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顾问:人民币升值危险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5:57
http://www.jrj.com  2007年04月17日 12:51  《新财经》
【评论】【字体:大中小】 【页面调色版 

中国应该认识到,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不能让别的国家告诉中国该怎么做
——对话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拉特里奇
文/特约记者 黎冲森
3月8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自上任以来第三次访华,而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是其每次访华的重要目的之一。3月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7.74关口,以7.7386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保尔森访华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新高的直接原因。
2007年1月15日,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表示: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危险在于,它使中国的物价与工资下降,并导致经济衰退,可能引起社会动荡。他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
同时,他提醒中国企业不仅要理性对待知识产权问题,还要重视贸易争端、资本全球化、人民币升值等更深层面的问题。
人民币升值是错误的
《新财经》: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美国、欧盟对中国一直施加很大压力。但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影响“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您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拉特里奇: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贸易问题。不管人民币兑美元的比率是多少,中国依然是世界上产品制造成本最低的国家。人民币升值后,贸易平衡就会被打破,因为发生变化的是贸易中的产品价格,而不是产品的数量。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危险在于,它使中国的物价与工资下降,并导致经济衰退,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我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
中国应该认识到,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这意味着,不能让别的国家告诉中国该怎么做,尤其不能受别国影响而改变中国的货币政策。中国已经是一个成功者,不要改变现在的发展方式。美国施加压力是政治因素驱使,而不是出于经济、金融方面的原因。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将货币价值固定在目前的水平,而不能屈从于他国的压力而改变。
另外,中国还应继续致力于实现货币可兑换性。这样,在中国,就可以自由地投资全球其他地方的项目。
《新财经》:中国的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您又如何看侍这个问题?
拉特里奇:外汇储备是中国的一大优势。这与美国是互补的,因为中国可以此与美国交换,对控制中国通货膨胀率有帮助。中美两国的贸易事实上是平等的。中国卖给美国100美元的商品,美国卖给中国50美元的商品和50美元的证券,双方的额度是相等的。但贸易顺差的数据中并不包含美国出口给中国的证券。因此,用这种方式来评估经济发展情况是不准确的。我认为问题在于,美国以贸易问题制造政治问题,这才是美国政府不断强调贸易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银行有很多不良贷款,中国有10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为中国的银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当其他国家指责中国的外汇储备与贸易顺差太大时,中国应该理直气壮地指出,这些外汇储备是用于中国银行的稳定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这对美国和欧洲都有好处。
《新财经》:根据你的经验,在中国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顾问或一家大企业的战略顾问?
拉特里奇:最重要的一点是,运用经验而非书本理论。一个国家迅速发展之时,也正是有经验的人发挥其重要价值的时候。
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被迫盗版问题
《新财经》:美国等西方国家喜欢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倾销等手段给中国政府和企业施压。您认为中国企业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拉特里奇:这是全球化进程加快所导致的问题。快速变化意味着人们将更快地改变他们的工作以及所从事的行业,所以,他们很恐慌。因此,他们会寻求政治方式解决。贸易限制、反倾销等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内部的斗争。斗争的一边是投资者,他们乐于看到中国巨大的投资机会并到中国投资;另一边是美国各行业的工人。制造业正在萎缩,而技术业正蓬勃壮大,且利润率很高,因此,利润率高的产业试图通过保护手段来发展,如保护知识产权、商标及专利等。
在美国,我会告诉美国人:我们现在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由中国或印度人民发明的。因此,在知识产权这个词出现以前,我们就应该向中国的创造者付费。
美国的知识产权是在一个人均年收入达5万美元的富有市场中出售产品而建立的。比如买微软的视窗软件可能要花300美元,office软件可能要花400~500美元,这个价格对美国市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这就促使他们被迫进行盗版或购买盗版产品。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收入不断增加,国外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商品价格便宜后,盗版的动机可能也就随之消除了。
未来,中国企业也会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因为中国企业在技术行业的增长比制造业的增长快得多,如中国IT业发展就非常迅速。再过几年,中国变得更强大后,知识产权就会比反倾销等其他贸易争端更加重要。我想,中美两国最终会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共识,而达成共识之前肯定会有一些分歧。
中资银行所受最大冲击是管理体系
《新财经》: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自去年12月11日起,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金融业和人民币业务。因此,中国本土银行将面临着来自国外同业的市场竞争。您认为中国的银行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拉特里奇:其实,美国银行和中国本土银行的反应是一样的。本地银行试图通过政府的立法与政策来限制国外银行,这是人之常情。美国银行进入中国,引入训练有素的管理者和良好的商业体系,会与中国本土银行争夺客户,而且大部分外资大银行是通过股票、证券等资本市场去获利。
其实,美国的投资银行对中国本土银行构成的挑战会更大,因为中国的银行靠给大企业贷款盈利,当金融业全面开放后,这些大企业客户可从全球的投资银行获得贷款,会导致银行的大客户很快流失。
中国的房地产等信用市场发展迅速,这对中国的银行来说是个好机会。美国的银行在这一市场赢得了很多获利机会,中国的银行可以从中借鉴经验。
此外,中国的银行还应学会与新客户打交道,新客户包括小公司和普通消费者。
《新财经》:外资银行已陆续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在中国成立法人银行,而它们的定位是服务于高端客户。您认为这会对中资银行有什么冲击?
拉特里奇:最大的冲击是,他们会带来新的管理体系。虽然中国的银行会很快适应全球市场,但培养管理者需要时间,完善信息系统更需要时间。西方银行能很好地利用信息系统与金融理论来测控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它们的进入也意味着中国的银行无须从零开始去摸索这套信息系统,如花旗集团进入中国后就带来了具有全球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和成套的先进信息系统。这为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然,私人股权投资者可能会带来更多价值,西方的福利基金会给他们不断投资而带来长期资本,而中国需要长期资本的注入。
另外,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同时,也对投机者开放了,尤其是货币市场。人民币的升值已经使不少国外投机者将大量资金带到中国,这加大了政府的工作难度。为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政府必须加大监控力度。
《新财经》: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对全球金融竞争格局有具体影响?
拉特里奇:参与全球竞争使中国获得更多投资机会。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对美国和欧洲股市来说是利好信息。我在美国就建议投资者保持在股市的大量投资,这样可获得更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