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知觉”的定义和关系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20:22
一、“意识”和“知觉”的基本定义和关系
汉语辞典定义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比感觉复杂、完整。而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
也就是说意识是心理过程的总和,而知觉是其中与感官密切相关的部分。意识包含了知觉,意识和知觉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知觉的运作不可能不涉及到思维。动植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包括知觉和一些对事物作出分析反应的本能心理过程,但高等的思维只有人类才有,只有人类才会对生命存在提出询问。
而提到知觉,不能不说到感觉。感觉和知觉都是当前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反映。它们的差别在于: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如颜色、气味、温度)的反映;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所构成的整体的反映。我们在知觉的时候,头脑中产生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部分的孤立映象,而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的对事物的整体关系的映象。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的。除初生婴儿以外,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感知着客观事物的。
感觉和知觉有时总称为感觉(如在哲学中),有时总称为知觉或感知。实践活动的任务以及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着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事物或事物的哪些方面作为自己感知的对象,决定着人们如何去感知这些对象。同时,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这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实践活动是我们感觉、知觉产生的基础,同时又是检验我们感觉、知觉真实性的唯一标准。(《心理学》伍棠棣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的规律性等方面的内容,不是依靠感觉、知觉或表像等活动,而只有依靠我们的思维。其次,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所谓间接的反映,是指在我们的感官直观地获得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思维通过其它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这种间接的反映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脑具有推理、判断、决策等能力。因此,通过思维活动,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推知过去和预测未来。所谓概括性的反映,是指把多次感知到的有关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和关系加以分析、综合,从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以及内部的规律性和本质属性,并把这些方面的知识推广运用到现实活动中去。思维的概括性反映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脑具有抽象、概括等能力。因此,通过思维活动,人就可以运用概念、定理、定义、定律等来解释与理解客观事物。可见思维是我们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阶段的集中体现。
人的思维的特殊性还表现在人进行思维时,不只同直接感知到的现实打交道,而且也同以语言文字体现出来的知识系统打交道。个体的思维的发展是在个体实践活动中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实现的。掌握知识这个过程本身就要求相应地促进为掌握这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以后知识的掌握创造新的内部条件。
知识系统反映着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个体在掌握这些知识系统的过程中,也就逐步发展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系统。个体所掌握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知识,参加到个体的思维过程中并不断地发生著作用,同时,个体在运用这些知识系统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又使社会原有的知识系统得到发展。人的全部智慧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发展着的思维同社会形成的知识系统的客观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经过螺旋式的途径而完成的。(心理学教学指导(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以上是基础心理学对感觉、知觉到思维的清晰描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所有心理过程总合就称为意识,意识必然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研究者也就是意识本身。除了意识,另外的一个存在就是物质,而韦达经典告诉我们物质自然是奎师那意识超然控制下的展示,奎师那无处不在,也就是超意识无处不在。
二、心理学界的一些观点
冯特(1832--1920),德国实验心理学家,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使心理学从旧哲学中独立出来,从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冯特的理论明确主张,心理研究应以意识内容(直接经验)为对象,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意识的结构和内容,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研究意识内容的科学。因此,冯特的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内容心理学。他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
