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8:22
董文广 

         1、董文广(生卒年不详),流坑董氏第三代,即开基祖董合之长孙。时处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其祖父董合在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年)从宜黄(今乐安县东面邻县)的扩源村迁至群山人挹中的流坑,在乌江西转处北岸的白拢塘,开基垦田,创办家业。文广大概就出生在这个时期。

那个时候,流坑一带人烟稀少,地荒山幽,经常有盗贼出没骚扰,得文广之父董祯民豪侠自任,率义勇捍卫村宅,赖以维持,不久,董家便成为当时有势力的大户。之后,董氏按堪舆家杨筠松的建议,将家宅从白龙塘搬至乌江南岸、地盘更为开阔的中洲(即流坑现址的主体部位)。董氏依赖这方水土,精心经营,使其家业得到不断的拓展,家资日益充实。耕作之余,董家子弟致力诗书经学,董文广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时为南唐末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960年),国号宋,并在几年中连来荆南、楚、后蜀和南汉诸国,南唐上、下一片恐慌,急切乞求宋廷缓兵。这个时期,文广正值青壮年,通晓经书的他,总想谋求自身的更大发展。有一年,他东游金陵(南唐国都,今南京市),想寻求立业建功的机会,可是看到都城一片混乱的局势,便扫兴而归,深为感叹地说:“是不足事,以污吾祖。”十余年过去,975年,赵匡胤拒绝南唐后主李煜缓兵的乞求,一举消灭了南唐。979年又灭北汉,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国家复归统一。

北宋朝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偃武修文,大开科举,重用儒生。在这种社会形势的影响下,流坑董氏族众,再也不满足农耕生活,颇具学识的文广首先涉足科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法科中选。然而,文广因年岁已高,朝廷三次调他为官,皆不赴任,放弃了自身的功名,而是致力于整个家族的兴盛,萌生了要大兴教育,以培养子弟走读书——科举——仕宦之路的念头。文广便与其长弟文肇商议:“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幸而生见太平,当有子弟以儒名家。”文广的想法,得到了文肇等族人的赞同,于是倾其家产,创办“桂林书院”,纳贤才、招学徒,即使在外地的子弟也回到流坑读书,村中崇文重教蔚然成风。

  文广兴教,适逢北宋初期大开科举、广取文士这个好时机,加上此时各州县还没有官学,相对其他地方的家塾私庠,流坑的学习条件较为优越。仅数年之后,得到良好教育的董氏子弟便在科场上一展所学,成绩斐然。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文广长弟文肇的四个儿子(滋、湘、渊、淳)全都中举,次年董淳首登进士第,村里人甚以为荣,子弟们备受鼓舞。从此以后,流坑董氏登科者相继不断,父子、叔侄、兄弟联科、同科屡见不鲜。仅北宋一朝,流坑董氏就有进士15人,获得举人以上功名者五六十人,仕路振羽,成为当时吉州地区一个著名的科宦之族。至和元年(1054年),文肇之孙进士董亻参,在他的《登科题名录》一文中,欣然写道:“董氏当扰攘之时以豪勇自奋庇捍乡里;太平之时,复敦儒学,教育子弟,宜有其后以大厥族。”与董亻参交善的著名诗人梅圣俞在《寄题庐陵董氏桂林书斋》一诗中大为赞美:

尝闻云盖下,聚书为大富。

往往见子孙,缘天掇星宿。

掇星星若珠,光彩出屋漏。

秋收万顷田,作酒以为寿。

亦有千里归,锦衣如白昼。

文广兴教,以致兴族,使流坑董氏跻身于吉州永丰四大世家(欧阳、曾、董、罗)之中,影响久远。董氏首先能以殷实的族产为子弟学优面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再因科宦之兴使其家族的基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拓展,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流坑社区各项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为后来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董文广实为流坑盛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然而,历经世态变迁,文广一系,人丁稀少,加上外迁,现在流坑中已不存在他的后裔,也没有可作为凭吊他的任何实物,但他一直受到董氏的崇敬,尊称他为“明法公。”

2、董文广 男,1963年5月生,黑龙江省伊春市人。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肿 瘤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分配到伊春林 业中心医院(即伊春市中心医院)外科工作。从事普癌外科专业1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19 93年参与编写了《现代肛肠肿瘤外科学》一书;1995年“球海绵体肌原位肛门直肠重建术临 床研究”获伊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缩小术的临床研究” 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穿刺针吸技术在临床细胞学中的应用”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球海绵体肌原位肛门直肠重建术临床研究”一文获黑龙江省第六届自然科学技术 优秀论文三等奖;1996年获伊春市首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伊春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