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教育视线:青春玫瑰 女大学生百年镜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45:57
',1)">
就大学来说,中国女性最早的苏醒发生于百年前的菁菁校园。那些出生富豪或贫苦之家的女孩,裙裾轻盈,走进校园,带着为女性争自由、为民族求生存的梦想。
百年风雨,青春校园。今天,中国当代的女大学生,在高等教育已日渐普及的时代,又正产生着怎样的梦想呢?她们的梦想、她们的追求,与此前的几代女大学生相比,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呢?
这就是我们推出特别报道《青春玫瑰——中国女大学生百年镜象》的由来。[评论](《大学》杂志独家供稿,不得转载)
最早的女大学生:李果珍 玫瑰盛开的日子里
  李果珍,1915年生于北京,后全家随父迁上海。先后就读于碑文女中、清心女中。1935年进入著名的金陵女子大学读医学预科。
金陵女子大学的生活非常丰富,五朔节花柱舞舞会就是重要的娱乐活动。舞会上,女孩子们穿着具有各国风情的华丽衣服,在操场上围着花柱舞蹈,而且还要选出“五月皇后”。李果珍还记得大一时第一次参加舞会的情景,她和班上同学们来到装饰得很漂亮的操场,刚进校的她面对这种气氛还略显羞涩......[全文][评论]
和新中国一起成长:郑儒永 一个学生三教授
  郑儒永,祖籍广东潮阳,1931年1月生于香港。1949年入岭南大学农学院。1953年毕业分配至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植病研究室。1990年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郑儒永最想去的学校是清华大学,但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北方还不安定,父母给了郑儒永自己选择的自由,考虑再三,她还是决定放弃远赴北京的想法进入岭南大学。学生虽然只有一名,系里的教授却有林孔湘、范怀忠和陆大京3位先生......[全文][评论]
见证红色时代:成运花 红色的北大岁月
  北京城市学院的教务长成运花老师,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至1979年离开,与北大共同经历了14年的风风雨雨。
十一狂欢、黑裤子红补丁、露天电影、下矿井、地下恋爱,只有在那个红色的年代,似乎才能与花样的年华,花样的烂漫协调配合在一起,没丝毫做作扭捏。40年前的大学生活如画如歌,除却她们的热情,离开她们的年代,天地之间还有什么地方飘扬那红色的旗海?传播那昂扬的歌声?......[全文][评论]
文革之后:林锡琦 我是工农兵学员
  1970年中央恢复办大学,但规定学制要缩短,学生要从工农兵中推荐。从此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这7年之中入学的学员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工农兵大学生”。1976年进入复旦大学的林锡琦,就搭上了那个时代的末班车 。
同学之间,打闹嬉戏没有,辩论却很多:怎么看待文革?以后国家怎么办?我们该做些什么?校园仍弥漫着政治热情,在共同命运、共同迷茫和期盼面前,性别已被弱化了......[全文][评论]
80年代女大学生:宋鱼水 活泼思潮自在游
  宋鱼水,1966年3月生,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海淀法院经济庭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现任海淀法院民五庭(知识产权庭)庭长。
每个时代的大学校园里都有各自不同时代的校园恋爱,那时她们认为恋爱的目的就是要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就好像高考只有一次机会,她们希望恋爱也只有一次。......[全文][评论]
·赵永庄:梦想荣光映锦江 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女大学生
新世纪女大学生:马宇歌 心胸如宇行如歌
  马宇歌,是新世纪女大学生中的一员,她自信勇敢,13岁行走全国,友谊遍布天下,成了小朋友心中的偶像;她爱好广泛,多才多艺,18岁被清华大学录取,进校便成为风云人物。
初见马宇歌就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没有丝毫的矫作。谈话间她优雅、自信和冷静的言语让人感觉到这代大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只待时机,适时而发......[全文][评论]
《大学》杂志

大学杂志社,隶属于课堂内外传媒集团,编辑出版《大学》、《大学研究与评价》两本杂志和系列专题图书,主办“大学时空”网站。
《大学》杂志以大学师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众为读者群,每月5日出版公开发行。
高教史上的百年玫瑰

·中国的第一代女大学生:这些女生出身贫寒,进不了正规教育系统,在西方传教士办的这种非主流的,甚至是带有慈善、救助性质的教育机构里面,她们最早接受了教育,成为第一批女性知识分子。她们中的很多人做了老师,扮演女性教育的发酵粉。[全文][评论]
·中国的第二代女大学生:即是由国立大学招收的女生。“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黄金时代,与当时其他国家相比并不落后,而且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整体发展是非常好的。上大学的女生已逐渐跟男生一样了,在学校里活跃起来。”[全文][评论]
·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内迁的高校和那一代女大学生,不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担起了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义,而且对四川、云南等思想文化封闭地区的女性解放起到了推动作用。[全文][评论]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非常注重女性权利,大力推行妇女接受教育,女大学生人数有较大增长。1949年到1952年,按照苏联模式,全国院系进行大调整,教会大学、私立大学等被拆分或撤销,人文社会学科急剧减少,理工科增加,这使得更多女性进入传统的男性学科领域。[全文][评论]
·改革开放后:1985年后,女性高等教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女性入学人数、比例不断攀升。
1999年,大学扩招。2005年,女性大学生的比例达到了44%,5年内增加了5.5%。[全文][评论]
策划:大学 制作: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