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胡锦涛一定要去越南岘港看一看、走一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7:24:28

为何胡锦涛一定要去越南岘港看一看、走一走?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2009-5-18 13:26:44   点击数: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展开对越南、老挝、印度和巴基斯坦四国的国事访问,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越南是胡锦涛此次重要外访的第一站,胡锦涛将借机与越南领导人规划中越关系的发展方向,尤其要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跃上新的台阶。


  报道援引越南驻华公使裴仲云的话表示,胡锦涛主席将与越南达成成立两国合作指导委员会、两党两国每年进行高层互访、签署“两廊一圈”合作原则性协议、南海合作、湾口划界和海上问题谈判、重大经贸项目合作等六个方面的重要成果。


  裴仲云说,从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经贸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从3200万美元,跃升到去年的80多亿美元。


  不过,相较于两国密切的政治关系,两国经贸合作显然还有巨大潜力。据了解,中越双方目前正在积极商讨加强在基建、能源及交通等领域的长期合作。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合作开发“两廊一圈”。“两廊一圈”是指“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段文字中的一个概念:“两廊一圈”。何谓 “两廊一圈”?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地理而言,所谓“两廊一圈”,实际上是两条陆地经济合作走廊,外加一条“环水经济合作走廊”。


  “两廊”实际上是个“闭环经济圈”


  不过,我们认为,实际上,“两廊”本质上是个“环路经济圈”。如果以中国云南为起点的话,那么,它从中国云南的昆明出发、进入越南后,经越南的老街─河内─海防─广宁,最后折进中国境内的广西省、到达南宁为终点。


  这个“环路经济圈”总体上可视为“中越陆地三角形经济开发区”


  另外,由于云南与广西相邻,因此,云南昆明与广西南宁之间是可以“用直线相连的”,如此一来,“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与“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这两条走廊,实际上就合并成了一个“环路”,总体而言,是一个“以中国的昆明、南宁、越南的河内”为端点的“中越陆地三角形经济开发区”。


  值得强调的是,“中越”还有个三角形经济开发区,在水上,它比我们通常提到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范围要大得多。


  为了更好地继续这个讨论,我们再来关注胡锦涛主席的此次行程。


  胡锦涛抵达岘港开始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岘港消息】应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和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抵达越南中部城市岘港,开始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16时30分左右,胡锦涛乘坐的专机抵达岘港机场。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在机场受到越共中央委员、越共中央对外部部长阮文山,岘港市委书记阮伯清和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陈文明等的热情迎接。


  胡锦涛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他指出,越南是东南亚的重要国家,具有悠久历史,充满发展活力。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越南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革新事业,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今年4月召开的越共十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我们相信,在越共中央坚强领导下,越南人民一定能够实现越共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把越南建设成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


  胡锦涛指出,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两国人民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友谊,被胡志明主席誉为“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进入新世纪,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字指导方针指引下,中越关系不断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两国和两国人民已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胡锦涛表示,他期待着同越南领导人就两党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他表示相信,通过这次访问,两国传统友谊一定会得进一步加深,两国各领域合作一定会进一步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和全面合作关系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越南是胡锦涛此次出访的第一站。胡锦涛将出席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后,胡锦涛将对老挝、印度、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时事点评】值得强调的是,胡锦涛主席将岘港作为国事访问的第一站,是“有故事”的。


  岘港对中国的越南政策、甚至是东南亚政策具有的“非常现实的意义”


  我们知道,胡锦涛主席去年11月份访越时,地处越南中部的岘港就在行程之中。最后,只是因为台风的原因而不得不取消的岘港之行。显然,将其列为这次越南之行的第一站,当然有“还愿”的因素 ,但是,在我们看来,更大的原因在于“重视”,在于岘港对中国的越南政策、甚至是东南亚政策具有的“非常现实的意义”。