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年~191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所著《感觉的分析》中对感性认识和思想的关系有以下描述:
“人的根本直观,自然而然地构成一种对于狭小的或广阔的经验范围和思想范围的适应。思想对事实有适应性,思想会把那些象感性事实一样的要素集合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思想对于经验的适应大部分是在感性事实指导之下,不自觉地和随意地完成的。科学有意地和自觉地对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的自动过程继续进行研究。只要我们有可能做自我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我们的思想已经对事实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思想会把那些象感性事实一样的要素集合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有限的思想储存不足以应付不断变化的经验。几乎每个新的事实本身都带来了继续适应的过程,而这种继续适应的过程是在判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以现代较为流行的心理学术语说,人的大部分活动都由潜意识完成,当有意识的学习了某样活动,最后就会交给潜意识,就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中也能完成一些基本活动。在此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潜意识。
人脑接受信息的方式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接收两种方式,我们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有形或无形的刺激,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有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有知觉地接收信息;而无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觉地接收,这就是所谓潜意识。
从字面理解:意识,简单地说,是人的较明显的认知世界的大脑心智活动。潜,是不露在表面的意思。潜意识是不明显,不露在表面的大脑认知、思想等心智活动。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份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所以,人们常说的:无意识、下意识、潜意识,其实是意识的更深层次,那不被察觉注意的、潜藏着的深层意识,
很多看似简单的活动或感受,其实都是“不凡”的,我们常常可十分干练地处理生活中细微复杂的工作,却几乎不经意识的思考。请你尝试做一个实验,触摸你的头顶。你是怎样做到的?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我只想到把我的手放在头上,它就在那里了。”但是由神经生理学的层次来看,把你的手举上头顶,是一件异常复杂的工作。从大脑传送讯号到手臂,讯号再传回大脑,这个过程牵涉到无数神经细胞的刺激与反应。这项复杂的活动从头到尾地协调,我们并未在意识上察觉。同样的,如果你必须思考步行的每一个细节,你的麻烦可大了。走路、谈话、吃东西、穿鞋子、骑脚踏车,都是在几乎没有意识下完成的;然而事实上这些都是极端复杂的工作。这些工作之所以能正确地完成,便是靠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对于我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人自出生每项事都需要学习。只有渐进地学习,婴孩才能够学会一切新事务。任何新的工作,起先都需要意识非常专注与努力。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整个活动从有意识的注意,逐渐转变为由潜意识来掌管。譬如,在你初学开车的时候,需要相当大的注意力,甚至要和坐在你身旁的人谈话都有困难。然而,练习几个月后,你几乎不需要在意识上专注,就可做同样的动作。不久之后,你甚至可在车流量很大的情形下,一面驾驶,一面跟坐在旁边的人交谈。显然现在你对于必须监测和响应的上百个变量,几乎不必在意识上加以注意了。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学打球、学太极拳都是如此,把熟练的部分交给潜意识来管,而让意识专注于其它部分或新的事物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训练意识,而熟练各类技能。一旦学会了。就变成好像天生就会的,所以当我们在运用潜意识的时候,甚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对于我们如何熟练这些技能,我们如何能够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我们一般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契合,多数人并不曾仔细考虑过。对学习奉爱瑜伽这门科学来说,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觉这个感知的初级阶段,显然忽略了意识的强大作用,更看不到那些显意识背后潜藏着的神意识,如何控制意识中情绪、思维这一部分正是修习这门奉爱科学的重点。
经典中使用的是“心意”一词,英文词是mind,对应中文:思想、愿望、智力、记忆、心理、情绪、理智、主意、心意。所有这些就是心和头脑中各种心理活动的内容。中文解释相对简单一点,主要两点是:对人的情意及心中的意思,有时也翻译成心念,中文解释是思想、意念。
根据J.杜威发表的《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分析的话,也很有意义,可以发现感觉和行为是密切相关的。行为,中文解释是:所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学习《博伽梵歌》可以了解到,奉爱服务就是一门活动的艺术,我们受条件限制的灵魂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目是获取超然的知识,而获取超然知识,而这个超然知识讲的就是如何从事灵魂本该从事的活动。当我们谈到超然知识时,是指对灵性的理解,这样的知识或理解,就指导着我们从事对至尊主的奉爱活动。主奎师那在《博伽梵歌》中清楚的讲述了活动这个题旨。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位心理学家是怎么分析感觉和活动的关系的,他认为感觉和倾向性行为有关,不同的倾向带来的感觉就不同。杜威并不否认刺激、感觉和反应的存在。然而,他否认把它们看作是独立发生的事件。相反,杜威认为,刺激、感觉、反应只是整个协调活动中的分工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有机体适应其环境。这种活动理论不把感觉看作是一种消极的印象登记,而是把它看作由同时发生的其它行为引发的一种行为。因此,同样是树枝折断的声音,对一个焦虑地等待着与敌作战的士兵来说具有一种意义,而对一个在寂静的树林中悠闲散步的人来说却具有另一种意义。
