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意与不经意的智慧:谈董小明的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6:32:10

经意与不经意的智慧:谈董小明的艺术

 

潘公凯
2009年10月12日14:41  来源:人民网-书画收藏频道
  对待自然界山川草木的观察视角与人文态度,中国与西方历来不一样。在西方绘画中,大自然是外在于人的,是人的对立面和征服对象。西方的风景画出现得很晚,田园诗也是从十八世纪英国的汤姆逊才开始。而在中国,或许因为是农耕民族习惯,中国人和自然有着特别的亲近感,自然和人心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开始得特别早的。《诗经》、《离骚》且不必说,画论中宗炳的“畅神”、“卧游”之说,苏东坡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品评,都基于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中国美学中“意境”这一核心概念,就是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高度融洽的产物。

  董小明兄深知此中深意。他近些年来,也热衷于画荷花、荷塘秋色。荷塘与荷,中国人画得太多了,画了一千多年。而小明兄还是想画,个中原因,自然是来自他对荷的个人观察和个人感受。历来莲荷都一样,但时代不一样,每个画家不一样,所画之荷叶就人人不一样。小明的荷塘都是秋色,枯梗败叶、历乱横斜,好一派洒脱与宁静。在他的作品中,经过现代材质处理的残荷叶梗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似真似幻,铺展开一片深幽梦境,引人驻足,发人遐想。如何把“真”处理成“幻”,如何掌控好二者之间的恰当分寸,正是小明兄的着意之处,成功之处,也正是其作品的意境所在。

  一个生性敏感的人,居住在深圳这个红尘滚滚的现代都市,已经容易因劳累而倍生倦意,若是作为一个管人管事对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负有客观责任的领导,其倦意之浓、之深,更是可以想见的。但此点却不容易被常人所理解。这就是红尘中之寂寞。所以孔夫子说,据德依仁之外,还可以“游于艺”。人生在世,应该有责任感,家事国事都该做,而且要做得好,做到高质量;但也不妨以艺术作为自己的最大兴趣,并以此修身养性。这就是二千多年来中国艺术思想的精髓所在。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小明兄作为一个对当今世界文化潮流深有体悟、引领着深圳这个最现代化城市的文化事业的优秀管理者,同时又是一位实践着孔子思想,继承了文人画理念的出色艺术家。这正是小明兄忙碌奔波、谈笑风生、似经意又不经意的人生背后的智慧。

  2009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