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且快乐着,是一种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8:03

孤独且快乐着,是一种境界

分享关于“孤独与思考”的话题,举不胜举。文学上,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作品《百年孤独》,到近代中国国学大师梁漱冥的《飞扬与落寞:梁漱溟孤独思考》,另外还有当代蒋勋所著《孤独六讲》,深入探讨孤独的美学;民间里,更是有无数的关于身心孤独的言论或思考,张楚曾经的一张专辑是《孤独的人是可耻 查看原文 (人文) 来自:商业哲学评论   蔡子方发表   上榜于昨天  

关于“孤独与思考”的话题,举不胜举。文学上,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作品《百年孤独》,到近代中国国学大师梁漱冥的《飞扬与落寞:梁漱溟孤独思考》,另外还有当代蒋勋所著《孤独六讲》,深入探讨孤独的美学;民间里,更是有无数的关于身心孤独的言论或思考,张楚曾经的一张专辑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是正在过去的一代人被人文边缘化的抗议呼声,而伴随经济腾飞诞生的所谓“独一代”、“独二代”们,也在历史裂痕与物质社会之间寻找意识的共鸣。

这其实是个挺造作的开篇,但我相信,它很符合相当一部分人的要求。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尤其通过网路,唯一的桥梁。但是,当我们之间的沟通变得不畅时,往往需要借用共知现象,引经据典就是其一,就像开篇所言。当然,不排除这也是我们考察某个作者某段文字权威程度可信程度的需求,毕竟常态下,拥有更大阅读量的人,似乎会让人更容易信服。

因此,我也想着希望能在博客当中引述更多的前人观点,同时从访问的流量来看,观点性的文章更易于取悦读者,但这并非我的初衷。

有一篇文章的内容可以借来表达我的初衷,请看:

现实中,我们通常只关注作为名词的思维,忘记了“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状态和行为。这与我们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相关。蒋勋认为,儒家的主张,如孔子的哲学,常常是一种结论式的原则。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结论,是可以奉为教条的格言,人们听了后不必作太多的思考,照着做就可以了。在儒家文化中,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负责思考,思考出最后的结论,告诉人们,人们遵守他的诫命即可。孔子有七十二弟子,实际就是遵守其训诫的人。这让人们养成了简化思维的过程,认为思维是一种名词、结果,而非动作、探讨可能的习惯。

我们习惯了很多问题都要有结论。可这个结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没有思辨的过程。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它是一个人在作周密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跟看法。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不对?有思辨力的人应该想想看,从正面想、从反面想,最后即使他同意孔子说的是对的,也是先有过一个思辨的过程,是有思维能力的体现。

这是一篇名为《孤独是思考的开始》的文章,发表于《21世纪经济评论》,链接点击这里

思维没有终点,人生螺旋上升,这是我一贯的看法,所以,当我觉得有必要提升一下博客的访问量时,会适当抽些时间撰些观点鲜明的结果性文字,然后就看着转载不断。说实话,这本身对我毫无益处。

但话说回来,对于作为读者的你呢?

大抵我们都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他人的思维过程,换作是我,其实也是挺痛苦的一件事情,每个人从来到世间,经历了学堂与社会的改造,不以优秀程度论,其实都有认知事物或现象的逻辑体系或流程。在我们未曾想过自己的体系或流程有什么问题时,我们大多不会刻意去对它进行改造,何况改造的过程极其痛苦,而且是越往深处越痛苦,以致于深入到你的价值观改造。

所以,先前左岸提议我把思考的体系与博客的主旨什么的作一系统阐述。关于思维的,已借麦肯锡的体系进行阐述,关于主旨的,也在不少的行文当中零散阐述。而今天再补充的一点内容,则是关于思考的目的。

目的决定方向,方向决定过程。其实,思考的目的与方式,二者紧密相关。方式在前,目的在后。

方式作何解?是系统思维、还是线性思维;是感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亦或兼具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是批判性思维、还是经验性思维或其它。这些都是思考方式,只是角度不一。

得,还是得对思考方式作一个精确的定义:思考方式是以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为认知前提,对外界的新事物或新现象作出的刺激或反应,而这个刺激或反应可解读为借助上述方式之一、或者是综合上述各种方式,进行分解、判断、重组之后,融入自我的认知体系当中,或成为原认知体系的新节点,或成为巩固认知体系原节点的认知。

