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古典小说之《金瓶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4:32
我看古典小说之《金瓶梅》
文\和运超
《金瓶梅》在中国是一部知名度一流的经典名著,不过“名著”的标签,绝不是针对地球人都知道它很“情色”,而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含量。要知道通过描写情色故事能达到世界级水准的大手笔,掐指算一下全世界不会超过三五个人,咱们的《金瓶梅》作者就是这样的一流大师。
400多年前,用兰陵笑笑生做马甲,这位笑笑生老先生的确思想很前卫,而且小说的境界比法国的萨德伯爵高出不止一筹,萨德爵爷对全世界的贡献根本不是他的小说,而是今天情色文化里大名鼎鼎的SM,这个名称就是根据萨德的名字来的。 《金瓶梅》开宗明义就劝戒读者“酒色财气”害人,一般的人可能会当写书的家伙作故弄玄虚,但是真正看完后,你才会发现作者并非嗲嗲地矫情。不排除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即便在情色作品中也同时有高水准的道德主义发挥,这主题符合传统文化的儒释道精神。
《金瓶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样宏观的门槛里来看,是一部文人创作的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众生相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是“描摹世态,见其炎凉”的“世情书”。全书100回,80余万字,出场人物850多个,在文学史上,这是第一部确定由个人原创的大作,不像《水浒》《三国》和《西游》那样有着多少年的素材积累。小说利用了《水浒传》一部分情节,以土豪恶霸西门庆的罪恶发迹和贪婪荒淫的一生为主线,上至朝廷权臣,下至娼妓荡妇、市井无赖,都作了一番传神的刻画。
关于为什么叫“金瓶梅”,很多人都能说出是因为男一号西门庆身边的三个女人: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的名字,但其实是这里头还有一层寓意,据说“金”还象征了钱财,而“瓶”是指酒,“梅”则是指女色。所以,可以知道作者对人物和结构的构思不是信手写来,而是花足了包装的本钱。这部小说不是简单的限制级通俗读物,因为很多人都统计出来,包括需要描写的激情戏在内,全书属于情色的部分其实不超过20%。只是这些内容过于刺激读者眼球,所以整个小说都笼罩在情色的阴影下,直到21世纪也不宜以全貌公开。 这部对读者越限指越神秘的小说,几百年来,从作者兰陵笑笑生起就是一个大大的谜团。很多“金丝”(金瓶梅的粉丝)从交往圈子,从作品语言,从社会习俗,从内容的生活排场种种细节来推测,兰陵笑笑生已经从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和各路名人有着瓜葛。
作者为什么要用马甲“兰陵笑笑生”?有可能是明代文字狱泛滥,小说家曾被列入22种“奸顽之徒”之内,把他们与地痞流氓归为一类,成为官府“扫黄打非”的重点对象。另外,也可能是作者愤世嫉俗,不吐不快,因此《金瓶梅》诅天咒地,含沙射影的地方很多。 万历本《金瓶梅词话》开篇有一个叫欣欣子的写的序,第一句话就说“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后来的研究者都认为兰陵笑笑生的“兰陵”是老家郡望,“笑笑生”是作者的马甲。所以该序最后一句话是“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
“笑笑生”只是笔名,但究竟是什么人呢?欣欣子序后接着有一篇廿公《金瓶梅跋》,跋的第一句话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后来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说那人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也就是说,“笑笑生”是明世宗嘉靖年间“一巨公”和“大名士”。所以迄今各路“研究生”已提出近50多人。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王世贞,屠隆,李开先和徐渭成为《金瓶梅》作者猜想的“四大才子”,并且各有一帮中外学者和蛛丝马迹作为证据。而另外比较出名的还有贾三近、王稚登、汤显祖、冯梦龙、李先芳、李渔、赵南星、冯维敏说、李攀龙、萧鸣凤、丁惟宁等几十种说法。可以说中国古典小说作者没有那个有《金瓶梅》这么夸张和离奇的。
  
《金瓶梅》小说的版本有两个系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词话本和崇祯年间的秽本,都是100回。词话本以香港太平书局的比较完整,国内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1年前后出版过“此处删去xx字”的版本,真正的崇祯本市面上好像没有见到过,后来比较出名的张竹坡评点本其实也是以崇祯本为基础,有山东齐鲁书社出版过,当然也是经过“剪刀”过的。中华书局耶出过精装3大本的汇评本,同样以这个张评为准的。另外,戏剧大师李渔也点评过《金瓶梅》,收在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李渔全集》里。两个系统的开篇和其中一小部分文字有不同,词话本开始是武松打虎回到阳谷县。而崇祯本开始是西门庆结拜兄弟。 至于《金瓶梅》讲了什么故事其实根本不需要再多说废话,可以说越禁反而知名度越普及。这本名著在历来研究者的眼里也早已经达到学科级,也成了一门“金学”(不过这比研究金庸小说的有渊源哦)即便根本没看过小说的人,也能把《金瓶梅》的故事大纲说的头头是道。