杜威把上述现象称作“倾向性行为”,它赋予感觉以意义,或者甚至决定着感觉。一种刺激,只有当它与我们的倾向性行为相联系时,才能成为一种感觉,并产生价值。在杜威看来,行为通常由其自身来体现,不论在何种意义上,都不会引起感觉。只有当行为需要与现实进行新的协调时,感觉才能出现。悠闲散步者的行为不需要适应树枝折断的声音,他继续散他的步,士兵急需调节他的行为,使其行为适应树枝折断的声音,于是,这种声音便在意识中赫然显现。
F.布伦塔诺另辟蹊径的意动心理学,把心理与大脑区分开来。意识心理学的新解释主要是关于内容心理学的新解释,也就是说,发现和描述意识的内容。例如,无意象思维的争论就是关于心理内容的争论感觉、情感和意象能够包容一切可能的心理内容吗?然而,在F.布伦塔诺看来。心理中最重要和最独特的东西是“意动”,心理意动是指向内容的,但它要比内容更为重要。布伦塔诺把心理意动分为三类:形成观念(我看到、我听到,我想象);判断(我拒绝、我相信、我想起),爱与恨(我希望、我打算、我决心),这些意动总是指向心理内容,并把布伦塔诺最有意义的概念“意向性”作为心理标准。布伦塔诺认为,唯有心理状态(他的“意动”)具有意向性,心理状态总是指向或代表某种东西。意向性把心理与大脑区分开来,因为只有心理状态是有意向的。“一个神经细胞不可能指向意欲之物,因为它仅仅是物质,它像岩石一样无法指向本身之外的某种东西。”
杜威说的“倾向性行为”和布伦塔说的意动或意向,都指向的是灵魂的自由意志的作用。神赋予的微小自由意志,或者说就是选择权。意志不同的倾向就带来不同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都围绕那一倾向而活动并决定了行为。所以布伦塔才认为这个意志才是最关键的,大脑也是起着帮助选择的作用。
心理学上对意志的基本描述如下(心理学教学指导(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和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有语言和意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预先确定一定的目的,计划自己的行动,使行动服从于预定的目的,实现目的。意志就是意识的能动方面,它还表现为人的意识对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发动指意志能推动人们从事达到目的的行动,制止指中止与目的不相符合的愿望与行动。
意志的客观制约性:意志是人所特有的。人的意志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意志的这种客观制约性首先表现为人的目的和动机的指向性,其次是与目的和动机相联系的活动结果的社会意义。
关于意志问题,历来是哲学、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实质在于意志是从哪里来的,意志活动是否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两种极端的见解。行为主义者华生否认人的意识,否认意志自由,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所决定的。唯意志论者叔本华(A.Schopenhauer)和尼采(F.W.Nietzsche)则认为意志不受任何物质因素的制约,可以为所欲为。前者是极端的机械论,后者是极端的唯心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相对的、有条件的意义上说,意志是自由的,而在绝对的、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意志又是不自由的。
意志自由,是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可以按照他的意愿自由地确定目的,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选择达到目的的方法、手段,并可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规律为人的目的服务,使人在自然接口前取得自由。但意志不是绝对自由的,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得越是深刻,就越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动,及早实现预定的目标。人的行动不符合客观现实及其规律,在行动中将遭到挫折与失败。
《圣典博伽瓦谭》第三篇中说:“在物质世界里,心的活动是接受和拒绝。心只要还沉浸在物质意识,就要被廹接受训练去冥想至尊人格首神;但当人真正上升到至尊主的层面上时,他的心就自动全神贯注于想至尊主了。在这种状态下的瑜伽师除了想要为至尊主服务外不想别的。这种心中的愿望与至尊人格首神的愿望相吻合的状态,被说成是保持与至尊主同一条心——涅盘。使自己的想法密切配合奎师那的意愿,这称为统一。奉献者的心一旦得到净化,就会明白他的想法应该符合至尊人格首神的愿望。这时,他就达到了完美的超然境界,而这境界超越物质的痛苦感和快乐感。”
根据经典,辩证唯物主义对意志描述为自由,但又不是自由的,是符合真理的。也就是说灵魂的意向应该和神的意向始终保持一致,否则就会被物质活动束缚而受苦,有选择不服务神的自由,但实际上一切还都在至尊主的控制之下。那么可以知道,控制心意的关键就在这一点上。培养奎师那意识,关键的也就是这点,把握好你的意志,不管你有没有感觉知觉,是什么样的感知,重要的是你选择服务他这个意向。灵魂是活跃的,他总要活动(行为),那灵魂原本应该从事的活动就是服务至尊主奎师那。而至尊主赋予个体灵魂微小的自由意志,即灵魂可以决定其意向,选择服务主,就从事崇高而喜乐的娱乐活动,一旦选择背离服务主,就堕落到物质世界。这不同的心理意向就导致了不同的存在状态,这些意向显然和当时的感觉并没有多大关系。
通过以上通过这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应该了解到感觉知觉和思维的密不可分,以及意志的作用,人的高等思维以及意识的能动性才是关键的,那是意识更高的展示。不能把知觉独立于意识或高于意识整体,灵魂不可能是没有思想意志的存在,没有哪个活动是离得开思想意志的作用的。你要去感受唱颂的喜乐、祭余的美味、学习奎师那意识,你的思想意志首先决定你的行动,接受种种奉献服务。
三、知觉的概念
与感觉一样,知觉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心理学把知觉解释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由此可见,知觉与感觉相比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
