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洋人比中国人敢爱老女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11:30
      在中国,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姑娘十八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而西洋人则说:“有三样东西越老越好:烟斗、美酒和女人。”中西方人士对女人之老的价值判断竟然有如此的天壤之别,真有点不可思议了,当然也不由得不发人深省了。这里姑且不谈烟斗或美酒,因为那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里只想拿老女人说事。

当你登上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班机时,笑脸相迎的不是天生丽质的窈窕淑女,或是沉鱼落雁的空姐,而是两鬓斑白,挂着老化眼镜的空婆。初次见面,有眼无珠,颇感不大习惯;莫非那里的小姐们都到…….去了?难道只有老太太们才能在银燕上驰骋?也真的太难为她们了。然而,当你在飞行旅途过程中享受到了那种无微不至,乃至体贴入微的服务时,你才会感受到什么叫女人味,什么叫优质服务。如果有婴儿哭闹,只要她们一哄二抱,顿时破涕为笑,或者乖乖入睡。如果你打个盹儿醒来,一杯热咖啡,或者一小碗方便面一定恭候在你的小餐板前。这种温馨在国内航班上如花似玉般空姐身上是难以感受到的。在空姐扎堆的航空器里,当你不需要服务的时候,芳香扑鼻;而当你需要服务的时候,粉黛难觅。但是,在空婆上岗的舱位间,当你需要服务的时候,不招即来;而当不需要服务的时候,无影无踪。有了这样的老女人为你服务,那才叫享受优质服务呢。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能不说女人越老越好呢?有这样的老女人真好,实在是好!

试想,在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各种各样的精致沙龙里,如果缺少了那些不计其数的半老徐娘们,真不知道欧洲的文艺复兴该怎么样复兴了。没有了那些老女人的精心策划的种种活动,那来什么文艺复兴运动呢?更别谈什么浪漫主义运动,启蒙运动了。没有了老女人们的那些活动,估计西方社会什么也动不起来的。这或许是西洋老女人的魅力所在吧。

至今,脑海里依稀浮现出当年那一出出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位名叫德·瓦朗夫人的妩媚贵妇是如何地接济卢梭,即便在俩人同居的近十个年头里,卢梭还是亲切地喊她为“妈妈”(maman),当时卢梭只有22岁,德·瓦朗夫人却已34岁。

还有那34岁的乔治·桑夫人一往情深地倾心28岁的肖邦,给他带来了无限的乐感;有一座雕塑迄今还矗立在巴黎的街头。更有那早巳是七个孩子妈妈的45岁的梅克夫人的慷慨解囊,才使36岁的柴可夫斯基度过了最为拮据的岁月,这在中国可能被称做“吃软饭”。

如果你要在巴黎的咖啡馆里泡“小妞”,或者是要“三陪”;那一定会被人嗤之以鼻的;如果真的要泡女人的话,那就一定要泡“婆娘”;当然不是那种穿着长裙,裹着臭脚布的臭婆娘。英文里把“小妞”称为“miss”,而把“婆娘”呼成“lady”。按照中国人的惯例,上了年纪的女人便是婆娘了,但是,我们的有一把年纪的女人是绝对不大爱听这种称呼的;即便再老,也说自己是个小女人:我心依旧,小鸟依人。所以,我们在翻译“Ladyfirst”时,一定是“女士优先”而决不能译成“婆娘优先。

至此,人们不禁在想,何以中国的女人一到四十就成了豆腐渣,而西洋女人却是老而弥鲜,百看不厌的玫瑰花呢?面对着芳香袭人,绚丽动人的玫瑰花,尽管时而有点带刺;难道你会无动于衷而不怦然心动吗?这样玫瑰花般的,韵味十足的老女人,你有理由不喜欢吗?难怪人家洋鬼子要说:“女人越老越好!”

“老女人”如此多娇,法国人会不会注商标。于是求知欲又让我委托进行了检索,最后商标专家王浩正式通知,没有,你想干啥?本博秦全耀正式告之,不想干啥,“老女人”在中国不吃香。中国是老人政治,偏爱小女人小娘子们,追求的是“八十八添一瓜”。

其实我在一年前,早想把赵雅芝那个酒申请个“泡老女人”商标的,但是中药制剂不可能有什么效果,我又是个与中医药不套近乎的人。而且,商标最后也会因“不文明”下不来。

中国人能泡“老女人”,洋鬼子敢爱“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