目的作何解?认知是行为,任何行为总有其目的。思考的目的又是什么?古老的马斯诺理论已经对人的需求层次作了完整的注脚,人类任意认知的需求,都离不开这五个层次的目的。对照下图,我们可以从自己阅读的内容偏重,反推自己对于这五类需求的需求程度。阅读其实只是我们获知外界的途径之一,这里只作为举例,事实上我们可以用“注意力分配”这个词来整体形容自己对外界信息获取的权重特征。

 

借助这个图,再结合当前我们共同生长的环境,我们很容易得出“注意力分配”的一些分析:

    一、生理需求方面,咱们把住房的需求提升到了精神需求的上层层面,它影响了绝大多数人的婚姻选择(社会需 求)、也影响了大部分人看待关于地位的证明条件(尊重的需求);——是否觉得这个观点很突兀?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思维被物质绑架了,房子、车子、票 子……,它们所代表的符号很浓重,超越了它们原有的应处在的地位。

    二、安全需求方面,咱们的注意力其实不完全放在关于保护、秩序或稳定这些方面,反而像食品安全、CPI、房 价等占据了这一层面的相当空间。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从来不会花费太多的成本在弱势群体上,这是群体意志决定个体意志的结果;二是行政监管成本不足以 支撑道德败落带来的危害,三聚氰氨的例子就是典型。

    三、精神需求方面(包括了社会、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好意思,这是当前最为扭曲的三个层面。原因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被物质格式化之后的精神变相,人们似乎还是有奋斗目标,因为更具触摸感,但实际上又不是,这是一种具有伪装性质的混沌状态,比起完全 的显性混沌更具危害。二是除了共X产X主X义以外,中国人其实从来没有切实际一些却又能够引领个体精神的参照(要说成被动式的约束也行),哪怕是宗教。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几下几种人,他们的注意力分配各不相同:

第一类人:唯利是图的人,貌似活得最好,最无痛苦感的一个群体。他们甚至会认为精神追求简直是无病呻吟。虽然他们也有可能成为被环境损害的对象,但正因为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大可极其专注地把绝大部分注意力分配于相关方面,而道德底线的高低,决定了他们是否会关注某些潜规则领域、甚至是边缘地带。因此,从经济的角度,他们胜出的机率很大,“因为专注、所以成功”,这话说得很艺术。

第二类人:希望保全的人,即能够保持较高的底线的同时,收获事业的成功。这类人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游标,越是混沌的环境,越需要同时兼具深刻的洞见与坚持的勇气。因为越为混沌,道德与利益的置换率越高。

第三类人:精神至上的人,这是一个很稀缺、却又很无奈的群体。何谓精神、何谓至上,只意会,不言传。懂的终究会懂,不懂的无需徒劳。同时,需要把某些学究与伪道者排除在这一群体,这时我们会发现,它会稀缺得更要命。

最不被孤独感所侵害的对象,是第一类人,但不代表他们不会有孤独的一天,比如众叛亲离。最深感孤独却又有可能反而享受孤独的,是第三类人,他们孤独因为没人能够对话,同时又是因为能够俯视众生、且能安然入定而享受孤独。最受孤独侵蚀的,是第二类人,他们需要时刻把握出世与入世的度,会因某次不小心湿鞋而备受煎熬,也会因屡次湿鞋而放低底线,但又全然没有第一类人的无畏与第三类人的豁达。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无数人通过文字的孤独“呻吟”,借助文学作品其实只是在找对话或求证,但这又有何用?千万莫中了文学的毒,当代纯文学的底蕴在中国已不覆存在,除了批判文学仍可少量出彩之外。何况,有许多的社会问题,并不是纯文人可以洞悉得全。有病可以呻吟,但切莫消极呻吟。

最后,孤独且快乐着,是一种境界。

—————–全文完—————-

(Bty,唯美语言与逻辑严谨之间,我会选择后者,当然,希望尽可能兼而有之,有人说数学、管理学是一门艺术,也有人说php语言是一门艺术,其实,逻辑也是一门艺术。我希望用中观、理性而严谨的逻辑,通过还不算很蹩脚的语言表达,通过各门学科的综合观点进行判断,撕开现实的一道道口子,这也正是本博客的独特之处。只是,阅读文字的朋友,要么是能共鸣之人,要么是未梳理价值体系却又希望梳理之人。对前者,咱们有着共同的意会,哪怕是痛并快乐着;对于后者,还请做好返身入世的准备,每个人一生承受的精神压力各异,越具洞悉越是沉重,如何把它转为生命可承受范畴,将会是相当漫长的痛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