;《我们民族的音乐》;《音乐的改造力量》;《音乐与当代生活》等一系列课题,以逐步落实其追求的教育目标。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会长,日本音乐教育家高荻保治先生,在1993年8月应邀来华讲学时一再反复强调指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的今天,日本和中国都承担着维护世界秩序的责任,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要超越国民教育这个范围,积极的国际性,儿童的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儿童成长的需要,音乐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部分,是绝不应该忽视这一点的。
三、理论的再思考
学前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初始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其全部有关学习的三种基本心理成
份—认知、情感、行动(操作)的发展上,也尚处在刚刚起步、十分软弱、十分不完善的状态。因此,我们
不能用大龄儿童和成人的发展途径、发展标准来看待对他们所进行的教育。同时,学前期也是个体发展
的一个特殊阶段。处这一阶段的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其中,认知、情感、行动各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方式也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模式。因此,也不能用教育大龄儿童和成年人的方法来教育他们。更何况,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或者工具,对人施加教育影响的功能和规律也必然有别于其他教育。因此,我们在思考和探索以音乐教育为手段来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时,也必须要全面而植雷袖老渗萄以下布女此转件格l只.
1.       学前儿童是行动的个体。凡事如不能让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就不会使他们产生真实的认识。
2.       .学前儿童是重情感的个体。凡事如不能对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影响,就不会使他们获得真切的体验。
3.学前儿童是相对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休。凡事如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观察、认识、体验、思考,就会使他们有可能转向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4.音乐是行动的艺术。如不能亲身参加到音乐进行的过程中去听、唱、奏、舞、演、玩,就不会产生对音乐的真实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
5.音乐是情感的艺米。不能对人产生积极情感影响的音乐,要么不是好的音乐,要么对某些人来说不是合适的音乐。音乐若不能对人产生积机的情绪影响,也就不可能对人产生其他的积极教育影响。
6.音乐是表达和交流的艺术。音乐若能够成为人创造出表达和交流的机会,音乐本身的价值才可能更全面更完善地获得实现。
四、实践的再思考
(一)教育目标在学前阶段,通过集体的音乐教育活动可能达成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目标有:
1.       帮助儿童逐步学会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帮助儿童逐步学会理解和满足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2.       帮助儿童逐步学会主动寻求交流、合作和帮助。
3.       帮助儿童逐步学会遵宁与他们所参加的具体活动有关的社会性规则,并逐步学会理解这些规则对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重要意义。
4.       帮助儿童逐步学会与他人平等、友好、公平地竞争,学会正确对待竞争的胜利和失利。
5.  帮助儿童逐步学会如何从他人处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逐步学会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各种不同的意见。
6. 帮助儿童初步形成对我国和世界优秀音乐遗产的积极情感。
7. 帮助儿童初步形成于他们所能理解的勤劳、俭朴、友善、公正、勇敢、坚强等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及有关行为的积极情感。
8. 帮助儿童初步形成对家庭、幼儿园、家乡、祖国以及周围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们的积极情感。
9. 帮助儿童初步形成对周围生活中各种美好事物的积机情感。
10. 帮助儿童对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实、革命英雄人物等他们一时不能很好理解的概念、事实、人物产生最初步的积机印象。
(二)教育途径
在学前阶段,以上教育目标中的第1-5项目标,更多地是通过“行动—情感—认识”的途径来实现的。即首先是行动,然后是由行动的结果激起相应的情感,最后才是通过个体对自身情感的体验、认识和评价来达到有关的发展目标。
以上教育目标中的第fi-10项目标,则主要是通过“情感熏陶”的途径来实现的。即首先是激起某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然后是表达这种情感体验,最后才
是个体通过由表达情感所引起的情感本身的强化和升华来达到有关的发展目标。
直接从认识人手的途径,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的过程中,一般仅作为辅助的途径。
(三)教育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教育目标,在选择教育材料时应注意:
1.选择在帮助儿童发展社会性素质方面有某种潜力的作品,并努力创造机会让儿童在参与音乐活动的实践中获得与社会性发展有关的积机情感休验,或让儿童在对作品本身的J思想、情感进行休验、表现的过程中直接获得积机的情感体验。
2.选择中外著名的优秀音乐作品,以作品本身具有的高度艺术魅力来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审美情感。适当地让儿童接触一些真正优秀的成人音乐作品,不但可以开阔儿童的音乐眼界。丰富儿童的音乐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起一种内部的审美价值休系的基础模型,这种模型一旦初具规模,就可以帮助儿童有选择地对待周围环境中的音乐信息,使儿童音乐趣味向着高尚、丰富、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四)  教育程序与方法
教育程序与方法是最终落实教育目标的关键,在这方面目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1.  改变过去“新授—复习”式的“双层次介入”程序,而采用“系列层次活动”式的“多层次介入”程序。为儿童创造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加深体脸的机会。
2.  改变过去一般从一个角度,用一种方式参与音乐进行的程序,而采用“多通道参与”式的,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参与音乐进行的程序。为儿童创造丰富、扩展、强化各种积极体验的机会。
3.       改变过去重讲解、重记忆,轻行动、轻体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而采用重行动、重休验、重表达、重文流的模式和方法。为儿童创造更多的自己行动,自己体验,自己评价,自己调整的机会。
4.  坚持对并合社会准则的基本行为才式的持之以恒的要求;坚持通过足够量的反复练习使之形成技能和习惯。
5.  教师要学会注意儿童的发展,并逐步使儿童学会注意自己的发展。教师应经常使用客观反馈的方法来帮助儿童自己了解、评价、调整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动。
五、教师的责任和作用的再思考,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其责任是通过教育影响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在贯彻社会性发展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不应是一个机械的知识、技能传播者和行为习惯训练者,而应是一个灵活的条件、环境创设者,探索活动的引导者.探索结果的反馈者,探索体验的分享者。当然,对于儿童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的社会性行为规范来讲,一定量的练习组织和对练习的督促、指导也是教师的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
养儿育你7篇 爱你无语想你有错7 想你7 教你炒股票7 你。。。。 处世心语十篇:没人蔑视你,只是忽略你 【处世心语】10篇:没人蔑视你,只是忽略你 你的家庭生活(女性篇) 7招让你的客户离不开你 7招让你的客户离不开你18 你说你是梅[7P](诗画) 你说你是梅[7P](诗画) 7招让你的客户离不开你的诀窍 7招让你的客户离不开你 7招--让你的客户离不开你 7招让你的客户离不开你 7招让你的客户离不开你地方时 你说你是梅[7P](诗画) 你有悟性吗?7 7招让你天凉好个秋 一年三篇IF大于7的牛人告诉你怎么写SCI(没事看看... 7招让他们坚挺着和你玩暧昧(入门篇)! [转] 一年三篇IF大于7的牛人告诉你怎么写SCI [转] 一年三篇IF大于7的牛人告诉你怎么写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