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g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42:55
悉尼歌剧院
      近年来,以“艺考热”、“考级热”、“选秀热”为标志,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快速发展起来。这一热潮在有效提升中小学学美育工作地位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最近,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教体艺〔2007〕16号,简称教育部“16号令”),对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提出了10项改进要求。要把落实教育部“16号令”精神和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密切结合起来,坚决克服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功利化、成人化、商业化倾向,把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导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

一、扭转艺术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取向

1.高校扩招引发中小学艺术教育热潮

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艺术专业招生异常火爆。据生源大省山东统计,在2002年,该省报考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考生为3.2万人,2003年达到5.6万人,2004攀至9.3万人,2005年更是达到14.6万人,2006年超过16万人,2007年又创新高,达到16.9万人,约占全部考生的1/4;另一个生源大省河南省2007年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达到8.2万人,也比2006年增加了四成。在所有艺术类专业中,起初是表演、播音主持成为热门专业,进而其他专业相继升温,目前美术成为最为热门的专业,约占艺术类考生总数的80%。

在“艺考热”烘焙下,高等艺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传统艺术类高校纷纷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寻求新的专业增长点,促使招生规模急剧扩张,有的已发展为万人大学,成为高等艺术教育史上的奇观。而在其他高校,发展最快的也是艺术专业,其中“艺术设计”更成为扩招中的“新贵”。据统计,在全国678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就有382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57%,仅次于英语、计算机、法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所有340多种专业中排名第五,成为覆盖面最广的热门专业之一。

2.“艺考热”凸显艺术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取向

历来备受冷落的艺术类院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火爆的报考场面?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考生报考艺术专业的愿望,反映了他们对提高自身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强烈需要;二是近年来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三是报考艺术类专业并不影响报考其他专业,这可以增加报考次数和录取机会;四是“艺考”对文化课分数要求相对较低,这对一些在高中阶段文理科成绩不理想、报考重点大学把握不大的考生最有吸引力。

在功利主义的导向下,当前的“艺考热”非但没有提升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地位,反而加深了其被边缘化的现实。表现在:一方面音、体、美一再被数、语、外所挤占,另一方面艺术类“特长班”、“实验班”异军突起,一些中学甚至成建制地将文科班转成艺术班;一方面校内艺术教育活动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社会上各种“学后班”、“周末班”、“假期班”火爆异常,不少学生甚至不惜告假半年在临考前恶补艺术专业课。这其中不乏对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感兴趣的学生,但多数文化成绩不太好,对艺术既不爱好又无特长,只企望在突击训练中学会一些应付考试的技巧和方法。这些考生有些虽然也能拿到所需的《专业考试合格证》,但进入大学后明显后劲不足,无法适应艺术专业课的学习。

3.回归美育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根本方向

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而审美与功利在价值观上是格格不入的。令人不安的是,“艺考热”已经从高考蔓延到中考,甚至波及到初招,就连艺术幼儿园也火爆起来。这种背离育人宗旨的状况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第三条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16号令”更进一步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根本方向。

端正艺术教育目标,关键是去除其功利化色彩。尤其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使其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下解脱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复归艺术教育的美育实质。

二、淡化艺术教育评价的成人化色彩

1.“考级热”推动艺术教育的成人化

在艺术类高校扩招的背后,是更加火爆的“考级热”。每逢寒暑假就有百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考级,而在平时他们则要参加中小学、少年宫、艺术学校的“课外辅导”,一个以千百万中小学生为主体的业余艺术学习群体正在迅速崛起。目前,全国开考的艺术门类大大小小有30多个,有资格主持社会艺术考级的单位也已发展到几十家。其中,举办音乐考级的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等;举办美术考级的有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学院等;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中国舞考级不仅在国内十几个省市设有考点,还在港澳台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设立了海外考点。

参加考级的人员涉及面十分广泛,年龄层次从几岁到几十岁均有。而且从发展趋势看,中小学生越来越成为艺术考级的主体。这种不分年龄段的考级是以成人标准来衡量的,因而少儿艺术教育也被纳入成人化评价体系之中。此外,导致中小学艺术教育成人化的因素还有:一是大多数少年儿童学习艺术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常常是家长一厢情愿地送孩子走进艺术课堂,这使得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代表着家长的意愿。二是一些艺术教育从业者刻意迎合社会评价标准和家长的现实需求,不惜违背少儿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套用了成人艺术教育的模式。三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多数从业者都是基于个人的学习经验和体会,使得教学过程明显地带有随意性、成人化特征。

2.应试化使艺术教育沦为地道的“敲门砖”