  “再谈”中国近期“内政外交”的指导方针


  第一,连续多日,东方时事评论员在组织当日“焦点评论”时,都是围绕“泛亚铁路”、或者说“那个极可能覆盖欧亚非大陆的铁路网”来进行组稿的。


  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条正在建设中的“泛亚铁路”,其原因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围绕这个“极可能覆盖欧亚非大陆的铁路网”的成型过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这样几件事情:


  首先,就是做好眼前的事,一边做好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从而释放部分金融风险;一边做好军事斗争的充分准备,尽可能地实现“以准备战争的方式去阻止可能发生的战争”;


  其次,就在要在上述“准备承接全面摊牌”的基础上,一刻都不耽误,按已经公布的四条路线搞好“泛亚铁路”,从而沿着这个路线图搞好中国东盟经济整合,有效启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有效地推进中亚经济整合,搞好与俄罗斯的能源、军事合作,加快以巴基斯坦为通道、联结伊朗、中东、非洲的能源走廊的建设。


  最后,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做好上面的两条,既一边“脚踏实地”推动“欧亚非铁路网”进程,并伴随这个进程、展开自己的政治、军事、经济布局全球,似乎正是中国近期“内政外交”的指导方针;


  岘港的第一个“现实意义”就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战略要地


  第二,而岘港的第一个“指标意义”就在于,它恰好就是“泛亚铁路”越南段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沿着泛亚铁路,在“中国经济”的眼里,岘港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也非常具有投资价值战略要地。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中国、还是越南,在胡锦涛主席正式进行这次国事访问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其一,在9月27日,中国目前最大的跨国电力联网工程——中越220千伏联网工程昨日正式投产。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现有的三回110千伏线路向越南供电的基础上,开始采用220千伏线路由云南向越南北部六省供电。


  马来半岛与中国之间的陆上物资交换、全部都得经过岘港


  其二,在向越南供电的前两天,也就是9月25日,中越双方在河内签署越南铁路干线现代化改造项目合同,对越南统一铁路线荣市至胡志明市段通信信号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有意思的是,这段铁路就是泛亚铁路越南段的主干道,而岘港正是铁路上的一个大车站。


  不难想像,将来马来半岛、东南半岛与中国之间的陆上物资交换、全部都得经过“岘港火车站”。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只是陆地上的事儿,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岘港就如其名安一般,它的确是个海港,而且是越南的三大天然良港之一,是个地理条件非常优良的海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岘港位于越南中部偏南的南海边,这个自古以来就是着名贸易口岸的海港城市,与中国的海南省是“隔南海相望”。


  这就是说,将来马来半岛、东南半岛与中国之间的部分物资交换,在到了岘港之后,还可以选择下“泛亚铁路”、再由岘港登船,走直线,经海南岛,转运中国南部、甚至东北亚地区。


  一旦南海合作开发全面启动,一个有活力的岘港将立刻让海南成为“10+1”、“10+3”、“9+2”的物流中心


  我们知道,胡锦涛主席的这次越南之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与越南就“南海开发”问题达成相关协议。我们想强调的是,海南是中国惟一拥有海洋管辖权的省份、中国决策层准备以海南省为基地,启动南海油气开发计划。


  就“能源储藏”而言,我们注意到,根据最新地质调查表明,中国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约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南海水下还发现了新型的替代能源“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


  而据新近的勘测结果,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地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量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按成矿条件推测,整个南海的可燃冰的资源量相当于我国常规油气资源的一半,可燃冰是解决中国未来能源问题的最大希望所在。


  中国南部经济的“硬伤”


  另外,东方经济评论员的观点是:华南地区经济虽然增长迅速,但是自身也有难以克服的“硬伤”,在我们看来,最大的缺陷在于该地区的“常规能源”极其缺乏,尤其石油天然气短缺的矛盾为甚。


  因此,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由于南海的油气是地理上距离泛珠三角最近的能源原产地,从海南岛到珠江三角洲的距离仅为从新疆到上海距离的“1%”。因此,我们认为,尽快开发南海油气对于支撑中国华南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 ,我们也认为,尽管这个海南省的这个“海洋管辖权”之含义尚待进一步明确,但是,我们的观点是:从国家大局和长远战略出发,中国政府非常有必要将海南岛建设成为南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持基地和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海南省将成为中国开发南海、挺进南海的基地、中国南部石油储备转运基地


