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恐怖惊悚的全球各地天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57:51
  近日,我国各地相继出现各种小型的地表塌陷,有网友戏称为“天坑”。接下来,我们来818全球最著名的几大天坑。

2010年6月1日,媒体报道受到热带风暴的影响,危地马拉城的街道出现了一个巨大骇人的深坑。这个大坑位于危地马拉城内的北部地区,已经有超过了一个十字路口的区域被这个大坑侵吞。



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91千米的荆竹乡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小寨天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千米。小寨天坑当称"天下第一坑",属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




达瓦札天然气燃烧坑:1971年,地质工作者发现在中亚土库曼斯坦一处蕴藏着巨大的地下天然气体,这个大洞就是为了利用该地下天然气,但是在一次钻探操作塌陷后留下这个巨大的坑洞,为防止有毒气体泄露,钻探队员点燃了此处,并且一直昼夜燃烧至今。









蒙蒂塞洛水坝  蒙蒂塞洛水坝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因其巨大的环形泄洪道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堤坝,每秒可以泄洪48400立方英尺的水量。据说,如果你怀着某种目的打算从那跳下去的话,你那潮湿而苗条的身体会在瞬间从水坝底部喷射出来。













宾汉铜矿是一个露天开采斑岩铜提取沉淀物的矿场,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奥克尔山这个矿井1906年开始投入生产,在开采过程中挖出了一个超过 0.75英里深、2.5英里宽、面积超过1900英亩的大坑。根据肯尼科特铜业公司资料表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为挖掘坑。








伯利兹蓝洞:这个完美的大蓝洞位于洪都拉斯伯利兹海岸附近,是一个水下陷洞,洞宽为1000英尺(约305米),洞深400英尺(约123米),形成于冰河时期的石灰岩深洞,是传说中的地理学奇景,冰河时期是它个干涸的大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让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米尔矿井又可以被称作米尔内矿井,是一个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米尔内的露天开采钻石的矿井。这个矿井有525米深,直径为1200米,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挖掘井,排在宾汉铜矿之后。对于直升飞机来说,矿井上空已经封锁,因为曾经发生过飞机被向下的气流吸入矿井的事件。









加拿大迪亚维克矿井  迪亚维克矿井位于加拿大西北处,自2003年开矿以来钻石年产量达800万克拉。





俄罗斯乌达奇纳亚钻石矿井  乌达奇纳亚(Udachnaya)矿坑是一座位于俄罗斯境内的钻石矿。该矿坑于1995年被发现,矿坑深为500米。






这个名为“大坑”的矿井位于南非北开普省的省会城市金伯利。现今,这个“大坑”从表面上看差不多有1500英尺宽,超过42英亩。 在1914年,这个“大坑”停止了地面开采,当时约有785英尺深。

 


专家揭秘“天坑”真相

浙江衢州高速公路大坑,10米深。

江西南昌路面突然塌陷。

  星岛环球网消息:从6月3日开始,位于中国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良江镇吉利村的大山头下因塌陷形成了4个大坑。地陷造成当地房屋墙体出现开裂、倾斜、倒塌现象,并波及邻近的山背屯和一座小型水库。吉利村附近的吉利水库大坝出现裂缝,这座库容有52万立方米的水库出现险情。

  新华网报道,而目前地陷仍在扩大。“从6月4日到5日,地陷深度增加了5米,达到25米左右,波及范围达到0.4平方公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应急工作人员施杰说。

  自今年4月四川宜宾突现20多个“天坑”以来,浙江、广西、江西、广东等地也发生了地表局部塌陷形成坑洞的情况。中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天坑”现象,引发人们的争论和部分民众的恐慌。

  “现在大家认为的所谓的 天坑 其实算不上是天坑,因为地质学意义上的天坑是有一定尺寸要求的,目前出现的地质现象只能说是小型地陷,而且成因各不相同,民众不用杞人忧天。”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云胜说。

  他认为,有的地陷的形成跟地下矿山开采活动有关,有的跟人类工程活动有关,还有的是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要用科学的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妄自揣测,更不能以讹传讹。

  据调查发现,各地“天坑”的出现确实均有不同成因,但均属正常地质现象。

  不久前,四川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连续出现两个“天坑”,引起附近村民恐慌,猜测与地震有关。6月4日,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向媒体透露,大邑“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常年抽采地下水使砂卵石层中的细粒砂逐渐被地下水带走,致使砂卵石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架空结构,后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塌陷,致使地面下陷。

  崇州“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其附近曾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在冲击钻探及爆破震动影响下,卵砾石层变疏松,形成架空结构。随着灌溉水不断渗入,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作用下发生塌陷。

  针对“天坑”频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传闻,赵云胜说:“如果地陷与地震等构造运动有关,其分布应当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且应当与地震同时发生或在地震之后。而目前这些地陷地点的分布比较零散,当地也没有出现过地震,因此与地震有关的说法没有根据。”

  据了解,地质学意义上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目前世界上发现并确认的天坑约80个,其中有超过50个在中国。中国的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绝大多数位于黔南、桂西、渝东的峰丛地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