据调查,课余学习艺术的中小学生多数将通过考级定为近期的学习目标,而远期目标则是为高考打基础。这里,部分学生的目标是从事艺术专业,而另一部分则希冀通过艺术考级而成为“特长生”,在高考中获得20分的加分优惠。因此,一些家长急功近利,只想在最短时间内拿到最高级别的证书;一些机构只教考级内容,教育目标直指拿到证书;一些琴童考出钢琴六级、八级,甚至十级,却从未听过一场音乐会。这种把学艺当作烧制升学“敲门砖”的做法,必将把艺术教育引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个性的张扬,如果缺少人文与情感的关注,必然难以激发高昂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我们听到、看到过太多关于练琴导致孩子痛苦、家长焦虑、夫妻不和的故事。很多家长在孩子学艺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寄予了美好的人生期待,这使得少儿学艺活动成为关系家庭高额教育投资能否收回的生计问题,更成为关系孩子未来生存与发展的严肃人生问题,因此学艺过程始终笼罩在极高的压力之下。这种艺术与技术倒置、艺术与情感背离的学习过程已经丧失了艺术教育的本义,不仅会毁掉少儿的艺术生涯,也将葬送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3.制度创新是遏制艺术教育成人化的根本措施

艺术教育成人化源于考级制度中激励机制的推动。因此,遏制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成人化趋势,必须从改革艺术考级制度入手。

首先,必须禁止中小学校参与社会艺术考级活动。教育部“16号令”第九条明确要求:“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各类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升学、奖励的依据。”这一规定直指社会艺术考级制度的弊端,因而是一项根本性措施。

其次,严加规范社会艺术考级活动。要明确艺术考级的公益性质,限定社会艺术考级开办单位资质,加强对考级评判人员的资格认定和职业道德教育,坚决打击一些人利用艺术考级发不义之财的行径。

第三,中小学校要切实担当起艺术教育的任务。教育部“16号令”指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要以学校为基础,以班级为重点,在开齐、上好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同时,大力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种自己喜爱的艺术技能。”这表明,学校始终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好学校音乐、美术课程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主渠道作用。

第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16号令”要求:“学校要建立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陶艺、工艺、摄影等多种课外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学生艺术团,发挥艺术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形成本地、本校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近日,教育部还公布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应当积极推广起来。只有中小学校抓住了艺术教育的主动权,才能有条件、有能力主导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遏制艺术教育活动的商业化倾向

1.艺术教育成就了一条利益相关的产业链

艺术教育的高投入、高门槛尽人皆知。以学习钢琴为例,其费用可估算如下:(1)不低于万元的钢琴购置费;(2)每节课80-200元不等的培训费;(3)每个级别40-100元不等的考级报名费;(4)一个场次200元左右高考报名费;(5)进入大学后每年1-1.2万元的学费。此外,学艺期间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比赛,需要支付报名费、参赛费、评审费、证书费,再加上交通费、食宿费、人情费等等,保守估计应在10万元以上。实际上,一些家长的投入已经超过了50万元。巨大的市场需求调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他们沿着“培训—考级—高考—高教”这一过程,自然结成了一条利益相关联、贯通上下游的艺术教育“产业链”。这种现象曾被一些专家戏称为“考级经济”。

2.“选秀热”为艺术教育商业化推波助澜

近年来,“选秀”节目成为电视台吸引青少年观众的保留节目。据“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2007年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报告》,选秀节目观众群体在我国具有年龄小、学历低、学生与女性比例高的特点。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为21.7岁,而学生观众则占到了54.7%。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最近几年推出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我型我秀”、“梦想中国”、“星光大道”、“全家总动员”等等,确实捧红了一些平民明星,打造了一个个一夜成名、一夜致富的神话。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全家总动员”节目推出的几名小童星,有些已经成为签约演员,这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然而,许多学生及其家长只看到“选秀”是直达鲜花、掌声和财富的捷径,却忽视了学艺成才的艰苦性、选秀成名的虚幻性,没有看透“选秀”只是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一种商业模式。1995年墨尔本“电视与儿童”世界高层会议上制定的《少儿电视宪章》,针对少儿节目提出了“节目优质”、“去商业化”、“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信心”、“有利于学习语言和文化”、“摒弃暴力和性”、“定时”等7条原则。据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本国的儿童电视节目标准。这应当提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对选秀类节目的监督与管理,防止中小学生在“粉丝文化”的熏染下误解艺术教育的本真意义。

3.政府要承担起投入艺术教育的责任

教育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事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16号令”第六条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供物质条件保证。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和场馆的建设,不断改善艺术教育的设备条件。”这是中小学抢占艺术教育阵地的必要前提,必须建设好学校的书画活动室、器乐活动室、歌舞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科普室、仪器实验室、教育成果展览室、少先大队活动室等艺术教育活动阵地,才能使学校有充分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

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教育部“16号令”要求:“应积极整合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充分利用本地博物馆、剧院、音乐厅、园林、图书馆等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以健康的、公益化的艺术教育活动抵制其商业化倾向,拓宽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