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间,洗手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17:38
茶水间,洗手间
Ella Bee 2010-03-19 19:35:41
        核心提示:一个人的茶水间秘密,往往来源于突如其来的电话,像不想为人知的家事,以及猎头打来的电话。内容有情侣间的甜言蜜语;家庭事务的婆媳口角,夫妻吵架;装修房子的纠纷,炒股炒楼的进进出出;又或者是在电话里对上司或同事的抱怨;和猎头的交涉和讨价还价。
        像后台之于舞台一样,茶水间之于办公室也充满了幕后花絮和出不得台面的故事。传统的办公室,除了高层们有自己的单间外,大多数的普通员工都密密麻麻地坐在层层叠叠的格子里,没什么私密空间可言;近年来拜所谓“开放式办公”的风气所赐,单独的办公室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开放空间,这样固然更公开,更平等,更有利于沟通,但公司里白领们的个人隐私也由此降到最低,所有表情和对话都敞在那里,状若透明,可以随时偷听,偷窥别人,也随时被别人偷听和偷窥。
        唯一的救赎是无声的MSN得以大行其道。其它突如其来的对话和不想公之于众的表情,都只能从格子间里逃离,快速闪避,到茶水间里得到些许的释放了。
        一个人的茶水间秘密,往往来源于突如其来的电话,像不想为人知的家事,以及猎头打来的电话。内容有情侣间的甜言蜜语;家庭事务的婆媳口角,夫妻吵架;装修房子的纠纷,炒股炒楼的进进出出;又或者是在电话里对上司或同事的抱怨;和猎头的交涉和讨价还价。
        讲话时一旦作为公共空间的茶水间有人闯入,则被闯入者不免惊慌失措,闯入的人也会显得尴尬而进退两难。我自己就曾多次贸贸然撞到这样的独角戏里,亲耳听到平时温婉的同事对老公的破口大骂,还有和男友分手的女孩在茶水间里哭到涕泪滂沱。至于你一进去就慌忙收线的更不在少数,弄得你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次数多了,我一遇到如上情况,就彬彬有礼地说一声:“请继续”,然后安静地退出。我所任职过的公司,有两个曾有玻璃全透明的茶水间,倘若在外面看这样一场一个人上演的茶水间好戏,一般要比春晚精彩得多,里面的人七情上面,滔滔不绝,有的严厉,有的含情,有的严肃认真,有的怒不可遏,而且他或者是她会下意识地边打电话边或急或缓地在小范围里踱来踱去,像关在笼里的野兽,颇具观赏性,而且胜在因为无声而可以引起遐想无限。
         两个人的茶水间则复杂得多,可以是私下结成的联盟,或者是敌对方的短兵相接,但这类关系的产生通常是即兴的。如果是蓄谋已久的行动,会发生在会议室,或私下的饭局,而茶水间,通常只是在结盟关系里充当前戏的场地,由对共同不满的对象的牢骚开始,继而是相互间言语的试探,最后采取正式的行动。如果你进入茶水间看到两个人表情紧张,目光躲闪,低声细语,则某一个计谋也许正在酝酿之中。
        而短兵相接的案例,最精彩的一次,是在开完会后,一个在会上受到伏击的中层在茶水间遭遇对手,忍不住大发脾气,而对方反唇相讥。对话很快演变成两个男人间互揭老底的破口大骂,半个办公室的人都在竖着耳朵睁大眼睛,不想错过任何的只言片语和双方少见的面红耳赤。我惊讶地看到连清洁阿姨都停下手里的活,在本来属于她的“办公空间”里笑吟吟地欣赏这场好戏。过后,阿姨甚至得意洋洋的向我炫耀她所经历的茶水间战斗,言语中对自己多年来时时有机会目睹茶水间大戏,毫发无伤地笑看风云颇为自得。
        三个人的茶水间更像一个小品或者小剧场话剧,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场戏,在茶水间里,任意三个人,再加上适当的话题,都可以是一场戏,话题可以是黄色的:公司里的情色,明星的八卦;可以是黑色的,公司政治,人事变动的谣言,谁上谁下,谁又出了局;也可以是鸡毛蒜皮和流言蜚语,特点是大家都小声说大声笑,一旦有人闯入,如果是同一方,则马上加入;如果碰巧是八卦的当事人,强势的,则大家作鸟兽散,弱势的,大家会暂时缄口不语,等他离开后继续。        茶水间里的故事固然有意思,但毕竟是花边,是戏说,上不了台面,扮演的角色其实并不比洗手间更重要,无非是一出一进,如果太把它当回事儿,就不免落入小题大做的俗套。
        我曾经的一位品行不端又缺乏自信心的老板,经常以为茶水间的对话都是关于他的,从而对茶水间里发生的事抱有异乎寻常的关注和警惕。发展到后期,每当有超过一个的疑似假想敌的人在茶水间呆超过3分钟,他就会神情紧张地频频出入,掩饰以一杯又一杯的咖啡,希望从众人的只言片语和表情中探查出一些蛛丝马迹,结果自然是除了咖啡卓越的利尿功能而导致频频拜访洗手间以外别无所获。他的行为,只是再一次把茶水间和洗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了一把……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9/169397.html 【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9/16939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