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并尝试着用词去标志它,所以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第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信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过程;
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①按照最大可能性的原则提出“是什么事物”的假设;②在头脑中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匹配、核对;③作出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事物被感觉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被知觉、思维。感觉与知觉及其它一切心理活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在大脑中的反映叫感觉。人的大脑在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感官和经验的作用,把事物的多种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整体认识,叫知觉。知觉和感觉的区别在于,知觉是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而感觉只是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来源于感觉,感觉的材料愈丰富,知觉也愈完整,愈正确,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表现以及互相之间的表面联系,因此,知觉与感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如你只看到外界的颜色、光,听到声音,这叫感觉;当你看到一个红色的、里面装满茶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这是感觉与知觉的共同作用。正常情况下,感觉和知觉都是同时存在而共同起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
知觉的基本特征在于:
一、选择性。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的刺激全都清楚地感知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同一时刻里,他总是对少数刺激知觉得格外清楚,而对其余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模糊。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得特别清楚的部分称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比较模糊的部分称为知觉的背景。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依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经常转换。如图,当我们把黑色作为背景时,就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花瓶,如果背景是白色,则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除非恍惚使知觉选择中心模糊,我们不能够同时既看到一个白色花瓶,又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
在知觉过程中,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刺激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刺激的多维变化比单维变化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此外,凡是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及以往经验联系密切的刺激,都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二、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当它们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分别作用或者先后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但人并不是孤立地反映这些部分、属性,而是把它们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刺激物的性质、特点和知觉主体的经验是影响知觉整体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关键部分、强的部分在知觉的整体性中起着决定作用。有些物理化学强度很弱的因素,因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关系,也会成为很强的刺激成分。
三、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总是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比如听一首歌,如果是您会唱的,才放一个片段就会知道是那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您能知觉出那首歌所需的片段的长短。但这片段不能够无限地小,总有一个合理限度。也就是说要有充分的判断依据。经验是最重要的,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动作、言语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知觉的理解性会受到情绪、意向、价值观和定势等等的影响。
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一块象小狗的石头,也许开始您会看不出来,但如果有人提醒,就会越看越象。很多旅游风景也是如此。知觉的理解性使人的知觉更为深刻、精确和迅速。