但是真要让一般人去看《金瓶梅词话》的话一定头痛得很,虽然这小说号称古代白话文,但遣词造句号称当时的方言,300多年后的看官可是很容易被搅得一头雾水。很多词和字现在语言里根本找不到,比《红楼梦》生僻冷门得多。所以,有人专门对《金瓶梅》的语言词汇用法都出了一本专著。 《金瓶梅》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其实从一开始,这小说的两面性就被人发现了,公安派(呵呵,不是派出所干警,而是一个文学社团哦)的大佬袁宏道(他们弟兄三人都是湖北公安县人,所以叫公安派)一早就指出,这部书在描写生活和人情上非常厉害,但是享乐主义的内容会坏人心术,和汉代枚乘的《七发》类似。
奇怪的是到民国年间,从郑振铎、鲁迅、胡适、刘大杰、程毅中到吴晗等老一辈研究者都无一例外的称赞《金瓶梅》对社会人心的刻画,那么不管主题如何,至少在描写和刻画上,这部小说的水准是绝对一流的。首先通过西门庆的创业史写出了晚明社会的现状,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千疮百孔,道德沦丧。这也是这部小说被禁的原因(也许这一原因还大过情色成分)。这个“笑笑生”对社会的抨击和痛恨是不留任何光明希望的(《红楼梦》所谓反映封建社会家族败落是留了光明的尾巴的,至少现在能看到的版本是如此),有的都是报应和残酷的现实。西门庆风光的是钱财和女人,但是结果死在女人手上,钱财落空,家业败落。 也许这就要让人疑惑,为什么晚明社会下的人会变成这样?可能明代刚好是一个社会转型期,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罢,尽管这一表述并不准确。尤其明代晚期各种社会现实让很多人困惑,不过不完全是所谓官商腐败、文人堕落。晚明各种思潮盛行,反传统和复古的都有,想把儒释道归成一派的也有。洋人思想也进入国内。商人地位提升很快,个人主义盛行,放荡不羁的生活普遍,娼妓文化发达(包括同性男风)。在这种世道下,说什么样人生价值取向已经等同废话拉。
小说借宋写明不是《金瓶梅》的创造。因为很多小说都是影射明朝,即便《水浒传》本身,很多专家也都发现宋江等人造反虽然是宋朝有过的事情,但施耐庵写的时候并没有依照当时的事件来写,反而很多地方有元末明初的痕迹。其他很多宋元话本小说,到明代被一些文坛高手改写成“拟话本”小说以后,写出的也是明代社会风情,而并非宋代元代的社会原貌。 《金瓶梅》的成功在于对明代生活写的最为深刻,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写出了社会的千疮百孔,达到作者抨击的一种极端黑暗的现实。“写人”这一点在西方同时期已经出现(例如著名的莎剧和《唐吉诃德》),但中国尽管长篇小说发生的比较晚,可是成就却十分突出。《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作为核心人物,围绕他铺开的社会关系网络组织成一个饱满丰富的故事,开创了所谓“网状”小说结构,不同于前面一个段落接一个段落的描写方式。因此笑笑生才可能把《金瓶梅》打造成世界级水准,才配成为大师级的小说家。
从艺术上看,西门庆虽然是一个“大反派”,但是占据整整80回内容的男一号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淫魔脸孔,小说很客观地写了他精明的算计和充分的自信。虽然他霸占很多人的妻女,但西门庆也有足够豁达的处事手段,也许正是这一“人性化”笔墨留给后人想翻案的口实,还同样延伸到潘金莲、李瓶儿等其他人物身上。西门庆从不吝啬帮助他的“兄弟”,招待他们总是自己买单,也从没指望别人还他人情。他善于经营生意,更善于社会交际,因此从一个小县份上的药材老板逐渐攀龙附凤,巴结当朝太师,成为有权有势的恶霸。也许相比80回以后他的女婿陈经济唱主角来说,那个姑爷就远远不如西门大官人了。
但是对于潘金莲、李瓶儿之流,作者究竟对女人的心理揣摩是否客观,是一个很难说清的话题。我们知道《水浒》作者可能出于恋爱失败对女人几乎没有好感,但《金瓶梅》里的女人也多数是作为玩物,被某些人抓出西门庆和李瓶儿有“偷”出来的真情,这话有些喜剧。对李瓶儿的描写是有问题的,李瓶儿这个人前后性格有不合理的地方已经被研究者指出。尤其在她生了儿子后,这儿子是西门家的“种子”选手,可是转眼就被潘金莲用一只可爱的波斯猫给吓死了,李瓶儿这期间几乎已经蜕变成了柔弱的贤妻良母,成日里都以泪洗面,几乎成了林妹妹。这是《金瓶梅》唯一比较突出的不足。 至于认为潘金莲等女主角有“同情”指数的人究竟是根据什么为出发点就更叫人不可思议了。不过纯粹是反面的在《金瓶梅》里不多,可其实什么好人也没有,这个世界是典型的一潭“死水”,是鲁迅先生认为“一个也不饶恕”的范例。
再一个是小说语言的生动,这是引起后面白话长篇小说越来越发达的一个里程碑,现在说《金瓶梅》是当时的山东方言,对不起,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不过是生动的描写是地地道道的拉。尤其是潘金莲的脏话(不管是骂人还是发牢骚),几乎令人叫绝,没错,这正是中国的民间文化的真实写照,大师就是从这些细节上诞生的。 很多人都会说《金瓶梅》对于年轻人很危险,几乎是“警戒线”。可能确实如此,除了卖弄情色文化外(古代中国的情色文化可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金瓶梅》可以说是一个代表),更重要的是写了对社会的绝望感,是令人窒息的绝望,因此就情不自禁地散发出变态的味道了。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