  不过,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尚无一家石油天然气储运基地,能源布局严重不均衡。东方经济评论员认为,在未来南海开发的战略中,海南理所当然的能够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们知道,开发南海油气,就相应需要一个石油加工、冶炼、储备的基地,这样就可以与潜在的消费市场紧密相连,以保证开采-加工-冶炼-储备-运输-消费的产业链条。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就这个角度来看,海南将成为中国建立南海石油开采的战略基地。


  由此可见,在中国决策层的眼中,海南省应成为中国开发南海、挺进南海的基地;应成为中国南部油气化工生产基地和石油储备转运基地。


  一个有活力的岘港,将立刻让海南省,成为“10+1”、与“9+2”的能源加工、转运中心


  但是,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对中国而言,开发南海能源,难就难在南沙。我们知道,南沙群岛陆地面积仅约2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军队驻扎的太平岛最大,但也仅有0.43平方公里,要命的是,南沙距海南岛榆林港竞然有1500公里之遥。


  显然,有朝一日,中国与区域内国家合作,将南海能源开发出来之后,如果“中国南部经济”想利用这些能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南海就近上岸,登陆越南,之后,或经泛亚铁路、或“新建”一条石油管线、将能源输送到越南中部的岘港,上船运往海南岛,经海南岛或加工、或转运至中国南部、甚至日本、韩国。


  值得注意的是,西沙群岛陆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西沙距海南岛榆林港有337公里,但距越南岘港却只有76公里。因此,在我们看来,就算中国要开发西沙海域,越南岘港也是一个非常近的转运中间站。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仅凭这一点,就足以令胡锦涛主席对岘港“券顾不已”:在我们看来,一个有活力的岘港,将立刻让与其隔海相望的海南省,成为“10+1(中国与东盟)”、“10+3(中国、日本、韩国、东盟)”与“9+2(中国内地九省市与香港、澳门的区域合作)”的“能源转运中心”、能源加工中心。

 

  海南省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10+1”或者“10+3”的港口物流中心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海南还应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应该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口岸。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已经与国际经济大融合了,因此,海洋贸易也就成了中国经济后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海洋战略的实施也将使得港口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港口供给能力同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尤其是集装箱码头,实际吞吐能力远远高于港口设计能力。沿海主要港口公用码头完成吞吐量超过设计标准10%,集装箱码头长期超负荷运作,利用率达到130%。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即将建立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的深入,尤其是前者带来激增的贸易总量和该地区港口常常供不应求的格局,给海南发展港口业提供了潜在的机会。


  因此,我们认为,一旦海南能作为区域合作的能源转运中心、能源加工中心运转起来,那么,在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海南省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10+1”或者“10+3”的港口物流中心。


  一个以中国海南岛、越南岘港为两个锚点、比“环北部湾经济区”要大得多的“中越南海开发区”


  在明白了上述内容之后,我们也就不难想像,一个以中国海南岛、越南岘港为两个锚点、让南海能源驱动中国经济、越南经济,从而形成的一个“中越南海开发区”也就浮出了水面,显然,这比所谓的“环北部湾经济区”要大得多。


  显然,相对于前面所说的“中越陆地三角形经济开发区”是个“环路经济圈”而言,“中越南海开发区”显然是个“开路经济圈”,总体上可视为“中越水上经济开发区”。


  在明白了上述内容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在这两个经济开发区的覆盖下,中国南部经济与整个越南也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种战略一旦成为现实,那么,西方媒体所说的中越关系“情薄如纸”、“稍有冲击,就会毁于一旦”的说法,恐怕就很难有立足之地了。


  我们还不难理解,为何胡锦涛主席一定要去岘港看一看、走一走了。显然,这正是中国在东南亚方向、沿着“泛亚铁路”积极布局经济的重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