四、恒常性。当知觉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视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一个人站在离我们不同的距离上,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空间大小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总是把他知觉为一个同样大小的人。一个圆盘,无论如何倾斜旋转,而事实上所看到的可能是椭圆、甚至线段,我们都会当它是圆盘。在强光下煤块反射的光量远远大于暗处粉笔所反射的光量,但这不妨碍我们感觉煤块的颜色比粉笔深。知觉的恒常性还普遍存在于其它各类知觉中,例如同一支乐曲,尽管演奏的人不同,使用的乐器也不一样,我们总是把它知觉成同一支乐曲。
知觉的恒常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我们对这些事物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数次的经验校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如果我们知觉的是一个全新的对象,而且周围没有熟悉的事物可以作参照,那么我们决不会有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觉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
一般,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大类。 具体介绍略。
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视知觉、听知觉、运动知觉、平衡觉、触觉都参加活动。
时间知觉: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
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视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前庭分析器参加活动。
知觉的神经基础
一百多年来,神经解剖学家就已经发现,在各种感觉功能的大脑皮层中,存在着两级功能区,即初级感觉区和次级感觉区。此外,在各种性质不同的皮层感觉区之间还存在着联络区皮层。近年所积累的神经心理学的科学事实和灵长动物实验资料,都说明颞、顶、枕联络区皮层,特别是颞下回、颞上沟、顶叶背外侧区(5,7区)对物体知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顶叶皮层,特别是下顶叶和前额叶皮层对复杂物体、运动物体和具有时间因素的知觉具有重要作用。概括地说,次级感觉皮层、联络区皮层以及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结构,形成了知觉的神经基础。
失认症及它可以说明哪些问题
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包括视觉失认症、听觉失认症和躯体失认症。
1.统觉性失认症:这类患者对一个复杂事物只能认知其个别属性,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故又称同时性视觉失认症。这种失认症可能是V2区皮层以及与支配眼动的皮层结构间联系受损。
2.联想性失认症:患者可对复杂物体的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信息,也可将这些信息综合认知,很好完成复杂物体间的匹配任务,也能将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正确地描述在纸上;但患者却不知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物体的名称。这类患者大多数是由于颞下回或枕-颞间联系受损而致。这是视觉及其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功能、解体所造成的。
3.面孔失认症:面孔认知障碍分为两种类型:熟人面孔失认症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前者对站在面前的两个陌生人可知觉或分辨,也能根据单人面孔照片,指出该人在集体照片中的位置。但病人不能单凭面孔确认亲人,却可凭借亲人的语声或熟悉的衣着加以确认。这类病人大多数是双侧或右内侧枕-颞叶皮层之的联系受损。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的患者,对熟人确认正确无误,但对面前的陌生人却无法分辨。这类患者大多数为两侧枕叶或右侧顶叶皮层受损。
4.听觉失认症:患者大脑初级听皮层(颞横回的41区)、内侧膝状体、听觉通路、听神经和耳的结构与功能无异常所见,但却不能根据语音形成语词知觉或不能分辨乐音的音调,也有患者不能区别说话人的嗓音。词聋患者大多数左颞叶22区或42区次级听觉受损所致。
5.体觉失认症:顶叶皮层的中央后回(3-1-2区)躯体感觉区结构与功能基本正常,但此区与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的脑结构间联系受损,引起皮层性触觉失认症,实体觉失认症等多种类型的体觉失认症。
从上述多种类型的失认症中,可得出这样一种印象,失认症是知觉障碍,不是因该感觉系统的损伤,而是由高层次脑中枢间的联络障碍所致。从而证明知觉是许多脑结构和多种脑中枢共同活动的结果。即使是以其中一种感觉系统为主的知觉,无论是视知觉、听知觉还是躯体知觉,也是这些感觉系统与注意、记忆、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四、意识的主要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他1890年首次出版的巨著《心理学原理》一书中,他描述了被他称为“思想”(thought)的五种特性。他写道,每一个思想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思想总是在变化之中,在感觉上是连续的,并且似乎可以处理与自身无关的问题。另外思想可以集中到某些物体而移开其它物体。换句话说,它涉及注意。关于注意,他写下了这样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话:“每个人都知道注意是什么,它以清晰和鲜明的方式,利用意向从若干个同时可能出现的物体或一系列思想中选取其中的一个……这意味着舍掉某些东西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另外一些。”
在19世纪,我们还可以发现意识与记忆紧密联系的一些观点; 20世纪初期,潜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变得非常流行,认为并非脑的全部操作都是有意识的。
1.并非大脑的全部操作都与意识有关(无意识、潜意识)。而且意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2.意识涉及某种形式的记忆,可能是短时的记忆。
3.意识与注意有密切的关系。
4. 意识具有多种形式,比如与看、思考、情绪、疼痛等相联系的意识形式。
意识有多种形式或层次,就是意识层次,从感觉到情绪、思考、无意识、潜意识等,心理学尚未有准确的定义。在此看一下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可以看出一般人们谈论较多的意识层次主要集中在思维层次上,越高的意识层次蕴含着的能力或力量越强。这也就是为什么谈到“意识”一般都和思想相联系,而“知觉”显然没有“意识”更为强调。歌德有句名言:“我们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圣帕布帕德也有句名言“崇高思想,简朴生活”。
说到意识层次,这方面传统经典有更清晰的定义。比如佛教的意识层次观点来自基本的唯识观——九识,前五识是是与眼、耳、鼻、舌、身五官有关的感觉,第六识是是统合和处理来自五识的官能感觉,加以推断衡量,组成整体的思维和判断。第七识(manas vijnana,佛法译为:意或意根)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也造成自我执着、使人拘泥于与他人的区别。此外,对“对”与“错”的判断也出于此识。第八识阿赖耶识(alaya vijnana,居所的意思),亦称无没识和藏识。第九识——阿摩罗识(amala vijnana,纯粹意识),或称为根本意识。可被理解为宇宙的生命,它是众生所具备的佛性,有无垢识、清净识等称谓,是生命真如、真正自我的所在。如果按此分析,韦达的意识层次也可以看作是感官、心意、智力、假我、灵魂,在这之上也可以分为超灵、梵、博伽梵,当然如此阐述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
四、各种生命状态下的知觉和意识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行为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能集中注意。
自动化意识状态:按一定目的完成任务,意识参与少,变为自动化。注意要求少,并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它活动。
白日梦状态: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意识与睡眠做梦之间。醒着做梦。不需要集中注意。意识处于迷糊状态。
睡眠状态:虽然有意识活动,但自身并没意识到。
无意识:个体不能察觉到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伊德似的说法,无意识中包括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理论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察觉到。
梦:人在睡眠中尤是快速眼动时,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睡眠阶段及脑电波特点:
睡眠作用:1.恢复机能2.保护自己
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为β波,13-20cps ,频率快,振幅小。
第一阶段:过渡期,α 8-12,频率慢,振幅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θ4-7,频率更慢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 2-4,振幅极大,梦游,呓,尿床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呼吸心跳不规则,难唤醒,做梦。
再转为轻睡期,一夜4-6循环。
失去知觉:通常指失去了对外在世界的感知。
失去意识:通常指失去了思考和判断。
全身麻醉:为一种无知觉,无痛觉,丧失记忆,骨骼肌松弛以及丧失反射的状态,全身(吸入性)麻醉剂为中枢神经抑制剂,是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呈现可逆的知觉和神志消失状态。失去知觉、丧失显意识,类似睡眠的一种状态。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在特殊环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两个层面同时进行,一层接受暗示后,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二层被掩蔽的,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经验,性质较真实,又称隐蔽观察者。
晕倒:失去知觉、丧失显意识,同全身麻醉。
大脑仍然在活动,是在某种深层意识状态,象人们通常说的无意识、下意识、潜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只是意识的不同状态。在睡眠的状态下人可以梦游,可以对别人的提问作出回答但自己醒来时却不记得,在梦里面我们可以意识到是在做梦,这些都是意识活动的某种表现。
昏迷:昏迷也有不同的程度,轻者仅有轻微的精神改变,包括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重者可发生意识错乱、神志朦胧,甚至昏睡,不能唤醒,随即进人深度昏迷阶段,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深度昏迷就象深度睡眠一样。
植物人:“植物人”的正确称谓是“植物状态”。在我国,昏迷一个月的人称为植物状态,昏迷3个月以上者称为持续性植物状态。植物状态持续一年以上的病人,意识恢复率是1%至6%,因此有人将这类病人称为永久性植物状态。处于植物状态的人,对外界的刺激毫无反应,肢体无自主运动。植物人也有睡眠和觉醒的周期。
“植物人”也能睁眼、眨眼、微笑,“植物人”对外界的刺激不是没有接收到,只是无法反应出来,一些“植物人”能够被亲人不断的语言关爱唤醒,这说明“植物人”是有意识的,而听觉也存在,有部分知觉。
心死亡:心跳、自主呼吸停止,血压为零,瞳孔扩散,反射消失。
近年随着呼吸循环复苏技术、心脏人工替代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技术的成熟,心脏死亡在人类死亡判定中的权威地位已经彻底动摇。现代医学认为,代表人体生命的首要生理特征是呼吸功能,而主宰呼吸功能的神经中枢是脑干。一旦脑干死亡,一切脑干反射以及呼吸功能将全部消失。
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把心脏停跳数分钟的人救活,而一些神秘瑜伽师们入静后可以自主控制让心脏停止跳动好多天,虽然全身处于僵木状态,但仍然维持着生命。所以,停止心跳并不代表着彻底死亡。那些能够又复苏过来的,灵魂可能没有离开躯体,或者离开一会又回来。
脑死亡=死亡:脑死亡病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再存活的;而植物人有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也可以正常,处于一种特殊的昏迷状态。脑死亡病人的大脑已完全停止活动,脑电波消失。但植物人的部分大脑,包括脑干,尚未完全丧失功能。脑死亡病人在这种状态下通常依赖机器和药物的维持生命,发展到心死亡平均需要数天,协和医院的一个病例脑死亡后28天心脏才停跳。
大脑停止活动意味着灵魂即意识已经离开了,靠机器维持心脏动力但不能阻止器官的坏死。